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7个沙田柚品种(系)的果实品质分析与评价

2023-03-22杨海建

南方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柚类食率沙田柚

王 武,杨海建,洪 林,杨 蕾,王 敏,李 霜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 401329)

重庆是全国柚类主产省(市)之一,栽培历史超过200 年,是柚类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分布区域之一,拥有较多地方特色的柚类品种资源。柚产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地理和气候条件差异,同一柚类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表现的性状和品质差异较大,同一地区栽培不同柚类品种表现也较大。重庆地区形成了梁平柚、长寿沙田柚、垫江白柚、丰都红心柚、巴南五布柚5个柚子产区,栽培面积3.85 万hm2,产量45.5万t[1-2]。

沙田柚原产于广西容县沙田,是柚类优良品种之一。据资料显示,重庆长寿地区种植的沙田柚1887年从广西引入沙田柚种子,至今超过130 年,由于实生繁殖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以果实为特征的一系列栽培品系,如古老钱、癫疙疤、菊花青、冬瓜圈、薄皮、沙棒等品系,果实品质以古老钱最佳,菊花青、冬瓜圈次之,沙榛、癫疙疤略差。长寿沙田柚果实色泽金黄,外观美观,味浓,醇甜如密,脆嫩化渣,品质上乘,丰产稳产,1985 年评为全国优质柚,2006年被评为中华名果,2009年长寿沙田柚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长寿区沙田柚主要分布在邻封镇、但渡镇、葛兰镇、江南镇等乡镇,栽培面积已经达到5 533 hm2,产量2.0 万t,以古老钱、沙榛、癫疙疤为主栽品种[3~7]。胡莉等(2010)对重庆长寿沙田柚农业气候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长寿区沙田柚海拔最适宜区为230~330 m,年平均温最适宜区为17.6~18.2 ℃,全生育期(即萌芽—果实成熟)的总积温(≥10 ℃)为5 890 ℃左右,总降水量为1 110 mm 左右,总日照时数为1 109 h左右,有利于长寿沙田柚树体的生长发育及果实的成熟[8]。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柚类种质资源圃侧重于收集、保存、分析评价重庆地区柚类资源,目前收集保存柚类资源80 份以上。本文对7 个沙田柚品种(系)进行果实品质理化指标分析与评价,旨在为重庆地区沙田柚品种(系)系推广栽培提供相关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7 个沙田柚品种(系)(古老钱、长寿沙田柚、癞疥疤柚、薄皮细柚、岑南沙田柚、早熟沙田柚、真龙柚)采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柚类种质资源圃,果实品质理化指标参照《柑桔鲜果检验方法》GB/T 8210—2011标准在实验室内完成。

取样时间为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果实成熟时采果。取样标准为,每份资源选定3 株,每株树分别在不同方位摘取成熟、无损伤的鲜果4 个,每份资源共计12个果实作为样品果。

1.2 测定方法

观察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面光滑度,测量果实横径和纵径,以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计算果形指数。用电子秤称量鲜果重量、果皮重量等,计算可食率。切开果实测量计数果皮厚度、囊瓣数、果肉颜色和种子数量感官评价。将12个鲜果果肉混匀用榨汁机捣碎榨汁过200 目滤布,用手持糖量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NaOH 中和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g/100 mL),计算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1.1 果实重量

品种(系)间单果重差异较大,品种(系)内年份间单果重存在一定的差异。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单果重2021 年比2020 年增加,2020 年平均单果重0.85~1.36 kg,2021 年平均单果重1.0~1.6 kg。真龙柚果实单果重大于其他6 个品种,平均单果重在1.3~1.6 kg,长寿沙田柚果实较小,平均单果重0.85~1.10 kg,二者平均单果重相差0.5 kg。早熟沙田柚和癞疥疤柚平均单果重在1.2~1.3 kg,古老钱和薄皮细柚平均单果重1.0~1.1 kg。

2.1.2 果形指数

果实形状,简称果形,指典型成熟果实从侧面观察所见的形状。果形指数用于区分果实形状的指标,果实纵经与横径的比值。分析2020—2021 年7 类沙田柚品种(系)果实的数据可以看出,品种(系)间果形和果形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果形主要为梨形和锥形,果形指数在1.0~1.2,但品种内年份间没有差异。其中2021 年早熟沙田柚和癞疥疤柚果实部分果形呈现倒卵形。根据《柑橘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将柚类果实形状分为8 类,其中第7 类梨形更加符合部分沙田柚果实形状[9]。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研究学者把沙田柚果实形状(梨形)描述为葫芦形,这种描述有所不妥。

2.1.3 其他指标

2020—2021年7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成熟后,品种(系)间果实外观色泽和果肉色泽没有差异,果实色泽均为黄色,果肉色泽为米黄色。果皮平均厚度在15.0~28.0 mm,其中古老钱、长寿沙田柚、薄皮细柚、癞疥疤柚、岑南沙田柚、早熟沙田柚、真龙柚4个品种(系)果皮较厚,在20.0~28.0 mm,其余3 个品种(系)果皮厚度15.0~20.0 mm。

囊瓣数是果实中由子房心室发育而成的囊瓣的数量,囊瓣数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期间范围,年份和单个果实存在差异。品种(系)间囊瓣数存在较大差异,品种(系)内单果和年份间囊瓣数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2021 年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囊瓣数在11~22 瓣,主要集中在12~16 瓣。果实囊瓣数小,囊瓣较大,剥离果肉较为容易,反之囊瓣较小,剥离果肉较为困难。品种(系)内年份间囊瓣数相差2~6瓣。

种子数量指成熟果实中正常发育的种子数量,种子形成数量与授粉受精充分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资料显示沙田柚果实自花结实率低,必须配植授粉树或人工授粉,所以加强果树花期管理,改善授粉受精条件,增加种子形成数量,对于减少偏斜果或畸形果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柚类种质资源保存柚类资源较为丰富,花期基本一致,昆虫类吸食花蜜或花粉等因素解决了沙田柚果实自花较低的问题,表现出丰产性,但也增加了果实种子数量,对食用产生了不便。品种(系)间果实种子数差异较大,品种(系)内年份间果实种子数存在一定的差异。2020—2021年7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种子数量年份、品种(系)间差异较大,2021年7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种子数少于2020年,真龙柚果实种子数明显多于其他6 个品种,在120~150 粒/单果。古老钱、长寿沙田柚、癞疥疤柚、岑南沙田柚4个品种(系)果实种子数量在50~80粒/单果。早熟沙田柚2021年果实种子数(28粒)明显少于2020年果实种子数108粒,相差80粒/单果。

2.2 品质特性

2.2.1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是果实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其决定果实的风味和品质。品种(系)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差异较大,品种(系)内年份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存在一定差异。从表1 可知,2020—2021 年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TSS 主要在8.2%~9.4%,2021 年果实TSS 低于2020 年果实TSS,癞疥疤柚、薄皮细柚、岑南沙田柚3 个品种(系)果实TSS高于其他4 个品种(系)果实TSS。2020 年岑南沙田柚果实TSS 较高,为10.0%,长寿沙田柚、癞疥疤柚、薄皮细柚3 个品种(系)果实TSS 基本相同9.2%~9.4%。古老钱、早熟沙田柚、真龙柚果实TSS 低于9.0%,其中古老钱果实TSS较低,为8.4%。2021年癞疥疤柚、薄皮细柚、岑南沙田柚、真龙柚4 个品种(系)果实TSS 等于或高于9.0%,其中薄皮细柚果实TSS 较高,为9.9%。早熟沙田柚、古老钱、长寿沙田柚3个品种(系)果实TSS较低,在8.1%~8.3%。

表1 重庆7个沙田柚品种果实品质理化指标

2.2.2 可滴定酸含量(TA)

根据柚类果实果汁可滴定酸含量的高低,将柚类分为低酸柚类(甜柚),甜酸柚类、酸柚类。每100 mL果汁中可滴定酸0.20~0.60 g,属低酸类,20≤固酸比<56。每100 mL果汁可滴定酸0.61~1.20 g,介于甜柚和酸柚,属中酸类,10≤固酸比<20。每100 mL 果汁中含总酸1.21~1.80 g,属高酸类,固酸比<10以下。

沙田柚品系大部分属于低酸类,果实含酸量较低。品种间果实可滴定酸差异较大,品种内年份间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2020—2021 年早熟沙田柚、真龙柚2 个品种果实TA 较高,在0.65~0.90 g/100 mL,其他5 个品种(系)果实TA 较低,在0.20~0.30 g/100 mL。2020年真龙柚果实TA为0.90 g/100 mL,早熟沙田柚果实TA 为0.8 g/100 mL,古老钱、长寿沙田柚、癞疥疤柚、薄皮细柚4个品种(系)果实TA 为0.25~0.27 g/100 mL。2021年真龙柚、早熟沙田柚2个品种果实TA 为0.65~0.67 g/100 mL,其他5 个品种(系)果实TA 为0.22~0.26 g/100 mL。因此,早熟沙田柚、真龙柚属于甜酸柚类,其他5 个品种属于低酸柚类(甜柚类)。

2.2.3 固酸比(TSS/TA)

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对果实风味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在园艺学中,常用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比值(简称固酸比)来评价果实风味和成熟程度,特别在柑橘栽培学上用固酸比作为果实品质或成熟度常用的参考指标之一。由于果实成熟时糖含量逐渐增加而酸含量逐渐减少,固酸比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增高,果实风味得到较大提升。

品种(系)间果实固酸比差异较大,品种(系)年份之间果实固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从2020—2021年7 个沙田柚品种果实固酸比值可以看出,2021 年果实固酸比大于2020年果实固酸比。早熟沙田柚和真龙柚果实固酸比值10~14,属于中酸类,其他5 个品种(系)果实固酸比值30~42,属于低酸类。2020 年,长寿沙田柚、癞疥疤柚、薄皮细柚3 个品种(系)果实固酸比值较大,为35,真龙柚果实固酸比值较少,为10。2021年薄皮细柚果实固酸比值较大,为42,早熟沙田柚果实固酸比较小,为12。

2.2.4 可食率

可食率是成熟果实的可食用部分的重量占果实总重量的比例。研究资料显示,沙田柚系列品种(系)果实可食率为40.0%~60.0%,但产区和品系果实可食率差别较大。品种(系)间果实可食率差异较大,品种(系)内年份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从2020—2021年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可食率可以看出,长寿沙田柚果实可食率较低,在34%~37%,其余6 个品种沙田柚品种(系)果实可食率较高,在40%~50%。癞疥疤柚果实可食率较高,在44%~50%,其余5 个品种品种(系)果实可食率在40%~44%。

3 小结与讨论

2020—2021 年对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品质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发现果实品质与品种(系)、年份存在差异。品种(系)间果实外观色泽和果肉色泽没有差异,分别为黄色和米黄色。品种(系)间果形和果形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果形主要为梨形和锥形,部分果形为倒卵形,果形指数在1.0~1.2,但品种(系)内年份之间没有差异。品种(系)间单果重、囊瓣数、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可食率等指标差异较大,品种(系)内年份间各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古老钱、长寿沙田柚、癞疥疤柚、薄皮细柚、岑南沙田柚5 个品种(系)属于低酸柚类,早熟沙田柚、真龙柚2个品种属于甜酸柚类。

根据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沙田柚》NY/T 868—2004 对沙田柚果实外观色泽及等级规定指标、果实品质理化指标要求,沙田柚果实分为一等品、二等品,在一、二等品下再细分为特级(单果重≥1 300 g)、一级(单果重1 100~1 299 g)、二级(单果重900~1 099 g),果形指数≥1.1,果实内在品质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11.0%、可滴定酸≤0.5 g/100 mL,固酸比≥22,可食率≥40%。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等级划分为,早熟沙田柚、真龙柚2 个品种为特级,癞疥疤柚品种为一级,其他4 个品种为二级。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在8.0%~10.0%,低于11.0%的标准,早熟沙田柚、真龙柚2 个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在0.65~0.90 g/100 mL,高于0.50 g/100 mL 的标准,固酸比在10~14,明显低于固酸比≥22 的标准。其他5 个品种(系)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低于此标准,在0.20~0.30 g/100 mL,固酸比在30~42 之间,明显高于固酸比≥22 的标准。综合考虑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形态特征、品质特性等指标,癞疥疤柚果实可以初步判定为二等品二级,单果重1 160~1 260 g,果形为梨形/锥形,果形指数1.0~1.1,可溶性固形物9.0%~9.2%,可滴定酸0.24~0.27 g/100 mL,固酸比≥35,可食率44.0%~49.0%。其他6 个品种(系)果实不能判定等级。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控制产量、增加果实重量,提高果实品质理化指标,癞疥疤柚果实可以评为二等品一级,薄皮细柚、岑南沙田柚2 个品种果实可以评为二等品二级。

综上所述,重庆地区7 个沙田柚品种(系)果实等级理化指标明显低于农业部行业标准《沙田柚》NY/T 868—2004 对沙田柚果实外观色泽及等级规定指标、果实品质理化指标要求,在柚类行业内没有产品优势,不能与广西容县、广州梅州等沙田柚产区进行市场竞争,但可以根据重庆地区的消费习惯和产区位置进行区域特色沙田柚产业发展,逐步做强、做精,提高效益,从而形成特色区域品牌,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进程。

猜你喜欢

柚类食率沙田柚
浅谈梅州市柚类种质资源圃建立的必要性与建议
柚类全冠移植与整形技术推广分析
玉林市自良镇
杂色山雀双亲差异性育雏策略
「一村一品」千秋村柚果结出“千秋事业”
广西沙田柚出路在何方
温度、盐度和体质量对钝缀锦蛤滤食率和同化率的影响
吉安市柚类种质资源调查初报
沙田柚:昨日重现或可期
不同品种柚类在赣西地区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