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爱国统一战线”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2023-03-22江国华乌日尼勒

关键词:总书记国家制度

江国华,乌日尼勒

(武汉大学 法学院,武汉 430071)

自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事业经历了百年发展。基于统一战线百年理论与实践成就,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就爱国统一战线作出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明了爱国统一战线的理定位论、制度定位和目标定位,标志着“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明确部署,明确强调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重要内容,其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理论提供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具体而言,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定位即是对统一战线的团结和凝聚策略、统战工作方法和未来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准确定位,为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爱国统一战线的制度定位为统一战线发展趋势提供了系统支撑,也提升了爱国统一战线的稳定性和实践意义。爱国统一战线的目标定位为中华民族指明了共同团结奋斗的方向,以“画出最大同心圆”“四个凝聚”为奋斗目标,并以“两个实现”为落脚点,充分发挥了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

一、爱国统一战线理论定位之创新

爱国统一战线的传统定位是各阶级之间的联盟策略和革命斗争政策,将各阶级联合起来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服务;新时代统一战线则是团结中华民族为国家“强起来”服务。据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三个重要法宝”“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和“三个更加重要”的重要论断,不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需不需要统一战线的问题,而且增强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应用性、适用性和操作性。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1]。因此,这需要人们从历史、实践及未来战略三个视角来理解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定位。

(一)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这也标志着统一战线全面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则成为中国新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3]的“三个重要法宝”论断。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定位以“三个重要法宝”论断为逻辑起点与立论基础,是对治国理政理论的一种原创性贡献。

其一,“三个重要法宝”论断充分肯定了统一战线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历史意义,且展现了统一战线的百年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毛泽东同志总结革命斗争经验,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为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4]513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及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建党至今的每种形式的统一战线,都始终秉持“大团结大联合”理念,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凝聚更多的力量。

其二,“三个重要法宝”是基于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和功能价值而界定的,充分突出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性意义。阶级工作和群众工作是衡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否足够优秀的标准。统战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以广泛凝心聚力为主要内容,“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5]380。随着时代和局势的变化,所有制、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想观念也随之多样化,其加大了党对统一战线工作领导的难度。统一战线需要发挥其团结和凝聚功能,将新阶级人士发展成为我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之重要部分,从而提高党的创造力与战斗力。

其三,“三个重要法宝”诠释了统一战线对于实现中国长远宏伟战略目标的划时代意义。基于国家局势和发展战略,每个阶段的统一战线都为每个阶段的理想目标而奋斗,“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6]。统一战线事业百年奋斗史已经用实际成就向中华民族、向世界历史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新时代中国比任何时期的中国都更接近、更有实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承载着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新期待,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其法宝作用,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践定位

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践定位,源于其历史定位,并从其中内生和提炼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精准地把握爱国统一战线的工作规律,立足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历史定位,提出了“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实践定位。这极大拓展了统战工作视野和工作领域,不仅是具有前瞻性的科学指导,而且是统战工作总体布局上的重大突破。

其一,根据新时代形势和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其不仅是新工作格局,更是一种新工作方式。工作格局决定工作高度,大统战工作格局反映党立足更高政治站位,推动统战工作发展。统一战线工作方式为合作共事。传统统一战线工作主要由统战部门统揽负责,而大统战工作格局则是统战部牵头协调,要求每条战线、每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加强统战部门的自身建设,形成更大的凝聚力,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7]138可见,大统战工作格局成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最鲜明的特征,更是党在统战工作上的重大创新。

其二,大统战工作格局不仅整合了政党、国家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更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大统战工作格局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5]384。由于统一战线工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广泛性,涉及诸多主体和各个领域,因此大统战观念是党加强对统战工作的统一领导,从大局谋划,将统战工作具体到各个工作领域,各个主体都参与,如人民政协、工商联、民族、宗教、港澳台侨等相关部门都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参与。同时,大统战工作格局也是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重构安排,即是对统战工作规律性的新认识。因此,党要掌握大统战实践中的正确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做不好的”[7]139。

其三,大统战工作格局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认识的新高度。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局势,统战工作的范围、广度、深度和难度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广泛且复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围绕统一战线工作重点,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以实践行动推进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协和统战部的工作目标都是一致的,政协是搞统战工作,统战部也是搞统战工作,为避免重复,就要通过相互沟通,把各项工作组织协调好。”[8]大统战工作格局即是全国统战部门的主动参与,理顺彼此之间的工作关系,完善工作机制;尤其在统筹协调、整合利用统战资源方面,很好地发挥出统一战线的积极作用。

(三)爱国统一战线的未来战略定位

我们党做任何重大决策前,都是谋定而后动,即从战略全局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统一战线的未来战略定位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在结合历史定位与实践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谋划,将统一战线纳入国家发展和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全局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9]因此,“三个更加重要”论断是对统一战线未来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和突破,也是党对统一战线未来趋势的新认知。

其一,“三个更加重要”论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论述,明确中国在历史进程和世界格局中所处的位置,认清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所要面对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仅是中华民族根本的利益所在,还决定着国家能否富强、民族能否兴盛、人民能否幸福,故统一战线事业发展以团结稳定的局面为总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10]。申言之,爱国统一战线的未来发展要构建全民参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大统战”格局。因此,爱国统一战线未来战略定位即是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新趋势,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伟大复兴这条主线,坚守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保障,为和平发展营造最有利的国际环境。

其二,“三个更加重要”论断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明确的引导作用。统一战线事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而团结和凝聚更多人心力量的工作。统战工作的“中心”是强化核心意识,即强化“团结”意识。统一战线一直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的深层意涵。同时,在统战工作中,领导干部要抓住“中心工作”,即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申言之,统一战线中只要抓住“同”和“异”的矛盾,其他工作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则是党解决好“同”和“异”矛盾的“典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建言献策,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11]

其三,“三个更加重要”论断诠释了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在面对新时代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即统一战线事业的战略发展一定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全面领导。”[9]同时,新时代党执政面临的最大考验莫过于人心向背,即做好“人心力量工作”。该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要做且必须做到位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关乎党的群众基础是否牢固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重要法宝作用,做好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稳固人心的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切实提高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爱国统一战线制度定位之创新

当年中国共产党用统一战线开启协商建国,将其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并嵌入国家政权体系中,但传统统一战线工作,主要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形成的政治框架内进行。直到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爱国统一战线定位于制度层面,不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的问题,还回答了“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问题,指明了统一战线的长期发展趋势。可见,统一战线制度是中国从统战立国走向统战治国的治理创新。至此,统战治国成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鲜明底色。

(一)基本政治制度论

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宪法所规定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作出了重要阐释和部署,并亲自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制度建立,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原先统一战线的主要工作事项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负责处理,但随着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和需求,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对其进行了制度建设,为党团结和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统战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统一战线从“根本策略”上升为“政治制度”,开发了统一战线政治体制的功能机制。制度建设是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原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框架由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和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共同构成;而在《决定》第三部分中,将“巩固与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与其他四个政治制度并列,正式消解了统一战线仅作为政治策略的刻板印象,凸显了统一战线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战略性的制度安排,这也是有别于其他时期统一战线的显著特征。

其二,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创新性地完成了统一战线的顶层设计和建章立制。《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是我党首部统一战线专门法规,为统战工作各领域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依据。同时,为了贯彻和落实好《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陆续出台和修订了《政治协商会议工作条例》《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和《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规定,为统战工作提供了政治、组织和法治保障,也为统一战线制度建构提供了明确的内部支撑。

其三,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践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全面开发了统一战线制度的功能。以制度的形式推进统一战线工作,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其体现了党在统战工作中的统筹能力。统一战线的本质即是党的领导方式,其宏观表现为党的领导能力直接体现在统战战略布局及其策略中,只要某个领域中没有贯彻和实施到位,就可能导致统战工作不统一,引发大统战工作布局的断裂;其微观表现为统一战线工作中,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保证大统战的有序运作,各级统战部门配合并参与。因此,统一战线的制度化促进了党的领导能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了全国的统战意识。

(二)民主制度论

“实现民主政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12]6在此民主理念下,统一战线制度不断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状态迈进,并以此为目标不断调整自身。“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13]54中国各项国家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建构的,爱国统一战线制度也不例外。

其一,作为民主制度,巩固与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所内含的人民当家作主价值特征愈发明显,直接反映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发展。就制度而言,一个制度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来调整和规范。人民当家作主理念即是爱国统一战线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标准。人民当家作主理念可以充分调动统战成员的积极性,从思想认知、精神价值上,减轻统一战线工作处理“多样性”的难度,及时做好思想指导工作。统一战线制度以“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14]为统战成员的行为逻辑和联盟理念,其从人民民主的深层意涵中诠释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其二,人民主体地位在爱国统一战线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作为整合人民力量的机制,爱国统一战线制度为权力归属于人民和人民行使权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体系中,人民才是最生动和最强大的利益主体和力量主体,是直接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同样,爱国统一战线以人民为主力军和生力军,且“人民”这个概念在爱国统一战线中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这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根基获得了内在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也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注入了广泛又强大的力量。

其三,人民当家作主理念使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当家作主不仅要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更要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切身利益上。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即是统战成员间的共同利益。只有统战成员真实地感受到共同利益,才能增强他们对党和统一战线的向心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坚持党的领导要坚定不移,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尊重、维护、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帮助党外人士排忧解难。这是我们党的职责,也是实现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重要条件”[7]130。同时,统一战线工作的广泛性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新时代利益多元化鲜明的局势下,统一战线可以统筹兼顾,拓宽工作范围和发展对象,以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为工作宗旨。

(三)国家治理制度论

习近平总书记把握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阶段,将统一战线纳入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全局,标志着统一战线实现了由革命战略向治国方略的转变。同时,《决定》中也将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正式归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中。可见,大统战工作格局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其一,统一战线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和重要载体,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内生性要素。统一战线制度作为国家的重要治理方式,充分展现了其政治制度优势,且该优势主要体现在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力量,渗入到国家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人心力量工作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后,统一战线的工作重心逐步向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转移,这完全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可见,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制度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统一的必然结果,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以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二,作为中国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一,统一战线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爱国统一战线可以有效整合政党组织、国家组织和社会组织,扩大联盟阵营,壮大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可以最大范围地开展人心力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15]。统一战线工作涉及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且在每一个领域都确立了基本的制度规范,从人民政协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到协商民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表现形式、民主程序及其实现途径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明确下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

其三,作为国家凝聚力的根本,统一战线制度通过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并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因为统一战线不仅具有政治协商的治理优势、民主协商的机制,还具有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的功能,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能缺少统一战线这个民主平台。正如“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12]5。进言之,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最大范围地涉及五大关系,业已形成一套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完全可以确保统战工作的规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爱国统一战线目标定位之创新

统一战线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目标,一定要以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以成熟的制度来规范统一战线实践,同时要以明确的奋斗目标来指引,即点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目标”,这就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目标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4]554爱国统一战线的目标定位具有较强的工具理性,是可以有效指导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方法论,可以提高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效性。

(一)画出最大“同心圆”:求得“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总书记对“同心圆”的新概括回答了统一战线所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即“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6]。“同心圆”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圆心和着力点,寻找统一战线的“最大公约数”,团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进入新时代更需要统一战线来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寻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汲取磅礴的力量。

其一,统一战线是一个典型的“同心圆”结构。就圆心而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心,是形成共同的思想政治之基础,正如“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17]。就最大同心圆而言,其包容半径越长其同心圆就越大;同心圆越大,统战阵营就越壮大,并允许那些不逾越政治思想底线、不触碰政治红线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存在与发展。就半径而言,圆心散射可以有数个半径,即多样性半径的延伸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包容性,凡拥护和支持祖国统一、志愿为民族复兴作贡献者均是我们所包容、联合和团结的对象。

其二,“同心圆”理论以“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为重要基础,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13]561习近平抓住“同”和“异”矛盾的辩证关系,强调“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以“同心圆”求得“最大公约数”来诠释如何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为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开辟了新途径。因此,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的作用,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最大范围地扩大团结面,增进共识度,形成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事业的团结奋斗局面。

其三,最大“同心圆”需要用联谊交友的方式来延伸多样性的半径,凝聚更多的力量。发展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其取决于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联谊交友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方式。”[7]132“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13]562在爱国统一战线事业中,党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目标一致、互相促进、团结合作的“同心圆”,使其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四个凝聚”: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部署。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被定义为“战略方针”,统战工作成为“重大战略问题”,这在党史上尚属首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有自己的优势,应该也完全能够为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贡献。”[18]我们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以“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路径。

其一,凝聚共识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统一战线成员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和来历,因此,在思想认知层面难免有所不同,但要把他们团结起来,就必须以凝聚共同思想为基础。正如“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19]。对统战成员之间思想认知差异而言,要找到“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正能量。”[20]在此意涵下,只要能凝聚共识的力量,就能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基固本。因此,新时代巩固与发展统一战线需要培育思想共识,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路径。

其二,凝聚人心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核心。做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工作直接决定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正如“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5]380。中国共产党早已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关键即是凝聚人心,团结成就伟业,且人心凝聚的团结才是真正的团结。正如“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21]。同时,凝聚人心要从全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出发,从而赢得他们的支持与拥护,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获得胜利的重要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22]。

其三,凝聚智慧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特点和优势,有助于推进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汇聚各行业人才,凝聚各领域的智慧力量。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23]。坚持民主集中制不仅可以凝聚智慧,保证党的创造力,还能推进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凝聚起来的智慧付诸社会主义事业实践。“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24]。尤其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其从事行业的最新专业技术,要让他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

其四,凝聚力量才能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10]作为最广泛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把一切力量都联合起来,形成新合力,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汲取一切力量。“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25]。

(三)“两个实现”:大团结、大联合

我们党向来强调要结合远大理想与实际工作,“两个实现”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强起来”,这也是统一战线的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4]554。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其重要法宝作用,推进“两个实现”。因此,统一战线工作要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建设目标,以“两个实现”为其落脚点。

其一,从统一战线本质而言,联盟成员共同利益汇合点是“大团结大联合”的关键,也是“两个实现”的基础。共同利益和远大理想的重合程度决定着凝聚力的强弱。共同利益一旦被削弱,共同信念也会随之变弱。因此,统一战线以保障共同利益为联合理念,“两个实现”则是共同利益得到保障的最高表现形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成员的共同利益,团结力量、凝聚人心,为“两个实现”而服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汇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26]。

其二,从统一战线主题而言,统战工作始终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为“两个实现”而团结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9]。申言之,统一战线贯穿“搞好团结合作、实现共同利益”的理念,努力形成最大合力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形成最大合力需要最大限度地团结中华儿女,最大范围地联合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和各社会团体,将其发展成为“两个实现”的“生力军”。“大团结大联合”关系到统一战线的根本,因为搞不好团结,容易使统战事业由鼎盛走向衰败。可见,“大团结大联合”不仅是检验统一战线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更是决定“两个实现”成败的关键。

其三,从统一战线工作重点而言,其工作重点是继续争取和发展新联盟成员,即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两个实现”共同奋斗。统战工作既是群众工作,又是政治工作,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27]。通过“大团结大联合”来发展和争取同盟者,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强调的,“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28]。

猜你喜欢

总书记国家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把国家“租”出去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