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3-03-22徐永扬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五育思政教学模式

徐永扬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5)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现德育、智育教学的协同发展[1]。“五育并举”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进一步阐释,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构建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专业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的协同发展,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协同发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对“五育并举”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分析,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合五育并举教育的价值以及实施路径进行研究。

一、“五育并举”内在逻辑

(一)价值目标上实现“全面”与“重点”的统一

五育并举是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一种思想主张,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是现代化国家对人的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是现代化的教育要达到的一个目标[2]。高校教育教学中实施“五育并举”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全面”与“重点”教学相统一的价值目标体现。“五育并举”的根本内涵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教学活动发展的“全面性”。同时“五育并举”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五方面教学活动无差别地教学,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3]。“五育并举”是科学性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五育并举”发展的要求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是“全面”与“重点”的统一。

(二)育人格局上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相互渗透

“五育并举”从根本上是“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表现,“五育”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高校教育教学中,“五育并举”体现着“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4]。“五育并举”是将单线的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各教学学科之间内容的共同性。“五育并举”发展中,各项教育教学内容并不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重点”知识的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五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比如,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下,课程思政教育就体现着“五育并举”,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下,以专业课程的内容为重点,在智育教学的过程中,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促进德育、美育等知识的学习。而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中,融合着“劳动”“智育”“美育”以及“德育”的内容。

(三)教学主体上的“教”“学”统一

“五育并举”教学中体现着教与学的统一,一方面,“五育并举”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收丰富的教学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案,实现学生的综合性、个性化发展。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接收着教师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另外,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学生身上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改进相应的教学模式,又将相应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也充分体现着教与学的统一。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合五育并举教育的价值

(一)“五育并举”的时代价值

1.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五育并举”教学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一是“五育并举”思想是适应终生发展需要的,是大学生实现终生学习以及终生发展的基础保障,体现了保障人发展需求的要求。二是“五育并举”为实现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五育并举”教育,促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知识联合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

2.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同程度地发生改变。五育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育人标准,五育并举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教育方式。高校教育是我国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五育并举”是当下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理论表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综合性技能人才以及哲学科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市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教学中实施“五育并举”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符合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五育并举”价值

1.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途径

随着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下“重理论、轻操作”的教学模式不再符合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五育并举”是我国教育教学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必要性补充,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政治素养的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合“五育并举”,符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是实现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途径。

2.实现教育教学根本任务

高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养,能在西方文化侵袭下选择主流文化,拥有辨别正误的眼睛和选择主流价值观的能力。“立德树人”是教学的根本任务要求,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五育并举”中包含“德育”教学,要求高校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更应加强对学生优良道德品质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合“五育并举”体现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融合发展,是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合五育并举实施路径

(一)强化高校政工系统,加强理论指导

高校在育人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五育并举”教学理念的融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高校政工系统,加强理论指导。一是高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自觉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政工队伍建设,为高校教师以及大学生提供政治信仰和理论素质的教育平台[5],坚持党的领导,确保高校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能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思政教师以及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应优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加强对教师的理论指导,增强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6],以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二)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包括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因此在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五育并举”的融合,应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是实现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途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思政课每月集体备课、评课和教研活动。以“体验式”“互动式”“套餐式”方式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专题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思政理论专题讲座。并且,要充分发挥思政课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开展结对子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优质教学指导和丰富教学资源,为思政教师守好思政课阵地和责任田提供便利条件。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为目标,要求思政教师在完成思政课程建设任务的同时,加入各类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开展跨专业集体备课,强化问题意识和团队攻关,达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7]。

(三)优化“五育并举”课程体系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五育并举”教学理念的融合,应优化“五育并举”课程体系为实现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提供课程体系的保障,以确保融合教育工作的稳健开展。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正确认识综合发展和全面教育的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方式,构造积极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引导,发挥教师教学引导作用。其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五育并举”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发展,将体育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管理,培养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开设美术、音乐等兴趣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进行选修,为保障其学习的积极性,可将选修课纳入学分制管理中,鼓励学生学习美术、音乐。最后,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挖掘思想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理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四)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以德育人,为国教子。教育不仅是家庭的“私事”,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德育虽然反复被强调,但在家庭教育中,考试和分数往往被家长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德育的强化只是表象,德育事实上遭到了矮化与弱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美德不胜枚举。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促进传统美德的发扬,反而使其遭遇了断层和疏忽,使理想与庸俗混为一谈,使人唯金钱论,使孩子唯分数论,这是价值观教育出现了混乱。在教学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与“五育并举”的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五育并举”要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为基础,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教育的联系,能有效避免“唯分数”论的情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高校在教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时发现融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的构建。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首先应明确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尊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实现评价模式的科学化发展。其次,在制定的过程中构建多主体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考评以及家长评价等纳入综合评价模式中,提高评价制度的综合性,从不同的维度以及层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最后,在评价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等均纳入评价内容中,形成“德智体美劳”综合性的评价模式。

四、结语

随着市场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五育并举”教学理论的指导。

“五育并举”是我国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实现全面综合育人教育的关键途径。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五育并举”的融合发展。高校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加强理论指导,统筹政工队伍建设,以此强化高校政工系统,从而搭建一个有政治信仰和理论素质的教育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思政课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五育并举”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五育思政教学模式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