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135”机制为牵引推进区域课程思政建设

2023-03-24高海花刘冬梅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

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小店区教研育人

高海花 刘冬梅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

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135”机制(“1”即“一个课题”引领,“3”即筑牢“三个根基”,“5”即聚力“五项行动”)为牵引,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课程与思政紧密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摸清底子、吹响号子、播撒种子”,在定位立足品质化、课程构建特色化、教学融合精准化、教育凸显智慧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课题引领”,在“深研”中“明确路径”

为了推进思政课建设,小店区教育局积极申报了太原市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区域内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本研究立足形成区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操策略,通过全方位研究思政资源、挖掘角度及思政课实施路径,为本区中小学提供课程思政建设的操作范例、教科研策略、资源转化方法,提升全区思政课的思想性、高效性和亲和力,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转化力。

现阶段研究成果如下:

构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课题研究机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形成了“局领导—教研科研中心—片区—学校—教师”五级联动课题研究机制,确立了五级运作流程,探索出具有小店特色的课题研究模式。具体为:局领导统领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制定适合的研究制度;教研科研中心教研员顶层设计,构建研究目标及评价机制;片区课题组依据目标组织并分解研究任务;学校课题组构建基于学校思政建设研究的操作策略和评价体系;各学科课题研究教师落实思政建设课堂教学研究,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库。

探索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三条行动路径: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探索出道德与法治学科思政建设、主题式课程思政建设、渗透式课程思政建设三条路径,并分别确定了每条路径的核心思路和行动策略。道德与法治学科思政建设的核心思路为:把握新课标,吃透新精神,找准新思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题式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思路为:立足学校校本课程,多维度活动,打造学校育人理念;渗透式课程思政建设主要由其他学科承担,其路径确定为:立足学科课堂,挖掘思政素材,强化学科育人理念。

形成了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施五步法:挖掘思政内容—确立思政目标—探索思政路径—实施思政策略—落实思政评价。

研磨出了课程思政建设课题实践八个成果:(1)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文献研究;(2)小店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研究;(3)区域内课程思政目标,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体化目标体系的研究;(4)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内课程思政建设的课题研究机制;(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路径;(6)探索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内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策略的研究;(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研究;(8)渗透式与主题式课程思政建设的优秀案例集,云平台思政专题建设板块等资源库研究管理。

研发出了小店区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评价标准:

评价是发展的“指挥棒”。围绕“立德树人成效”这一核心目标,着力破除“五唯”,努力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致力于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制度和机制,充分激发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活力,激发教师课程育人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区教研科研中心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课程思政建设评价“全要素”支撑框架。构建评价体系,明晰课程思政建设评价“全链条”实施系统,初步形成了对学校、学科、教师等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期间开发了《小店区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试行)》(见表1)《小店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设计评价指标(试行)》(见表2)《小店区中小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试行)》(见表3)《小店区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作业设计评价量表(试行)》(见表4)《小店区教育局教研科研中心阶段性测试试卷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见表5,附文后)《小店区学校年度发展性目标考核细则(教科研工作)》(见表6,附文后)等一系列评价指标,切实关注小店区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成效,以期整体提升小店区中小学学生整体素养。

表1 小店区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试行)

表2 小店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设计评价指标(试行)

表3 小店区中小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试行)

表4 小店区中小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业设计评价量表(试行)

续表4

探索出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

小店区教育局根据《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应具备五项关键能力,因此要破除唯一能力评价方式,建立综合能力评价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包括个人素养、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设定能力、积极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知识和信息掌握能力、制定教学活动计划和做出教学决定的能力。评价则是通过科学诊断、多元反馈、精准指导等环节,推动教师专业增值,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360 度思政课教师专业度反馈评价机制”建设。评价系统包括同事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事评价由3 名以上的教师和校长一起对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实践进行评价,小学教师由同年级教师进行评价,中学教师由同学科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和家长通过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满意度评价。

二是“四度三维式”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在教师评价中,我们将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四度”(目标的坚守度、目标的融合度、目标的创新度、实操的实效度)评价以及思政教师专业发展“三维”(思政课专业品质、思政课专业知识、思政课专业能力)内容体系进行整合,构建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四度三维式”模型。评价重点从“三维”展开,各校根据学校特色设计评价指标,并将量化积分纳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引导思政课教师实现专业增值。“专业品质评价”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指向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础性指标(专业品质)、发展性指标(团队融合度)、弹性指标(学术追求);“专业知识评价”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指向教师学科文化素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础性指标(学科内、跨学科知识)、发展性指标(持续学习经历)、弹性指标(学科品质追求:公益课录制、学历提升等);“专业能力评价”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指向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技能、方法等将知识顺利转化为学生可接受、可掌握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性指标(教育与教学能力)、发展性指标(激励与评价能力:实施学生学力、潜力评价)、弹性指标(研究与实践能力:教学大赛、联片教研活动、三优评比、思政课专项展示、论文、课题)。

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新引擎,激发了全区全员全方位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学已申报省、市级思政课建设课题10 项,区级子课题42项。

二、筑牢根基,在“深解”中“强化认知”

(一)坚持高位引领,筑牢思政保障根基

小店区教育局借力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合作项目,依托重点高校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思政课高位引领,筑牢思政根基。

(二)坚持精准施策,筑牢思政成长根基

在近几年思政课创建实践中,小店区形成了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即:用“大思政”的“宏观指导”规划布局,用“小思政”的“微观自觉”付诸实践,力求实现从“宏观指导”到“微观自觉”的全链条推进。

“大思政”体现了从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小思政”是聚焦到某一门课程,将思政要素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做到常态化渗透、日常化融入、精细化实施。

深化思政课“宏观指导”。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区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工作持续深化。集体备课已经成为深受教师欢迎的“加油站”“及时雨”和“稳定器”。第一,强化区域、片区、学校三级集体备课牵头人制度;以包科包片包校、集中研讨交流、定期听课评课等方式深化相对固定的集体备课机制和考核机制;对不同类型集体备课工作进行分类指导,推动全区各类学校普遍实行思政课集体备课,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长效化。第二,组建思政课集体备课核心团队,以中小学学科中心组为核心,组建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区域集体备课团队,探索形成思政课集体备课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和示范模式。

加强思政课“微观实践”。全区各学校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围绕一个主题(培根铸魂),全方位推进四个变革:教学设计中体现思政,家庭作业中渗透思政,评价指标中考核思政,教学反思中分析思政。

在教研上,围绕“六个一”行动思路,开展多层次集体备课实践活动。第一,每学期组织一轮线上线下思政课专题教研,构建“集体备课—集体磨课—试讲—集体再研磨—展示”全流程无缝对接的集体备课实践体系,将“思政课教研活动”思维贯穿思政课教学始终。第二,每学年开展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通过评比展示,选出优秀个案,在教研组内研讨形成公案,实践研讨形成通案,再次实践修改最终形成教案,并全区推广。第三,本着“科科思政课,课课精品课”的理念,学科团队集体磨课并进行三级示范展示。第四,以“思政”为引领,“育人”为导向,对思政课建设较薄弱的学科进行全员指导。第五,开展“一校一策”思政课集体备课行动和展示活动。第六,建立一套思政课集体备课评价体系,将各校思政课集体备课开展情况纳入“千分考核”体系,从安排管理、教研活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思政课评价、联片教研思政课评比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小店区开展了新时代课程思政系列大赛。一是开展基于思政建设的教学能手标兵比赛。二是开展精品思政课教学设计比赛。三是开展音体美教师“思政育人”基本功大赛。

(三)坚持资源建设,筑牢思政共享根基

2018 年9 月至今,全区中小学各学科累计开展了162 场培训,教研员通过课堂实践评价、专家点评、专题讲座,引领全区教师形成共识,从思政研究走向有效实践;组织了中小学“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青年教师培训活动,参训教师达9000 余人次。同时,培训教师借助培训资源回校围绕思政理念和实施策略进行了二级培训。

借助“小店教育云平台”及钉钉平台,小店区常态式开展思政课研磨及育人活动,将“课程思政”引向深处。同时,开辟了“小店区名师视界”微课堂,由16 名教研员和全区350 余名骨干教师统一录制“名师视界”微课1000余节。

三、聚力行动,在“深学”中“走向落地”

小店区教研科研中心将思政课建设与五大特色教研活动(“联片大教研”“共读一本书”“送教下乡”“首席教师”“学科系列活动”)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贯通,与学生深度学习相统一,努力探索思政课主体性、连贯性、有效性的路径与方法,解决好“落地”“落实”“落效”问题。

小店区教研科研中心以促进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育人的均衡发展为着眼点,按照强弱、大小组合的原则,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八个连片教研学区,持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连片大教研活动”。各片区发挥业务领导专业特长,实行领导包学科负责制,做到“课程思政科科有负责的领导、领导人人有负责的学科”。学科领导负责该学科课程思政活动的筹划、组织及资料整理上交等工作。在课程思政建设连片教研活动中,各片区集体研磨思政课,探索思政课课堂实践的有效策略,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课堂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评比研讨活动,真正做到:“校校有思政课,人人上思政课,科科有思政课,课课是精品课。”

小店区教研科研中心连续六年持续开展“共读、共思、共成长”教研员与教师共读一本书交流展示活动,从各学科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角度交流分享读书体悟,为思政课建设的推进打牢理论基础。

小店区教研科研中心组织各学科首席教师开展了首席教师“时代新人”思政课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各学科分别深入全区各乡村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小店区教研科研中心以“学科系列活动”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语文学科系列活动“文润人心,德承家国”,通过红色经典阅读促使学生陶冶情操,培根铸魂;道德与法治学科系列活动“时代少年说”,通过红色主题演讲,培植天下家国之情怀;数学学科系列活动“开卷有益,妙笔生花”以思政情境化数学阅读撬动学科素养培养,将思政育人与学科育人巧妙融合;音乐学科系列活动以“学党史、唱颂歌,献礼百年华诞”为主题,通过唱颂歌,将党史学习融入其中,践行“五育并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助力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下一步,小店区教育局将继续以“135 机制”为牵引,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逐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思政教育生态,让“课程思政”扎根人才培养,不断开创区域思政教育新局面。

表5 小店区教育局教研科研中心阶段性测试试卷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表6 小店区学校年度发展性目标考核细则(教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小店区教研育人
太原市小店区“推普周”活动异彩纷呈有实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剪纸春联”送祝福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太原市小店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