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建构的理论、方法与视野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电影题材规划研究会议综述

2023-03-22范志忠张明浩

电影新作 2023年6期
关键词: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

范志忠 张明浩

基于讲好中国故事、影像转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宏伟目标,近日,国家电影局剧本中心委托的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电影题材规划研究”开题暨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会议由课题负责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范志忠主持,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主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江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韦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书记王庆文,浙江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蒋余鹰,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横店集团副总裁徐天福,编剧袁媛等影视领域知名专家、编剧、制片人、影视公司负责人等参与。大家分别从理论、思维、方法与视野等维度,多方位地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建构的时代意义、历史维度和美学价值。

范志忠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宗旨,认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转化有着明确的时代使命、文化传承意义与精品赋能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1此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建构课题及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规划》)新时代精品战略要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好红色资源,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从创作源头上切实赋能电影精品化创作,为推动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提供重要支持。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建构的历史观照

“中国精神”具有时代链接性与文化精神承接性,既串联其历时的时代史,又以“时代改革记忆”“重大事件记忆”“英雄记忆”等共时横切面见证当前时代革新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明显的“纪实故事性”,包括英雄故事、典型地域空间故事、历史时刻故事等。或者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就是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中诸多典型故事为基础,而后以“典型”见“普遍”的“精神高度凝练”与“历史照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每一个“精神”的背后,都有着无数人的故事组成。因此,中国电影通过对这些历史和现实中可歌可泣的人物塑造和影像建构,不仅充盈丰满了“精神”的意义与价值,而且意味着“精神”将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具有一种“在场”的审美感染力和传播力。

在这个意义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建构,要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立场。宋智勤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转化立足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史的宏阔背景,着眼于守正创新、传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崇高品质和优秀作风,聚焦创作优秀电影的中心环节特别是电影题材规划这一重要环节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内容与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历史脉络、电影规划思路等方面开展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中国电影创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规律性认识。因此,这一课题的立项与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江平导演认为,对精神谱系的影像建构,需要对谱系进行历史的挖掘和梳理。百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以此建构出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图谱。江平长期以来从事电影创作与管理,对革命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创作如数家珍。他指出,革命时期中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南宁湾精神等,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照亮了民族解放与民族现代化之路,具有里程碑意义。《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开天辟地》《1921》《红船》等电影,以类型化的视听语言再现了革命时期的历史风云,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精神的同时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响,突破了传统上主旋律电影“叫好不叫座”的局限,并因此被命名为“新主流电影”。江平认为,新主流电影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建构的成功经验,对未来的中国电影的创作,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吴冠平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建构,要注重其时代意义。吴冠平以近年来崛起的抗美援朝系列电影为例,认为诸如《金刚川》《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志愿军之雄兵出击》等影片先后问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当前百年未遇的复杂的国际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中业已发展成为第二大经济大体的中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逆全球化或者说后全球化的冲击,因此,以电影的方式重温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这一保家卫国之战,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是当前现实的鲜明映照。正是这种历史与现实的激荡与回响,引发了全国观众的强烈共鸣。吴冠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如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既需要从历史的维度观照其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的重大意义,更需要从现实的审美维度挖掘其美学内涵与艺术价值,深刻地表现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集体想象与国家精神,打造一批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之作。

韦路教授强调在历史梳理中要注重故事的“情节叙事”讲述原则,要注重转化的“关系研究”思维与“横纵链接”意识。他表示,电影传播也是传播中的一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有效的影像转化需要传播有效。这需要尊重大众心理接受机制,需要讲好故事。一方面,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人类在讲故事的过程当中,定义自我,理解他人,传播信息,沟通情感,形成认同;另一方面,讲故事之所以有效果,也有科学依据,也有心理机制。人类叙事通常有两种典型方式,一个是主题叙事,一个是情节叙事。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情节叙事”的故事。所以,在讲述宏大历史时,回到情节本身将有助于受众接受。同时,他强调影视转化精神谱系的“关系”“横纵链接”式转化思维。从“关系研究”方法或影像转化方法入手,将这些大小不一的精神进行细致分析,将有助于创作出具有时代观的影像作品。短视频为中国故事的创新讲述开辟了广阔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短视频创作,这一新的媒体形态将以更加多元的主体、更加丰富的主题和更加生动的叙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王庆文认为对精神谱系的现代化转化要遵循马克思理论观,从具体实物、具体实践切人大时代主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黑格尔陷入幻觉,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的结果,其实,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绝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2马克思强调具体的人、具体的物及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王庆文遵循此方法论,强调历史中的个案开发意识与典型人物塑造意识,强调转化的“具象”意识。他注重从历史宏大叙事中寻找“历史时刻”,进行影像转化。从经典的历史时刻入手,能够起到串联宏大历史的作用。他以《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等新主流作品为例,认为历史时刻影像转化的方式要符合电影影像叙事的时长与节奏。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转化的人物塑造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书写“人”的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转化,如何塑造人物,就成为创作的关键所在。皇甫宜川指出,精神谱系有效表达的关键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意识。具体而言,这要求导演/创作者要“回到规律”“回到生活”“回到人本身”,在现实生活的语境中去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如《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中发生事故导致雷锋牺牲。组织认定这并非是乔安山本人的责任,但乔安山无法原谅自己而陷入深深的内疚与自责。为了自我救赎,乔安山开始以雷锋为榜样激励自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着雷锋乐于助人的行动。影片中雷锋并不在场,但电影却通过主人公乔安山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巧妙地书写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雷锋精神。电影《革命者》从父母子女等亲友的视角,刻画了李大钊作为父亲的温暖慈爱,作为学者的儒雅风流,以及作为革命者的壮怀激烈,立体地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舍身救国的共产党先驱者形象。

吴冠平强调,人物形象塑造应注重其“精神感召力”与“人物成长叙事策略”。精神感召,是能够让现代受众接受、传播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转换的重要审美特征,就是需要在精神层面感召、感化、激励大众。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价值观往往是通过影片中主人公的塑造来传达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建构,应该着重塑造具有精神感召力的主人公。吴冠平认为,在电影创作中应该挖掘普通共产党员的温情故事,注重人物的成长叙事。如《我和我的祖国》分别通过“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7个故事,从平民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通过历史的瞬间,讲述作为小人物的无数个“我”与共和国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人故事。影片通过叙述主人公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的成长轨迹,令观众与影片中的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同呼吸、共命运,在一种沉浸式的审美体验中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共情与共鸣。

蒋余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转换在挖掘地域性故事,要注意解决好地域性题材的跨地域传播问题。电影《力量密码》取材于浙江宁波的一段历史: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宁波籍共产党人张人亚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珍藏的包括1920年9月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中共第一部党章等珍贵文件资料带回老家,托付给父亲张爵谦保管。张爵谦为骗过敌人,为张人亚设立“衣冠冢”,将这些珍贵文件资料藏进空棺。在解放后年过八旬的张爵谦挖开墓穴,将这些珍贵文件资料交给了党组织。蒋余鹰指出,影片在叙述这一地域性的党史故事时,很好地借鉴了新主流电影的叙事范式,融入了枪战、谍战等类型元素,情节跌宕起伏,富有艺术张力,具有跨地域的传播能力。赵依芳则从内容制作的角度谈了对地域性题材的认识,她指出,华策正在策划的电影题材,将聚焦于浙商鲁冠球的故事,叙述其如何从一个铁匠铺掌柜,发展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创了国内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鲁冠球经营的企业,也从最初四千元创业,发展到每年数百亿元营业额。值得注意的是,在鲁冠球的商海生涯中,不乏各种风波,但他却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化险为夷,最终成为民营企业老总的“不倒翁”。赵依芳认为,作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只有初中文化的鲁冠球,向全球展示出在改革开放的农民企业家传奇般的成长故事。因此,鲁冠球的意义可以说既是浙江的,也是全国的,甚至还是世界的。

范志忠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电影创作,可以采取“张力性人物塑造法”。从物理学上看,张力存在于物体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形成的动态平衡点,这种平衡点打破了物体的静态属性而呈现出无限可能的开放空间。张力的这一动态平衡的特殊结构,广泛地运用于对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构分析描述。如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描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张力结构,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神话学勾勒的文化与自然的张力结构,俄国形式主义诗学所谓的节奏的律动与句法模式的张力结构,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在感知某种对象时视知觉力存在的诸如扩张和收缩、冲突和一致、上升和降落、前进和后退等张力结构。因此,在电影创作中,所谓“张力性人物塑造法”,其实质就是指人物塑造应该在神性与人性、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地域性与跨地域性之间保持一种美学的张力,从而在个体的形象中深刻地展示出人类的命运走向。在新主流电影的创作中,如《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等作品中的“平民英雄”,他们在家庭、职业、责任等各种身份所构成的艺术张力之中,在“小我”与“大我”、“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张力中,完成了其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了新时代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与审美魅力。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转化的叙事创新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探索中国叙事体系,讲好具有时代意义的中国故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转化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指标。

皇甫宜川强调,要探索中国电影的叙事体系,就必须要丰富和优化中国电影的故事内容话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发展阶段,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包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从历史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1919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1927年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至1945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致力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自由、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皇甫宜川认为,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构成了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体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内容。

袁媛注重从类型化叙事的角度,探讨如何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故事内容具有艺术的感染力。类型化叙事是指创作者根据已经建立起来的形式和叙事惯例进行再创造的能力,由于类型实质上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长期互动形成的一种以戏剧冲突为核心的叙事方式,是创作者将文化冲突和矛盾转化为大众熟悉且容易产生共情的特定结构形式,也是电影工业制度化、经济化的制作范式。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一种电影类型之所以能够风靡不衰,就在于其它反复提到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激发观众的强烈观影兴趣与共鸣。因此,精神谱系故事的类型叙事,实质是要求创作者不再是在叙事中简单地说教,把主人公视为“席勒式的传声筒”,而是力图以类型化的范式,从历史与美学的高度创新性地构建中国电影的叙事体系。世界电影中诸如“动作片”“家庭伦理片”“科幻片”“公路片”“悬疑片”“歌舞片”等类型叙事,都有可借鉴的意义。近年来诸如《红海行动》的动作片类型叙事,《长津湖》的战争片类型叙事,《夺冠》的体育竞技片类型叙事,《流浪地球》的科幻片类型等,影片的主创在巧妙借鉴类型元素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审美表达,从而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

王庆文认为,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电影创作应该要发挥其审美教育的叙事功能,要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可歌可泣的社会事件,塑造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唤醒大学生的观影热情。江平对此表示高度认同,认为主流电影的青春叙事,不仅是主流电影其应有的社会职责,也是尊重电影市场受众的一个重要表现。据统计,在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电影观众的年龄平均为22岁3,因此,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得青年者得市场。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必须改变原来“我说你听”的传播者为主体的模式,转而以用户为主体,尊重用户的审美习惯和情感体验。近年来诸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万里归途》《狙击手》等电影,主人公大都为青年人,于是革命先驱不再是经典的“先知”角色,而是朝气蓬勃、激扬文字的热血青年。这些影片在叙述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时,注意将宏大叙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着力表现个体生命成长的命运轨迹,在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表现革命者的人性光辉,从而将其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巧妙地内化为青年受众的自我认同和审美判断,最终赢得青年受众的强烈认可与共情。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内驱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硕成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语境中,中国电影从高原走向高峰,从大国走向强国,其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善于挖掘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独特的现实题材,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人物形象,打造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最终建构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脉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主题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注释】

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3 刘晶晶.电影观众均龄22岁?厉震林:电影界得青年者得天下[N].青年报,2023-1-14.

猜你喜欢

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