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性教育的措施
2023-03-22马圆圆 马香梅 唐密波
马圆圆 马香梅 唐密波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育趋近于成熟,对生活及事物的探索逐渐深入,在这一阶段中对学生进行性教育,已不再单纯是从两性与生理健康层面入手,而要适当与道德、心理、法治、安全层面联系起来,引领学生全面的认知性教育知识。高中生物作为开展性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却在面向学生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完整发挥出自身的导向作用。本文采用問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等三方主体分别投放了问卷材料,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课程开展性教育的不足之处。总结了性教育知识渗透与高中生物课程融合的具体措施,希望能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物教学渗透性教育知识存在的不足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某县高中1~3年级学生、教师、家长样本,并对其发放问卷展开了调查。经统计回收有效教师问卷148份、学生问卷1279份、家长问卷869份,在对其进行分析后发现高中生物教学对性教育的渗透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学校缺乏重视,教师认知不够
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当前学校对性教育工作的观念普遍过于陈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对此方面的知识也了解甚少,难以对学生形成系统而连贯的引导作用。在调查过程中,有50%的教师对性教育的看法为“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忽视专门教育,而有91.89%的教师则表示“缺乏专业指导,讲不清楚”;在讨论学校开展性教育工作遭遇最大的困难时,91.89%的教师认为是“受传统思想与某些偏见的影响,人们普遍回避这个问题”,还有超过80%的教师讨论到了“师资”与“观念”方面的问题;最后在被问及“您了解性心理健康教育吗”,有87.84%的教师表示“了解一点”,还有8.78%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了解”。
由此可见,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在开展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难题在于学校观念转变不及时,并且教师对性教育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部分教师虽然能够从生理层面为学生详尽讲解身体发育知识,但是无法联系心理、道德、健康等层面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认知,因此教学工作的开展存在低效且质量不足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缺位,未能形成合力
在教师问卷中,还有83.11%的教师认为性教育不及时的原因在于“家庭对性教育的缺失”,而在进行家长问卷中发现,有超过92%的家长实际是“希望”或“非常希望”学生接受系统的性教育。面对这一矛盾数据,当展开进一步深入调查时发现,有超过50%的家长表示被子女问及性问题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此外还有25.32%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性教育中的困难在于“自身不够了解这方面知识”,或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同时,当提出“如果学校里有专业的老师开展性知识教育讲座,您愿意来吗?”这一问题时,42.69%的家长表示“一定会来”。
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对性教育工作普遍抱有较为重视的态度,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手段,同时与学校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导致家校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垒,无法形成联动协作的教育合力。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发挥出纽带作用,并寻找恰当方式来为学生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三)学生认知浅薄,缺乏正确引导
学校与家庭教育力量不到位,导致目前高中学生对性知识的看法也存在一定偏差,不仅无法正确看待生理上的变化,同时性道德观念和性保护意识也相对较为薄弱,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问卷调查中,有52.11%的学生表示生理变化会对自身造成困扰,并且当成长过程中出现第二性征时,有81.48%的学生表示“很恐慌,很羞耻,想掩藏起来”;而与此同时,又有38.51%的教师表示学生从未向自身提及过性教育方面的问题,39.82%的家长也做出了同样选项;因此在进一步向学生调查“通过哪些方面来接受性教育”时,有24.94%的学生都表示通过“网络”,同时还有49.96%的学生表示在生活中“缺乏正规了解性知识的途径”。
通过以上数据内容来看,高中阶段学生生理上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逐渐扩大,但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并且不愿意向家长与教师求助。长此以往不仅会限制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误导,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教师与家长除了要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之外,还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引导其正确认知性健康知识,达成更为理想的教育目标。
(四)缺乏课程建设,难以恰当融入
在向教师提出“哪个阶段开展性健康教育比较合适”时,只有5.41%的教师选择了高中阶段;同时对于“开展学生性教育工作最大的困难”这一问题,59.46%的教师选择了“教材”,27.7%的教师选择了“设施”;最后在表达对当前学校性教育工作的看法时,47.97%的教师选择了“形势和内容不佳”,还有75%的教师选择了“学校不重视”。
由此可见在当前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对性教育工作在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性与内涵理解不足。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有效的工作手段,难以在教材中准确找出能渗透高中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最后通过学校当前开展性教育工作的态度能够发现,高中阶段学校与教师普遍还是将更多精力都投入到了学生与考试有关的学习方面,没有注重在教材范围之内进行适当拓展,导致学校在此方面的工作经验不足,难以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渗透性教育的工作原则
(一)适时适度原则
所谓适时适度原则,便是强调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其当前阶段的现实需求展开性教育工作。其中“适时”强调教师要把握好恰当的渗透时机,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状态以及当前掌握知识特点,将性教育知识巧妙地融入课堂,确保能够在学生“问题产生”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答疑解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困惑;“适度”则是需要教师掌握性教育知识的渗透方向、目标以及范围,紧密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引领其接受适宜的性知识,如此才能够发挥出性教育工作的完整价值,充分体现出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优势。
(二)科学准确原则
首先,教师在向学生传递性教育知识时,使用的语言要客观规范。立足科学视角引领学生正确解读其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以理性的视角看待成长问题,并形成正确的两性观念;其次,教师所采用的方法要生动恰当,不但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现实需求,确保学生能够完整掌握教师传递的信息内容,并在今后遇到同样困惑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延长性教育工作的影响实效;最后,教师选择的内容要系统全面,不但要从生理层面为学生详尽解读知识,还需要从心理、法治、道德以及健康等视角为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心理和性道德观念。
(三)家校合作原则
性教育并非一项阶段性的教育工作,而是伴随学生成长持续产生影响的一项系统性知识教育。因此在教学开展期间,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正确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与单一性,同时积极联手学生家庭的教育力量,确保对学生产生全面的教育引导。为此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科学了解有关性教育方面的内容,更要发挥出自身的组织引导作用,向家长正确普及性教育工作的手段,确保能够在学生成长期间起到全方位呵护的作用,妥善解决学生的成长困惑。
(四)贴近生活原则
性教育开展的目的是切实解决学生的成长烦恼,使其能够平稳度过身体的发育时期。教师在开展性教育工作时,不能一味地从教材层面入手,而是要注重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性教育知识。为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遵循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当前社会中的性热点话题进行适当拓展,同时关注学生当前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科学看待有关性知识的学习内容,如此才能够避免性教育工作成为空中楼阁,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性意识和性观念。
三、高中生物教学渗透性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立足教材本位,系统引入性教育内容
生物教材是围绕学生成长规律而设置的教学内容,其中不仅考虑了高中学生当前的认知特点,同时也兼顾了学生对知识的现实需求。因此生物教师在开展性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教材为起点,适当拓展并引入相应的课外教学资源,确保课堂中为学生传递的知识内容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并保证能及时恰当地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生理方面的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激素调节的过程》这一课中,教师在为学生介绍人类生殖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的过程中,除了从生理层面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器官结构以及功能之外,还可以联系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耐心提醒学生发现自身当前正悄然发生的一些变化,如性格、情绪、身体等等,还可以联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为学生解释这些变化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生理发育过程,并逐渐认识到这种变化是成長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从而有效调整学生心态,使其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做到坦然面对。
(二)丰富校园活动,科学展开性教育引导
高中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对其造成的不仅仅是生理层面上的变化,同时还包括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客观面对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使学生能够建立系统的认知结构。为此,高中生物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中展开性教育工作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为其设计不同类型的身心健康教育活动,以此确保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呵护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线上心理咨询室”“线上图书馆”的方式,在校园网站中开设专题栏目,使一些正面临性知识困扰的学生能够主动敞开心扉,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向教师倾诉自身烦恼,通过教师疏导或是书籍资料缓解内心压力,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小组的方式,组织班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探索一些两性方面的知识,使其不仅能够对此形成正确认知,同时还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自身生活问题。以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为例,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理发育过程之外,还可以围绕“科学”“健康”“安全”等主题引导学生对性知识展开自主探索,如“月经与遗精现象是如何产生的”“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怎样进行护理”以及“如何正确应对青春期的性冲动问题”等等。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探索性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受到外界的误导或影响,从而为其成长创造理想环境。
(三)加强平台建设,开展三位一体性教育
目前,高中生物教师对于性教育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这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为此学校除了需要加强培训指导之外,还需要注重展开平台化建设工作,通过积极引入家长以及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大学校性教育工作的力度,确保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例如,学校可以以校园网站为基础,邀请社会心理机构与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共同探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重视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同时适当分享一些案例帮助师生解决困惑。如此一来,学校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教育引导服务,也可以使家长获得一些有效建议,确保能够在家庭中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有效为学生塑造更完整的教学环境。
(四)打造第二课堂,开设生活性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是围绕对学生的实践、生活以及成长提供服务的课外活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递科学的生理知识以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性道德、性认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索,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与生物课堂起到相互呼应的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新闻媒体资源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中的一些性犯罪现象,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防护意识,远离生活中的一些侵害行为,并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主题班会的方式,围绕“两性交往”“成长烦恼”的青春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意识到青春期男女生在生理方面的一些不便,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关心,互相照顾,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高中阶段在生物课程中融入性教育知识的问题以及实践措施,强调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学生的成长问题,同时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主动通过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联动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确保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形成理想的教育合力机制,为学生的个体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家校共育视角下县域高中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S[2022]GHBZ13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