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自信及其培育研究

2023-03-23刘桂云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民文化发展

刘桂云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为我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内在地包涵文化振兴。2022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物心俱丰、美丽宜居的空间”。文化振兴的重要标志就是文化自信。然而,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乡村文化自信正在遭遇解构危机,只有重塑新时代乡村文化的聚合力、感染力以及乡土魅力和时代张力,才能牢固地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一)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文化的“根”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耕文明与中华文化的重大关系。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并长久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家园。“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一不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鲜明标签和重要表现,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1]406中华文化就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乡土社会为依托、以农业经济为根基的乡村文化,优秀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之根,传承发展至今,历久弥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农耕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原乡,它所呈现的思想价值和人文精神,始终值得挖掘、品味和传承。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就是守住了中华文化的“根”,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二)坚定乡村文化自信,铸好乡村振兴的“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环境等方方面面,但无论哪个方面都离不开精神引领,离不开文化“铸魂”。因此,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文化重视土地、崇尚自然,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就是要传承这种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乡村振兴找到了一条正确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耕文化培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从神话故事中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现实中的“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从治理沙漠化到脱贫攻坚战,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需要坚守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就是铸好了乡村振兴的“魂”,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劈波斩浪,为实现乡村振兴而接续奋斗。

(三)坚定乡村文化自信,铺就协调发展的 “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既表现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不平衡,也表现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而相较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又相对滞后。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村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等四个方面为农村文化振兴指明了具体实施方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涉农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的要求,标志着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开始走上了城市和乡村、物质和文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只有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才能在城乡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形成乡村居民自己的情感皈依和文化支撑,成为当代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铺就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之路。

(四)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呵护农民精神的“家”

乡村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更是广大农民的情感依托和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情感、会思考、能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人类的精神需求是人之所为人的生存意义和发展动力,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就是建立在这种情感和精神上的归属与依赖之上。

乡村文化植根于乡村生活,具有不同于城市文化的浓郁乡土气息。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乡村的慢生活常常给人以安稳的印象;迥异于城市的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在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和情境更加稀缺而珍贵。无论身居何处、世事如何变迁,乡村以它的宁静祥和、朴素悠然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和梦境里。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就是呵护广大农民情感和精神的家园,让每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真切地体会到根脉与乡愁。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自信的现实危机

(一)生存环境危机:现代化的浸入挤占了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

人类文明进入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阶段,以科技、效率、利益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给乡村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乡村文化的传统价值被弱化,几千年乡村生产生活积淀下来的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和工业文明的相互碰撞冲突中,逐渐被边缘化。当农民以现代化的手段和媒介接触到城市文化、体验到科技力量、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开始对自我文化价值产生怀疑与否定。在包括农民在内的许多人心中,城市是文化和文明的中心,而农村则成了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轻农、去农成为许多农村人的价值共识和行为选择,乡村文化被主动丢弃。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正在遭遇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解构,乡村文化自信正在遭遇生存环境危机。

(二)文化认同危机:多元价值观的渗透带来了文化认同的消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持续推进,经济市场化和农民流动性不断增强,社会转型和人口流动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多元价值观在乡村的渗透造成传统价值体系的瓦解,许多农民不再坚守祖辈们的道德观和信仰习俗,乡村文化中勤劳、善良、质朴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重土地、重家庭、重人情的价值观被丢弃;有些人甚至被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价值观所诱惑,迷恋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还有一些人在否定乡村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同时,又排斥城市现代化的价值观,造成了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贫乏,农民在价值观的认知和选择上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困境,乡村价值体系呈现出的混乱日益消解着农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逐渐被削弱,文化自信的根基严重动摇。

(三)文化载体危机:乡村的“空心化”引发了文化载体的缺失

村落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农村文化孕育与传承的主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换和传统生活方式转型,许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谋生,他们也会逐渐把下一代带离乡村,传统的村落就这样一步步走向衰落甚至消失。《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全国自然村数量为272万个, 2020年减少至236万个;居住在村庄的人口更是从2010年的7.9亿下降至2020年的6.7亿。随着农民生活方式和文化选择的改变以及文化主体的抽离,村庄的祠堂、戏台、庙会、集市正在逐渐丧失其文化功能,这些重要文化载体变成了人们的集体文化记忆,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渐离散,乡村文化自信也随之消解。

(四)文化传承危机:转化与发展不足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裂

一种文化能否让人坚定而自信,不仅取决于文化现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取决于它能否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保持持续旺盛的生命力。青壮年是乡村文化创新的引领者,文化主体的流失使乡村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失去了中坚力量,乡村文化的未来之路变得异常艰难。许多农业生产和民间手工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农民智慧的凝结,也是乡村文化的体现,但在文化主体流失和自我文化否定的背景下,许多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乡村文化的血脉难以延续。中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必然孕育小农意识。农民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和求稳、怕变的思维习惯,使乡村文化失去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和心理基础,许多富于乡村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转化与发展不足而造成传承断裂,最终被遗忘、丢弃直至消失,乡村文化与现代社会渐行渐远。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自信的重构路径

(一)优化生存环境:夯实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

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乡村文化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得以传承与发扬,就必须要在符合乡村文化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创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文化生存环境,使农村文化融入现代化浪潮,使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同乡村文化。首先要夯实乡村文化自信的经济基础。加快发展乡村经济,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将现代科技融入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兴旺的乡村产业和富裕的农村生活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返乡,也能使乡村居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发展营造现代化经济环境。其次要创造乡村文化自信的政治条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吸纳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农村公共管理和服务,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乡村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加强乡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觉悟和能力,在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也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另外,优良的文化生存环境还包括乡村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水平、发达的医疗条件、完善的养老制度以及美丽的生态环境等。创建现代化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就是夯实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只有这样乡村文化才能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农民才能建立对自己文化的坚定自信。

(二)强化价值引领:坚定乡村文化自信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乡村文化建设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的理论,对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向,特别是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阐述,为乡村文化自信的重构提供了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代表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能够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特别是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碰撞,乡村文化发展迷失了方向,农民的价值取向也在多元选择中出现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树立起主流的、统一的价值标准,起到了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振兴同样需要道德来保驾护航。“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3]同样,对于乡村社会来说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准则,为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重塑文化载体: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土壤

传统村庄村落是乡村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基,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是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传承村落文脉,以重塑文化载体培育坚定的乡村文化自信。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强调了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首先,重塑文化载体要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如街口、道路、祠堂、庙宇、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环境,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感化、感染和教育的功能,保护村落空间就是守住乡村文化资源,筑牢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重塑文化载体要加强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的传承和延续,培育好乡村文化传承人和建设者,守护好农耕文化的每一笔重要遗产。最后,重塑文化载体还要大力弘扬在传统村落中孕育的文明乡风。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这些内容具有浸润人心、引领向善,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要赓续和传承文明乡风,提升农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四)着力转化发展:涵养乡村文化自信的源泉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保持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根据乡村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乡村传统文化中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进行改造、补充和完善,使其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实现传承延续,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创新是乡村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的法宝,乡村文化只有不断地突破传统、持续地扬弃和优化,才能在转化和发展中不断与时俱进,进而激发乡村文化旺盛的活力,使乡村文化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要依托乡村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各地不同文化特色,打造文化与农民、农业、农村、生态等相结合的特色品牌[4],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要把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的元素结合起来,运用现代技术和理念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将乡村风貌、传统技艺、民间风俗等转化成数字场景搬上网络云端,将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呈现,实现时间与空间跨越、虚拟与现实融合;要拓宽乡村文化转化发展的渠道,使乡村文化通过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综艺等形成展现出来,通过广大农民群众云直播、短视频等途径代言出去,使更多的人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乡村文化及其价值,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自信的建立。

猜你喜欢

农民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