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 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民政部发布“2022 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2023-03-22策划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本刊编辑部执行李雪杨兰

中国民政 2023年3期
关键词:救助网格精准

☉ 策划/民政部社会救助司 本刊编辑部 执行/李雪 杨兰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2022 年5 月,民政部部署开展2022 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各地民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周密组织安排,扎实推进改革创新试点和创新实践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为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据统计,2022 年各地报送参评案例108 个,体现了广泛的参与性。根据各地报送、专家评审及线上答辩情况,日前,民政部确定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等15 家单位提交的成果为“2022 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案例集中体现了各地在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积累的鲜活经验,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本刊对优秀案例进行摘编,为各地结合实际、借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的先进做法、典型经验提供参考,助力各地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案例摘要

浙江省杭州市 创新打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

杭州市以推动低收入群体迈入共同富裕行列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聚焦低保低边特困对象以外的其他因疫因病因灾等导致生活相对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创新打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应用,对潜在困难对象进行动态监测、智能预警、分类帮扶。应用上线以来,已对全市14 万余户低收入家庭开展常态化监测,为10928 个触发预警的家庭提供多元化帮扶救助。

一是高效协同,构建“多维度一体化”的指标体系。打通人社、教育、住保、医保、残联等多部门数据,通过走访排摸、主动申报、数据共享等方式,建立形成动态管理的低收入基础人口库,将全市潜在风险对象纳入救助帮扶监测范围。从对象来源、家庭结构、健康状况、就业情况、财产情况、支出情况和其他情况等7 大维度、50 余类指标体系、100 余项数据字段,构建低收入家庭抗风险能力赋分体系。通过实时监测低收入家庭动态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处置预警信息,有效提升潜在救助帮扶对象发现效率,推动社会救助“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是精准配置,搭建“全方位智能化”的分析网络。建立低收入家庭算法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研判,形成家庭精准画像,将社会救助政策、资源、服务项目与困难群众需求精准匹配,为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立体帮扶。结合低收入群体地理分布图,展示辖区内低收入家庭救助服务需求、位置、数量、抗风险能力强弱等基本状况,合理配置社会救助服务,实现区域救助资源整合。通过精准绘制低收入家庭画像,推动救助关口前移,实现救助方式从“事后救助”向“事前预防”转变。

三是多方联动,打造“共享型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全面梳理整合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综合帮扶资源与服务,形成政府救助、社会帮扶清单。通过链接多元化服务场景,精准获取困难群体的多维需求,实现救助需求与救助资源精准对接。将符合部门救助条件的低收入预警对象,通过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推送至相关专项救助管理部门;对暂不符合部门救助条件、但有其它帮扶需求的潜在风险对象,转介区县、镇街、村社三级“助联体”多元化帮扶。

上海市长宁区 建立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体系

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率先探索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体系。

一是树立“多维贫困”救助理念,建设三层救助网络。预防层面,与现有政策相衔接,注重困难群体的整体赋能,预防困境发生或累积;救助层面,从困难对象的具体困难类型、程度和特点分析,综合考虑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等维度,开展心理关爱、社区融合等服务;发展层面,注重发展性因子能力建构,从困难家庭儿童青少年能力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支持网络建构以及积极品质养成等多方面提供支持服务。

二是建立需求综合评估体系,奠定精准施策基础。锁定重点服务人群,以长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多维贫困”指数全面反映“区域困难差异”,更精准地找到家庭及个人致贫致困的根本原因。目前,已完成线上困难群众数据分析6285 人次,筛选出高度困难788 人、中度困难4293 人、低度困难1204 人。

三是构建救助服务保障体系,加强主动服务机制。开发“长宁区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综合评估系统”,及时发现困境根源、匹配救助政策、提出服务建议、链接服务资源;组建“社区救助顾问+社区救助志愿者”队伍,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尽责+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需求综合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评估指标,加强基层队伍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救助综合需求评估指南;汇集“政策+资源+服务+人员”四张社会救助清单,逐步实现需求统一评估、对象统一认定、结果多方应用、救助综合实施。

四是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开展全程式、陪伴式服务。根据困难程度划分,建构分层、分类、阶梯式救助服务体系。一方面,对不同程度的困境家庭开展相应的一般预防型、托底保障型、支持发展型和紧急保护型服务。另一方面,实施分类救助“四个精准”:服务信息精准核对、服务需求精准对接、服务项目精准实施、服务流程精准监督。截至目前,长宁区通过上门走访、活动小组等服务形式,已开展陪伴式服务713 户3675 次,陪伴式小组活动2366 人次。

重庆市渝中区 创新智慧救助模式

2022 年以来,重庆市渝中区聚焦高质量、精准化、智慧化,紧抓“救助通”试点项目契机,以“六化五度”模式为突破口,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切身利益,提升社会救助实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数字化赋能、便民化重塑,高位推进试点项目。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双挂帅,将智慧救助纳入渝中区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重要内容,开通“救助通”线上微信小程序和线下窗口智能终端两种申请渠道,申请流程缩短为3 项,统筹发展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事联办、精准救助。二是一体化集成、精准化核对,整体提升流转速度。率先制定统一的低收入人口信息采集标准,各级、各类困难群众信息统一汇入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跨层级跨平台无缝流转。采用民政部制定的个人授权书全国统一模板并结合本地实际补充完善,利用人脸识别、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实现一次授权、全网通用。三是专业化队伍、网格化联动,推进民生直达民需。每年投入1300 余万元,在街道和社区配备专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221 名,确保专职、专业、专人。完善双线模式,线上通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及时监测预警,线下依托767 个基层网格和社会力量,通过“救助通”代为申请救助、信息采集。

主要成效如下:一是救助申办的便捷度显著提升。“救助通”小程序为出行不便、远在异地的困难群众提供了申请社会救助的有效解决方案,办理时间缩短至10 ~15 个工作日。二是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切实增强。统一采集入口和数据标准,联动人社、残联等10 个区级部门,共享38 项、7 万余条信息数据,低收入人口信息数据库范围扩大至3.9万余人。三是核查比对的流畅度更加显现。在全国率先实践统一授权标准,奠定跨省授权互认基础,部、市、区三级数据库实时共享,同步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查。四是救助工作的透明度持续提高。申请办理数据从基层同步至区级、市级和民政部,随时接受各级监督,有效遏制“人情保”、吃拿卡要、暗箱操作、拖延刁难等问题。五是基层力量的聚合度逐步加强。减少人工审核审批、数据重复录入,帮助基层救助人员“轻装上阵”,有更多精力开展入户走访、主动发现、救助转介等服务。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共筑“相帮扶” 打造“城温暖”

相城区地处苏州市区北部,城乡发展融合度较高,全区共有各类困难群体3661 人。近年来,相城区坚持以困难群众“没有不满意”为目标,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温度,打造“相帮扶·城温暖”困难群体帮扶服务品牌,积极开展民政部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彰显了社会救助“让无助者得到帮助,让无望者看到希望”的时代价值。

一是围绕“救助谁”,做到主动帮扶。通过搭建智慧化平台、建立融合式阵地、打造管家型团队,将救助关口前移,使主动发现“沉默的少数”成为可能。

二是围绕“救什么”,做到温暖帮扶。从过去以兜底线为主的基本保障,向实现优服务拓展转变。在服务项目上突出服务类救助帮扶比重;在服务内容上,不断将救助服务由便民、访视、照料等,拓展到生活、就业、服务、教育、助医、助残、精神关爱、法律援助,解决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在服务对象上聚焦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员上岗就业。

三是围绕“怎么救”,做到精准帮扶。改“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服务为“精准滴灌”的定制式服务。做到帮扶需求、施策、管理精准化,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四是围绕“谁来救”,做到立体帮扶。将“政府大包大揽”转变为“社会协同参与”,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救助格局。通过党建示范引领,搭建需求链、资源链和政策链,融合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弱有众扶的温暖氛围。

相城区以统筹救助资源、精准满足需求、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的探索实践逐步深化,“相帮扶·城温暖”困难群体帮扶服务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救助服务覆盖率、精准率、满意率接近“三个百分百”,实现了由各自为政向集约聚合、由粗放式向定制式服务、由传统救助向温暖服务、由普惠救助向按需施策“四大转变”。2019年以来,全区共投入帮扶资金1.97 亿元,其中社会帮扶资金5388 万元,开展帮扶项目3875 个,受益人群近8 万人次,困难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福建省上杭县 积极探索建立集中托养救助制度

作为革命老区,福建省上杭县发扬敢于先行先试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政策的改革创新。2020 年以来,上杭县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服务试点工作,在提炼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基础上,制定了《上杭县特殊困难群体全瘫痪人员集中托养实施办法》,对具有本县户籍的低保对象、重点帮扶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低收入对象(低保边缘家庭)中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瘫痪在床人员在定点养护机构集中托养护理的,给予集中托养救助,发放集中托养护理补贴和适当的医疗费用补助。

一是精准识别,力争不落一人、不漏一户。组织全县21 个乡镇,以村为单位,对特殊困难群体失能人员进行精准识别。并对分散居住和入住机构的失能人员全面摸排登记,建立失能人员工作台账,动员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家属申请救助。

二是规范申请,严格审批。护理补贴按失能人员实际入住养护机构时间核算,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2000 元,并进行动态调整。护理补贴由失能人员本人或其监护人申请,养护机构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民政局审批。集中托养医疗费用补助,即失能人员集中托养期间到养护机构以外的医疗机构门诊及住院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含必要的护工护理费),由县财政按当年实际入住人数每人每年5000 元列入年度预算,实行定额控制。落实叠加救助政策,各乡镇动员并协助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家属申请叠加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低保等其他救助政策待遇,减轻集中托养资金负担。同时,将失能人员集中托养救助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2021 年预算资金169 万元,2022 年预算资金73 万元。

三是注重动态监测,强化救助成果。及时更新失能人员数据,确保乡村两级有的放矢地开展救助工作,推动“常态化”向“多层次”深入;发动乡镇及社工站调查核实居家失能人员入住养护机构的意愿,主动发现并动员符合条件的对象入住养护机构集中托养,实现“被动救助”向“主动发现”转变;对享受集中托养护理补贴的失能人员进行巡访,确保救助资金使用安全,力求“事前审核”与“事后监管”并重。

截至2022 年底,上杭县已救助集中托养的半失能人员和轻度完全失能人员31 人次、支出资金13.18 万元;救助集中托养的重度完全失能人员102 人次、支出资金63.05 万元,有效缓解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照料护理及劳务创收困境,得到特殊困难失能人员家庭的普遍称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以四个“多”助力困难群众脱困

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在困难群众解困脱贫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以四个“多”为突破口,构建了主动发现精准认定救助对象的新方法,开辟了多视角综合评估救助需求的新思路,形成了统筹有力、综合施策的新机制,探索了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新路径,开创了政府、社会、家庭共治困难的综合救助新格局。

一是多维度综合评估困难家庭。武昌区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的原则,一网汇集占全区人口9%的低收入人口基础数据,划分四个圈层分层分类动态管理,并从教育、劳动能力、健康、资源等维度统筹选取因能力缺失致贫致困的因素,探索构建了线上线下双架构多维度评估模型。线上利用大数据关联分析初步识别困难群体,开展常态监测、快速预警;线下通过入户走访摸排,精准识别救助对象。

二是多视角综合评估救助需求。成立街办主导、专业社工机构参与、相关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综合研判小组,从基本生活、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心灵慰藉、家庭支持网络构建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显性和隐性救助需求,民政协理员制定具体的帮扶项目,形成一户一档一策综合帮扶方案。

三是多举措综合实施救助帮扶。引导支持专业社工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推进社会救助从单一的物质救助向帮助困难群众增权赋能转变。同时,出台《武昌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困难对象救助申请摸排表,更好地为基层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提供支持和引导,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救助。

四是多路径畅通求助渠道。提升智能化救助水平,开发建设困难群众帮扶解困系统,实现低收入家庭动态监测、分层分类管理救助对象、救助结果绩效评价等工作网上办理。积极推动武昌智慧救助平台与民呼我应、鄂汇办等平台共通共融,建立综合救助调度通道,及时受理困难群众求助。高效打造社会救助服务“一网通办”,在 “武昌民政”等公众号开发“社会救助”服务,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

安徽省六安市 建立村级“救急难”互助社

为进一步兜牢困难群众保障底线,安徽省六安市稳步推进村级“救急难”互助社,通过政府财政投入、集体经济补充、社会力量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救助资金,形成救助合力,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给予应急过渡性救助。

一是高站位,精心部署。印发《六安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方案》,明确推广完善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制度的工作任务。成立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设立办公室,以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为契机,统筹推进“救急难”互助社工作。

二是强规范,高效运行。构建县区民政牵头抓总、乡镇督促指导、村级负责落实的纵向延伸责任体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工作执行力。充分发挥村级“救急难”互助社紧贴群众的优势作用,依托线上预警和线下摸排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发现困难群众,及时对遭遇重大变故、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等紧急情况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先行救助,推动“救急难”工作运行更加高效。

三是强调度,压实责任。强化责任落实,积极把互助社建设运行纳入全市民政工作要点,制定工作任务落实清单,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季度定时下发社会救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对“救急难”互助社工作进展明显滞后的县区予以严格督促,在年度考核中仍未达标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对“救急难”互助社推进工作中组建有序、运行有效的县区给予表扬,广泛宣传“救急难”工作优秀案例,发挥引领作用,形成示范效应。

通过建立村级“救急难”互助社制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资金来源更广;创新救助方式,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更紧。目前,六安市1969 个村(社区)已成立1918 个“救急难”互助社,组建率达97.4%。2022 年,共筹集资金4067.85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287.65 万元、村集体经济860.06 万元、社会捐赠920.14 万元,实施救助1.14 万人次,支出资金1246.15 万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以案例库建设为依托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兜牢民生底线、落实精准救助为目标,针对基层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和疑难问题,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建设社会救助案例库,帮助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举一反三,科学把握和精准落实救助政策,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

一是搭建坚实的案例库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昌吉市汇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担案例库运营维护。州、县两级民政部门负责案例库建设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专家团队对所采集的案例辅助筛选、分析研判,数字技术团队定期对案例库进行更新,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是案例的总结提供者和最终使用者。

二是构建完备的案例归集体系。通过编写政策解析、常态化入户采集、部门数据定期共享、基层审批反馈、群众诉求归集五种方式采集案例,经专家团队线上分析研判后上传至案例库。目前,案例库中共有各类案例3623 例。

三是用足案例库的指导服务功能。案例库包含前台网站、在线预览、在线投稿、在线编辑功能。网站按照救助对象类别和认定标准进行栏目分类,方便读者查询。经统一授权,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可通过内网查询政策和查看案例。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可以围绕政策解析、案例基本信息等内容进行投稿。专家团队、案例库运营方及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研讨、实地摸排等情况对案例进行在线编辑。

四是建立案例优化完善机制。将案例学习研讨纳入民政业务培训中,在培训课程中设计案例讲解环节,筛选典型案例组织学员讨论;在培训测评中融入案例考试内容,并将测评结果推送至案例库,便于州、县民政部门及时了解培训效果。组织专业社工到村入户发放宣传册,对案例进行讲解。

案例库建设以来,全州累计新增低保 492 户,退出480 户,在县(市)对救助对象的复核中,同类疑似不符合信息检出率小于10%,救助对象识别更精准。推行低保审批权限下放的乡镇(街道),通过借助典型案例,普遍实现审批 20 天内完成,救助工作更加高效。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建立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

为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2022 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出台了《嘎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充实社会救助协理员队伍,补齐了经办服务能力短板,社会救助工作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严把选任入口关。按照“县聘、乡管、村用”的基本原则,参照“村两委”的选任标准,优先在“两委”班子成员内的党员、退役军人,以及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人员中选聘。2022 年,全市1505 个嘎查村(社区)选聘1529 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其中,村“两委”成员占比80%、党员占比33%、社会工作者占比13%,平均年龄为49 岁。通过严格的准入选任机制,选聘了一批讲政治、守纪律、勇担当的协理员从事社会救助工作。

二是精准划定责任田。《办法》明确了嘎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和培训要求。重点负责协助民政部门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入户核查、低收入人口的摸排等救助服务工作,以及民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社会救助工作。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和业务指导,帮助社会救助协理员熟练掌握社会救助政策,有效提升履职能力。

三是用好考评“指挥棒”。通过创新实施社会救助协理员绩效工作补贴制度和考评机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工作积极性。绩效工作补贴由基础补助、工作量补助、奖励补助三部分组成,各旗县对社会救助协理员开展年度考核评议。

四是保障激励促担当。根据规定,社会救助协理员年人均工作补贴不低于2400 元,所需经费由自治区、市和旗县财政分级承担。2022 年,乌兰察布市1529 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年人均工作补贴为2490 元,其中自治区补贴1680 元、市本级补贴239 元、旗县配套571 元。通过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调动了社会救助协理员的积极性。

2022 年,社会救助协理员主动发现各类救助对象3.3万人,摸排低收入人口7036 人,调查核实临时救助对象4.2万人次,协助核查存在预警信息的救助对象13.7 万人次,清退不符合保障条件对象4 万余人,确保救助对象“零遗漏”、精准救助“零差错”。

海南省琼海市 构建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刚性支出核减指标体系

近年来,海南省琼海市民政局探索构建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刚性支出核减指标体系,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实现分层分类精细化管理。

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为低保边缘群体多维画像。琼海市低保边缘家庭具有以下趋同性特征:家庭规模大于全市户均人口,无稳定收入来源;医疗和教育支出是主要刚性支出;农村低保边缘家庭收入来源单一,经济作物歉收造成家庭收益锐减。针对低保边缘家庭偏向于支出型困难的特点,将认定重点放在刚性支出核减上。二是构建核减指标体系。核减指标体系涵盖医疗、教育、居住、就业、交通和通讯、农业生产成本支出等。在教育方面核减住宿费、技能培训学费、报名费、学习用品费;住房方面核减住房基本装修费用;增加残疾人就业扣减项;细化就业成本。首次将因价格波动造成的农作物经济损失纳入刚性支出项。三是制定标准化实操流程。制定低保边缘家庭核减指标调查表,对每一项支出进行量化,缩短了调查时间。同时针对退保对象,工作人员根据调查表直接认定,相关资料不再重复提交,简化了工作流程。

工作成效如下:一是推动扩围增效。解决了低保边缘群体认定难、收入界定难问题。2022 年以来,新增纳入低保边缘家庭340 户1403 人,全市低保边缘家庭单人纳保170 人,适当扩大了社会救助覆盖面,社会救助安全网更加扎实严密。二是激发“造血”功能。联合市就业局针对低保边缘家庭开展26 场就业专场招聘会,发动低保边缘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864 人参与,其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有417 人。通过跟踪回访,90%家庭月收入比之前增加了2500 至3000 元。三是精细化管理。建立了低保边缘家庭数据库,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实现了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与专项救助的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家庭纳入各部门救助范围。2022 年,对低保边缘家庭实施临时救助270 人次、大病救助28 人、住房救助9 户、就业帮扶417 人。

四川省达州市 以数字化破解社会救助监管难题

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面宽量大、点多线长,仅靠传统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有效监管要求,如何实现精准识别、动态监管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四川省达州市围绕实现精准、高效、温暖、智慧、阳光“五个救助”目标,构建起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社会救助综合监管机制和服务体系,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夯实数字监督基础。达州市成立以党委政府领导牵头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将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情况纳入市级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评重要内容。建成“城市大脑”,统一规范数据标准,目前,已共享户籍、车辆、住房、社保、公积金等12 个部门24 项救助业务所需的核心关键信息。部署建设“一库一平台”,实现了部、省、市跨层级、多部门的互联互通,救助业务实现网上办理、数字监管。

二是突出数字治理,强化在线监督预警。达州市开展救助数据梳理,将数据分为民政救助、其他救助部门和核对共享三大类,从身份标识、收入信息、支出信息、财产信息等维度进行数据处理,建立人员变动类、财产超标类、重复保障类、收入超标类、其他类5 类退出规则,通过交叉比对、关联分析、综合评估等手段,对达到退出条件的人员,系统自动进行识别分析,实现在线监督预警。

三是实施在线跟踪,提升数字监督效率。达州市采取预警发现、线上跟踪、线下督办的方式,推进疑点问题调查核实,形成闭环管理。2021 年5 月以来,通过数字监督,累计发现收入财产超标、人员死亡等疑点数据8484条,经调查核实,不符合条件退出2628 人,符合条件保留5856 人。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制度,落实县级“3 个100%+1 个30%”监督检查责任,即:对疑点问题、信访举报、备案人员拦截的信息进行100%实地调查核实,对新申请对象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抽查。制定责任追究办法,对调查不深不细的,纳入重点督办事项进行跟踪督办,重大事项抄送纪委监委及县级党委政府。

四是依靠数字监督,打造廉洁救助样板。达州市以数字监督为基础,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精准的救助服务体系。依托数字监督实施便民化改革,群众申请只需提供“一证一书”,其余证明资料通过在线平台查询获取,方便群众办事。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办理低保、特困平均用时15个工作日,急难型救助1 天即办,救助效率明显提升。

江西省抚州市 建好“小网格” 服务“大救助”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经办服务能力,江西省抚州市将社会救助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构建“小网格”服务“大救助”的新模式,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划网格,建体系。借助综治网格升级建设基层治理网格契机,将村(社区)承担的社会救助服务事项融入网格中,在全市优化设置13427 个网格,配置专兼职网格员51105 名。清晰划分村(居)委会干部和网格员职责,形成村(居)委会干部在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窗口服务”、网格员在网格内“移动作业”的工作模式。

第二,优服务,提质效。一是推行“655”工作方法。推行“容缺办、代理办、预约办、即时办、网上办、上门办”6 种救助方法,组织网格员常态化开展“5 种特殊情形必到、5 类重点群体必访”活动,将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第一道防线前移到网格。二是打造“一条链”工作模式。依托抚州市“一窗式”政务服务系统,建立“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结果反馈”的“一条链”工作闭环。三是建立帮代办工作机制。针对高龄老人、残障人士和留守妇女儿童及特困对象等特殊群体行动不便、申请救助程序不清等问题,全面推行社会救助服务“帮办代办”制度,把服务送到困难群众家门口。依托网格员,全市在2022年共帮助23142 名困难群众解决政策咨询、救助申请等方面问题,为3397 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第三,强保障,稳运行。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择优招聘专职网格员,并建立相应成长和退出机制;吸纳有履职能力的党员和城乡综治员、城市协管员、志愿者等担任兼职网格员,选优配强工作队伍。落实网格员薪酬待遇,对专职网格员参照社区工作者工资标准发放薪资,对兼职网格员中的无职党员和无单位志愿者发放交通和通讯补贴。以量化打分形式评定网格员工作等次,并将评定结果与专职网格员薪资报酬挂钩,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专职网格员作为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提高网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打造“党建+社会救助”新样板

2022 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紧盯社会救助工作短板,创新开展“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实践,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社会救助各领域、全过程,有效实现了主动救助、精准救助、温暖救助工作目标,推动了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三强化”,推动主动救助。强化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实行“书记抓、抓书记”机制,把社会救助列入党委工作清单和网格管理,镇(街道)党委书记担任包镇(街道)网格长负总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包村(社区)网格长。强化党组织对社会救助的考核管理。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镇(街道)党建履职和绩效工作双考核体系,把社会救助事项纳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清单。强化党组织对社会救助的监管作用。建立救助工作动态“周汇报制度”和“月会审制度”,把好履职关和出入关。

二是实行“双线发力”,推动精准救助。增强基层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力量,强化线下网格化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优化整合资源,建立直通到底的网格管理体系。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党员、干部全部参与到网格社会救助工作。全市基层社会救助人员力量由1300 多人增加到2.35 万人。发挥党组织统筹整合能力,优化线上信息化管理,推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将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终端前移,推行救助事项“帮办代办”。拓宽社会救助申请渠道,在“钦点即到”小程序随手拍模块中增加社会救助自助申请功能,方便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社会救助,打通便民利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三服务”,推动温暖救助。强化“一卡连万家”党群服务。主动公布镇(街道)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手机号码,发放“党群联系卡”和服务清单。发放《退(停)保服务告知书》,执行回访制度,持续关注退出的群众,让群众感党恩,纳入高兴、退出愉快。强化党员结对帮扶服务。推行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定期上门入户开展探访,落实24 小时跟踪联络机制,确保民政关爱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强化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救助服务。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千社助航”行动,引领社会慈善力量积极参与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依托社工站以“党员+社工”入户核查模式,提高核查速度和效率。开展“党员+社工+志愿服务”进乡村活动,服务困难群众。

山东省曲阜市 创新打造“儒乡曲阜·诚信救助”品牌

诚信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山东曲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提出的“使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的目标定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诚信体系,打造“儒乡曲阜·诚信救助”社会救助品牌。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构建“1146”工作机制。“11”即以党建为统领、以诚信文化为引领;“4”即以市社会救助中心、市诚信体系建设办公室、济宁曲阜两级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为管理中枢,将救助对象纳入征信管理,创建诚信社会救助宣传平台、制定诚信社会救助服务标准、建立诚信救助档案;“6”即健全完善救助申请人诚信声明和授权核对、救助经办人员备案、市镇村三级公示、救助监督员、救助督导检查和教育培训等制度。出台社会救助对象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第二,注重面上铺开,创新开展“10 个1”特色活动。设立“信·救助”统一文化标识;联合省委党校专家教授建立“满心工作室”;组建志愿服务“信鸽服务队”,开展常态化诚信救助活动;建设一批诚信典型村、开办“诚信讲堂”;建立申请救助个人诚信告知书、温馨提示卡制度;建设上下贯通的核对平台;评选一批社会救助诚信个人,树立诚信榜样;举办一次诚信救助论坛;制作关于“诚信救助”、社会救助满意度调查节目;开展“诚信救助”政策主题宣传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群众对诚信救助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提升诚信成效,推进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策落地执行。及时落实各项救助政策;推进“济时救”品牌建设,切实提高救助的时效性;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主动发现、分类救助。二是推动救助对象讲诚信,做到救助“申请-纳入-退出”全过程诚信。及时向救助申请对象发放诚信告知书,倡导救助对象在家庭状况好转时主动告知镇街,积极主动配合动态管理。目前,已有259户486人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救助,4700 人在申请救助时主动签订诚信声明书。三是发动社会力量、社会公众促诚信。在全市各村(社区)推行张贴“济时救·‘码’上服务”二维码,方便群众获取救助信息;加强对救助工作全方位监督,公布监督电话,落实近亲属备案制度,推进救助工作公开公正实施。

黑龙江省同江市 推动政府救助、慈善救助衔接互动

近年来,黑龙江省同江市围绕推进共同富裕任务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作为,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政府救助、慈善救助有效衔接,制度、资源、服务协同联动,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打造了温情救助、闭环兜底“同江模式”。

一是建制度,聚焦制度衔接闭环。完善了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救助、临时救助等4 项基本社会救助制度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9 项政府专项救助制度,设立了助困、助医、助学等6 项慈善救助项目,明确了慈善救助10 类覆盖人群范围,形成了政府保基本、慈善提质效良好局面。

二是搭平台,聚焦资源衔接闭环。搭建“一库一录一清单”网络。整合涵盖16家政府部门43项18.8万条基础信息的“民政一体化数据平台”。主动对接汇集87 家社会组织、12 家社工站、108 支志愿者队伍、530 名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列入“爱心铭录”。采集建立捐资助学、助老、助困等6 大类困难群众救助帮扶需求“心愿清单”。推行“一键式”派接单模式。依托大数据赋能,实现困难群众需求申请“一键派单”,政府救助经办机构部门、慈善组织“一键接单”。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派接单49 件,实现了让数据“链接”,让智能“帮办”。

三是创品牌,聚焦服务衔接闭环。积极推行“救助+服务”模式,创建“同心爱民”服务品牌,培育救助类社会组织,调动社工、志愿者、慈善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秉承“有需求快回应”服务理念,为困难群众提供灵活、多样、专业、及时的救助服务。2022 年,同江市政府先后投入资金274.54 万元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同心爱民”服务164 例(次),服务对象1 万余人次,服务时长5100 小时,线下对接中转捐资助学、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服务需求清单350 余件。同时,健全主动发现服务机制,依托政府部门、乡镇街道、社工站、慈善组织、爱心人士等,开展新申请社会救助核查158 户327 人,“线上先行救助”1010 人次,支出141.3 万元,全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7342 人次、5969.3万元。慈善组织主动参与,主动介入,对接开展助医、助学、助困等爱心活动68 次,“线下主动发现”21 起,全年社会慈善帮扶补充救助351.74 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456 人次。

猜你喜欢

救助网格精准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水下救助抢险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精准的打铁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水下救助抢险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