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艺术 陶冶情操

2023-03-22吴瑄

家长·中 2023年2期
关键词:美术意识能力

吴瑄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各“育”的综合发展。但从当前所开展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仍沿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这一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师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会逐渐减弱,乃至消失,美术课的重要性自然也会被逐渐淡化。显然,这一存在弊端的传统模式与新课改的所指相悖,为此,本文进一步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加以分析探究,切实通过具体可行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同时审美能力培养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所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改革发展步伐较缓,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未能深入地引起师生的关注。为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出发,在美术教学中创新方式方法,以此优化美术教学。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

通常来讲,审美能力包含了学生的内在表现形式和外在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外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情感上,内在审美能力体现在学生正确“三观”的塑造上。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对人生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并且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懂得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一)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且活泼好动。学生这一特点,对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要着重抓住学生的这个阶段,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

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艺术的世界,进而受到心灵的滋养、精神的熏陶。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情感元素融入其中加以引导,使学生发现美术中的艺术之美,通过绘画作品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美术教学中的色彩和构图,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都处于黄金时期,教师需要在此阶段着重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身心发展因素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观察方式和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需要不断地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体会到学科之美,并对美术知识有所感知,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美术知识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感悟生活的趣味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美术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有其独特性。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开展美术学科教学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左脑发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应用于生活中。除此之外,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可以掌握事物的分析和认知能力,在实际生活当中体会到不同事物的独特之美,由此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要找准美术学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点,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渐次提升。

(四)陶冶情操,形成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沛学生的学习情感,陶冶情操、荡涤心灵。学生借助鲜明的颜色以及构图对内在所蕴含的情感进行外显,因此在绘画过程中,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断将自身情感蕴含于美术作品中,通过美术作品这一外显,将学生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热情,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有着积极意义。

美术教学中,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学生更易学会释放自身情感,不断深化情感,净化精神境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更有利于培養学生的审美感知。美术是视觉艺术,在学生创造美术作品时,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深刻体验。教师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潜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调动自我思维,深刻分析所学知识,切身感受美术课的独具特色,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催生。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实际上是互融共通的,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一定的审美能力,真正体会现实生活的美,激发学生产生创造美的内驱动力,帮助学生形成以及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二、当前小学审美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审美教育对学生综合发展的价值,未能精心研究教材,现实教学中表现出教学形式呆板、教学理念落后以及教学方法单一,只是灌输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影响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通过教学实践不难发现,美术学科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类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化差异,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想法,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当前,许多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动态表现进行教学,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制定更完备的教学计划,着重强化学生之间的互通交流,使学生的思维不再仅仅局限于固定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只有真正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地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优化课程教学结构,为学生制造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

三、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渗透审美知识

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现代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围绕学生这一主体,采取符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深刻学生审美体验,促使学生产生创造美的强烈愿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绽放个性之花,给予学生大量探索以及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断生出可持续地学习美术的兴趣,主动观察发现美、调动思维欣赏美、积极实践创造美,从而拥有自由发展得更广阔的空间。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审美知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美术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之前,需要将审美知识渗透给学生,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美术课堂的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给学生传递审美知识和审美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审美知识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感。之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传达对美的体会,通过审美知识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增加视觉冲击,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何为美,引导学生领悟美,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审美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趣味动漫》时,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喜欢的动漫进行教学,展示一些精美的漫画内容,鼓励学生将个人认识融入课堂。之后,让每个学生结合心中所想大胆设计动漫角色,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渐次得到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多媒体先进技术的适当应用,能够营造富有活力的艺术氛围,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助力。小学生爱玩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针对这一点,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动画或者电影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事物,拓宽视野,不断提升艺术涵养。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汲取、理解、运用美术知识,逐步提升审美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但并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接触大自然,融入实际生活元素,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美术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春天来了》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教师设计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听家长讲述以及走进自然了解相关春天的知识。当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后,将学生带入教室外体会春天之美。当本节课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要给学生设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美丽春景,让学生丰富体验,为绘画创作打好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触摸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结合趣味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审美表现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意识,教师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抓住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步骤和环节,结合学生所喜欢的美术元素进行教学,让学生置身其中,以此达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目的。

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性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由浅入深地采用临摹方式,让学生模仿绘画。教师可以模仿一些动物、人物等,让学生猜测模仿的对象,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形象表现出来,之后让学生共同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五)赏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对一些名人画家的美术作品赏析,从中体会美,感悟美。不同画家的作品都是结合点线面的基本构成表现不同的内容,让观赏者拥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作品,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巧。

例如,《剪纸故事》就是让学生通過作品赏析,了解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欣赏作品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剪纸方面的知识内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对剪纸艺术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讨论观看剪纸作品的感受。教师通过展示系列剪纸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与剪纸相关的艺术作品。基于此,强化学生参与美术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其审美意识。

(六)开展实践,提升审美意识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学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学生喜欢探究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物。为此,小学美术教学中要着重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此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童趣童味”的语言向学生惟妙惟肖地讲述美术知识,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绘画技巧,并使其产生想象与联想,不断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如,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构图,创作更为精美的作品。如此学生掌握创造美的方式,也逐渐形成创新意识。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营造创新性的环境氛围,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信息,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理解美术知识。通过不断地实践,使学生对美术有独到的见解,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将美术课堂搬到大自然,让学生现场观察、体会、感悟绘画对象,融入自身情感,表达自我情感,不断提升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着重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意识,使其体会到美术知识学习的魅力,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将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教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意识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