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党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2023-03-22张劲松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党员干部

王 晶,张劲松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而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履行在生活中服务群众、思想上引领群众、经济上发展壮大村级产业的重要角色。但在调研中发现,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针对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就如何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对在实践中党建工作应该如何具体展开进行了梳理,旨在为基层党组织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一、农村基层党建存在问题

(一)地域发展不均衡

经济建设在基层党建发展中发挥着保障性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域下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展现了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较高,与党组织配合密切,能够紧随组织脚步,在农村建设中与党组织形成良好互动,故其基层党建发展较为完善,日常工作推进有条不紊。在经济发展较缓慢地区,党组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虽引入高学历人才干部,但受限于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党组织的决定和政策难以被理解,基层日常工作难以推进,基层党组织孤掌难鸣,两者难以形成密切的配合,这就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无法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引作用;更有个别农村的集体经济质量发展不高,党建工作的展开主要靠上级拨款,很多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就较难展开,故其党建工作进度缓慢。

(二)政治功能发挥弱

第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活动中没有树立责任意识,简单随意,组织生活会不能达到“红红脸、出出汗”、互相监督提醒的效果,主题党日有名无实,“三会一课”形同虚设。在开展政治生活时,内容枯燥、形式单调,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仅以读报纸文件、看视频新闻来简单传达上级精神,还有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找到每次开会后的落脚点,具体责任划分不清晰,各项政策没有细分到各支委,导致各项决议会后大多不了了之。这样就会导致政治重心虚化,以纯粹的服务替代党务政务;党内活动泛化,效果不佳;干部队伍老化,后备力量严重断层;组织管理软化,领导社会共治的能力下降;基础稳控弱化,维稳工作的张力不够彰显[2]。这些都没有真正发挥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思想引领的主力军、桥梁纽带的作用,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其作为党农村工作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的后果。

第二,少数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员身份淡化。一是由于农村根深蒂固的社会规范及小农思想,表现为小富即安、缺乏对理想信念的理解。少数党员在思想意识上仅仅专注于农业生产和发展经济,而没有关注如何增强农村基层党建质量。对政治理论不信、不学、不懂: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指导思想也未真正领悟,往往是只知道其皮毛,或是一知半解,脱离原著来思考马克思主义;甚至有的党员不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加上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很少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就算宣传,可由于其本身对主张、路线了解不够深入,广大村民也无法产生思想认同。个别基层干部下去慰问存在形式主义,如“发钱拍照,不到三分钟”的现象。二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没有作为党员干部的担当责任意识,面对利益拉帮结派,无法在是与非面前坚定自己的立场,无法与农村的封建思想、不良宗教思想、村霸、恶霸相斗争,不良思想的渗透日益猖狂,导致党在农村的领导力和话语权被逐渐弱化、虚化和边缘化,部分农村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沦陷”。

(三)基层民主形式化

民主建设是党建的灵魂。首先,由于一些农村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际交往、日常互动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从而保留较多传统习俗。封闭“小世界”的农村,日常治理活动以“人治”为主。党员干部也扭曲了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只有最大化的“集中”,而鲜有民主,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加之部分党员和群众民主参与意识、权利监督意识淡薄,将自己的民主权利自动放弃,使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流于形式。由少数人代表全村人的意见,村务公开、重大事项村公示制度难以落实,党支部书记“一言堂”,基层党员和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难以行使,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容易滋生基层组织的腐败,给“微腐败”留下空间,阻碍了基层党组织权威性的建立。其次,党员和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利得不到实施,监督主体的作用不能得以落实,严重挫败了党员和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弱化了认同感,降低了党员的主体意识,对党内事务逐渐漠视,部分党员的地位在党内民主生活中逐渐边缘化,使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经济质量,健全党员活动机制

经济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乡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性,这是因为部分乡村缺乏自主的集体资产或集体企业,收入来源较少。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才能保障民生发展,故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资金投入,有了资金投入,便能有效地保障集体经济的质量。一是要促进农村地区集体经济质量与效益提高的融合,才能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入不敷出,从而在资金上能够支持本村全方位的发展。二是大力实施“下乡”工程,鼓励发展较好的行业龙头企业和良性资本走进乡村,以此来激发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竞相迸发。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整合特有的资源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统筹一、二、三产业,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吸引企业与资本的进驻。同时,为了降低生产销售风险,还要加强对村干部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打造一支懂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兴旺发达的产业是村集体经济源源不断发展的物质动力和乡村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而基层党组织更是要认识到产业兴旺对于解决当前农村问题基础性、根源性的重要意义。三是加快构建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络及互联网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新型方式,发展城乡共享、深度体验、健康养生等新模式,以此为翘板,撬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在力量,确保城市的资本、消费者“流得进去”,也能确保优质的农副产品“流得出去”。

为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平衡发展,不仅要在意识上增强其对引领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需始终牢固树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的政治素质,激发群众配合党员干部推进党建事业进一步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下基层的长效机制,以此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难处,要从帮扶效果的角度出发,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完善的服务实效。在党员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进行激励机制建设,可以全方位多主体的进行综合测评,这样可以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使基层党建工作发展落后的地区重新焕发生机,以此加快城乡协同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二)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和细胞,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核心[3]。要想顺利展开政治建设,只有在思想教育上重视对党员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才能促使党员发挥表率作用,有效防范精神懈怠的危险。

为防止党组织发展偏离方向,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用理论武装自己,用理论塑造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党的主张集中反映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诉求,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应该高擎的旗帜方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关于党的主张的教育力度,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党的主张的集中表现,故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三会一课”和党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其次,为了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融合,还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理论体系当作基础教材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让党员们学习,使其切身领悟马克思主义对推进实践活动的魅力,补齐理论短板,筑牢思想防线。让党员干部自觉将自己的政治觉悟融入党的农村发展中,带领农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最后,还要对搭载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载体进行创新。在贯彻“线上”和“线下”协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4],线上和线下要分别有各自的特点。线下要优化“三会一课”的内容和形式,主体党日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具有乡土气息、乡愁情怀的实践教育活动;线上教育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利用起党员干部学习碎片化时间,弥补其学习工作冲突,同时农村党支部还可以在宣传教育中将节日、庆典活动与当地革命人物事迹、时代先锋楷模相结合,通过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案例强化其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根基。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5]。“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就是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类社会基层组织”[6]。故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主要是处理好关系,尤其要处理好与村委会、村民、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强化党组织对村委会的政治领导。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的具体落实是否高效,就是取决于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这“两委”之间的协同程度。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功能,彰显“主心骨”力量,党支部书记能极大程度上决定党建工作开展的方式、开展的成效。通过选出一个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好书记”,来带领广大党员,明确“两委”工作,协调“两委”关系。既要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又要让村委会行使充分的自治权,使信息能够畅通流动,提高了政策执行的效率。其次,乡村振兴除了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也要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把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为此,党组织要转变服务意识,要有“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7]。而非高高在上地对农民群众发号施令,要充分发扬“孺子牛”精神,认真聆听群众的反馈诉求,维护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使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利益输送关系愈发密切。

(三)加强民主教育,激活党建效能

要推动乡村民主化治理进程的完善,首先,要使党员干部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发扬民主、保障党员群众民主权利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切身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到民主活动中来。在日常的民主活动中,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能够主动设计民主互动环节,多多倾听党员、群众的不同主体的意见建议,要真正理解:民主建设,不能谈治理效果,要做到“疏”“导”结合。其次,要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民主教育,加大基层党员教育的工作力度,为党员及党员干部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以便充分挖掘基层党员的巨大潜力,从而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8]。提高其主动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能够落到实处。将农村最关心的土地、增收、环境等乡村治理问题摆在台面上去民主探讨、决策,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完善制度,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吸纳社会各方广泛参与。最后,要由党内民主引领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创新一直是西方学界研究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扩大党内民主可以重塑党群联系机制,强化政党在党外民主中的竞争力。其中,村党支部作为村域范围内的领导核心,为了进一步凸显和加强党在农村社会的领导地位,更要在党组织中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同时,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依据“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原则开展自治,设立村民委员会正是为了让村民更好地当家做主[9],行使各项民主权利。要通过扩大党内民主的方式,实现与人民民主的对接,例如将党内选举、党员权利,扩大到党外,让党员和村民们更有参与感体验感,这样不仅尊重了他们的民主权利和真实意愿,还高效地激发了政治参与积极性,既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又能保证基层民主落地落实。

三、结语

自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起到了指引方向的引领性功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真正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这样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这个目标提供保障。为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提高集体经济质量、坚定党员群众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加强民主教育、构建在党组织带领下的民主平台,确保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还要跟随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层次宽领域融合,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民主党员干部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党员干部要姓“党”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