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朝阳东塔塔基遗址清理简报

2023-03-25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县文管所朝阳博物馆

考古与文物 2023年1期
关键词:佛龛塔基佛塔

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朝阳县文管所 朝阳博物馆

朝阳市东塔塔基遗址位于双塔区营州路东段北侧的关帝庙(今朝阳县文管所)院内,具体位于仪仗殿的东侧。与南塔、北塔的距离相近,形似等腰三角形。西约220米为清代藏传佛教寺院佑顺寺(图一)。由于常年风雨侵蚀,保护措施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2015年上半年,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残存塔基、地宫进行了局部抢救性清理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东塔塔基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一、形制结构

由于遗址所处位置及残存状况等原因制约,仅对塔基南面、东南角和东北角进行了局部发掘,对地宫内填土进行了清理(图二)。

图二 东塔塔基遗址平面及南侧正视图

东塔残存塔基平面为方形,外围用青砖围砌,其北部和西部被压在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4年)的关帝庙建筑群下。残存塔基上部边长约13.2、下部边长约13.3、残高约3.2米。从南部探沟发掘情况来看,现存塔基底部起于夯土台基,夯土厚约0.6米。塔基现存38层,青砖垒砌,其中部分表面抹有白灰,应属再次利用(图三)。顶部表面用大小不等的青砖及石块堆砌,残损较为严重。塔基中心位置为一正方形地宫,填满沙土。地宫内边长3.2、残高3.1米。四壁青砖围砌,南面与东面最高残存35层,东北角被杏树根茎损毁,保存状况极差(图四)。

图四 地宫(西——东)

图三 东塔塔基局部(东南——西北)

二、出土遗物

1.地宫内出土遗物

(1)石雕佛龛 4件。

板状佛龛 塔基中心地宫下层填土中出土,残。青石雕刻,呈板状。现存三排五列结跏趺坐佛像,共计14尊,具体形态已模糊不清。残高27、残宽29、厚7厘米(图五,1;图六)。

图六 石雕板状佛龛

三面脊檐佛龛 塔基中心地宫下层填土中出土,残。砂岩雕刻,除背面外,其余三面均雕刻脊檐。正面存三尊佛像,应为三世佛,左侧面存两尊佛像,右侧面残存一尊佛像,均结跏趺坐。通高20、底长17、宽10厘米(图五,2;图七)。

图七 石雕三面脊檐佛龛

三面立佛龛 塔基中心地宫中央处出土,面西摆放,残。砂岩雕刻。三面均雕刻有立佛,施无畏印。通高43、底座正面宽15、侧面宽19厘米。佛龛顶部有一方孔,孔边长4、深5厘米。(图五,3;图八)。

图八 石雕三面立佛龛

图五 地宫内出土石雕造像

四面佛龛 东塔塔基中心地宫中央处出土,面东摆放,残。砂岩雕刻。双侧各有两排佛像,有结跏趺坐式和立式两种姿态。其余两面中,一面为两尊佛像端坐居中,两侧各站立两位菩萨或侍者或供养人像,形态体征模糊已无法辨认;另一面为一尊佛像端坐居中,两侧站立菩萨或侍者,外侧上部有两个小佛龛,内有佛像,下部有跪式供养人像。通高42、底长45、底宽27厘米(图九,1;图一〇)。

图一〇 石雕四面佛龛

(2)石雕佛塔 2件

四面三层佛塔 塔基中心地宫中央处出土,面北摆放,残。砂岩雕刻。残存三层,每层均雕刻有脊檐。佛像具体形态已模糊不清。底宽18、底厚17、残高41厘米(图九,2;图一一)。

图一一 石雕四面三层佛塔

四面双层佛塔 塔基中心地宫中央处出土,面南摆放,残。砂岩雕刻。残存两层,每层两排佛像且上方均雕刻有脊檐。佛塔顶部中心有一直径3、深3厘米的圆孔,内置两枚铜钱,上面一枚为唐开元通宝。底宽18、底厚15、残高42厘米(图九,3;图一二)。

图一二 石雕四面双层佛塔

(3)砖雕迦楼罗头部 1件。

塔基中心地宫中层填土内出土,残。双眼、嘴唇及口内涂有红色颜料,嘴喙与下颚处缺失。残长22.5、残宽20、残高17厘米(图一三,1)。

(4)砖雕力士像 1件。

塔基中心地宫中层填土内出土,较完整。采用浮雕技法,未见彩绘痕迹,砖雕背面有明显的沟纹,应为辽代遗物。通高36、宽28、厚10厘米(图一三,2;图一四)。

图一四 砖雕力士像

2.塔基遗址周边及地宫上层填土内出土遗物

(1)石雕建筑构件 1件。

塔基南侧探沟内采集,残。边缘雕刻花瓣形纹饰,中间为一道凸棱,向内有纹饰图案。残长约23、宽16、厚6厘米(图一五,3)。

(2)砖雕建筑构件 5件,均残。

倒L形砖雕斗拱构件 塔基南侧探沟内采集。打磨有棱角,外涂白色颜料。残高17、宽8、厚18厘米(图一五,1)。

须弥座组件 塔基南侧采集。正面雕刻有凸起的连珠纹,外涂白色颜料。残长20、高8、厚15.5厘米(图一五,5)。

飞椽建筑构件 打磨有弧度,疑似飞椽,外涂白色颜料。残长23.5、高8、宽15厘米(图一五,2)。

莲叶形建筑构件 塔基南侧探沟内采集。表面雕刻似莲叶纹饰,残存红、白颜料。残长14、宽11.5、高6.5厘米(图一五,4)。

砖雕斗拱构件 塔基南侧探沟内采集。外涂白色颜料,打磨有弧度。残长17、宽9、高8厘米(图一五,7)。

(3)石杵 1件。

塔基南侧探沟内采集,残。呈淡黄褐色,材质为砂岩。呈不规则圆柱形,中有圆孔,用以安插木柄等以便手握。残长16、残宽10、残高6.5、中孔直径3厘米(图一五,6)。

(4)陶瓷器残片 6件。

陶器口沿残片 标本1,塔基南侧探沟内采集。夹砂灰陶,敞口,圆唇。残高9、壁厚3.5、复原内径26厘米(图一五,13)。标本2,塔基南侧探沟内采集。夹砂灰陶,直口,卷沿,方唇。残长11、高4.5、壁厚3、复原径37厘米(图一五,9)。标本3,塔基东北角采集。泥质灰褐陶,口沿外饰附加堆纹,残存器身绘有弦纹。残高5.5、宽11、壁厚2、复原内径32.5厘米(图一五,12)。

豆青釉瓷碟 塔基中心地宫上层填土中采集,残。敞口,浅腹,平底,圈足。内外均绘有图案,内底绘花草纹。通高2.5、残长5、腹壁厚0.5、口径7.5厘米(图一五,11)。

粉彩瓷碟 塔基中心地宫上层填土中采集,残。敞口,浅腹,平底,圈足。碟内绘有图案。通高1.5、残长5、腹壁厚0.5、口径7厘米(图一五,8)。

青花瓷碗 塔基中心地宫上层填土中采集,残。敞口,深腹。外壁饰花卉纹,口沿内侧有点状图案。残长5.5、高5.5、壁厚0.3厘米(图一五,10)。

图一五 塔基遗址周边及地宫上层填土内出土遗物

三、结语

朝阳市区内原有三座古塔,分别以所在方位定名,称为北塔、南塔、东塔。早在1986年,北塔就已经考古发掘,证实其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1]。而据维修南塔时出土年代最早的题记砖可知,大康二年(1076年)南塔已存在。唯独东塔的初创时间未见史籍与任何实物例证,至今存疑。只是在1963年(一说1952年),清理东塔地宫填土时(并未彻底清理完毕)出土的辽代《无垢净光大陀罗尼法舍利经记》经幢中对东塔有所记述。经幢现仅存幢身,藏于朝阳县文管所。经幢呈八面柱体,高142、顶径75、底径85、每面宽31~32厘米。其内容除阴刻经文,记述供养施主、主持僧侣外,更重要的是提及“开泰六年岁次丁巳七月丁酉朔十五日辛亥午时再建”[2]。所谓再建,即为重建或大面积维修,这就意味着东塔早在开泰六年(1017年)前就已损毁或倒塌,且较为严重。

结合此次对东塔塔基、地宫的清理发掘所获遗物,尤其以石雕佛龛、佛塔特征而论,与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特点较为一致,而与西安南郊唐礼泉寺遗址出土楼阁式造像塔风格相类似[3]。出土时的位置也是人为有意朝向四方摆放于地宫之中央,并于石雕四面双层佛塔顶部中心圆孔内,放置开元通宝铜钱,故而推断,在开泰六年再建东塔时或更早些时候(但晚于621年开元通宝铸币始年),信众出于恭敬及信仰之情,将倾倒东塔旧址原有残损遗物安放到已经被破坏的地宫之内,重新填埋至今。至于清代所谓的“彼时三座塔具在,遂呼为三座塔云”[4]之东塔,应指辽代重建之塔,尔后再次坍塌,惟基址犹存。后于乾隆九年,修建关帝庙于东塔塔基之旁,以补三塔鼎峙之形[5]。

此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虽未对东塔塔基遗址进行彻底的考古发掘清理,但其地宫及塔基周边出土的遗物,对于东塔初建时期与后续演变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即东塔原建年代应早于辽开泰六年,北魏时期此处就已有相关佛教遗存,并能够放置石雕佛塔、佛龛等造像,故而推测此地点可能与早期佛教建筑有关,疑与北塔建造年代相近,后颓败直至倾倒,并于辽开泰六年再建,至清早期再次坍毁,遗址处乃立关帝庙至今。

佛教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就已传入朝阳,使其成为东北亚地区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尔后成为佛教东渐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重要节点。前燕时期兴建的龙翔佛寺[6],为东北地区最早见诸史籍的皇家佛教寺院;北燕高僧释昙无竭早于唐代僧人玄奘207年就已西行取经[7],为佛教文化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对东塔塔基遗址及地宫的清理,更加印证了朝阳在佛教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1]朝阳北塔考古勘察队.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地宫清理简报[J].文物,1992(7).

[2]a.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b.王晶辰.辽宁碑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3]王锋钧.西安地区出土的北朝隋唐石刻造像塔[J].考古与文物,2011(4).

[4]哈达清格.辽宁旧方志:塔子沟纪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5]同[4].

[6]房玄龄.晋书:载记(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释慧皎.高僧传(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2.

猜你喜欢

佛龛塔基佛塔
云冈石窟早期圆拱龛的认定——昙曜五窟早期圆拱龛探讨之一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不下沉式塔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VBA for AutoCAD塔基断面图自动化绘制
斜交塔基局部冲刷规律研究
输电线路塔基断面自动成图方法研究
万古佛龛
长沙窑瓷器上的佛塔装饰
RP-HPLC法同时测定广金钱草中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
一只惊天动地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