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创意涂鸦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研究
2023-03-25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
□ 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 牛 牛
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受生活经验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外界环境及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创造力也是教师的重点工作。创意涂鸦课程要求幼儿在自由涂鸦中通过材料和工具的运用,提升其对生活、自然、社会环境的认知,为儿童创造成长的乐趣。基于此,教师要巧妙利用涂鸦活动的特性,激活幼儿想象思维与创造力,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促使其身心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文章立足于创意涂鸦活动,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展开讨论,简述创意涂鸦的教育目的,从“认知与解读、种类与性质”两个角度出发,将满足儿童好奇心、发展想象力、提升创造力放在首位,分享几点教育建议。
一、创意涂鸦的教育目的
涂鸦活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逐渐变成具有时代色彩的艺术行为。涂鸦活动主要以墙体为介质,其创作形式和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由此可见,创意涂鸦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儿童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获取全新经验,让其更加自然地接受关于“美”的教育。
第一,涂鸦活动能让儿童以更加自然的态度接受知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操作类活动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兴趣,促使其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经验。涂鸦教育以“玩”为主,要求幼儿对色彩、造型展开设计与构建,鼓励其在实践中创造全新的作品。在幼儿自由涂鸦过程中,能让其以“玩”的形式掌握全新美术知识,更加自然地学习美术技巧,通过颜色、线条的搭配感悟创新创造的快乐,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第二,涂鸦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受年龄、能力、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无法准确地向他人传递出心中所想。涂鸦活动以色彩、图像为主,在幼儿展开涂鸦时能通过颜色、造型等因素传递出自身情感及真实想法,在自由创作中挥洒自己心中所想,在涂鸦过程中获得学习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释放自身思维及想象,完美契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需求。
第三,涂鸦活动能宣泄幼儿情绪,帮助幼儿表达自我。涂鸦活动与传统绘画模式不同,其更加注重幼儿的实际体验与主观感受。因此,在涂鸦课程中,幼儿是自由且快乐的,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宣泄自己的内心情绪,通过动作转变满足自然成长的需求,通过画面逐渐强化表达、创造、审美及欣赏能力,在创作中表达对外界人物、事物及环境的理解与看法,满足幼儿自我表达的需求,在儿童成长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创意涂鸦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一)认知与解读,鼓励幼儿讲述涂鸦内容
1.观察中发展。
相对于传统的美术活动,涂鸦课程更具灵活性、开放性、自由性,能满足幼儿畅所欲言、自由发挥、天马行空的年龄特点。基于此,教师利用创意涂鸦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注重观察幼儿的思维状态及发展阶段,适时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进而达成课程活动的教育目标。
创造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及幼儿家长长时间的配合和引导,不断释放儿童思维,培养其敢说、能说、会说的能力,进而达成理想中的教育目标。在构建课程活动时,教师要观察儿童发展阶段、感知其内心想法及作品表达出的情绪,展开直接且有互动性的对话,利用自身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活动中教师可关注幼儿的涂鸦过程和作品内容,以中班涂鸦活动《各种各样的树》为例。在本节活动中,要求幼儿“能使用正确的涂鸦方式喷出各种树的特征;提高幼儿对造型、颜色等色彩上的搭配能力”。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涂鸦作品中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的运用与发展,并适时发出提问:“松树和柳树有哪些区别?不同树的树冠形状是什么样的?树叶形状有哪些特点?颜色上有什么差异吗?在涂鸦中应该做好哪些变化?风吹到树时,树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此类问题能激活幼儿的观察能力,其在涂鸦过程中能够更仔细地观察周边的环境及参照物,根据问题发现涂鸦内容特征,保证作品的有效性。此外,直接且有互动性的对话,能满足中班幼儿对活动内容的需求,通过教师的疑问与引导,幼儿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涂鸦活动,在过程中经过不断尝试发展其动手动脑能力,在作品中逐渐掌握正确表达美、创造美的方法,进而达成教师培养创造力的目标。
2.讨论中激活。
讨论分享环节是涂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考虑的知识不够全面,教师要合理规划分享讨论环节,引导儿童在其中交流、分享绘画经验,促使其获得更加直接、内在的绘画体验,在涂鸦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活动情感,在互动与沟通中增强儿童的美术意识,进一步开发儿童的创新思维,保证涂鸦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分享环节中,幼儿在向他人介绍自己创作的作品时,教师可以询问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分享经验:“你的作品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创作这个作品?画面中都有哪些元素?你最喜欢作品中的哪一点?……”此类问题能让幼儿快速找到自己的创作目标,让其思考创作的过程和来源,在讲述的过程中开发儿童想象力,进一步完善其涂鸦作品,鼓励幼儿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再次创新,激活儿童创造力。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给予幼儿与他人分享经验的机会。如在涂鸦活动中,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告知解决方法,而是利用反问的方式激活其思维,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如:“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其他小朋友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还有没有小朋友有更好的方法呢?”反问是激活幼儿想象力最好的方法,也是快速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能让其在结局问题中建立创新创造思维,在自主讨论及交流过程中实现经验共享及提升,在猜测和事件中构建全新经验,对幼儿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3.针对性提问。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创意涂鸦课程具有开放、自由的学科优势,通过活动带领幼儿展开多种形式的审美活动,在自由创作中调动幼儿的自身情感及想象力,不仅仅让幼儿学会创作作品还要在创造中强化幼儿的审美感知力,从而获得全新的灵感与经验,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
如在大班《户外自由涂鸦》活动中,教师没有给孩子们提供涂鸦主题,将活动主导权交给幼儿,让其自主、大胆地进行创作,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为主。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针对幼儿作品发出针对性地提问,如:“在这个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最喜欢这一作品的哪一部分?”此类问题可以强化幼儿的归纳总结能力,在活动结束后展开欣赏环节,引导其发现其他作品中蕴藏的独特美感,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提出:“这些作品中都使用了哪些线条?有哪些造型?像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由多少个部分组成的?”等更具体、深层次的问题,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引导其将观察到的内容详细地讲解出来,从而获得全新的涂鸦经验,并将该经验运用到自己未来的作品中,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活动的最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展开概括总结,如:“你看到这幅作品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引导幼儿学会自主概括与总结,鼓励其将感官世界捕捉的信息实物化,在讲述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引导幼儿畅所欲言,提高其对美好画面的欣赏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逐步释放幼儿思维,并鼓励其将获得的经验在未来活动中进行巧妙运用,构建更加独特、丰富、新颖的涂鸦作品。
4.叙述中创新。
在传统美术活动中,画面讲述较为简单枯燥,只是让儿童简单讲出“画了什么”。这种叙事方式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局限性,幼儿缺乏明确的讲述目标及方向,对创造力的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此类“无叙事性”活动无法将涂鸦教学的优势全部展现出来。在《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涂鸦活动中可以贯彻落实“叙述中创新”理念,让幼儿一边讲述一边构造,在其叙述的过程中点燃幼儿创造思维的火花,构建更加丰富的画面内容。如在涂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一边涂鸦一边讲述。
以大班活动《公主与王子的城堡》为例,本节活动以“城堡”为主题,让幼儿围绕主题进行大胆想象构建,通过涂鸦创造画面与内容。在展开涂鸦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幼儿一边讲述一边画画,不仅仅要描述出绘画内容,还要说出故事及事件,保证涂鸦活动的叙事性。教师可提问:“这栋蓝白相间的城堡是哪位公主和王子的呢?每一个房间都有哪些功能?为什么是蓝白色的呢?公主和王子在城堡里可以做哪些活动?”利用问题引导幼儿展开叙述,“这间屋子可以做运动!”“红色的屋子可以看电视!”“粉色的小房子是更衣间!”等。如果幼儿讲述能力有限,讲述内容较为片面时,教师要使用“追问”的方式,强化幼儿的想象思维,如:“更衣间会有哪些家具呢?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吗?”追问能让幼儿在讲述中不断扩散想象思维,打破原有涂鸦画面的局限性,围绕主题从四面八方展开想象,并利用颜色、线条等多种绘画技巧进行大胆构建,发展幼儿的创新创造意识。在幼儿出现表达困难时,教师也要适当给予儿童一些帮助,如:“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用哪种颜色可以表达出你的心情?你对画面还有哪些想法呢?”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展开思考,逐渐降低涂鸦活动的难度,让幼儿在叙事中进行大胆想象与创造,达成活动目标。
(二)种类与性质,提供多种涂鸦材料工具
在涂鸦活动中,教师常常认为“涂鸦就是专门用来画画的区域”,否定了其独特的艺术特点。绘画是儿童向外界传递信息、表达情绪的另一种语言,是其乐于且愿意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保证涂鸦活动的丰富性,为幼儿提供不同种类的涂鸦工具与材料,为其构建更自由、开放的课堂,通过丰富的绘画工具促使幼儿展开具有创造性的表现。
1.丰富性——多种材质涂鸦笔。
在涂鸦活动中,绘画工具和材料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及态度的媒介,也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引导者的身份,根据幼儿需求及状态为其提供不同材质的活动工具,满足幼儿对艺术活动的热情,如在涂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种类、材质的涂鸦笔。
首先,教师可以投放多种笔头,如粗线笔和细线笔,还有不同形状的笔头、刷头等。这些绘画工具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绘画感受,其创作出的形状、效果区别较大,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展开对比分析时,发现不同工具间的表征性差异后,更加准确地利用笔头特性保证涂鸦作品的丰富性,在形状转变中创新画面内容,构造全新作品。其次,教师可以提供硬笔、软笔、毛刷笔,不同笔触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绘画体验,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适时创新,不断调整自身的绘画方式,逐渐提高控笔能力,也能准确地利用不同材料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在使用过程中创新艺术表达形式,对幼儿创造力培养起着辅助作用。
2.色彩性——不重样混色工具。
利用涂鸦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不仅仅要对其画面、造型展开考察,还要考验幼儿对色彩的创新能力,良好的色彩感知力对幼儿创造力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构建涂鸦活动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多种混色工具,打破其对原有色彩的认知,在涂鸦过程中混合色彩创造出全新的画面内容,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艺术创作力。如在材料投放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滴管、调色盘、喷壶、水桶等多种道具,鼓励幼儿自主混色,通过对丙烯、固体色块等材料的运用,幼儿可以在自主探索中创造全新的色彩,通过实践活动给予幼儿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强化其创造能力,达成涂鸦活动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在缤纷的颜色中感受涂鸦创作的快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通过创意涂鸦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展开探讨,结合《指南》《纲要》中的教育要求及实施原则,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培养策略。绘画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对造型、颜色、构图等的设计,表现出自己内心想法,在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审美能力,在实践中激活儿童的创新创造力。幼儿教师要重视涂鸦教学的独特性,立足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针对涂鸦活动特性构建专属课堂,从多视角出发激活幼儿的创新创造意识,让其在活动中增长经验,促使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稳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