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儿童川崎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3-03-23叶丽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4期
关键词:家属护理人员研究组

叶丽青

(南平市第一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群体的急性发热出疹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疾病,起病后会伴随全身血管炎,有发热、多形性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特征,急性发作期易诱导心肌炎等并发症出现,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产生不利影响[1]。KD疾病治疗周期长,涉及损伤重要脏器部位较多,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儿实施确切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于促进患儿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早期积极抗感染治疗是减低相关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措施,但因KD疾病患儿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及对疾病知识认识能力较差,会存在治疗中断的情况,因此需要家属的照护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2-3]。在黄慧玲和张秀梅[4]的研究中提到,KD疾病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健康需求程度较高,需要临床基于充分的重视与干预。因此在KD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予以患儿家属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管理。相关研究[5]表示,应用家属参与式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患儿预后,其对促进患儿疾病转归具有积极意义。既往所应用的常规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措施,主要以纸质、口头教育为主,并未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如受教育程度、知识理解能力、健康行为等,故而健康教育效果欠佳。本次研究分析KD疾病治疗中,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82例,是我院收治的KD患儿,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患儿年龄在0.6~10岁,平均(4.63±1.14)岁;患病时长6~21 d,平均(9.43±0.59)d;患儿家属受教育程度:小学、中学、大专及以上各有17例、15例、9例。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患儿年龄在0.8~10岁,平均(4.64±1.18)岁;患病时长为6~21 d,平均(9.45±0.55)d;患儿家属受教育程度:小学、中学、大专及以上各有16例、17例、8例。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①研究所纳入患儿经相关检查确诊,符合《实用儿科学》[6]诊断标准。②患儿存在发热症状5 d及以上,体查患儿有口咽黏膜充血、眼球结膜充血等表现症状。③患儿均为首次发病。④患儿均在本院建档立卡,个人信息资料完整。⑤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的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开展研究,且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感染疾病者。②存在先天性免疫性疾病患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病史资料不全者。⑤中途转院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常规KD疾病宣教,并遵医嘱对症处理,并为患儿提供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护理内容,并叮嘱患儿家属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出院前拿好相关药物,并采用电话、短信等方式叮嘱患儿家属定期复诊。

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指导,成立健康教育管理小组。小组成员是护理经验丰富且具有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将入院后的每位患儿病情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全面掌握患儿家属的性格特征、文化层次,治疗前发放信息需求调查表,综合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需求情况,不断完善健康教育计划。主要护理内容有:①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为此患儿就诊时,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联系,完善患儿相关基础信息,并尽可能满足患儿家属的治疗需求。在沟通交流过程中积极安抚患儿家属异常情绪,并告知患儿家属的负面情绪很有可能会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此强调患儿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属能够正确面对和积极对待,配合参与疾病管理。②构建疾病认知:健康教育护士统一组织家长参加KD疾病知识讲座,并通过签到的方式确保患儿家属能够参与,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并在手册上标注重点内容。教育护士根据科室工作人员制定的健康宣教视频进行讲解,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技巧及手势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与其进行互动,讲解疾病护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家属疑惑。次日在病房巡视时,考察患儿家属学习成果,并引导患儿家属关注本院公众号,获取详细的视频或音频资料,并对患儿家属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强化患儿家属的学习成果,加深对疾病知识点的正确认知。③开展情景体验教育:主要围绕患儿常见症状进行考察与宣教,如设置KD患儿高热,穿插皮肤红疹清洁,观察患儿家属降温、饮食管理、激素用药涂抹皮肤等护理技巧,使用仿真工具,邀请2例患儿家属参与情景体验,其余患儿家属观察并寻找可更正点。将情景体验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给患儿家属,便于其反思与总结KD疾病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逐步提升疾病应对能力。④多样化宣教:可在医院走廊处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将KD知识制作成海报,张贴在专栏处,定期更换内容,若有条件者,可在大厅展示处放置智能机器人,将疾病知识输入系统,能够对患儿家属产生的疑问进行仔细回答,便于加深患儿家属疾病认知,且还能通过病房闭路电视循环播放宣教视频来强化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重视性,强化对疾病照护知识的正确认知,并通过情景体验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能够投入更多身心照护好患儿。⑤院后持续宣教:成立网络平台管理小组,安排2名专业护理人员轮值对患儿家属提出的疑惑及问题进行解答。患儿家属出院前,建立微信群,鼓励患儿家属将患儿病情恢复情况以及用药情况等通过表格、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上传,便于护理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患儿恢复情况。特别是KD疾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院后需要服用抗凝药物,需要护理人员定期在群内提醒患儿家属按时、按量用药,并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无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及时远程视频指导患儿家属进行不良反应防护。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期提醒患儿家属及时复诊,并在复查过程中对患儿院外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1.3.1 症状改善时间 记录两组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唇部皲裂消失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失、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变化差异。

1.3.2 健康教育效果 使用我院自制的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量表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知晓情况,评分内容包括4个维度,即疾病信息、治疗知识、并发症预防、居家注意事项,每个维度25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健康教育效果越好。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1,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3,信效度良好。

1.3.3 护理效果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护理期间发生冠状动脉损害、胃肠功能损伤、泌尿系统损伤并发症,并比较两组再入院率差异。

1.3.4 护理满意度 记录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情况,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0~10分,分为A级(十分满意,8~10分)、B级(基本满意:6~7分)、C级(不满意,6分以下)。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3,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5,信效度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需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整体分析,其中用()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χ2检验,当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价值。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变化差异 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患儿临床症状的影响,包括发热、皮疹、唇部皲裂、颈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等症状改善时间相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2.2 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护理干预前,对两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两组指标相似,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好于研究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与再入院率差异比较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对照组两组数据分别为14.63%和2.44%,研究组两项数据分别为12.20%和0,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差异对比[n(%)]

2.4 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儿家属对不同护理干预方式满意度评价,对照组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依次为80.49%和97.56%,结果表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方式满意度评价[n(%)]

3 讨论

KD疾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好发于儿童的发热性疾病,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7]。疾病常累及冠状动脉及其他系统脉管炎,若起病初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和干预,会加重各脏器功能损伤风险,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会产生较多的负面作用[8]。因患儿年龄小,治疗配合差,护理人员难以与之形成有效沟通。进而会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患儿家属是患儿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其情绪、行为等必然会对患儿治疗依从性产生直接影响[9-10]。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十分重要。健康教育是组成整体护理中的一部分,对患者是实施全面性、系统性的健康宣传,能有效提高疾病知晓率及护理行为执行配合率;同时,健康宣传还具有帮助、鼓励患者产生到达健康的愿望,从而有利于患者自觉地防治疾病,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

研究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表明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能够帮助减轻患儿家属的治疗负担。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掌握更多疾病知识水平,在宣教过程中,注重对患儿家属信息接受动态关注,并根据考察结果,强化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帮助患儿家属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提高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明确护理内容操作的具体含义,并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干预,提升护理技能水平,能确保患儿的护理效果;再加上针对健康教育中对患儿的病情护理,能有效促进患儿病情转归,进而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与患儿住院治疗时间[11-12]。

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促使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便于患儿家属能够充分信赖医务工作人员,医护双方相互信赖,是开展其他护理工作的有效前提,同时也能促进患儿家属积极参与疾病管理中来,协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儿病情转归;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注重于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及时根据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情况进行补充,通过考察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强化患者正确认知;且在情景体验中能够让患儿家属在较为安全环境下体验如何照护患儿,能够提高其临床实践照护能力,提高其护理技能,做出正确的应对行为,帮助患儿家属积累经验,能够有效应对疾病。该疾病干预方式能够避免传统宣教的刻板、枯燥,能够满足患儿家属的治疗需求,能够实现对患儿家属的帮助。研究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家属经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更高。

健康教育模式可延伸至院外,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掌握及健康行为的执行力,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13]。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医疗带来了许多帮助,将其应用于医疗护理中能够发挥出显著的积极作用。开展微信群院后健康教育模式,让患儿家属通过拍照上传、定期打卡等方式,便于护理人员掌握患儿院后治疗恢复情况,能够及时对院后出现的问题进行远程指导,及时解答患儿家属各种疑惑,尽早发现各种潜在问题,为患儿提供持续、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水平,促使其主动规范疾病诱发的不良因素,为患儿提供科学的专业照护,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更好地成长发育[14-15]。研究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更低。

研究进一步对两组护理干预方式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方式满意度较高,表明健康教育干预方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既往所应用的常规护理侧重于关注患儿的躯体症状,且健康教育干预也多以口头宣教为主,不仅无法将患者的疑惑解答清楚,且健康教育内容较为单一,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而导致对宣教工作也产生了烦躁心理,易降低护理质量。而研究组所采取的健康宣教法,先对患儿家属知识需求及教育背景进行充分了解,确保宣教的针对性,在确保患者与医务人员建立友好关系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加深护患之间的信赖感,利于推动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且多样化健康教育方法,能够让患儿家属充分掌握疾病护理知识,明确科学照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愿意积极配合引导患儿进行治疗,能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儿康复,再加上患儿家属掌握丰富的疾病知识与护理技能,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照护患儿,能提高患儿家属满足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儿童KD疾病治疗中,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儿家属的照护技能,能够协同促进患者病情转归,有助于促进患儿健康成长,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家属护理人员研究组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