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困脾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
2023-03-23刘倍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
■刘倍(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长期的高血糖水平可导致神经、肾脏、心脏等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寿命的疾病。糖尿病在中医中属于“消渴”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及。其中《素问·奇病论》中写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中医将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对应表现为口渴欲饮,喜欢喝水;消谷善饥,多食易饥;多尿。
其辨证分型较多,本文就湿热困脾型进行详细阐述。
湿热困脾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湿热困脾型是糖尿病常见的证治分型,主要表现为以下5 点。
1.舌脉:舌红或淡红,舌苔黄腻;形态多样,多见脉濡、脉滑数。
2.面色发黄: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肤,则见面色发黄,且油垢多。
3.大便溏稀或滞涩不畅:湿热下注大肠,肠道气机不畅,导致便溏不爽。
4.饮水,渴不多饮:湿热蕴脾上蒸于口,会引起口苦、口黏、渴不多饮。
5.肢体困重:脾主肌肉,脾虚则运化无力,阻碍经络气机运行,肢体失养,导致四肢身体困重,神疲乏力。
湿热困脾型糖尿病的病机分析
1.饮食不节 长期食用肥腻、甜味的食物,有饮酒习惯。此类食物与酒不容易被脾胃消化,久而久之导致湿气聚集在体内,郁而化热,最终导致湿热困脾。同时,饮食不节也是导致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患者体形肥胖的主要原因。
2.情志不调 长期忙碌于工作、学习等,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致使情志郁悒恼怒。而气郁化火,可导致机体气机运行不畅,气不化津,进而引起湿热。《医原》中写道:“思虑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枢转不灵而成内湿。”这句话说的就是忧思过度可引起气结,而气结可引起“湿”。
3.其他 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他们年龄渐长,阳气不足,容易导致湿邪内生。同时,平时久坐,缺乏运动,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易生湿热。
湿热困脾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
湿热困脾型糖尿病以“湿热”为主,多为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脾,也可累及肝、胆、肺等脏腑,治疗上以清热、祛湿、健脾为主。
1.清热利湿健脾降糖汤 方剂由葛根、山药、焦山楂、瓜蒌仁、白术、陈皮、黄连、黄芩、清半夏、甘草组成。方剂中葛根具有升阳止渴、调节内分泌的功效;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恢复体力、降血糖的功效;焦山楂具有消食健胃、化浊降脂、行气散瘀的功效,对胃脘胀满有一定的调理效果;瓜蒌仁可清热化痰、润肠通便、宽胸散结;白术可调理脾胃;陈皮可健脾开胃、燥湿化痰;黄连、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半夏可燥湿化痰;甘草可中和药性。诸药合用,可健脾利湿、清热理气。
2.芪山无糖颗粒 由生黄芪、茯苓、黄芩、黄连、川芎、山药、山楂、葛根、苍术、枳实制成的中成药。生黄芪、山药具有固表止汗、补气升阳、健脾的功效;川芎、葛根可行气活血、清热生津;茯苓可健脾、宁心、利水渗湿;苍术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黄芩、黄连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山楂可健胃消食、化浊降脂。现代药理学显示,山药、苍术、茯苓等药物具有降血糖的效果,并且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湿热困脾型糖尿病以“湿热”为主,患者多身形肥胖,带有肢体困重、脘腹胀闷、大便溏稀等表现。其病因与喜食肥甘厚味、好逸少动、情志不调等有关,在治疗时需要遵循清热祛湿健脾原则,在专业医师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