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创新
2023-03-22范倩倩
范倩倩
(东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1320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并结出累累硕果,最终成为民族化、本土化和具体化的更适宜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作为异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否得到本土文化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能否成功中国化的关键所在。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马克思主义能够与民本思想融合、贯通,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创新的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努力阐发其精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融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迸发出新的活力,指引中国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格局中成功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和衷共济,突出重围,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践进程。
一、民本思想的发展轨迹与内容本质
(一)民本思想的发展轨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就像一汩泉水,清澈明净,源远流长,经历了孕育萌芽、发展演变、最终完成的演进过程,是根基深厚的、成熟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金耀基先生认为,中国民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六个过程:胚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成为中国民本思想的源头;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停滞——秦朝两汉时期;消沉——唐宋元明时期;发皇——清到民国时期;完成——民国后期[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自夏朝开始至民国时期,民本思想在不同的年代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夏、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民本思想表现得较为朴素、单纯,但缺乏可靠的史料记载,大多以神话故事口耳相承,相传夏禹为治水救民,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民众奋战十三年,最终解决水患。大禹治水,解厄安民的故事内含着民本思想的胚芽。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展开对民本思想的探讨,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民本思想,进一步肯定了“民”的重要地位。道家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执政者不会执着于自己的意志,而是善于倾听百姓心声;兵家强调:“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孙子兵法·始计篇》)战争要取胜就要获得民众的拥护,军民团结,上下同心;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劝导人与人之间消除差别,平等互爱互利,谴责不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儒家提出“仁政”学说,这成为传统民本思想的代表,孔子认为不能失信于民,民心得失是关乎政治稳定的根本,孟子也在此基础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的“民贵君轻”说,为统治者推行民本思想以维护其统治构建了重要遵循。
秦汉以后,中国进入大一统社会,封建制度日臻完善,君主专制制度业已成形,民本思想进入停滞消沉时期,虽此,但民本思想并没有在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一些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仍然坚持和阐发民本思想的精义[2]。西汉贾谊提出“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新书·大政上》),向文帝提出重视农桑、轻徭薄赋等利民之策,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基础。唐朝魏征用“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劝谏太宗尊重百姓,施政以德。这些都是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处于重要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领域表现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商品经济逐渐发展,以李贽为代表的反封建思想先驱呼吁法治、反对人治,提倡自由、反对教条,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从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过渡。
清末民初的民本思想发生了质变,内困外扰之下,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发生碰撞,变革运动风起云涌,人们封建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天朝田亩制度》确定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原则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至此在中国形成了反对君主制的民主主义观念,最终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完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民本思想的内容本质
民本思想是相较于君本思想而言的,其内容概括来讲就是统治者施政时要怀有重民、安民、惠民、养民、恤民等的爱民意识。民本思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思想和政治主张,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民本思想有利于提高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安定民生,进而稳固统治者的地位,具有为辅助农业国家发展而产生和变化的特点。一方面,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一种政治权谋。统治阶级出于实现政权稳固的考量不得不向百姓“妥协”,历代思想家虽然不断强调执政者要赢得民心,实则是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的长治久安,其政治的出发点、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以及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安抚民心,实现政权稳定,最终建造一个君臣有别、等级森严的人伦礼制社会。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保民、安民、养民、惠民主张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并不是政治追求与最终目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承认“民”的重要性,虽然这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前进了很大一步,但关注点只是民众“载舟覆舟”的巨大作用和威胁性,始终没有将人民置于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之上。传统的民本思想看到了人民是“载舟覆舟”的水,却没有看到人民也是这历史长河中前进的船。再者,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并没有关注到人的个体本质,仍然停留在把人看作任意支配的抽象的人的怪圈里,统治者阻止将聚光灯照向群众,害怕聚光灯会照向群众,虽然几经改革,但最终都未能也不可能救民众于水火。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始终无法与“君本思想”相抗衡,无论是儒家的“仁政”学说,还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都是统治阶级借“民本”的名义达到“以愚黔首”的目的[3],“三民主义”内含的民本思想依然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私有制基础上的,广大普通民众未能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现实,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对立不能也不允许民众主导自己的命运与未来。因此,即使是结束封建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也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君本位”的局面。追根究底,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只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忌惮,所采取的惠民措施也是出于对被统治地位的“民”的防范,主要目的还是加强统治,但从客观来看,民本思想确实也改善了民生,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进了社会法治和德治,稳定了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会通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马克思主义为沉寂的中国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自此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相互碰撞、摩擦、交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会通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重民、爱民、亲民的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亲缘性,但民本思想主权在君本的封建性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的先进性方面又有着霄壤之别。
(一)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马克思与以往哲学家、思想家在对人民群众的认识上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沉降到现实世界,最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关切众生,他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承认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赞扬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全面而彻底的解放,而传统民本思想维护的始终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共产主义不是某一些个体、群体获得自由,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个体,追求普遍的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重解放意蕴,这个美好的未来世界使人类摆脱束缚,击碎枷锁,实现彻底的解放。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则以“保民而王”为价值追求,因此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产生于王权社会之下的民本思想所无法企及的。另一方面,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努力的初心和使命,他坚定地指出实现人类解放的路径是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主动求索,他高声疾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4]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终究是阶级社会中自上而下的被动的以民为本,在社会所规定的秩序之内,有着鲜明的封建等级观念,因此人民大众不可能彻底获得解放和自由。再者,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是基于唯物史观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论断,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建立在“君权神授”封建制度政治理论之上的,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二)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含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仅与中国现实需要相统一,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追求相一致。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被实践证明过的科学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也不证自明,国内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习,根植于人们内心的重民、爱民、亲民意识无疑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早期知识分子之间的距离。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说:“对于德国军国主义的胜利……是人道主义的胜利,是平和思想的胜利,是公理的胜利,是自由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5]李大钊在此热情讴歌了十月革命,高度赞扬了十月革命所维护的自由、平等、民主观念,他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和大众立场进行吸收,提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民彝”观点,并在传统民本思想的地基上逐步建造起民主政治的理论大厦。
内化于心的民本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道路更加畅通,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早期,尚未开化的东方国民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出现强烈的“排异”反应,而是能够主动学习吸收,甚至为我所用,这得益于传统民本思想这座坚实的桥梁,民本思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纽带。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但它的合理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它凭借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创新的文化基础。
三、民本思想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创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谏太宗十思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挖掘和完善,并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相结合,积极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民本”并不是一个永恒范畴,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与时代相符合的特定含义。
(一)毛泽东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特别重视群众问题,这也是在他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密钥,传统民本思想是毛泽东群众观点的重要理论来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形成了具有中国革命实践特色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并将群众路线进一步确定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解决百姓关切的问题,听取百姓宝贵的意见,集中百姓无穷的智慧,激发百姓潜在的力量。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7]他强烈拥护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一切为着早日实现人类解放,这也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君舟民水”说的超越。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群众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原理,又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重民亲民的精神内核,同时完成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改造和超越。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决议,并且进一步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解决温饱、奔向小康、实现现代化。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8]把“三个有利于”以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他审时度势,致力于发展经济,切切实实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9]胡锦涛进一步强调:“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0]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并且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又吸收、继承、发展了传统民本思想,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高度重视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性、人民角色等问题的重要论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尤其是“讲仁爱、重民本”思想,他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11]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1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式表达,为了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逐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和新举措,以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环保等实际问题,切实为人民谋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彰显了我党执政为民的品格和底色,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进一步概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3]2020年我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共同富裕”等概念命题无不彰显着我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策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党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化改革分配制度,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努力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条件。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对西方思想的简单复刻,也不是强硬地移植嫁接,而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广博容纳性和强劲的生命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地基内生演化的结果。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点,两者在相互会通、碰撞和交融中催生出适宜中国社会稳步发展的新理念,这不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进了一步,同时使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更加丰富,也为世界上力图实现民族解放和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6]中国共产党人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觉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代命题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