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发展沿革

2023-11-22关海涛

杂技与魔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马戏齐齐哈尔市马戏团

文|关海涛

图| 作者提供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始建于1952 年,是中国大型马戏、杂技表演团体之一,以表演高空杂技节目、技巧高难的民族传统杂技节目见长,其节目特色别具一格,演出风格独树一帜,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和雄健豪放的北方风格。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自1953 年采用大篷形式演出以来,巡演至国内25 个省、市、自治区的100 多个城市,还先后赴朝鲜、越南、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坦桑尼亚、泰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六大洲的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和商业演出。

1952 年9 月1 日,安东(今丹东)市新华马戏团由辽宁省人民政府移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改称黑龙江省马戏团。黑龙江省马戏团为全民所有制,团址设在齐齐哈尔市永安里的一幢俗称“一条龙”的二层小楼内(现中环广场旧址)。马戏团除在齐齐哈尔市演出外,还到附近的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拉尔、扎兰屯、满洲里等地巡回献艺。1954 年7 月26 日,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黑龙江省文化局将马戏团移交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更名为齐齐哈尔市马戏团。

建团初期,马戏团有职工30 多人,多数是来自河北的吴桥、沧州及山东德州等地的杂技艺人。主要演员有蔡纯栋、孙吉堂、张殿明、张长胜、姚书启等人。主要演出《双人马术》《三人马术》《一人骑双马》《单吊子》《爬立绳》《上竿顶》《蹬技》《大武术》《钻地圈》《刀门子》《杂耍》《翻杯》《单轮车》《雨伞滚球》《国术》《木砖顶》等20 多个节目,有些节目在当时属于一流。

当时,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只有两匹马和简陋的道具,演出服装是演东北二人转和扭秧歌用的彩衣以及便装灯笼裤、对襟小褂。1957 年,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开始给节目配曲,成立了民乐队,乐曲多为现成的曲牌或民歌。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建团后,常年坚持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初期经济非常困难,外出都自带行李,尽量节省开支。有一次从苏州去上海,运4 匹马需160 元,为节省开销,马戏团就派两名演员骑马走了3 天3 夜,还被农民误认为是盗马贼。从1953 年6 月至1958 年2 月,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先后巡回演出47 个月,行程约2.3 万公里,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南宁、哈尔滨等地的103 个大、中、小城镇公演2600 多场,观众达300 万人次,收入62万元,积累资金14 万元。新中国成立后的7 年间,还慰问解放军演出了1700 多场。

1953 年,由蔡纯栋设计建起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活动马戏大篷。此后,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开始采用大篷的形式演出,并增加了大型高空节目《空中飞人》《跳板》《大绳》《马钻火圈》等,以及驯兽节目《驯水牛》《驯羊》《驯驴》《驯狗》等。后来,又在驯兽节目中加入“虎拉磨”“人虎排队”“狮子上凳子、蹿火圈”等技巧。1958 年,先后排练出一些新节目,如《朝鲜跳板》《越南蹬梯》《一字大飞人》等。

1957 年,齐齐哈尔市马戏团执行赴朝鲜演出的任务,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马戏团出国演出。1957 年9 月至11 月,齐齐哈尔市马戏团一行47 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8 年2 月,由彭平率领的齐齐哈尔市马戏团舞台演出队一行43 人,赴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在越南先后演出40 余场,观众60 余万人次。演出期间,受到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三次接见,并被授予一枚越南一级劳动勋章和一面绣有“团结和友谊”的锦旗,还被赠送一头表演用水牛。为表彰齐齐哈尔市马戏团此次赴越南演出成功,文化部赠给齐齐哈尔市马戏团两头非洲狮,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则拨给4只东北虎,为团里驯兽节目的发展了奠定了基础。

1959 年4 月1 日,齐齐哈尔市政府将齐齐哈尔市曲艺团的杂技魔术队划归齐齐哈尔市马戏团。20世纪60 年代,齐齐哈尔市马戏团逐渐发展成为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大型杂技马戏表演团体之一。从建团之初的30 多人发展到140 余人,马戏杂技各类节目从建团初期的20 多个发展到40 多个。以马戏为例,就有《驯虎》(有“虎羊同餐”“四虎推磨”等)、《驯狮》(有“狮子跳桌、钻火圈”等)、《驯水牛》、《滑稽驯驴》;杂技有《蹦绳》、《悬空走大绳》(后改为《悬空走钢绳》)、《空中体操》等10 余种高、中、低空节目。马戏团在完成在齐齐哈尔的演出任务的同时,坚持在全国各省市进行巡回演出。

1960 年,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参加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反映杂技艺人生活的故事影片《马戏团的新节目》,片中女主角“金珠”和“银珠”分别由演员郭素琴、郭素兰担任。此后,又参加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春燕展翅》和《龙飞凤舞》两部影片的拍摄演出。影片上映后,在全国反响强烈。

1969 年5 月,齐齐哈尔市撤销了马戏团等6 个专业剧团建制,成立了统一的文工团,马戏团改为马戏队。1970 年,黑龙江省东方红杂技团建立时,原齐齐哈尔市马戏团的23 名演员和演奏员抽调至哈尔滨。同年,恢复组建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前往省团人员中有部分人回团。

1973 年始,重建后的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先后赴北安、拜泉、鹤岗、牡丹江、大庆、哈尔滨、长春、天津、本溪等地演出。1976 年1 月,齐齐哈尔市马戏团选派《朝鲜跳板》《晃梯》《空中体操》《蹦绳》《钻圈》等节目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杂技调演,结束后被文化部留京参加“五一”劳动节演出。

《驯水牛》演出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齐齐哈尔市马戏团有了新的发展。团里大力发展传统节目,保留节目多达40 余个,又以频繁出访而饮誉世界。1980 年6 月,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在北京公演两个多月,演出36 场,观众10 余万人次,受到好评。演出期间,新华社发了专稿,《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先后发了消息和12 篇评论文章。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在新闻简报《祖国新貌》中拍摄了马戏团的演出。

1985 年以来,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先后赴意大利、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演出。1991 年和1994 年两次以中国国家马戏团的名义赴德国和奥地利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受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4 年和1999 年两次赴美国,与美国玲玲马戏团合作演出。近年来,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又应邀访演了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西班牙、爱尔兰、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荷兰等国,并20 余次赴泰国演出。1997 年,赴纳米比亚访问演出时,努乔马总统不但观看了演出,还与演员合影,互赠了纪念品。

建团以来,齐齐哈尔市马戏团涌现了很多知名演员。如:赵凤岐,艺名“麻子红”,河北吴桥人,7 岁从艺,漂泊南洋,卖艺到过英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0 多个国家,在印度期间,曾拜世界滑稽大师卓别林为师,主要表演《卓别林专场滑稽》《钢丝滑稽》,首创《马上劈刀》。张殿明,艺名“跟头匠”,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奠基人之一,生于河北吴桥,10岁师从伯父张国高学艺,13 岁登台,在丹东与杂技艺人组织成立“胜利马戏团”,后组建“新华马戏团”,即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前身。蔡纯栋,河北吴桥人,7岁从艺,漂泊南洋,1952 年到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工作,表演《大跳板》《空中术》《晃板》等节目,1954 年设计、制作、安装了齐齐哈尔市马戏团第一个带盖马戏大篷。

多年来,齐齐哈尔市马戏团高空节目自成体系,有《高空飞箭》《空中飞人》《空中体操》《空中秋千》《空中飞翔》《悬空走钢绳》《空中座椅》《空中顶技》等,民族传统节目主要有《舞中幡》《双层滚灯》《转碟》《双爬杆》《顶坛》《钻地圈》等。《舞中幡》是齐齐哈尔市马戏团的传统节目。中幡是道具名称,舞者通过舞动中幡来完成闪、转、腾、挪、跳、跃等花样技巧,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发展,使原本力量型的节目逐渐转化为力量与技巧合一的杂技表演,展现出中华民族健壮、欢快、活泼的朴素民风。1987 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中,《舞中幡》获特别奖和服装奖,同年,获得首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1992 年,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群星奖”评选活动中获金奖;1995 年,在摩纳哥第19 届蒙特卡罗国际杂技节上,《舞中幡》获特别奖。

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建团伊始,就坚持以大篷形式演出为主。大篷演出是一项艰苦的演出活动,各种演出道具及大篷用品要足足装满5 节60 吨的车皮。支、拆帐篷全由演员自己干,每次都需要一周时间。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全团人就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大篷演出。演职人员虽然睡帐篷,自己起火做饭,风餐露宿,却为观众编排出一批高难度的高空杂技和马戏驯兽节目。每年全团平均大篷演出达250 多场。1989 年夏,马戏团在吉林市创下了大篷日演出4 场、接待观众近万名的纪录。改革开放后,马戏团不为票房价值所动,坚持大篷演出,并坚持不搞低下庸俗的赶时髦节目。大篷演出之余,马戏团还多次组织小分队深入到偏远的农村、厂矿送戏上门,受到观众好评。

由于在节目上不断推陈出新,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在国内外各大赛场上连创佳绩。《蹦绳》获第一届全国杂技比赛铜奖。《空中体操》获第一届(1984—1985 年度)全省文艺创作大奖赛二等奖。1991 年,在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东北地区预选赛中,《双层高车踢碗》《滚灯》《晃圈》获优秀节目奖,《悬空走钢绳》获技巧创新奖。同年,《空中秋千》获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悬空走钢绳》获银狮奖,《蹦绳》获演出奖。1992 年,在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上,《空中体操》获黄鹤杯金奖。1993 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16 届“世界明日杂技节”暨第七届“世界未来杂技节”上,《空中秋千》获银奖。2000 年,在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和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上,《空中体操》《悬空走钢绳》节目分获铜奖。2021 年,杂技节目《情殇——空中技巧》获第18 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优秀奖。目前,马戏团是七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单位。

经过70 年的建设和发展,马戏团演出不断更新观念、创新节目,原创大型地域风情杂技剧《扎龙湖》《飞越——雪域韶华》于2022 年上演。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齐齐哈尔市马戏团也必将以其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北疆鹤城。

杂技《舞中幡》节目照

猜你喜欢

马戏齐齐哈尔市马戏团
好儿马戏团
马戏团来啦
基于SWOT的齐齐哈尔市冰球城市建设研究
齐齐哈尔市冰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齐齐哈尔市慢行交通系统调查与思考
弟弟看过马戏回来
马戏大篷制作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
马戏团表演
马戏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