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
2023-03-26丛滨
丛滨
生命教育以对人的自然生命保护及其精神生命发展为目的,以促进中小学生“让教育焕发生命的本色”为办学宗旨。生命教育是文化生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生命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提升中小学教育中唤醒学生生命意识,通过生命教育的导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排险意识、助人意识,更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懂得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因此,明确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功能定位,探索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路径,对于重构教育理想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也是实施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的应有之义。
一、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一)社会功能
生命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珍惜和热爱生命,让其学会生存技能,进而提高生命质量。换句话说,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温润生命、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发展生命”。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功能定位适合所有的学生,具有整体性。因此,社会功能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功能。中小学生发展目标不应局限于学习分数得以提高、兴趣爱好得到满足的浅表层面,还应包含实现社会价值的高级层面。教育部门应将生命教育有机融入教育办学的过程,积极组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用好各级各类社会资源,为中小学生搭建广泛有效的社会参与平台,以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方面为立足点,对课程进行顶层规划,设计“真、善、美”“三维一体”的生命课程,“全息”系统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年龄优势、知识优势、生理优势、智慧优势,以充分实现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对口扶贫、科技创新等方面彰显“生命萌发的力量”,让中小学生成为引领社会改革发展创新成果的潜在力量。
(二)文化功能
中小学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家庭文化建设与传承的纽带。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程度满足的基础上,提升中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成为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应有之义。中小学教育既有普及性、强制性,又有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成为有生命活力的身心健全人,实现中小学生共享教育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关键之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
(三)防御功能
防御功能是指教师解决中小学生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可能面临的人生困难。学生在很多时候,在超我和原我之间、原我和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冲突,这时学生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生命教育可以对将要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关注,提前防御,解决生命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四)干预功能
干预功能是指教师及时地对学生因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而导致发展偏离正常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减轻其心理的不适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让每个学生学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融入正常的家庭、班级、集体生活中来。
社会、文化、防御、干预功能组成生命教育的基本功能定位。生命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是积极的发展功能,其中的内容是中小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旨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过一种安全、理智、负责任、有热情、有追求、有爱心和有创意的生活,爱惜生命的态度,懂得如何欣赏和热爱生命使学生拥有创造幸福人生。防御和干预属于辅助性的功能,是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而服务的。生命教育的防御功能是相对被动的调节,它指向某一具体阶段的学生群体,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达到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干预功能是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也是一种被动性功能,通常解决的是生命教育中的突发性重大问题。当学生群体或个体面临的是已经发生的学业和人生危机,生命教育的干预功能为这类学生实施危机救护和援助,调节危害终身幸福的负面想法,有助于情绪情感的调节和完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让他们能做一个幸福的人。
二、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发展路径
(一)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人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要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生命教育是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只有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在人的一生中,中小学阶段是人的“黄金时期”,脑力和体力都处于巅峰期。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勤奋学习知识、深入思考人生、奋力提升思想境界、勇于进行社会实践的宝贵时期。如果在中小学教育中引入生命教育的视角,即以生命视角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和社会,不仅能给中小学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康而高尚的生命意识,还会有助于中小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对崇高生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又能促进学生爱护生命、健康生活、创造生命价值。
通过生命教育,教师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中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培植他们的生命情怀。让他们学会积极生存、明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身心健康和终身幸福。教育是为了让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激发,让生命过得更有意义、更加精彩。生命教育正是充分开发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中小学生共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中小学生社会参与的有力抓手。
怎样才能最大化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这些与生命意义相关的问题,是中小学生思考最多的,也是他们这个人生阶段需要去弄清楚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了他们日后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耻独为君子。”古今中外的伟人和英雄的生命历程、光辉事迹,可以让中小学生充分体味他们崇高思想品质形成的心路历程,从而自觉接受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摒弃低俗的思想观念,最终形成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正确认知,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生命教育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觉醒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年龄段、贴近他们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持续建构“敬畏生命”的课堂文化,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觉醒,使其充分认识到生命诞生的神圣和珍贵,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
儒家文化的精髓在“和”,强调中和,和而不同,天地人和。面对人类社会,敬畏生命即敬畏他人、善待他人。教师要教导学生以“慎独”对生命意义进行多重思考,不能仅仅满足于独善其身、满足于个人高尚,还要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成为高尚的人。面对自然界,敬畏生命即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认识到个体的生命是整个大自然所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有了这样的认识,中小学生就会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拓展生命的内涵,更加珍爱生命。
教师在生命教育中,通过有关死亡主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秉持着一种无形的义务和责任,赋予每个独立的个体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从而让学生改善对死亡的观念,进行生命反思。通过生命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意识到要加强身心健康,还可以为未来的家国天下做更充分的准备。
(三)生命教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让校园焕发生命的气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现代教育应有之义,也是生命教育下“活力课堂”的核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基本权利”还给学生,要启发中小学生对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的觉悟。这种觉悟里蕴含着强大的动力,推动中小学生在学业中发挥出强大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在求知路上大胆求索、追求创新,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热心参与集体生活,在学习生涯中充实自己的学识,锻炼自己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本领,为将来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生命教育课程以开发学生完美人格为理念,遵循“知我、知人、知物、知天”四个维度,并形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生命化课程体系。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灵魂;有知识,却没精神;有活力,却没道德的欲望,这样的人是没有生命力的人,学生很难接受理解。”所以,我们在进行生命教育时一定要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四)生命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會有机衔接、协同共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我们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方方面面,形成有机衔接、协同共育的生命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起点和基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中的生命教育要让学生拥有“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要让生命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让学生加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能力。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需要让我们的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洋溢着生命的温暖。
社会教育是一种具有终身性、多样性的活的教育,社会要开辟更多的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扩大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其兴趣、爱好和个性,广泛培养其特殊才能,多搭建一些促进青少年之间互动合作的活动平台。
教育的品质带给人们的是阳光般的心态,让整个教育世界充满温情和仁爱,充满信任和希望,生命教育是一门新课程也是一个新课题,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有机衔接、协同共育。家长、学校、社会都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家庭变得更和睦,让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让教师变得更富有魅力,让学生变得更具活力,让社会变得更和谐。
在生命教育发展路径上,从唤醒生命意识、关注生存环境、提高生命质量、训练生存技能等方面渗透生命教育内涵,各单元之间逻辑关系严密,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由生命到个体,由抽象到具体,又由自我推至他人和社会,由内而外,由知到行,循序渐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总之,中小学教育要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排险意识、助人意识,更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懂得保护自己、关爱他人。生命教育以对人的自然生命保护及其精神生命的发展为办学目的,以促进中小学生“让教育焕发生命的本色”。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