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博物馆发挥好“三交”平台作用的路径研究
——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为例
2023-03-23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徐文敏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徐文敏
一、“三交”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融合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纵观中国的文明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三交”的历史。从时空逻辑上看,“三交”是一个层级递进的关系,交往是前提基础,是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相互接触、互动、往来的过程,本质是社会交往;交流是纽带连接,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更深层次的交往,本质是文化交流;交融是最终目的,是各民族在尊重多元、包容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情感认知和价值共识,本质是结构交融,是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过程。
现代化背景下,“三交”使得各民族在地理空间上相互杂居、思想文化上相互学习、社会结构上相互嵌入,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因子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民族博物馆,从建立初始,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民族歧视、实现民族大团结。作为收藏、展示、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体现民族平等的重要窗口,充分展示了我国民族工作成就及各地区民族发展成就,也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开展文物征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为各民族搭建“三交”平台,增进文化理解,消除民族隔阂,促进各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民族博物馆的发展有新要求、新期待。本文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为例,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为切入口,探索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民族博物馆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发挥“三交”的平台作用,在新征程上勇闯新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发展困境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于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收藏、保存、研究、展陈和传播民族文物的专门机构,承担着保护、继承和发扬各民族文化、推广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使命,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2020年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即便起步晚,与知名博物馆差距明显,但自开馆以来,几届民博人积极探索、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开展了大量工作,对贵州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发展瓶颈。一是基地作用发挥不明显。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对象有限,形式较单一、针对性不够强、内容不够广泛,基地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不明显。二是在多维度、全方位反应各民族文化上有差距。馆藏文物以17个世居少数民族居多,对汉族及人口较少民族关注较少;收藏、展示的有形文物居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较少;展品更换时间较长,藏品利用率不高,无法全方位展示各民族的文化。三是人文关怀不够。更多关注文物的经济价值,对文物背后的文化和群体关心不够;与偏远、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沟通联系少,帮助运用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措施不多;深入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等边缘群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较少,在构建城市嵌入式社区上作用发挥不明显。四是公共服务意识不强。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人性化设施较少;讲解服务没有差异性,与公众互动不强;文化产品研发起步晚、品类少,没有形成文化品牌。
三、贵州省民族博物发挥“三交”平台作用的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要结合单位性质及社会功能,在文物征集研究、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方面发力,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提供平台。
广泛开展民族文物征集研究,讲好贵州民族文物故事。民族文物不是“僵死之物”,它是“活的”“能动的”,反映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蕴藏着“三交”的深厚历史,承载着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进程的丰富内容。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要重视民族文物征集、研究,充分挖掘蕴藏在文物里的文化内涵,让文物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一)做好文物征集,关注文物背后的故事
树立“多元”文化理念,立足博物馆的特色和定位广泛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注重征集反映民族团结、“三交”历史的文物,除世居少数民族文物外,也要把汉族、人口较少民族文物补充进博物馆藏品系统,同时注意征集反应城市发展历程、文化记忆的文物,丰富馆藏文物类别,延伸文物征集的触手。要从民族志角度出发,运用实地参与观察法和比较法,深入征集地了解文化,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人物和事件,从对“物的征集”转变为对“人的关怀”。
(二)深入开展研究,详尽解读和阐释文物
围绕馆藏文物开展学术研究,做好馆藏文物的梳理、编纂,从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入研究民族文物,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便在陈列展示、宣传教育过程中,详尽、全面解读和阐释文物。在深入研究文物的基础上,做好文物修复和定级工作,加快整理出版民族古籍、民族音乐、民族文物类书籍及论文集,主动与博物馆学、民族学等学科互联互通,形成长效的学术交流机制,汲取学界思想成果,丰富民族学、博物馆学科理论,共同搭建民族博物馆学科研究高地。
(三)高水平、高质量完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贵州卷)》编纂工作
立足馆藏文物特色,将反应馆藏文物特色的代表性文物甄选出来,认真编写条目内容,全面阐释文物背后的故事,突出文物的人文精神和不可替代性,通过文物展现贵州厚重的民族文化发展史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充分发挥西南博物馆联盟、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委会平台作用,汲取其他省份民族博物馆在编纂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如期完成文物条目编纂任务。
(四)重视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留住各民族繁荣发展根脉
民族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位置,由特定人群创造出来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样性。为此,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要在尊重多元、包容差异的基础上,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延续各民族文化根基,为各民族繁荣发展留住根脉。
(1)持续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遵循抢救第一、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理利用的原则,借助数字化优势,加快优秀文化数字化转化和开发,积极推进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字化保护项目、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数字化保护项目、民族音乐保护工作,抢救、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延续文化根基。
(2)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馆内设立非遗展示中心,长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表演传统手工艺,观众亲自参与制作过程,增强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使命。开展非遗抢救工作,征集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深入开展研究,全面解读蕴藏在非遗里的文化。开展非遗项目影像资料拍摄和记录,尤其是民族语言、文献古籍、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等,加强资料数据库建设,实现数字化保护,并做好图书影像资料、论文、专著的编辑出版。开展非遗宣传教育,不定期举办非遗专题展览,深入学校开展非遗辅助课堂,举办非遗座谈会、专题会等,自觉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3)加快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借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东风,积极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做好市场调研,要满足消费者心理诉求,了解同类商品销售情况,调查实现批量生产的可能性。立足藏品特色提炼文化元素,开发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美观实用的文创产品,重点培养“网红”产品。兼具开放性的跨界开发模式,与贵州特色品牌进行合作,设计生产独具贵州民族特色的产品,让严肃沉闷的文物变得生动有趣,吸引观众把文物带回家,再借助数字化营销手段做好宣传推广,让文创产品成为宣传民族文化的活招牌。
(五)丰富展陈内容和形式,促进各民族文化理解与交流
陈列展览是体现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的有效载体。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要主动为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通过客观展示和传播文化知识,给观众提供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各民族文化理解与交流。
(1)提高展览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和公众”的目标,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重点突出博物馆的公益性。完善展厅基础服务设施,增加母婴室、无障碍通道和卫生间等,增设商店、餐厅、休闲吧,确保服务设施齐全;提供多语种讲解服务,设计多条参观路线,缓解人流量;馆外确保交通便利、停车方便,提供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营造舒适、愉悦、便利的参观环境。明确讲解员从业标准和约束机制,加强岗前培训,让讲解员参与展览策划,创新讲解内容,实现“因人施讲”。与公众保持良好互动,建立观众数据库,收集观众对展览的意见,让公众主动参与博物馆运营。
(2)创新展览手段。在深入研究藏品的基础上,将精品意识贯穿展览全过程,将观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增加展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展览的人文精神。开展期间举办与展览相关的专题活动、学术交流、演讲、座谈会等,还可开展抽奖活动,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让展览贴近群众。利用“四月八”“六月六”“端节”“苗年”等民族节庆,分类打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专题展览,为观众提供最直观、最生动的文化展示,让深藏在库房的文物有机会和观众见面,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推广民族文化。
(3)突出展览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借助国庆、七一、党的生日、抗美援朝纪念日等特殊节日,举办或引进党史专题展览,展现党的历史进程,让观众在博物馆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培植爱国主义情怀。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感人事迹,筹划举办贵州发展相关的展览,展示贵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追随—贵州奋斗者的故事》专题展览,讲好贵州奋斗者故事,增强历史认识和情感认知,引导各民族自觉维护贵州发展成果。
(六)拓展宣传教育空间,促进各民族共存共荣
宣传教育是博物馆发挥社会功能的主要途径,充分体现了博物馆的工作质量。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要立足馆藏文物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民族文化资源成为珍贵的教育资源,让各民族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各民族共存共荣。
(1)延伸社教活动对象。在开展民族文化“九进”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向“十进”“十一进”延伸,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将流动展览、民族歌舞、传统民族体育等带进医院、监狱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展厅、图书馆、会议室向家庭免费开放,不定期组织亲子互动体验、家庭读书日、家风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家庭教育课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良好家风。
(2)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与偏远民族地区学校共建基地,帮助激活传统手工艺、民族节庆、表演艺术等,改造当地文化环境,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力量源泉。整合馆内馆外资源,深入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聋哑学校、监狱、农民工子弟学校等边缘地带开展活动,将民族文化宣传教育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推动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注重团结宗教界上层人士,支持宗教界人士走进博物馆,组织到宗教场所开展民族文化展览、民族知识大讲堂、爱国主义课堂等活动,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坚定性。
(3)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加强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网站设计,探索设计儿童版页面,进行分众传播,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品、宣传手册等进行宣传;加强与机关单位、社会团体、旅行社等合作,将博物馆纳入精品旅游路线,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加大与广播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体合作力度,主动与电视台合作,探索在电视台开设博物馆频道的可能性,或在其他节目中穿插文博类节目,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把徇烂多彩的民族文化传播给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结语
作为收藏、保存、研究、展陈和传播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要深刻认识“三交”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认清中华民族大家庭内的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立足贵州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三交”更加深入、更为广泛,努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让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始终相信,在新征程上,只要抓住发展机遇,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创新路、出新绩,就能拉进与知名博物馆的距离,即便不能“后发赶超”,也要争取“齐头并进”,这是新时代赋予贵州民博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