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作品《斑鸠调》中的赣南客家音乐风格演奏解析

2023-03-23□郭

艺术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滑音斑鸠音乐风格

□郭 焕

二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代表乐器之一,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地区风土人情、方言、民歌、戏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富有地域特色的二胡作品。二胡艺术日渐繁荣,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音乐风格,如江南丝竹音乐风格、河南音乐风格等。江西音乐风格中最具典型性的是赣南客家音乐,但具有客家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屈指可数。笔者翻阅文献得知,在赣南客家音乐中二胡作品仅有六首。本文以其中较为知名的二胡作品《斑鸠调》为例,从赣南客家音乐风格、赣南客家音乐的二胡作品和赣南客家音乐二胡作品的演奏技法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赣南客家音乐风格及二胡作品

(一)赣南客家音乐的艺术特色

古代中部地区是客家音乐的发源地。客家人由于宋朝战乱,开始往南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把中部地区的音乐和文化传播到赣南地区。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发展,中部地区的音乐与当地音乐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赣南客家音乐文化。赣南客家音乐吸收了当地的方言和民俗文化,取材于客家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体现了客家人热情质朴的特点。赣南客家音乐是客家音乐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赣南地区为中心,与福建、广东客家区域的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

赣南客家音乐种类丰富,包括山歌、小调音乐、劳动号子等。赣南客家音乐的主要特征是本土性,以赣南山歌为代表。它的类型多样,歌词通俗易懂,节奏与节拍自由丰富。它的旋律优美,运用大量的装饰音。因为人们通常在丘陵、山林里唱山歌,为了使音乐声传播得更远,赣南山歌的首音一般是自由延长的,且以一个由远及近的高音表现出来,给人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神秘感。山歌歌词采用当地方言中的一些语气词,如“啊呀叻”,具有典型的客家特色。调式多采用中国传统民族调式,以“徴”“羽”调式为主,乐曲主要由简单的四五个音组成。歌词和旋律常采用一音对一字的形式,歌曲结构一般较为规整,大多以四句式为主。旋律进行多用跳进,主要以小三度为主,有时也会采用四度、五度跳进。节奏简单却富于变化,多采用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八节奏和四个十六分音符节奏。在赣南山歌中,交替拍子是它的主要特点,3/4、3/8、6/8 拍子经常交替使用,而不使用固定的节拍,这样的创作手法有利于歌唱者表现当地的语言习惯、声调衬词的特点。这些特点既不是豪迈辽阔的北方音乐风格,也不是典雅秀丽的江南音乐风格,而是具有客家本土特色的音乐风格。

(二)赣南客家音乐的二胡作品

在二胡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江西音乐风格的作品比较少见。赣南客家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以《斑鸠调》《山歌》《出江号子》《春雨甜津津》等为代表。这些二胡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赣南客家音乐,根据赣南客家音乐中所展现的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在调式上,二胡作品与赣南山歌基本相同,多以“徴”“羽”调式为主。乐曲的开头通常有一段引子,旋律上采用级进和跳进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乐曲结构短小精致,以四句式为主。节奏基本与劳动号子一致,经常使用十六分音符节奏和二八节奏。此外,乐曲也会使用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增加乐曲的表现力。乐曲常使用固定的节拍,多用2/4 拍或4/4 拍,较少使用三拍子。乐曲风格多为欢快活泼的类型,这也体现了赣南人民积极乐观的心态。

赣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具有巧妙的构思、崭新的内容和悦耳的旋律。二胡演奏家将二胡乐器的特点与赣南音乐风格特点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并运用了西方作曲中的离调、转调等技法,以新的视角创作出具有赣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这类作品弥补了江西音乐在全国的缺失,拓宽了地域性音乐风格的视野,推动了赣南客家音乐风格的发展,有利于民族音乐的弘扬。接下来以赣南客家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斑鸠调》为例,分析其特点。

二、二胡作品《斑鸠调》解析

(一)《斑鸠调》的音乐背景分析

江西的赣南地区,山清水秀,气候舒适宜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壤肥沃,雨水充沛,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及茶叶的生长。独具优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得赣南地区“采茶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采茶歌曲”也得到广泛传唱。每到谷雨时节,茶农一边劳作一边歌唱,茶歌由此被创作出来。因此,赣南地区的音乐大部分都与采茶活动息息相关,劳动歌曲一般节奏简单欢快,歌词朗朗上口,情绪高涨,具有愉悦心情、缓解疲劳的作用,《斑鸠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斑鸠调》以调皮、活泼的节奏,悦耳动听的旋律及富有生活气息的歌词,得到广泛传唱,表达了人们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之情。有些作曲家不满足于演唱这一形式,根据这首小曲,进行二次创作和改编,诞生出许多新的形式,如器乐合奏曲、合唱曲、二胡曲等。改编融入了新的特点,赋予了这首歌曲新的活力和时代意义,使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斑鸠调》的二胡作品分析

《斑鸠调》二胡版本曲作者王亮生(1954—)出生于江西赣州,是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他创作了二胡版本的《斑鸠调》,乐曲为C 大调,节奏为四二拍,整体篇幅短小精悍。音域适中,从小字一组的“re”到小字二组的“sol”,演奏难度较为简单,只要有一些二胡基础的人就可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乐曲的传播。同时结合二胡乐器的特点,大量使用各种装饰音,拓宽了音乐的表现力。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上下两段体的形式,由三个部分组成。

曲作者在第一部分前添加了一句引子,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由远及近,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在寂静的山林之中,照进第一缕阳光,崭新的生活即将开始。第一部分的四个乐句分别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第一句运用前八后十六音符和四个十六分音符节奏来模仿斑鸠鸟的俏皮与灵动,是全曲的主题乐句,在全曲中多次出现及变化,使人记忆犹新。第二句承接上句,在旋律和节奏上与第一句完全一致,加深了听众对主题句的印象。第三句的节奏从四个十六分音符变化为大切分和平八节奏,由密集变为疏松,在听觉上给人一种停顿感,增加了节奏的多样性,同时提高了乐曲的趣味性。此外,与前两句相对稳定的旋律相比,此旋律逐步进行到高音“mi”,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后一句为总结句,上一句的尾音“re”与这句的开头音“la”构成一个和谐音程纯四度,旋律围绕羽音“la”进行。最后以一个二分音符“sol”结束,由羽调式转到徴调式,使这一部分圆满、连贯,起到了“合”的作用。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旋律和而不同,主旋律音符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第一、二句的前八后十六音符转变为四个十六分音符节奏,在演奏中节奏稍快。第一句和第二句力度要一轻一重,形成对比,仿佛人们在和小鸟对唱。除了节奏上的变化,这一部分第四句还运用四个八分音符节奏来模仿斑鸠鸟的叫声。此时,音乐形象好似跃入脑海,乐曲的旋律更加活泼,情绪更加高涨。而结尾的两个八分音符,预示整首曲子还未结束,下一部分的高潮即将来临。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第一、二句在节奏上延续了第二部分的四个十六分音符,与整体的活泼风格保持一致,此时情绪高涨,达到顶点。第三句不做改变,第四句还原了第一部分的乐句,旋律线条好似波浪,使乐曲更具有歌唱性。

二胡版本《斑鸠调》在第三部分结束后重复了引子部分,乐曲从头反复,以此扩大了作品的篇幅,更显热烈氛围。最后的结束句重复了第四句“合”句,是整个主题的总结。结束句不同于一般作品以长音结尾的形式,而是以两个四分音符结束,给人戛然而止、意犹未尽、无限遐想的感觉。

三、二胡作品《斑鸠调》演奏技法解析

二胡演奏中的演奏技巧可以分为左手演奏技巧和右手演奏技巧:左手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滑音、揉弦和各种装饰音;右手演奏技巧是不同的弓法,包括顿弓、跳弓等。在二胡作品中,几种演奏技巧常常交替使用,但为了突出地域性音乐风格的特点,会大量运用某种特定的演奏技巧。二胡作品《斑鸠调》是具有赣南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作曲家采用许多十六分音符和跳音模仿斑鸠的叫声,乐曲展现了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图景,表达了赣南人民热爱生活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友爱之情。演奏本首乐曲,需要准确理解赣南音乐风格的特点,本文重点对二胡左手演奏技法进行分析。

滑音是二胡演奏中十分常用的演奏技巧,也是弓弦乐器所特有的演奏技巧,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二胡的滑音分为四种:上滑音、下滑音、垫指滑音和回滑音。《斑鸠调》主要运用了上滑音、下滑音和垫指滑音。

上滑音是指由低音滑向高音,下滑音是指由高音滑向低音。它们的作用是使两个音符之间更加圆滑,成为音乐的黏合剂,使曲调更加柔美。滑音的使用通常与换把密不可分,因此又可分为同指滑音和异指滑音。同指滑音即在换把过程中保持一个手指在琴弦上滑行的滑音,异指滑音即在换把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手指滑行的滑音。作品的引子部分结合使用了同指上滑音和异指下滑音。在演奏时,虎口放松,让琴杆自然地靠在虎口上,保持琴杆不会晃动即可。手指在滑行过程中不要用力按弦,轻碰弦才能更流畅地滑动。

在本作品中,上滑音和下滑音出现在毗邻的两个音符之间,如演奏谱例时要有所对比和变化,有轻有重,有慢有快,否则音乐会显得笨拙、不灵动。演奏上滑音时,力度要轻巧,手腕灵活往上提,速度要快,不要带有太重的滑音痕迹。反之,演奏下滑音时,声音要饱满,速度要舒缓,做由快渐慢处理。演奏“sol”音时配合使用揉弦,这样的处理会让整个乐句更加优美流畅,使人联想到清晨静谧美好的画面,给人无限遐想。在演奏乐曲的“合”句时,第一个“mi”时值为八分附点音符,而第二个“mi”则是十六分音符。因此,在演奏上滑音时,应该稍慢,可带些揉弦;在演奏下滑音时,由于速度很快,只需稍稍带过即可,甚至可以不需要下滑音,使音乐更加精练。

垫指滑音需要同时使用三个手指来完成,符号是由滑音记号和一个小圆点组成,小圆点表示垫指,一般书写在音符的上方。这种滑音细腻婉转,常运用于江南音乐风格之中。垫指滑音可分为上行和下行,多为小三度滑音,演奏难度比其他滑音略高。在《斑鸠调》中,使用的指法是二四指,主要是下行垫指滑音,由高音滑向低音。如在谱例中,一般来说,四指为高位指,音较高;二指为低位指,音较低;三指为垫指,为过渡音。在演奏时,三个手指指尖平行按于琴弦并相互紧靠,先按准四指的音“sol”,然后快速向三指“fa”过渡,手腕向上提滑后四指抬起,不再按弦;三指再快速过渡到二指“mi”音,手腕向上提滑然后抬起松开,最后经过指尖层层滚动式的传递,完成演奏。在演奏时要注意音乐的流动性,垫指滑音要“滚”动起来,乐曲的旋律线条要连贯通畅,像波浪一样。

本文分析了赣南客家音乐的二胡作品《斑鸠调》,它借鉴了赣南山歌的旋律和特点。赣南客家音乐是客家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赣南客家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曲目有限,宣传力度较小,传播范围仅限于赣南地区等原因,赣南客家音乐风格的二胡艺术还处于发展阶段。笔者希望通过分析二胡作品的区域音乐特色,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赣南客家音乐。作为新时代的二胡演奏者,我们要积极探索,挖掘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民间音乐,积极传承和保护地区音乐文化,为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滑音斑鸠音乐风格
一对斑鸠飞过来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二胡独奏曲《姑苏春晓》中滑音的运用研究(下)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斑鸠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