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影视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路径探讨
2023-03-22李东昊张宏伟
李东昊,张宏伟
(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制度、文化、种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1]。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及和平发展,“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旨归。作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育人功能,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义重大。在众多的红色资源中,红色影视文化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还原”和“再现”历史,将历史带到现在,进而透视未来。作为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重要媒介,红色影视文化不但能够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指引其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而且能够让大学生重温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激发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因此,深刻分析、细致阐述红色影视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有效路径,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红色影视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价值体现
(一)红色影视文化能够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历史自信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3],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贯穿着爱国主义红线的壮丽史诗。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国家认同功能”[4]。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要对国情、国史有充分的了解。红色影视文化是对百年党史的光影记录,它真实还原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5]。此外,红色影视文化可以重现不同的历史场景,通过精心设计,将历史事件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更便于观众了解历史。因此,红色影视文化是大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让大学生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能够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历史自信。
(二)红色影视文化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
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责任和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红色影视文化是百年党史的凝缩与精炼,能够生动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可以给予学生心灵上的触动。例如,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讲述了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音乐剧《信念·青春》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红色影视文化能够将中国共产党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的历程进行再现,见证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6],能够让大学生更强烈地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进而强化自身的民族认同感。
(三)红色影视文化能够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强国家认同
红色影视文化能够通过对百年党史的生动写照,再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奋斗历程,重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比如,改编自真实的“利比亚撤侨”事件的影片《万里归途》,能够让观众意识到国家的强大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更加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救度众生”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祖国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坚强后盾。通过观影,大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以指导,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充满自信[7],从而在实践中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所以,红色影视文化能够使大学生在不断提高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
二、红色影视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功能弱化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红色影视文化的传播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红色影视文化在高校的传播方式,能够影响大学生对红色影视文化的接受程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越来越意识到网络平台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缺少与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相关的网络平台,使得大学生在校园内寻找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的难度提高。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缺乏对红色影视文化应用的创新性,缺少红色影视文化相关活动的组织实施,致使红色影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主体和主导,在应用红色影视文化的过程中稍显力度不够,没有完全将红色影视文化资源与学校内部资源整合起来,红色影视文化校园氛围不够浓厚,无法发挥红色影视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7]。
(二)教师运用红色影视文化的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红色影视文化融入课堂,是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红色影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方法较为单一,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关注度。比如,部分教师期待通过红色影视作品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可能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段音频或者视频文件,缺乏更深入的解读,导致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所要呈现的历史事实以及与课程本身的关联度了解不够,学生看的只是“热闹”,没有看出“门道”,影响了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红色影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只停留在播放视频阶段,没有充分发挥好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的实践育人作用,很少组织与红色影视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红色影视文化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方面的实效性降低。
(三)部分学生缺乏对红色影视文化的关注度
随着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观看到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选择的多样化分散了大学生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关注度。相较于其他影视作品,红色影视作品教育功能的强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娱乐性质,在繁重的学业之余,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娱乐功能更强的其他作品作为放松方式[8]。此外,红色影视作品本身的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学生对它的关注热度。比如,目前市场上存在着的“抗日神剧”等质量不高的红色影视作品,创作方更追求流量而非质量,使得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红色影视文化产生了排斥心理。他们认为红色影视文化等同于“抗日神剧”,所以阻挡了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进入他们的视野。久而久之,红色影视文化就会被他们排除在视线之外,因此,红色影视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也就无法充分彰显。
三、红色影视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路径选择
红色影视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应该将红色影视文化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并学习红色影视文化,从而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思维体系,通过红色文化的认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国家认同。
(一)拓宽高校红色影视文化传播的渠道
红色影视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具有一般影视文化的通俗性、艺术性等特点,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为丰富的思想教育性。拓宽高校红色影视文化的传播渠道[9],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内容,进一步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一是建立并完善网络平台。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红色影视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例如,高校可以直接建立红色影视作品播放网站,构建优质红色影视资源库,提供给学生一键下载、一键播放的平台;还可以通过学校官方抖音、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与红色影视文化有关的作品或者短视频,为学生浏览红色影视文化作品提供多种选择渠道。二是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提升自己对红色影视文化的认知。此外,还可以在五四青年节、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学生观看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切身感受,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三是营造红色影视文化的校园氛围。高校可以将红色影视文化纳入团委学生处开展的活动内容以及宣传部门的理论宣传教育当中。例如,可以在学校宣传栏增加红色影视文化专栏,图书馆及教学楼等校园电子屏幕可以播放较短的红色影视文化作品,学校公共设施可以展示一些红色影视文化作品中的经典台词以及伟人的经典语录海报等,为红色影视文化的传播搭建平台。此外,还可以成立红色影视文化社团,开设红色影视文化选修课等,不但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艺术审美需求,又能利用红色影视文化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二)扎实推进红色影视文化进课堂
对于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红色影视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价值,扎实推进红色影视文化进课堂。教师可以将红色影视文化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一是教师应该严把红色影视作品“入口”关,选择优质的红色影视作品到课堂教学中,以引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红色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草根”创作的红色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没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很容易将质量欠佳的作品引入课堂,从而影响教学的育人实效性。二是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保证红色影视文化的适当融入和有效融入。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的必要工作。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并且,教师应该选取契合教学内容的红色影视作品,从而保证红色影视的有效融入。与此同时,应该明白红色影视只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辅助手段,其运用目的在于教学,在于育人,不能厚此薄彼、本末倒置,只有适度融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创新红色影视文化的呈现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手段也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红色影视作品的使用可以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直观生动的呈现方式更易为学生接纳和认同;也可以由学生自导自演、即兴表演、VR情景展示等方式呈现某一个片段,学生参与其中,理解就会更深,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四是实现课后延展,保证课上课下有效衔接。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和整理红色影视作品,也可以利用实践教学,带学生去红色影视基地参观,了解红色影视作品创作的背景,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激发国家认同感。
(三)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红色影视文化的关注度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也是传承红色精神的主力军。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进一步强化自身对红色影视文化的认知,不断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深深植根于心中。一是不断提升红色影视作品的质量。影视行业要大力发展、创新红色影视文化,用高质量的作品吸引大学生。影视作品创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应该提升社会责任感,在红色影视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要尊重历史,做到以“质”取胜,不断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二是大学生要强化自身的影视鉴赏能力。影视鉴赏能力,是指鉴赏者在欣赏影视作品时,所具备的鉴别优劣、评判美丑的主观条件。优秀的影视鉴赏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判别影视传播中的正确性,避免观看影视作品的随意性,让大学生在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拓展知识视野,进而提升人文素养。三是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红色影视文化相关的社团,通过社团内部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培养了解、认知和鉴赏红色影视文化的能力,提升自己对红色影视文化的关注度[10]。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级各类红色微电影的拍摄大赛等,在收集资料、整理素材、挖掘红色基因和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感触也会更深刻、理解也更透,由此可见红色影视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就会不断增强。
四、结语
总之,作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红色影视文化是宣传主流思想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能够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在新时代,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红色影视文化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从而培养出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