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广西大学周刊》透露的高校管理思想

2023-03-22孔祥睿

文化与传播 2023年5期
关键词:广西大学军训学校

孔祥睿

1928 年,广西大学正式建立,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的马君武先生出任广西大学首任校长,此后他三次出任校长,将毕生心血投入广西大学的建设中。马君武先生在民国时期的声望与蔡元培相当,素有“北蔡南马”之称,两人一南一北活跃在改造中国教育体制第一线,极力推广欧洲教育,尤其是欧洲近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

在艰难困苦的教学条件下,广西大学师生员工团结一心,为“保卫祖国、发达广西”奋发图强,使得广西大学在梧州时期形成了优良校风与学风,成为当时中国南方重要的大学之一。竺可桢、陈寅恪、陈望道、李四光、李达、郭沫若、许德衍、马叙伦、林砺儒、马寅初、黄觉非、千家驹等学界大师纷纷前来广西大学任教。在艰难环境中,能够取得这样难能可贵的业绩,与当时广西大学所形成的独特的大学管理思想不无关系。[1]在这一系列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广西大学出台了许多管理措施。分析《广西大学周刊》(1931—1941年),①本文所查阅《广西大学周刊》为大成故纸堆数据库,http://www.dachengdata.com/tuijian/,民国文献大全数据库,http://cadal.hytung.cn/Main.aspx,影印版。特别是《校闻》《专载》《演讲》《特载》等栏目刊发的广西大学的管理措施、理念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民国时期广西大学的管理思想。

《广西大学周刊》的创立与时任校长马君武关系莫大。作为广西的最高学府,因当时时局动荡,广西大学“至民国十七年成立以来,山林初启,凡百草创,中夏政变,弛而弗张”,直到1931 年,广西局势渐渐稳定后,学校才“完葺校舍,从集生徒”。[2]与此同时,新桂系统治之下,相对稳定的环境也为《广西大学周刊》的创办提供了条件。时任校长马君武认为:

学校之有周刊,所以策校务之进行,蕲学业之互勉,凡全校中条教之厘定,议案之表决,措置之程序,演讲之纪述,文存之印证,胥在于是,盖将以其迹象所表著,精神所附丽者,公诸全校,公诸社会,以为讨论砥砺之资,以促日进无疆之效,以故学校周刊,所在多有,其体例略如报章,而其义则学校之史也。[2]

正是由于学校周刊对于学校有着如此之多的作用,在马君武的推动下,不久,《广西大学周刊》正式创立。从该刊内容我们可以一窥当时广西大学的管理思想。

一、以学生为本,重视实践,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各类帮助

民国期间,在蔡元培、马君武等教育家的推动下,自清末以来就开始传播的西方新式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促使高等教育形成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广西大学十分重视通过实习实践增加学生学习的成效。学校法律系钟震教授就曾和3 位老教师带领该系二、三、四年级学生前往桂林法院、监狱等参观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学校还邀请桂林高等法院院长朱朝森先生向学生讲授题为“我国司法制度之前瞻与后愿”的讲座。最为重要的是,该系在调研之后通过会议进行总结,如“拟于参观后,即在桂林举行四组导师联席会议详细指导学生治学处世之种种要义”。[3]生物系则定期组织师生前往外地采集标本,以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如该系师生曾“结队至本邑六堡区采集,队员约二十人已于昨日首途出发,定期一周内返校”。[4]农学院还发布了农学系学生暑期实习规则。该院认为“农学系学生应注重实习,庶学识经验相互印证,方易收效”,故规定该系学生暑期内须前往农场实习12 星期,实习期满方准毕业;若前往学校农场之外场所实习,还须“先由校核准,实习完毕时并须呈缴所在农场主管人之证明书”,以兹证明。[5]由此可见广西大学各院系对于学生实践、实习活动的重视程度。

此外,新学年开学之际,经常有学生因学费问题而无法按期入学或正常完成学业,这是民国时期许多大学出现的一种常态,广西大学也不例外。此类因学费问题而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情况对青年的前途影响颇深,正如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先生所言:“这问题倘一日无法解决,亦即青年前途一大隐忧!学费问题不能解决,除愁苦和失望之外,最后便沦入辍学,这是当然的事!”贫苦学生学费难以筹措,不仅使其终日陷于愁苦之中而无法集中精力于学习,而且,倘若辍学的话,教育培养的连贯性无法得到实现,对于学校而言,则是人才的流失。有鉴于此,广西大学为了使贫困学生能够解决学费问题、顺利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为了留住本就珍贵的高校学术人才,不使学生的培养半途而废,故想方设法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帮助。

如建立“苦学基金”以贷给贫困学生即为一例。该基金资助对象为广西大学“本校在学之本省贫苦学生无力继续求学者”,经当地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证明确为贫苦、品行素行端正、学业成绩高于70 分、于本科肄业的学生,则可每年分两次(每学期一次)借给其不超过100 元的基金金额,收取利息一分,须毕业一年后还清。[6]然而,“苦学基金”设立之后,贫困学生学费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由于“苦学基金”金额不足,能够借用的学生只限于本科生,且资助人数有限,“苦学基金”委员会只得向省内外热心教育者寻求赞助。二是因为广西省政府为鼓励省外学生刻苦学习,向他们发放大量奖学金,而省内学生则没有这种待遇。广西大学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向省政府极力呼吁广西大学省内学生能够与省外学生在奖学金上享有同等待遇:“这一群贫苦而努力,亟待救济之学生,甚盼政府之奖励。”[7]除向上级部门呼吁外,广西大学也设立了一些奖项以奖励学生,如学生成绩优异者,可给予其相应的免除学费、给予奖品的奖励。为方便学生了解各种奖励、助学贷款资助的要求,广西大学还制定颁布了相关的章程,如发布《中国科学社各种征文奖金办法》《广西省三十年度修学定额贷金学生名额金额分配表》等。在广西大学的帮助下,贫困学生因学费问题而失学的情况得以改善,可见广西大学对于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视程度。

二、提高管理的民主化程度

孙中山先生创建兴中会时,在革命纲领中就对民主有过清楚的宣示:践行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对于大学而言,各校的民主化程度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高校内部评议会、教授会、校务会等高校管理组织得以建立,并聘请社会贤达为组织负责人,一改过往大学负责人多为政府官员担任的局面。此类组织职责分明、互为监督,使得大学中校领导跋扈专权的现象得以改善。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一些大学,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在培养优秀人才、汇聚各领域知名学者讲学等方面的成果更为显著。

当时的广西最高学府广西大学也进行了大量的民主化改革,以推动学校民主化管理。如本着改善学生日常生活、指导课外作业的初衷,特组建群育委员会指导学生。该委员会由校长聘请铁明先生为主席,职责为“指导学生日常生活、课外作业及教务以外一切事项”。[8]随着民主化改革的推进,学生享有的自由权利逐渐增多,而此时成立的群育委员会也就成为一个学校与学生间进行民主交流、沟通协商的机构。群育委员会主席铁明先生向学生表示:“诸位在课外要做什么,在没有去做以前,就先来和我们策划,大家商量一下,切勿独断独行。我们并非不要诸位去做,也并非不准诸位活动,我们是希望诸位去努力的做,所怕的诸位做的方法或者有不高明的地方,因此我们愿意代诸位想出较好的方法,把要干的事弄好。”[9]

此外,学校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状况,允许各班、系选出的学生代表就学生诉求与校方沟通。如在更改作息时间、管理膳食问题上,学校已经意识到学生意见的重要性。1933 年春季学期,“由学校召集本学期新选出之各班系代表二十余人在管理厅楼上开会”,在与学生充分交流后,由于天气渐热,校方将作息时间“提早一小时,惟军训时间改于每日午后五时至七时日落时教训”。再一个则为膳食问题,学生自办膳食后,问题渐渐显现出来,学校与学生代表协商后决定设立膳务整理委员会,由学生选举出膳食委员负责整改膳食问题。[10]

民主化还在广西大学的学生自治中有所体现。如广西大学学生自治会筹备会议的安排上就可见其自治程度。会议决议的内容包括“各宿舍设提案箱总集同学提案;组织提案审查委员会负责整理及审查提案结果;由秘书拟定会议规则及开会秩序;由秘书负责将筹备经过情形呈报学校,并请指定召开会员大会日期”。可见学生对于学校事务已有一定的参与度。不仅如此,在之后召开的学生自治会会员大会上,马君武校长也对学生自治表示认可,他认为学生自治“使学生在校时有自觉能自治,能团结养成科学之智识工作之技术和战斗之本领,出社会以后,成为文武两全之良好国民,负起救国之责任。”[11]

从以上可以看出,学校在管理中已经注意到要与学生进行民主对话,甚至允许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治权利。以往学生的活动往往受到学校的干涉,如晚清制定的《京师大学堂禁约》《京师大学堂条规》中对于学生的管理几乎是过往国子监的翻版,学生的民主权利被学校所采取的强制、规束、禁锢等办法制约,著名的“墨水瓶风波”即为一例。[12]

三、以军训为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较之晚清,民国时期国政府较为重视学生的军训。1912 年12 月18 日,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学校校长、教员:“引导学生于体操正科外,为种种有益之运动,专门以上学校,体操不列正科,尤宜组织运动部,随时练习,以免偏用脑力。每年春秋两季,应酌开学校运动会,互相淬励,以惰弱为耻,以勇健为荣,庶学生体躯日强,智德亦日以幸。处兹外患交迫,非大多国民具有尚武精神,决不足以争存而图强也。”[13]之后由于政局的变化,学生军训时兴时废。1928年5月3日,日本在济南造成“五三”惨案,举国震惊,之后学校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而奔波迁徙的广西大学也未放松对学生的军训管理。

20 世纪30 年代初,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日本对于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侵犯日甚一日,中华民族真正走到了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大学生也需要增强军事技能,因而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广西大学高层认为:“军事训练是训练我们自卫之手段,是救国的唯一途径,现值国难的当中,凡是我国青年学生,亟应诚恳接受,以挽救国家之危亡,使我民族能够永久生存于世界。”[14]1932 年9月,盘珠祁副校长在新学期开课演讲中向全体师生解释军事训练时说道:“军事训练在本校也许是在全国的学校中,觉得是很新的功课,其实我们放眼去看一看欧美的民主国家,没有一个大学里,没有军事训练的,他们都实行很久了,欧美的国家,其法律规定凡是国民皆须经过两年的军事教育……所以我们学校里的军事训练,并不是很奇异的。”[15]为此,广西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之余,须按照规定每周接受6小时的军事训练,为期三年。如在其他学校已经修习军训,则需要相关证明材料,时间不足者仍需补足。

当时的广西大学军训内容不仅有各种基础操练项目,还包括实枪操练。如1932 年秋季学期,广西大学学生经过两个月“步伐及各种初步手足之动作”的操练,各种动作渐渐娴熟起来,因此学校安排军训长官向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请求发枪操练。不久后,学校收到“日本三八式七九步枪数百杆”,学生的持枪训练、实弹射击训练也相应展开。[16]军训中加入这些项目正是为了应对日趋紧迫的国家危机。与此同时,为更好地监督学生训练,1933 年春季学期,第十五军夏威副军长(黄旭初任军长,后由白崇禧兼任军长)被委派为广西大学军训监督,第十五军参谋长汪玉珊为大队长,黄增焯、陈骏南、伍家桢、罗正芬为队长,这些军官“均已先后抵校,从本周起开始积极训练”。[6]12大量军事教官的加入增强了学校军事化训练的规范性与实操性。

在军训期间,广西大学对学生采取的是军事化管理形式。在军训开始前盘珠祁副校长就指出:“关于军事训练规则,须全体遵守,就学校一概规则亦须同样遵守,若有不遵守的,人人皆可效尤,如此这种团体定难维持,直至破坏为止,所以我们希望全体同学必须看重学校中一切规则。”军训开始后,学校还具体规定“当兹军训时期”,“学生精神,端在武装整齐,以壮观瞻”,由此可见学校管理的严格程度。虽然规定如此,然而实施的结果却并不十分理想,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遵守这一规定,“竟有少数服装不整齐而出校过河者,实属有碍风纪”。对于此种现象,学校认为“应严加取缔,以后凡有服装不整齐者,一概不准出校,以维风纪云”。[14]13为此,学校要求学生外出前必须经过军训教官检查,服装整洁者才可放行。

由于部分学生对军训的纪律不够清楚,故时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为便于管理,广西大学特颁布《广西大学军事训练大队学生赏罚暂行条例》,发给全体学生参照比对。该《条例》对学生的各类行动作出十分详细的规定,赏罚分明。学生品行端正、成绩优异者给予免除学费、记功、给奖金、发奖状等奖励,违反纪律的学生则依情形给予其向总理遗像进行时间不一的站军姿、扣除分数不一的操行分、关禁闭甚至开除学籍并请政府严办的惩罚。[17]13-15全校学生按照陆军编制分成一个大队,下分5 个中队,日常生活则按照《广西中等以上学校军训学生应守规则》施行,师生一律着军装,接受军事训练。[17]

广西大学此一时期管理的严格程度反映在对学生违反纪律的处分中。学生杨宠南“素性嚣张,目无纪律,迭经官长劝导终不觉悔”,又因为未到开膳时间而“乘全队官长未到膳堂竟先入打碗,是日晚膳复在全队官长监视之下违法打碗”。其主管教官认为“其存心捣乱可以想见,倘不从严惩办,无以儆效尤而肃校风”,后经广西大学军事训练大队长董粹生呈报校长,广西大学方面认为“前来查膳堂打碗,迭经劝诫,该生仍复蹈前愆,非加以严办殊不足以儆此嚣风”,最后的处理结果为“特照章予以退学处分以儆效尤”。由此可见,在军事化管理时期,该学生因为提前到食堂吃饭这一现如今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被学校定性为“嚣风”,并加以严办。[18]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广西大学的管理颇为严格,除了广西大学的因素,与当时的新桂系对于军训的大力推崇也不无关系。白崇禧曾在一次演讲中对学生说道:“与其练习打球,不如练习打枪,与其在球场上跑,不如在操场上跑。出操、射击、赛跑、跳高、跳远或者是爬山、游水,一个钱不用花,岂不很经济吗?大家都可以做,岂不很容易普遍吗?学会了可以救国家救民族,岂不很适用吗?”①白崇禧:《三寓政策》,收录于李宗仁《广西之建设》,广西建设研究会,公元1939 年,查阅自大成故纸堆数据库,http://www.dachengdata.com/tuijian/。可见当时新桂系政权对于军训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广西大学一系列军训管理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而相对严格、系统的军事化训练也确实起了一定的效果。在之后的抗战大潮中,马君武号召:“学生一致团结起来,拿书本,拿锄头,拿枪炮去救国”,②马君武在广西大学23 级(即民国23 年、1934 年入学学生)学生纪念册上的题字。广西大学学生纷纷走出书斋,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280 多名广西青年学生充满热情地参加了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其中就包括广西大学文法学院的37 名学生,[19]学生军奔赴鄂豫皖抗日前线途中,一路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动员群众支援前线、护理伤员、安置难民,并与前方将士一起浴血战斗。不难看出,如果广西大学不重视学生军事训练管理,则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军事作战思想和强健的体格,之后的投身抗战也就无从谈起。

结 语

在民国时期社会不稳定的大背景下,广西大学拥有如此先进的管理思想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民国时期广西大学采取的相关措施,从其出发点来看,基本上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便于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虽然难免也有一些措施运用不当,造成了一些不理想的结果,但总体是功大于过。值得肯定的方面主要包括:广西大学为学生学习、完成学业提供帮助,重视实践活动,并想方设法为贫困学生解决学费问题,使得一些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则使得学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利,继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各种组织来锻炼自身的各种本领,学校与学生间关系也变得更为融洽;学校重视学生军训管理,不仅磨练了学生意志,增强了学生的体格,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感与集体精神。由此可见,广西大学的管理思想在各方面所起的作用都非常明显。

诚然,再好的管理思想,如果执行不到位也会滋生一些弊端,广西大学也难以避免。如学生自治一方面是顺应当时高校学生普遍争取自治权的时代潮流,另一方面则是利用选出的学生代表来管理其他学生,以便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但这并不能表明学校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的权利。此外,由于新桂系政权为从学生中培养其下层军官,以实现维持其统治的目的,部分学生被培养成了具有绝对服从精神的“军人”。军训以“精神讲话”为主,这使得军事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但总的来说,民国时期广西大学所形成的一系列高校管理思想能够为如今高校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广西大学军训学校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广西大学为毕业生制作今昔对比照
广西大学广西创新发展研究院简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1卷总目次
权力控制:权力清单制度背后的公法思维
学校推介
“一锤子买卖”式军训要不得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