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实现路径
2023-03-22中南大学殷悦
文/中南大学 殷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重视工会工作,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围绕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推动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工会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团结引导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带领教职工争当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在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一、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高等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工会开展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工会是群众组织,更是政治组织。2015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校工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自己置于学校党委领导下,把自己联系的教职工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全面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导教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确保工会工作始终与学校党政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前进。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复兴,高校必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立德树人”的首要位置。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高校工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引导教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涵养师德师风,潜心“立德树人”。
(三)切实履行维权服务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天职,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提到,“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高校工会要切实履行好为教职工维权、服务的职责,着力针对教职工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个性特点与差异化需求,聚焦关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教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科学化、精准化、常态化服务。
二、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坚决履行政治责任,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1.抓住关键节点,加强理论武装。新时代高校工会要紧跟党的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肩负起引导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高校工会要“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把牢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结合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广大教职工头脑,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职工;要抓住党政换届、青年教职工入职、教师荣休等关键时期,举办郑重的仪式,以增强教职工的使命感、归属感与荣誉感,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2.善用红色资源,树牢理想信念。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工会要充分用好红色资源,通过红色主题音乐会、红色人物宣讲会、红色观影会、红色景点体验式学习等多种形式,使教职工参与工会活动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坚定信仰、增强信念、提振信心,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教职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3.注重自身建设,建强干部队伍。高校工会的自身建设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是影响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工会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进工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工作,构建起联系广泛、服务教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要完善工会干部选拔机制,促进工会干部队伍专业化、年轻化、多元化,教育引导工会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同时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工会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升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高校工会组织的战斗力。
(二)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激发教职工建功立业的奋进力量。1.举办技能竞赛,提升业务能力。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工会组织通过深入持久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形式,为个人展示自我、提升技能、交流经验提供机会和平台。作为高校工会而言,要主动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推动不同岗位主题劳动竞赛,培育高校劳动技能竞赛品牌工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教学管理水平,激发教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奋斗激情;要分类总结、推介专业技术岗位、教学管理岗位技能培训的先进经验,适时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推进教职工的职业能力持续提升。2.弘扬劳模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校工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是要倡导“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引导教职工自觉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科技报国、教育报国的中国梦之中,激励教职工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在教书育人的舞台上展示风采,在学科建设的进程上出谋划策,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中献计出力,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践行当代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3.选树典型榜样,加强示范引领。先进教师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广大教职工身边的榜样。高校中既有两院院士、教书育人模范、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行业先锋,也有优秀党员、劳动模范、道德标兵等先进人物,高校工会要整合、利用这些优势资源,选树教职工身边的榜样,通过编撰光荣册、召开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方式,用身边人物的事例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使教职工学习先进教师科研技术、教学方法的同时,领悟他们为人、处事、从教、向学的态度,从而造就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三)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加强民主管理,发挥教代会职能。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高校内部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制度,也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而高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也是教代会的组织者、参与者。高校工会要完善教代会制度,增强教代会职能,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代会运行机制,行使好教职工代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要加大一线教职工代表比例,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要重视教代会提案工作,规范提案办理和督办程序,遴选优秀提案和优秀提案办理单位,从而提高提案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推动高校民主管理建设,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理主张和合法权益。2.关注重点人群,提供多元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职工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迭代提升,正在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提升生活品质转变,从满足物质性需求向体面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等社会性、精神性需求转变。”高校工会要将不断满足教职工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牢牢抓住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动为教职工提供全方位、多角度、长周期的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职工,高校工会要根据他们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要高度重视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发展,为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帮助、解除后顾之忧;要关心关爱女教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随着三胎时代的来临,工会应主动为女教职工提供更多育儿方面的便利,为她们的职场生涯“保驾护航”;要主动帮扶困难教职工,做实、做细、做好各项福利及帮扶措施,将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切实送到教职工的心坎上,让教职工真正感受到高校工会是教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3.拓宽平台载体,提高工作效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迎来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中华全国总工会早在《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年)》中倡导各级工会组织积极构建“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并一直致力于推动加快“智慧工会”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专门提到:“要把网上工作作为工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其工会组织要与时俱进,提升新时代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丰富工作载体,拓展信息交流渠道,使教职工能够获得更加快速、便捷、智能的服务。高校工会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微信、抖音等教职工接受度比较高的平台上开设公众号,运用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和话语体系,加快工会融媒体建设;要开发APP或微信小程序,实现工会业务办理电子化、无纸化,提供“一键式”服务;要建设工会数据库,提升数据研究分析能力,主动挖掘和准确定位教职工需求,从而更精准地聚焦教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利于营造舒心工作、安心生活的氛围,促进教职工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的定位重构
(一)摈弃“配角”观念,党建工建协同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依靠。”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只能增强,不能削弱。长久以来,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很多教职工将高校工会当作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之一,认为工会就是“搞搞活动”“发发福利”的部门,不清楚工会作为群众组织的职能与职责所在。高校党委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继续强化和改进学校党委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以党建带工建,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工会工作的支持保障,为工会工作的开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高校工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执行党的意志的坚定性和为教职工服务的实效性结合起来,坚决贯彻学校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工建促党建,主动担当作为,以坚定的政治性引导教职工、以鲜明的先进性组织教职工、以广泛的群众性凝聚教职工,使高校工会在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更有力的作用。
(二)汇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党的群团工作的主线。对于高校工会而言,要当好学校党政和教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汇集学校党政工团的力量,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一方面,高校工会要克服脱离群众、行政化色彩浓厚等问题,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加强对二级部门工会的指导与支持,更多地关注一线教职工,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建功新时代,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持教职工队伍的稳定,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大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宽工作覆盖面,全面加强与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主动联系,多做协调,促使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从“等上门”变为“送上门”,扎扎实实解决好教职工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使高校工会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