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高校思政课浸润力路径创新的三重维度

2023-03-23刘建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

刘建锋

(四川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特别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1]。2021年,党迎来了建党一百年的大日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特别强调“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2];这些都为增强高校思政课浸润力路径创新配置了全新的引领力和向心力。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8]。因此,“思政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就要让学生由表及里、由内向外、由浅入深地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不仅指出了思政课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够鲜活、教学思路还需拓展、教学研究力度还应深入、教学效果还需提升等问题,也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点亮了前进的明灯。加强思政课建设,首要之义就是要增强浸润力,“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3]。增强高校思政课浸润力就要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制定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以问题为抓手,以落实为根本,在增强思政课浸润力的路径创新上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一、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的新发展方向

(一)立足点更新,更强调生“做好理论与实践、价值与追求”之“根”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党的十九届五、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萌生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好理论与实践、价值与追求”之“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高校更强调肩负“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的重任。因此,要达到“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这个目的,就需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1]。“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大学必然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最鲜亮的底色”[5],高校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厚德育智,引领学生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为国付出、为民奉献的洪流中。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可以从根本上实现锻造时代新人、造就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有向心力和感召力的课程。高等教育的责任使命与高校思政课的地位要求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校思政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工作,立足于强化思政课的时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造就能承担时代大业的时代新人,满足大学生成长成熟的需求和期待,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理论与实践、价值与追求统一。

(二)着力点更新,更强调发“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浸润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之“芽”

高校思政课如何提质增效?如何增强浸润力?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回答,更强调发“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浸润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之“芽”,为深入推进和增强高校思政课浸润力创新指明了方向,昭示了着力点和切入点。发“亲和力和浸润力”之“芽”是一种情不自禁的代入感和“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启迪力,是实现思政课课程教育效果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要落实好立德育人、厚德启智力的光荣使命,须做到“用料”新鲜、“调料”独到、“火候”恰到好处,让大学生愿学能学会学善学,从而实现“如沐春风”“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发“针对性和实效性”之“芽”就是立足于问题这个根本,结合大学生实际,抓紧抓细抓实,开展增强教育质量的常态性工作。高校思政课要实现造就能承担时代大业的时代新人的神圣职责,应从问题之“芽”着眼,结合思政课存在的教学内容不够鲜活、教学思路还需拓展、教学研究力度还应深入、教学效果还需提升等问题,深入、有所侧重地开展,全面充分有效地让思政课发挥铸魂育人、提纲挈领的作用。由此,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高校思政课更强调发“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浸润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之“芽”。

(三)切入点更新,更强调结“党和人民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果”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更强调结“党和人民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果”。因此,思政课应做到结深度之“果”,有理有力有结地给学生“压担子”,让学生在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学习进程中动起来;应做到结厚度之“果”,有理有力有结地给学生“增挑子”,让学生在有精度和准度的知识体系中“实”起来;应做到结广度之“果”,有理有力有结地给学生“找茬子”,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强”起来。按照“两性一度”,即强调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6]来培养和造就学生。

因此,唯有浸润力足,才能让高校思政课取得“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3]的成效;唯有浸润力强,才能让高校思政课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唯有浸润力浓,才能秉承以生为本,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唯有浸润力实,才能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并指导其认识社会现实问题。

二、影响高校思政课浸润力增强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内容还不够鲜活影响浸润力的增强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强调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有两点:一是教学内容理论性有余、鲜活性不足,严重影响了浸润力的增强。高校思政课不仅各有特色、自成理论体系,同时相互支撑构筑起全面有序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理逻辑。二是教学内容目标指向未能体现鲜活性。高校思政课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厚德育智,引领学生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为国付出、为民奉献的洪流中。

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输入与记忆,更应注重思想与价值的引领,最核心的是让学生具备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唯有将理论理清理深,借助课程内容的学术特性和理论品位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其真学善学会学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方能全面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不够鲜活则会影响浸润力的增强。从对象来看,思政课属于公共必修课程,涵盖的主体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牵涉面广、人数多,学生的理论素养各有差异,爱好也截然不同。“要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3]立足于认知规律,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但更多的人更倾向吸纳直观、简洁明了的知识和学问。一般来讲,很多学生会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够鲜活而望而却步,因此学习兴趣不浓、参与性不强。思政课若不能实现情理交融、简单易懂,必将会因丧失浸润力而失去大学生的追随和向往,其育人效果自然就无法实现。

(二)教学思路还需拓展和研究力度还应深入影响浸润力的增强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根本方式,是由人本思维、实践思维、批判思维、历史思维、全球思维等一系列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根本思维方法构成的统一整体,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品格和思想高度,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层、最稳定、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7]思政课对大学生开展全面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借助教学思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外而内地映射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实现入脑入心入神。然而,若强行沿用旧式、压迫式的教学思路,而非创新性、引导性的教学思路,必然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引发大学生本能地抗拒和否定。

如今,高校思政课依旧教学思路不新,生硬、单向输出的教学现象依旧屡见不鲜,这必然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思政课浸润力的发生和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特别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1],“激发人才创新活力”[1],“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更强调“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2],力争实现高校思政课“用料”新鲜、“调料”独到、“火候”恰到好处。这反映出以往和如今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存在理念不新、缺乏开拓进取的现象,同时也为今后高校思政课教学思路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浸润力,教学应着眼于借助教学改革加大互动力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投入,以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持久性,实现学生由压迫式的“让我学”发展为主动型的“我要学”。

(三)教学效果还要提升影响浸润力的增强

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还需不断提升与增强,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存在着教与学的平衡还不够、教学准备还不足、资源开发还不深、引导机制还不活等问题,因此造成大学生的融入感、代入感与参与感呈现出起伏较大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未能充分得到落实和处理,就会造成学生无法见招拆招,无法实现随机应变,无法锻炼分析问题与应对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从局部到整体把控都较为欠缺。高校思政课要聚焦立德树人,不仅要“授之以鱼”、教授学生“学会”,而且要“授之以渔”,教授学生“会学”。“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3]这是今后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增强高校思政课浸润力的路径创新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8]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代入感和浸润力、更有学理感和指向性,让学生都能听会学,弄懂做实。

(一)思政课应该做到讲“深”,让教学内容有浓度

思政课做到讲“深”,具体有三点要求:一是思政课教学内容强引领要讲“深”。现在,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讲深,应彰显出与时俱进性、政治性和先进性,与教学规律相应和,与教学目标相契合,抓深抓细教学体系设计与构筑,突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特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8],多融入些泥土气、烟火气和人情味,让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满带感恩、快乐和愉悦。此外,要将思政课教学上档次、出品质、化真知。为此,更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浸润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点点滴滴,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泥土气、烟火气和人情味浸润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丝丝缕缕,有助于学生守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准点、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轴线、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覆盖面,做到感性与理性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二是思政课教学内容根基要讲“深”。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实、根基要深,就要把国际大势、国家大事、市井民生融入教学内容中,持续、深入地延伸与扩大让思政课教学内容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和现实性,构筑起“知、情、意、行”合一的全方位、宽领域的教学内容,真实、详尽、鲜明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成就,“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9]。三是思政课教学内容抓悟透要讲“深”。思政课教学内容应选用最能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素材,选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最喜欢的多元化的模板,寻找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最具中国道路特色、中国制度特色、中国理论特色和中国文化特色的范例,“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3]。

(二)思政课要讲“透”,让教学方法有强度

增强高校思政课浸润力,应注重“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心服口服”[3],因此,思政课就必须讲“透”,让教学方法有强度,持续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思政课真正实现入脑入心。一是要讲“透”思政课的灌输性与启发性。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3]。思政课既要让学生踊跃地走进、接受并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要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为思政课铸魂育新,让学生心中常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脑中涌现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精华。此外,思政课也应做到使灌输性的学理在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熠熠生辉、持续升华,让学生在灌输性的学习中不断感受感念感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张力、活力和魔力,擂动思政课教学的启发性战斗鼓。二是要讲“透”思政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讲透思政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涵盖范围必须从独具本质性的硬核人文教育和理性疏导扩展到实际表象中柔婉隐性的氛围营造和心灵抚慰。思政课教学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实践和场景中,站稳立场,分清是非、好坏、对错,围绕难点、冲破堵点、抓住关键点。在备课中,教师应理路分明地计划好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直观、鲜活、生动、形象、厚重地呈现教学内容,有条有理;此外,还要紧扣教学目标,狠抓教学中心环节,让学生学深悟透,构筑起良性的思维理路,理解并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真学会学能学善学。教师需要激励学生产生自身的真情实感,在言传身教中将思政课的根脉深深地扎在学生的心间、脑海里,将华而不实、言之无物的讲授化为实事求是、栩栩如生的阐释,让学生受益匪浅。三是要讲“透”思政课的内外兼修。“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3]狠抓思政课课堂主阵地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浸润力,使学生产生幸福感和愉悦感。因此,思政课应从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授方法着手展开思考。在校内教学上,应注重课堂教学怎样谋划、课堂聚焦点怎样入手、课堂政治方向怎样导入、课堂教学方法怎样取得实效、理论与实践怎样实现统一、师生怎样实现无障碍沟通、学生怎样肯定与互动等。这些都需要思政课教师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质、立场、态度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理路、真心谋划,让学生诚心诚意地学以铸魂、学以提能、学以致用。在校外教学中,教师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先进文化引入教学中,铸造其思想碰撞、同侪思索的“富源”,让学生徜徉于知识的富矿中,以实现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浸润力。

(三)思政课应做到讲“活”,让教学队伍有效度

提升高校思政课浸润力的路径创新之门,思政课应做到讲“活”,让教学队伍有效度,做到师资队伍建设有力度。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要真信马克思主义,准确灵活地把握好人师与经师的关系。一方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经师”建设,让教师不仅擅长对学科学理知识的阐释与解读,而且能以个人的学术魅力和学术造诣对学生厚德启智;另一方面,不断充实和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人师”,让教师不仅能以明德惟馨的品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引领,而且能做学生秉节持重的典范和表率。二是思政课教师队伍要真钻马克思主义,准确灵活地把握好真学与钻研的关系。思政课教师应时刻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以督促与推动真学与钻研,并用以作为自身毕生的信仰与追求;应心无旁骛地啃原著、嚼原文、品原意,见微知著、恪勤贞固、身体力行;应以落小落细落实的要求实现孜孜以求的学习,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将思政课教学实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紧密地结合,正确处理好笃学与探求的关系,“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8]。三是思政课教师队伍要真通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思政课教师要立足于深钻悟透活用马克思主义,长于借助先进的学理知识,以有理有力有节有序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以体系化、智能化、专业化为基础,活学活用思政课教学理论与立德树人的观念,做优做强做大做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生再造,深入实现文化自信、理论自强、情怀自律、意识自省;要始终坚持好坚定的政治站位,强化正确的政治导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