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水画当中的生命精神

2023-03-23李东菊

艺术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妙悟真性万物

□李东菊

游观山水,泛爱万物,中国文人在诗意的氛围中把万物都变成朋友,变成生命的一部分,超越世俗的、知识的羁绊,以一颗纯粹的心去体验这真实的世界,而不只是停留在虚幻的表面。观万物生意,以诗、画的方式表达自我生命的价值,体验世界生命的真实意义,在万物的浏览中,达到自我生命和宇宙生命的融合。同时,中国文人还寻求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生命精神。

苏轼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王羲之又说:“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艺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静观万象皆自得,从而体现内在的、自由的生命,体现人的性灵。禅宗说,“青山不碍白云飞”“云在青天水在瓶”,它的意义正在于其本身,一切都自在悠游,自在圆满,朗映万物。魏晋美学以诗的方式来体现对生命的表达,以诗性的方式来体现一种人生态度。钟嵘在《古诗十九首》中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感伤和感慨。曹氏父子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陆机的“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陶渊明的“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患寡而愁殷”,表面似乎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感叹,但其实是以自己的生命出发去探究人类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也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自身的命运。深藏的是一种对生命、人生的真实表达和追求,是如何才能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将生命的价值凸显出来,回归真性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

陶渊明把自然景色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倾耳无希声,在目皓以洁”“暧暧远人村,依依虚烟里”,使各种普通的景色回归本来面目,再融会当下直接感受,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法青说:“春去秋来山不知,落花流水人间事。云雾聚散青山在,鉴山观心心如斯。”看山不能只看外在风物,而是要品其本心。春夏秋冬的更替,落花流水的变异,就如同云雾的来去,但是青山的在与不在是与云雾没有关系的,青山永远是它自己,不会被这山川的虚影假象吞噬,这就像人一样,应该去除遮蔽,保持自己的本心,那么你依然是你。

满目青山,皎皎自在。没有外在于世界的人,没有被征服的物,物与人都从对象化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在自由的境界中存在。

中国美学眼中的自然山水就是一个“本来如此”的世界,是一个超越的世界。因自然山水未曾被遮蔽而被赋予了一种独立的品格,即“真”,强调的是“真”本身,是澄明、无遮蔽的真实写照。陈白沙说:“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务虽多,莫非在我。此身一到,精神俱随。”强调“君子一心”,要摆脱外在的见闻,回归内心的本明,以真性去察知这个世界,去寻找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情调。他又在《观物》中说:“一痕春水一条烟,化化生生各自然。”一物即是一世界,一物亦是一自然,天地万物之生生化化皆由我一心而出。自然山水本身就是自然的。明代画家沈周在题画诗中写道:“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在沈周这里“我”和“万物”成为一个自在圆成的世界,突破了物我之间的界限,所以自在圆成,万物自往来。清人朱庭珍说:“作山水诗者,以人所心得,与山水所得于天者互证,而潜会默语,凝神于无朕之宇,研虑于非想之天,以心体天地之心,以穷造化之变……则以人之性情通山水之性情,以人之精神合山水之精神,并与天地之性情、精神相通相合矣。以其灵思,结为纯意,撰为名理,发为精词,自然异香缤纷,奇彩光艳,虽写景而情生于文,理溢成趣也。使读者因吾诗而如接山水之精神,恍得山水之性情,不惟胜画真形之图,直可移情卧游,若目睹焉。造诣至此,是为人与天合,技也进于道矣。”这是对价值消解的超越,是对世界的超越。正因如此,自然山水也成为文人艺术家的精神家园,成为艺术家心灵中引起的共鸣,成为永恒的精神家园。嵇康说:“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俱哉!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在自然中寻找“真性”,主张回归于淡泊平和,与万物同为一体的自然本真的状态,将自己心灵回归最深处的真实,能够顺势而为。这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一种生命美学。

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诗云:“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一个“无人”的境界,只有在无念中才能有自由自在的真性显露。王维诗云:“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一种虚静的方式来表达禅性,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进入“真”的自然境界中。恽南田又说:“川濑氤氲之气,林风苍翠之色,正须澄怀观道,静以求之。若徒索于毫末间者,离矣”“山亭空翠碧溪深,灵气能生静者心。竹雨松风何处听,秋声应不在弦琴”。山川急湍,水气弥漫,林间翠植,满眼碧色,以“静以求之”的方式,荡涤心灵,让心灵进入至静、至深的生命体验。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最后回归根源,以此来观察世界,进入一个明澈、空灵的境界。恽向评倪云林的山水画云:“有时乎多而人不见,有时乎少而人反见之,无所取之,取其人见以为惨淡,而我见以为深沉。”倪云林的山水画以枯木寒林、简淡笔墨来表达对生命觉解的表达,是他对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在陈洪绶的《隐居十六观》中,“观”是观生命之真实。唐代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得心源,就是回归真性,也是以心之真性契合万化之真性。李日华所说:“绘画必以微茫惨淡为妙境,非性灵澄澈者,未易证入。”文人画家强调万物与我为一,在万物中体现“真性”,使心灵随风而缱绻,随云雾而飘动。

文人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处于一个虚静的状态,泯灭物我的界限,与所关照的对象融为一体。庄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方式,如“坐忘”“心斋”“见独”“离形”等以彻底达到虚静的状态,即是通过齐物我、泯是非、越生死而进入一个澄澈、空灵的境界,从而超越世俗社会生活与伦理羁绊,实现心灵的远游。远游是人与自然精神的一种交流融合,它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精神的学习与体验,是人以心灵去领会和把握天地自然之精神,超越自我的有限性,达到自由精神的无限性,实现“以天合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苏轼在论绘画时提到:“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不见人”“忘我”都是对孤立个体的消解,融于物性而把创作之“意”自然地与物契合,在泯灭私我而投入自然界中,将自我融入天地同一中而获得对物质有限性的超越。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远游》)。庄子的游是能够超越是非,超越生死,与天地万物所同游,是在无穷、无形的世界中遨游,是以真实的性灵去释放人的生命价值,追求真正的意义世界。这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有“庄周梦蝶”的典故,不知是庄周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庄周,他将人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打破物我之间的界限,使人寻找心灵的解脱,悠游于大千世界中,让生命自在显现。

远游历来是文人画家在作品中反映的一种独特人生境界,他们希望通过远游能够给寂寞的灵府以从容的空间,在纵肆烂漫中抚慰痛苦之心灵。《楚辞》中有“远逝以自疏”“荒忽兮远忘”“远浊世而自藏”等大量跟远游相关的诗句,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流观”,是一种性灵上的解放,是在寻找生命的归处。恽南田在《古木寒烟图轴》中题诗云:“石壁无云涧路空,荒荒竹叶夜来风。心游古木枯藤上,诗在寒烟乱草中。”石谷又在绘画作品中评论道:“天游画雪,简澹中别具一种风致,而极有士气。三百年来,复有南田,可谓后先映辉矣。”恽南田的作品以天游来表达绘画意境,表达一种对生命真性的渴望。王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游说:“最是扁舟暮归处,一川风月远相迎。”山水是虚灵的,同时又是真实的。世间万物与人都成了朋友,诗人以一种诗意的情怀在世间悠游,返归内在的纯粹体验,重视当下。

庄子说,“无听之耳而听之以心”,意思是仅凭外在感官去认识世界是不行的,用知识去分析也是不行的,而必须以一种超越的方式,以空灵澄澈的生命去体验这个真实的世界,即是妙悟。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唐代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十三年前未参禅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之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至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已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后又有南宋严羽在《沧浪词话》中提出“一味妙悟”的学说,认为妙悟不受表象的限制,超越表象,但又不离表象,再造一种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的世界。

《庄子·天地》中有一个故事,说是黄帝游山,有一天游到赤水的北边,从那里登上昆仑山,向南一望,感到心情很舒畅。回来后,发现掉了一颗玄珠,就派手下官员“知”去找,没有找到;后来又派官员“离朱”去找,也没有找到;有个大臣叫“吃诟”,说话不清楚,让他去找,他也没有找到。最后他驱宫中秘使“象罔”去找,象罔却找到了。黄帝说:“真奇怪!为什么象罔能找到呢?”知是知识,用知识逻辑的途径寻求是不能得到;只有超越知识,超越空间,超越这个有形的世界,进入无形的世界才能去把握那个真实的世界。《庄子·人世间》中说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老子的“涤除玄鉴”,南朝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澄怀观道”,所强调的是除去知识的遮蔽,达到虚静的状态,荡涤尘埃,以一丝不沾的心灵进入妙悟。在米友仁《云山图》中有玉山老人题跋道:“《首楞严经》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秒明心中之物。”苏轼说:“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李白诗云:“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二十四诗品》中有云:“空谭泻春,古镜照神。”这些所表达的都是以一颗澄明的心来映照万物,以纯然的心灵融入世界中,寻找意义本身。郭熙的三远法除了是对透视、构图原则的解释,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生命境界,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寻找无限的心灵体验,为人生命的安顿创造一个场所。

历代文人画家都喜爱画潇湘图,如我们熟知的董源《潇湘图》、牧溪《潇湘八景》、苏轼《潇湘竹石图》、米友仁《潇湘图》等,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中国艺术由外在世界走向心灵纵深的过程,潇湘之景妙在平和,在悠远,在空明,在心灵的安顿。张可久在《折桂令》中说:“倚栏干不尽兴亡。数九点齐州,八景潇湘。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文人画家热衷潇湘图,表现苍茫景色,远山烟水,船栀兀自空荡展现天地间一片浩瀚,显得十分寂寥。画家以这种苍茫、寂寥之感来表达内心真实的生命体验,虽然是一片苍茫、寂寥却透露着强大的生命力。在茫茫世界中伸展性灵,获得心灵的安适,在超越的境界中,获得深层的生命安慰。

世界上的山水草木花鸟鱼虫都是宇宙生生不息精神的体现,艺术家放眼世界,眼前一片生机。他们追求大自然中所深藏的活意,在一草一木的活泼风韵中抚慰心灵。深入宇宙的生命根源中,发掘宇宙生命的底蕴,从而安顿自己的灵魂。

文人画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对真实生命进行探讨,这不是追求安逸和绝对的解脱,而是在复杂的世界中,置入特别的思考,以短暂的人生来面对缅邈的宇宙,在作品中寄托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灵想”,以此来安顿性灵,实现超越的理想,建立美感的世界。

猜你喜欢

妙悟真性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诗道亦在妙悟
建筑原真性探微
生辰感怀
艺术感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真性,真孝,真才子——为丰坊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