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2023-03-23广西警察学院莫锡祈

区域治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广西警察学院 莫锡祈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已逐步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加强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保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高校在面临新的发展趋势时,必须引进现代化管理的方式。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把现代化技术与后勤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对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后勤管理服务质量,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从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入手,一方面,高校师生对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何推进学校的后勤管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的后勤工作质量,是学校后勤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不仅给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益和质量。

二、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一)管理理念现代化

管理理念的现代化不仅要有系统、战略、创新等一系列的管理理念,还要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很明显,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既要考虑到后勤的利益,又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要做到后勤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后勤管理理念的现代化体现在后勤文化的建设上。这就是以人为本,以建立后勤价值为主要内容,以创造管理和个性化管理为目标的新型后勤管理模式。高校后勤要想获得竞争、效益、发展等优势,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二)管理组织现代化

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的基本原理,按照分工明确、指挥灵活、信息畅通的原则,对学校的管理层进行科学的划分。明确其职责、权限、义务及信息交流的方法。同时配备适当的管理人才,确保高校的后勤工作能够在不断改变的客观条件下进行有效的运作。建设符合现代企业体制的后勤组织和治理结构,并实行后勤工作责任制,是实现后勤组织的现代化的关键。为了方便纵向和水平的指导,现代大生产需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加强组织的管理效能。实行集中和适当的权力下放,强化行政管理部门的经济责任,采取适合于现代化管理的组织形式。

(三)管理控制现代化

后勤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崭新的控制体系、完善的管理信息化体系、不断地进行新型的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立起高效的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后勤法人制度为主体,以企业的有限责任体系为基础,构建和健全现代后勤制度,实现对高校后勤的有效配置。现代化管理也是对传统的治理弊端的扬弃,比如对形势的认识上的批判。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重新设计。实现管理控制的现代化,就是要加强功能,把决策和实施分离,把办事和管事分离。科学地构建现代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从全局角度考虑,按照职责、领导和指挥的统一,使各部门的结构更加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后勤管理体制[1]。

(四)管理手段现代化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引进了信息化的管理和实施了电子商务,从而使其达到了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能够促进管理体制、组织和技术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体现在对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发展上的持续完善。高校后勤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学校的后勤工作的需求而设计、建模、开发、角色定义等,利用一个统一的接口,将其运用于学校的信息化系统中,实现对人力资源、办公等过程的管理。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目的在于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学校的后勤工作更加精确化、制度化,从而极大地提升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效能。

(五)管理人员现代化

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优良的个人素质、竞争和服务观念,以及实施民主的管理理念。管理人才的现代化需要后勤管理人才的专业化,这就意味着,后勤管理人员既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管理技能,这是后勤管理的基本技能。民主的前提,管理艺术,后勤管理的观念和价值观念,都是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一)服务性

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满足不同的职能需求,具有很强的服务化特征。后勤管理是高校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在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它在基础建设、教学设施和材料供给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3]。

(二)先行性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可以为学校的各方面的工作带来保障性的服务。因此,在筹备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其先行性的功能。预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深入到学校各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切实的贯彻。

(三)协调性

在实施中,后勤管理工作要妥善地进行,要对可能发生的种种状况进行及时掌握,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

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后勤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处于现代化的构建阶段,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后勤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等突出问题。在后勤工作中,以人事管理为中心,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许多高校对学校的后勤工作及人事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安排过于草率和盲目,人力的配置也不够科学。在选择人才方面,能力是有限度的。高校后勤工作“流于表象”,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很难把技术运用得很好,造成了后勤工作中服务性差、不科学、工作不紧凑等问题。此外,由于传统的思想认识,导致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意识薄弱、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后勤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二)缺少完善的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校普遍将后勤管理部门分为专职管理和专职服务两类,有的高校则将其分为后勤管理处和后勤管理集团两类。在此计划之下,执行有关后勤的管理工作。一些学校为了突出简单的管理体制,只设立一个简单的管理机构,而把职能和职责交给了社会企业。这种运作机制不完善、不定型、不合理,使学校的后勤工作很难有清晰的分工,使其工作混乱,这就极大地限制了高校的现代化发展。在管理人才的激励下,高校后勤管理必须构建一个现代化、健全的管理体制。管理人员是高校构建现代化后勤管理的关键,如果工作没有积极性,没有团队精神,这将给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带来诸多障碍。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运作机制还不够健全,需要加强[3]。

(三)后勤体制改革不彻底

原来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机制,基本上已形成了较为稳定和成熟的“小机关”运行方式。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在实行校企分离、管办分离的方针下进行了管理制度的变革,并在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由于现有的行政体制尚未完全消除,许多院校的后勤工作仍然沿用原来的党政机关的管理方式,从而阻碍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地位比较特殊。有些高校在脱离了后勤的主体地位后,其后勤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合理、合法的社会认同。他们只能在高校里做一些与相关的业务。既没有完全地实行社会化的变革,也没有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力量。二是,管理上的自主性不强。有些高校的后勤实体在剥离后,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原本被剥离的后勤实体的管理者都被划归到了高校的管理层,而后勤实体的核心人员,则大部分都是在高校的行政部门里“兼职”。被剥离的一些后勤实体,其出资主体仍然是原来的高校。这就使得后勤实体在拥有独立法人身份的同时,其经营管理权仍然被原来的高校所掌握,从而使其在发展和变革过程中无法真正地达到现代后勤管理的水平。

(四)后勤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后勤管理的现代化过程中,后勤的管理水平、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化程度等都将对后勤实体的管理服务职能产生重要的作用。它的产生,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人才构成而言,大部分都来自原来的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而他们在进入高校的时候没有一个清晰的评价指标,也没有什么专业可言。所以,在这支队伍中,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能够胜任。但是,从后勤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来看,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差,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缺少相应的应变措施,很难适应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而对高校后勤管理人才的再教育和再培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然而,许多高校后勤管理实体都没有针对管理、服务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信息技术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的专门训练,这就导致了一些原有技能不高的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出现了“学不会、干不了”的窘境,这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五、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的路径

(一)强化管理意识,注重人才培养

在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先,必须从观念上提高认识,主动参加,加强对后勤工作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管理,在高校内部营造后勤管理改革发展的创新氛围。其次,要重视培养优秀的人才,这是保证高校后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影响学校后勤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此,应重视引进和培训人才,构建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员队伍。在高校后勤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中,应从整体上进行深入的变革,构建一种实用的引进和管理体系。要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创造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此外,通过招聘的形式引进专门的后勤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各类人才的合法权利,为管理人员提供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二)推动社会化、市场化的后勤实体改革

加强对高校后勤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对提高高校的后勤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现代化过程中,后勤实体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动意义重大。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关键的基地,其运作是否合理,对社会影响很大。在现实中,高校的各种大小事项都是错综复杂的,而后勤工作又是师生的物质保障,在高校工作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面推行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对于推进后勤实体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可以使后勤服务机构的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并将后勤服务的问题交给专业化的企业来处理。要全面推动后勤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必须实现:(1)加强后勤实体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理念,使之重要性更加清晰。(2)要防止或隔离后勤和高校的密切管理关系,降低学校内部对后勤的影响。(3)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提高后勤管理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

(三)着力提升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要构建专业的高校行政管理,就需要不断地进行体制的创新和体制的完善,以确保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将依法治校体现在学校管理中。加强高校行政工作的专业化,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法治氛围。只有通过法律和有关的体制保证,我们的工作开展才能够更好。参照人事聘用制度,对转换用人机制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规定[5]。在实行全员聘用制的基础上,加强了后勤人员的职务任免工作。要继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人才的专业化。而要建设一批专业人才,必须要不断地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需要加强对高校行政人员的专业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需要高水平的教育与培训。特别是针对管理人员个人发展的导向,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可以对管理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工作岗位的培养。学校应该鼓励管理者在进行高一级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后,学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不断地强化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使自己的整体素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适应高校的发展。同时,要使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必须提高后勤专业队伍的信息化水平。高校应选择具有一定的信息化观念和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人员,然后将其补充到后勤队伍。同时,大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科学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人才,打造一流的生产、服务和管理队伍。要建立和健全员工计算机培训与进修体系,并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通过有关的老师或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对员工进行计算机基础与技术的训练。要利用行政和奖励措施来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要大力吸纳各类优秀的人才,使后勤管理人员逐渐走向年轻化、职业化。

(四)加强后勤管理机制建设

健全的后勤管理机制是确保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现代化有效开展和实现的重要基础。构建健全的后勤管理机制,推动物流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打破常规运作方式,是新时期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选择。打破传统运作方式的束缚,构建完善的后勤管理运作体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6]。在后勤管理方面,要把实现后勤实体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造,提高高校的发展能力,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高校既要把师生的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作为重点工作,又要承担多个方面的责任。加强管理和投入,拓展后勤管理和业务领域,以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推动后勤管理改革。要健全后勤管理机制,防止管理机制混乱,人才缺乏,经费不足。加强后勤实体的社会化、市场化的变革,主动解决资金短缺、人才短缺的问题,增强高校办学的活力。后勤实体在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建立现代的市场观念,增强市场观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股份投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物流实体的经济运行,并通过监督机制,使物流实体社会化、市场化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在引入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加强市场观念,遵循市场化的理念,构建高校的内部管理体系,构建高校的内在市场化机制。为了达到制度化的管理目的,加强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各单位的主管领导下,将规范、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奖惩措施,建立健全高校的现代化运作机制,提高高校的后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能。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担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高校后勤管理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它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从现实的角度推进后勤管理市场化和现代化改革,不断提升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不断完善后勤保障体系,为高校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精细管理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