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义词、近义词特点与对外汉语词汇习得研究
——以《红楼梦》中的词汇为例

2023-03-24邹琳琳

名家名作 2023年34期
关键词:近义词红楼梦语境

邹琳琳

同义词和近义词在语法和语义上存在微妙差异,其文学内涵以及语言特征代表了汉语的核心内容。对外汉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的特点及其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现实交流中,准确使用同义词和近义词是准确理解汉语意境与内涵的关键,且由于汉语中同义词和近义词的丰富性,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微妙差异也使得习得汉语的过程中需要更深入地理解,以区分它们在表达细微差异上的使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语法、语义和语体特点,分析它们在对外汉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影响,分析对外汉语习得过程中同义词、近义词的文学特征以及语言内涵,为对外汉语的习得提供更科学、实用的方法。

一、对外汉语中同义词、近义词特点

(一)同义词特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内涵理解是第二语学习者经常面临的重要难题,由于汉语同义词之间常常存在着细微的语义差异,这细微的差异在汉语母语者的认知中比较容易区分。但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深入理解同义词、近义词的微妙之处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实践。一方面,汉语同义词的使用往往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部分同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并且同义词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适用性,需要第二语学习者通过实际语境的运用来感知同义词的使用场景,提高对同义词的敏感度。相比于世界上其他语言而言,汉语同义词的正确运用需要较高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语境练习,逐渐培养出对同义词的敏感性,从而更自然地运用这些词汇。另一方面,汉语同义词之间存在语体风格上的差异,即某一词更正式,另一词更口语。此外,同义词在搭配上也有一些特定的潜规则,需要了解同义词在搭配上的规律。除此之外,从具体的形式上而言,汉语同义词在形式上有差异,包括词性、词形、用法等,部分同义词在使用中有扩展和缩减的趋势,即在特定语境下会增加一些意义,而在其他语境下则缩减部分意义。再加上汉语同义词的选择也受到交际目的的影响,在不同的交际场景中,需要深刻理解汉语同义词、近义词的内涵与特点。总体而言,同义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语言现象。

(二)近义词特点

在对外汉语中,近义词在表达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异。首先,近义词通常在意义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本质上并不完全相同,其本身具有共同的核心含义,但在特定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语义延伸或强调。近义词在使用方法上存在差异,包括搭配、语法结构、固定搭配等方面的差异,以确保在特定语境中正确使用,部分近义词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适配性,例如口头语体、书面语体等。其次,近义词在感情色彩上也存在差异,这也使得近义词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语境和交际目的,从而避免在表达时产生不准确的感情色彩。在某些情况下,近义词用于强调不同的方面或层次,表达者通过选择某个近义词来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并且近义词的使用通常会受到上下文语境的制约,所以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近义词,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最后,习惯用法是近义词使用的一种倾向,需要通过实际语境的接触和积累,逐渐熟悉近义词的常用搭配和用法。

二、对外汉语词汇中同义词、近义词的文学特征——以《红楼梦》为例

(一)同义词在人物性格描写中的具体运用

在《红楼梦》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中,同义词在人物性格描写的运用中极富艺术性,展现了作者对于语言表达的深刻理解,下面以几个典型人物为例,分析同义词在描写人物性格时的微妙差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政作为贾府中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同义词的使用为描绘他们的性格特征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表达。例如,贾宝玉作为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其性格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而在对外汉语的翻译过程中,同义词“清雅”和“飘逸”都被用来描述他的文弱与超脱。在《红楼梦》中,当作者通过叙述贾宝玉的言谈举止时,常用“清雅”一词,这一词汇使贾宝玉的性格显得清新高远,文学意境十分独特,与之相对应的是“飘逸”,这一词汇则更侧重于形容贾宝玉超然脱俗的气质,使读者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

相较之下,贾政的性格更显庄重而稳重。在描写贾政时,同义词“稳重”和“庄重”被巧妙地使用。通过用“稳重”来描述贾政,凸显了他在言行举止上的稳健与沉着,该特点与“庄重”一词所表达的内涵相呼应,更加深刻地塑造了贾政的性格形象。另一对形象鲜明的人物是薛宝钗和林黛玉,她们的性格差异同样得到了同义词的细致描绘,以薛宝钗为例,同义词“端庄”和“文雅”为她的性格描写增色不少,通过常用“端庄”一词,强调了她的庄重和稳重,使她在人物群体中显得更为成熟,而“文雅”则为她的性格赋予了更多的文学气质,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相对而言,林黛玉的性格更为复杂多变。在描写林黛玉时,同义词“娇柔”和“婉约”被用来表达她独特而多情的一面。通过运用“娇柔”一词,强调了林黛玉天生的娇媚,使得她的性格更具女性化的柔美,而“婉约”则在描绘她的情感时更为突出,为她的形象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文学内涵。

在《红楼梦》中,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微妙变化也为人物性格的描写提供了更为立体的表达。以贾母为例,当她被描写为家族中的长辈时,通常会使用同义词“憨厚”来形容她的性格,选择的词汇传递了一种慈祥而慈母般的形象,使贾母在家庭关系中显得亲切。然而,当同义词变为“朴实”时,强调了贾母质朴、朴实无华的品质,这一微妙的差别在描写贾母时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效果,展现了她复杂而深厚的人物性格。在文学创作中,同义词的使用要求作者对人物的深入洞察,善于捕捉细微之处,巧妙地用词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上述对同义词的精准运用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更在细节之处展现了对人性的独到见解。

(二)近义词在情感表达中的细腻运用

在《红楼梦》中,近义词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运用是作者艺术表达的一个关键点。通过对几个典型情感描写的例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近义词在情感表达中的微妙差异。

贾宝玉的情感世界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富表现力的部分,在描写他的爱情时,近义词“钟情”和“深爱”被用来传达他对黛玉的情感。“钟情”一词在描写宝玉对黛玉的情感时,强调了他对她的独特钟爱,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依恋。而“深爱”则更加强调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厚感情,使整个情感描写更加深刻。

相对而言,黛玉的情感表达更显淡然与坚定。在描写林黛玉时,近义词“深情”和“恋爱”被运用得十分巧妙,通过用“深情”来描绘黛玉的感情,使她的情感显得内敛而深沉,不张扬却又十分坚定,而“恋爱”则更加强调了她对宝玉的爱恋,使整个描写更富有浪漫和情感。在贾宝玉的情感描写中,近义词“怜惜”和“疼爱”的运用为他对黛玉的情感增色不少,当使用“怜惜”一词时,这一过程更强调了贾宝玉对黛玉身世悲惨的同情,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他的柔情,而“疼爱”则更突出了他对黛玉的关切和呵护,使整个情感描写更加温暖和感人。

除此之外,在《红楼梦》中,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微妙变化也为情感表达提供了更为细腻的描写,以宝玉思念黛玉为例,使用近义词“思念”表达了他对黛玉的思慕之情。这一词汇使情感表达显得纯粹而深切,而当同义词变为“牵挂”时,更突出了宝玉对黛玉的关心和牵挂之情,微妙的差别在描写宝玉的情感时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效果,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他的真挚情感。

(三)同义词在意境构建中的独特运用

在《红楼梦》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中,同义词在意境构建方面的独特运用为小说营造了丰富的文学氛围。《红楼梦》中,花园是一个常被描写的场景,同义词在描述花园意境时有独到之处,以“幽静”和“宁静”为例,这两个同义词在描写花园时的微妙差异为读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幽静”一词强调了花园的深邃与宁静,使整个描写充满神秘感,而“宁静”则更侧重于花园的平和与宁谧,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安详宜人的场所。

此外,四季变换也是《红楼梦》中常见的主题,同义词在描写四季景色时的应用为每个季节注入了独特的意境,以“春光”和“春景”为例,这两个同义词在描写春天时,一个强调了光影的明媚,一个强调了整体的景象,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这种微妙的差异,作者为读者勾勒出春天不同的美好画面,在描写人物心境时,同义词的运用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忧郁”和“忧愁”为例,这两个同义词在描写人物心情时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忧郁”一词强调了人物内心的深沉与忧伤,使整个场景显得更为沉郁。而“忧愁”则更着重于情感的深重与痛苦,为读者呈现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心灵体验,总而言之,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微妙变化为意境构建提供了更为细腻的描写。

以描写一个人独处的场景为例,使用同义词“寂寞”表达了一种安静而深邃的意境,将同义词变为“孤寂”时,情感更显孤独且深沉,为读者展示了一种更为寂寞的画面,通过对同义词在意境构建中的独特运用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不仅理解了《红楼梦》中景物描写的深刻之处,而且感受到了同义词在构建文学意境时的独特魅力。

(四)近义词在情节描写中的巧妙运用

在《红楼梦》中,近义词在情节描写中的运用为小说赋予了独特的韵味,通过对几个典型情节的例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研究近义词在情节描写中的微妙差异,在描述豪华宴席时,近义词的微妙差异为读者呈现了不同的宴会氛围,以“华丽”和“富丽”为例,这两个近义词在描写宴席场景时展现出不同的奢华感,“华丽”一词着重于场景的璀璨和华贵,使整个宴席显得辉煌非凡,而“富丽”则更突出了宴席的丰富和富饶,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奢华至极的画面。相对而言,当描写普通宴席时,近义词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以“简朴”和“朴实”为例,这两个近义词在描写平凡宴席时呈现出不同的情境,“简朴”一词强调了宴席的简单和朴素,使整个场景显得清新和素雅。而“朴实”则更注重于宴席的朴实与实在,为读者呈现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感觉。一方面,在描写人物之间热烈对话的情节中,近义词的选择影响了对话的氛围,以“激昂”和“激烈”为例,这两个近义词在描写激烈对话时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强度,而“激昂”一词强调对话的激动和激昂,使整个对话场景显得充满激情,而相比之下“激烈”则更侧重于对话的激烈和紧张,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紧张刺激的氛围。相反,当描写平和对话时,近义词的选择也呈现出差异。以“和谐”和“融洽”为例,这两个近义词在描写平和对话时传达了不同的氛围,“和谐”一词强调对话的和谐与一致,使整个对话场景显得平和而宁静。而“融洽”则更注重于对话的融洽和协调,为读者呈现了一种融洽共鸣的感觉。另一方面,以描写复杂情节为例,使用近义词“纠缠”表达了情节的错综复杂。这一词汇使情节显得扑朔迷离,充满戏剧性,而当同义词变为“交织”时,更突出了情节的交织和错综,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复杂而精彩的故事画面。

综上所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近义词的教学十分重要。汉语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具有深刻的文学内涵,涉及人文、历史、社科等多领域的共同融合,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通过对同义词和近义词在语法、语义和语体特征上的辨析,揭示它们在语法、语义和语体特征上的微妙差异,进而理解这些词汇之间的本质区别。本文以《红楼梦》为例,强调了同义词和近义词在对外汉语词汇习得中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从而使二语习得者更好地融入汉语语境,达到更高水平的语言运用。

猜你喜欢

近义词红楼梦语境
怎样辨析近义词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找找近义词
别样解读《红楼梦》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不由分说
跟踪导练(三)2
不劳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