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士情怀 新美如画
——观杂技剧《第三战队》印象

2023-03-25徐秋

杂技与魔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特战战队杂技

文|徐秋

2023 年8 月29 日,我在北京天桥剧场观看了西演·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表演的杂技剧《第三战队》,这是一部反映年轻士兵在训练中磨砺成长的舞台艺术作品。当全剧落下帷幕,灯光再度亮起,一队队身着迷彩服的军人走上台来,或高举双臂、深深鞠躬,或重演着剧中典型的技巧动作,引起观众席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都站起身来,表达着由衷的赞美,军人们也一遍遍由台中奔向台前,回应着观众,抒发着演出成功的喜悦。在我的记忆中,如此整齐划一的军人阵容的谢幕——一样年轻、一样装束、一样心情的,还真不多见,一份战士的热血情怀扑面而来。

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的人员主体由过去的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的退役军人所组成,这两个团都曾是杂技行业的劲旅,曾创作第一部主题杂技晚会《金色西南风》、第一部杂技剧《天鹅湖》,以及《冰与火》《蓝色遐想——绸调》等众多足以载入杂技艺术史册的优秀剧(节)目。相比起地方团体,部队杂技团体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吐故纳新速度快,人才济济;二是要求严格,执行力强;三是机会多、平台大。年轻人在这个大熔炉,百炼成钢后所焕发出来的纯粹度、坚硬度、闪亮度,常常是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他们对于部队的感激、崇敬、眷念便都由此而起,成为一种情结。这样一个团队创作演出军旅成长作品《第三战队》,是有着深厚情感基础的。

剧目主题:成长、责任、担当

《第三战队》讲的是一个尖刀班的故事,一个从各特种兵部队抽调组成的六人小队奉命执行摧毁敌方侦察干扰设备的任务,但是一开始便遇到极大的困难,01 号指挥员突然牺牲,指挥的责任瞬间落到02 号队员的身上,而他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对于01 号出事是采取自己方案而导致的心理内疚更加重了他的慌乱。他能够带领队员完成预定的任务吗?巨大的悬念摆在了观众的面前,吸引着观众将剧目看下去。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看到02 号队员逐渐理清了思路,在队友们的支持下,大家团结一心,克服内外难题,终于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剧目塑造了一群基层官兵的形象,01 号是一个理想型军人,知识广博、头脑清晰、性情沉稳。02号是本剧男主角,是男兵的代表,与01 号有反差,他军事技能高超,但性格自负、桀骜不驯,常常自以为是。04 号是本剧女主角,是女兵的代表,她同样军事技能高超,但困于性别,特别自尊、要强,同时性格冲动、嘴不饶人。03、05、06 也同样有着自己的优缺点,但是通过一个突击任务的胜利完成,他们都有所反思,普遍得到了成长。在结尾篇章,领受下一个战斗任务时,02 号已经晋升为01 号,成为更被上下认可的军事指挥者。

剧目展现了我军将士不怕苦、不畏难的崇高精神风貌,弘扬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加深了人民群众对部队的了解,涵养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正能量。

剧目形式:汇聚、融合、创新

本剧的艺术表现以呈现剧情为宗旨,主体为杂技加话剧,也融汇了部分舞蹈、武术、跑酷的元素。杂技本是艺术化的炫技表演,但是随着人们对于新创作品的更多正能量需求,杂技剧成为创作的主流,人们都在尝试用杂技技巧来讲出有意义的故事。由于大多数杂技技巧带有超越日常生活的特质,作为“语言”还不能覆盖所有想要讲述的领域,杂技剧的创作特别讲究“双向奔赴”——剧情要为杂技发挥留出空间,杂技要为剧情表达改变表演方式。本剧的题材选择便是出于这种考虑,特种兵的精湛技术和杂技基本合拍,同时创作团队还肩负着改变杂技面貌、使之更加贴合特种兵表现的任务。我们看到剧中融汇了许多杂技技巧,并为其开拓出了很多的军事化语义。这些创新不仅使剧目站立起来,也为杂技剧的语汇积累做出了贡献。

比如以集体方式表演的“男女对手技巧”。高低错落的平台上,一组组士兵以静的形式展示种种高难平衡技巧。其中一个动作是底座以双臂支撑整个身体平卧空中,就在这种自身形态都很难保持的情况下,颈上再驮上一个做着同样动作的尖子,然后在双层水平俯卧的重压下做出曲臂推起的力技。动作幅度虽不大,但内在能量巨大,表现了特战队员们在强化训练、复杂操控中的多方统筹、精准发力。

如果说前面的表演以“静”为主,那么集体“抖杠”便是一场大幅度的“动”的表演,我们看到满台底座抬举着富有韧性弹力的长竿,将站在上面的尖子送到高空,待他们翻出漂亮的跟头后再分毫不差地接住。高至舞台顶端的翻越一经出现便引起观众的惊呼,特种兵训练中攀上跳下、生龙活虎的状态,在此得到了生动直观的体现。

在我的印象中,将双人“男女抛接技巧”转换成“拳击”是本剧的一个新创。拳击者双手握拳、脚下不停移动的动作特点被融入到表演中,“抛”常常被表现为一方被重拳击中,瞬间飞出很远,“接”让人意会到双方扭打到一起,难解难分,“拳击”的新赋义使这个节目焕发出了新的神采。

借由集体“皮条”转换的“深海潜游”也属此类首创,借助升降设备、大屏、冰屏等技术辅助,特战队员们带着脚蹼抖动双腿,在空中不停上下,表现人在深海中的遨游,惟妙惟肖。

军事斗争,尤其是特战队员的生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需要精准讲述,而杂技语汇大多是概括性、意向性的,有大而虚的特质,因此剧目选用了话剧的形式参与剧情讲述,演员们在高难的肢体表演之后,要立即转战声情并茂的朗述,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相互关系和事件的发展转折。比如任务刚一开始,01 号便接到上级电话,他的“深感意外”是从语气的稍有踌躇中透露出来的,原来他的开场就牺牲是上级早就计划好的,为的是集中锻炼02 号,由此我们知道了特战队的演习还有这样一种:小队的所有成员都不了解任务只是演习,而以为是真的在执行任务。也是因为语言的出现,观众知道了特战队员的排序是以能力为要的,一旦出现伤亡,会接续成为战队指挥者。语言让我们近距离地了解了特战队员在说什么、想什么、干什么、追求什么。

剧目制作:现代、简约、精良

《第三战队》的创作团队也大部分来自退役军人,他们熟悉部队,舞台制作水准一流。剧中编导、舞美、音乐、多媒体、灯光、服装等部门团结一致,相互支持,很好地把握了剧目的特质和节奏,成就了震撼和明快的观赏感受。

故事结构为双线,一条线是现实时空——特战小队在执行突击任务,这一时空是主要的、线性的、写实的。一条线是主观时空——特战队员在遇到某些情景时会引出相关的记忆,整个场景会从“当前”变为五天前、三天前、一天前的某个时段,这一时空是辅助的、断续的、多样的,以进一步揭示人物性格,补充冲突前史,表现特战队员的更多侧面。双线讲述使剧目节奏紧凑而形态饱满。

剧中多媒体的表现简约、节制、到位。很多画面只是一些烟气,可能是战场上的硝烟,可能是野外的风沙,一点红或黑的色彩和翻滚的势能就已经把气氛拉足。在“俱乐部争执”和“演习解救人质”的两段,背景出现了一些楼房的重点部位刻画,大幅度的场景拉动,配合实景中道具、人员调度,很好地表达了空间感、运动感,彰显了军事题材、青春剧目的酷炫之美。

演出中的严谨作风让笔者印象深刻,所有的杂技动作都做了军事化的改造,并被认真执行。无论技巧本身还是前后的准备,包括道具搬运、辅助人员上下场,无一不体现着中、正、直、挺的特色,笔者观察到演员即使倒立着,也是身体笔直、双手并拢裤线、带着立正的影子,细看几位助演,上下场走的都是军人的步伐,充分显示了导演、演员对细节的重视,体现了一个团体的专业水准。

作为一部新剧,《第三战队》也不是没有瑕疵,比如“执行任务”的主线时空里没有杂技,综合艺术的精彩程度不如充满杂技的“记忆”时空。“执行任务”一线的高潮是02 号奋不顾身地呼叫狙击手开枪引爆自己近处的手雷,这一类似《英雄儿女》中王成“向我开炮”的英雄行为本是很具有感召力的,但舞台上还没有贡献出相应的、让人难忘的、具有杂技特点的行为过程。当然这是非常高难的艺术创造,我们期待未来的杂技舞台有更多以杂技手段呈现、以杂技技巧定格的英雄的高光时刻。

猜你喜欢

特战战队杂技
摸鱼战队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特战女兵
超能磁战队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超能磁战队
中国蓝战队
老鼠演杂技
代号“今日评说”——新闻特战小分队如何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