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预设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以《牡丹亭》译本为例
2023-03-23张婧怡
张婧怡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戏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牡丹亭》作为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涉及大量中国古典文化翻译。 文章将以《牡丹亭》为对象,选取许渊冲和白之的两个英文译本作为研究文本,着眼于文化预设,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文化翻译中的体现。
一、 文献综述
(一)文化预设
Eugene Ndia[1](1981)指出,文化预设是指在特定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但以潜在的假设形式存在的信仰和观念。 这种潜在形式是同一社会群体普遍认同并共同拥有的。 身处相同文化氛围的人们,即使在面对陌生信息时,也能凭借共同的文化预设对新信息进行流畅交流。 文化预设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双方已经预先了解的信息,包括特定文化的内涵,无须过多的重复,自然而然地融入交流中。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文化预设是沉积于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源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 Fawcett[2](1998)指出,话语中充满了预设。 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时仔细斟酌使原文中的文化预设能够被译文读者共享。 蔡平[3](2007)、戈玲玲[4](2002)等研究了翻译中处理预设信息的方法。 王敏和罗选民[5](2017)以文化预设概念为出发点,对作为古代中国神话基本来源的《山海经》的英译本进行了多维度的文本分析。徐以中和孟宏[6](2013)提出了英翻译中预设等值的操作方法以及不同的翻译方式如何具体体现出译者主体性。
(二)译本介绍
《牡丹亭》由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其中涉及大量中国古典文化。 文章选取《牡丹亭》许渊冲和白之两个英译本作为研究文本,从文化预设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在文化翻译中的体现。 两个译本在处理文化预设信息时采取了不同的译法。 译者许渊冲为汉语母语者,对汉语文化更加熟悉,因此对源语的文化背景信息更为了解;译者白之为英语母语者,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信息更为熟悉。
二、 文化预设及《牡丹亭》译本分析
(一)双关修辞手法的翻译比较
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利用词语的多义或同音条件,在特定语境中使语句具有两层意思。 这种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表达,不仅呈现直接意义,同时蕴含隐喻或幽默,使得交流更加富有趣味和深度。《牡丹亭》中多处巧妙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而白之和许渊冲两位译者在不同文化预设下对相同的双关语句做出了不同的翻译。
原文: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
白译:An osprey got trapped in the young mistress'room and she set it free and I said to myself, if I try to catch it again, I land in the river.
许译:That a turtledove kept in the cage was set free by our young mistress and it flew to the river and sighed.
这段引文来自《牡丹亭》第七出“闺塾”,情节是陈最良在向杜丽娘解释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时,贴身丫鬟故意将“河之洲”引申为“何知州”。 因此,“何知州”在这里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在河之洲”同音,意为河中的陆地;另一方面,“知州”是中国古代官名中的一种。 两位译者在译文中都没有体现“知州”官名的意思,而仅将“河之洲”译为“river”。 许渊冲从汉语文化角度考虑,“知州”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官位称呼,而目标读者的文化预设中没有这样的称谓,因此,将“知州”译为官名可能会引起目标读者误解。 白之在翻译过程中缺少与“知州”有关的汉语文化的预设,仅从目标读者的文化预设出发,因此在翻译时增译了错误的主语“I”。 对比两者译文可以发现,许渊冲的译文通过省略,在理解源语的文化背景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不同目标读者的文化预设,并遵从经济的原则,仅将“知州”翻译为“river”,并未特别注释关于“知州”官名的相关信息,以避免引起目标读者的困惑。 而白之的译文缺少对汉语文化的文化预设,并由此产生了和原文的偏差。 两篇译文虽然对目标读者的文化预设在译文中忽略了“知州”作为双关语的用法,削弱了原文的趣味性和幽默感,但有利于目标读者对戏剧的解读,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原文:这些后生都顺口叫我“陈绝粮”。
白译:So now, instead of Chen Zuiliang, “Chen So Good”, the young fellows delight in calling me Chen Jueliang, “Chen No Food.”
(注)Confucius, according to the Analects, “went without grain in the state of Chen”. This elaborate pun has thus an additional layer of classical allusion.
许译:So I am nicknamed Chen the Meagre or Mealless.
这句话源自《牡丹亭》第四出“腐叹”,描述陈最良因停廪兼失馆而陷入贫困,被人嘲笑为“陈绝粮”。 这个表达具有双关含义,一方面是陈最良对自身困境的描述,另一方面则隐喻“孔子在陈国绝粮”的故事。 白之运用了注释的方法,首先从字面意思将陈绝粮翻译为“Chen No Food”,再通过给译文加注,点出双关语的用法以及“孔子在陈国绝粮”的典故,给读者完整的信息。 白之的翻译基于汤显祖对源语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共同预设,并从目标语的文化预设出发,预设了目标语中缺乏对孔子儒家文化典故的了解,采取了注释的方法,使目标读者在理解译文时也能够进入与源语的文化预设。 相比之下,许渊冲仅翻译出了“陈绝粮”的字面意思,将“绝粮”翻译为了“Mealless”,并没有加注解释其中的“孔子在陈国绝粮”的典故。 对目标语读者的文化预设来说,许渊冲预设了“孔子在陈国绝粮”的典故和儒家文化的知识是目的语文化背景中所缺乏的,这里译者采取的方法是简化源语的文化预设,使译文更加符合对目的语读者的文化预设。 因此,许渊冲并没有在文中提及“陈绝粮”背后的典故,而是用“Mealless”一词直接指出了陈绝粮生活上的窘迫。对比两种译文可以发现,白之的译文更加倾向于使目的语读者融入源语的文化预设,建立源语和目的语读者共享的文化预设,因此通过增加注释使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有进一步了解。 而许渊冲的译文更加倾向于接受目的语与源语的共享文化预设较少的事实,通过省略的方法仅翻译“陈绝粮”的字面意思。 由于译者对不同的文化预设做了不同的处理,呈现出来的译文和给读者的观感是不同的。
(二)典故翻译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牡丹亭》运用了大量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典故,而白之和许渊冲两位译者根据不同文化预设采用了不同的手段对典故进行翻译。
原文:漫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哪里? 贫贱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1.研究基础:笔者目前是在校16级国画研究生,本科专业是美术学,具备国画的绘画技法和专业技能,对历代国画和现当代不同风格的绘画有一定的基础了解,具备分析作品和评价自己的能力,熟悉中国美术史及相关理论知识。本论文基本确定研究思路,并且各部分内容也具备一定资料,对文章的继续深入提供了有利的前提。
白译:
“In books lie fame and fortune,” they say—
then tell me, where are the jade-smoothcheeks,
the rooms of yellow gold?
Ashen from need and hardship
I yet maintain my “overflowing breath.”
Tis said books will bring wealth, beauty and gold,
I'm disappointed to have in vain grown old.
What can I be
But a man right and free?
例句中的原文出自《牡丹亭》第二出“言怀”开篇唱词《真珠帘》。 原文“颜如玉”和“黄金”来自宋代赵恒《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浩然之气”来自《孟子·公孙丑》中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正气,即正大刚直的精神。 白之对三个典故的翻译均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颜如玉”译为“jade-smooth cheeks”,“黄金屋”译为“the rooms of yellow gold”,“浩然之气”译为“overflowing breath”。 白之在“浩然之气”的翻译中添加了注释,表明了原文出处和大意。 从目标读者的文化预设出发,白之认为如果源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无法激活译入语观众已知的文化预设,译者就无法利用双方可共享的文化预设进行翻译。对于目的语读者而言,他们只能按照本身的文化预设来理解文中典故。 因此,白之使用直译加注释,对目的语读者的文化预设进行补足和激活。 另外,在目的语和源语的文化预设中,“jade-smooth cheeks(颜如玉)”和“the rooms of yellow gold(黄金屋)”都使用提喻的方法分别暗示了美人和财富,这是源语和目的语文化预设中的共享部分,白之没有对“颜如玉”和“黄金屋”的出处加以注释。 许渊冲的译文则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颜如玉”和“黄金屋”译为“wealth, beauty and gold”,“浩然之气”译为“a man right and free”,未对典故解释。 在译文中,译者首先意识到“颜如玉”“黄金屋”以及“浩然之气”的典故在目标读者的文化预设中属于缺失部分,而意译的方法可以将源语中的文化预设转换为目的语和源语的文化预设共享部分。 通过转换的方式实现利用双方可共享的文化预设进行翻译。 对比两个译文可以发现,不同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共享文化预设的处理直接影响了译文的效果。
原文:雎鸠,是个鸟。 关关,鸟声也。
白译:The osprey is a bird; “guanguan,” that is to say, its cry.
许译:Turtledove is a bird which represents love and cooing its love call.
例句选自《牡丹亭》第七出“闺塾”,陈最良正在向杜丽娘解释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选自《诗经》,雎鸠鸟生活习性与鸳鸯相似,古人将雎鸠视为男女相恋的象征。 雎鸠在白之的译文中被译为“osprey”。 白之的译文运用了直译的手法,并没有明确点出雎鸠鸟表达的爱情之意。 “osprey”指的是鱼鹰,鱼鹰以捕猎其他动物为生,将“雎鸠”直译为“鱼鹰”隐去了典故中表达的爱情的意思。 而许渊冲的译文则运用了显化和增译的手法,点出了“雎鸠”的爱情之意,表明了原文中“关关”是表达爱情之意的叫声。 雎鸠在中国古代的爱情意义并不在目的语的文化预设中,因此目标读者并不能根据目的语的文化预设理解雎鸠隐含的意义,许渊冲的译文直接为读者提供了源语的文化预设,使读者能够更为直观地体会到话语间的浪漫氛围。 而白之的译文未译出雎鸠的爱情意义,原因是目的语文化预设中缺乏对雎鸠和斑鸠代表男女之爱的文化预设。 相较于白之的译文,许渊冲使用了增译和显化的方法,能够使目标读者感受到原文传达的意味,这体现了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有时能够精准地传达意义。
三、 结论
文章通过分析《牡丹亭》白之译本和许渊冲译本中的双关翻译和典故翻译,从文化预设的视角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文化翻译中的体现,发现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文化预设中的共享部分和目的语相较于源语中缺失部分的处理是译文质量的关键因素。译者可以采用增译、注释、省略等方法,激活目的语和源语文化预设中共享部分或补充目的语中缺少的源语的文化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