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韧性作用机制和建设策略研究
2023-03-22龚伟伟申俊龙孙忠河
马 亚,龚伟伟,申俊龙,孙忠河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6;2.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保障的主体力量,公立医院承担着伤病员的现场救援、收容救治、心理疏导等任务,其应急处置能力和医学救援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各类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事故灾难、重大传染病等不稳定事件不断涌现,尤其是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医疗服务需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呈现明显失衡状态,也对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营管理和持续性发展产生较强的冲击。韧性理论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新兴理论,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只有具备良好韧性的公立医院,才能很好地应对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的情况,并迅速恢复甚至超越原有医疗服务能力。因此,如何发挥好公立医院在卫生应急救援中的关键作用,借助韧性理论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立医院发展的破坏力,最大程度缓解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的负面影响,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是本文研究公立医院韧性理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核心要义所在。
1 韧性和医院韧性理论研究
韧性一词最早出现在材料学领域,主要用于表示材料在受到外部压力发生形变后仍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功能,此后也逐渐应用于系统生态学、社会心理学、城市建设、医疗卫生等领域[2]。目前,韧性理论已被国际社会和规划学界作为是衡量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指标,2019年国际减灾日也将“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作为宣传主题,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医院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升抵御灾害和保持正常运转的韧性能力。
纵观韧性理论的研究进展,国内学者的关注点更多是在城市和社区韧性的建设上,关于医院韧性体系的研究相对不多。Boeriu[3]指出,医院韧性是在保证群众医疗需求突增的情况下,能够承受、吸收和应对各类冲击的能力。王秋芳等[4]认为,医院韧性的涵义为在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医院能够提供正常和紧急医疗服务、恢复甚至超越原有状态的能力,并从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4个阶段构建了积极韧性医院的理论模型。Zhong等[5]构建了韧性医院的评价指标体系,即4R特征:健壮性、冗余性、资源性和快速性,提出从应急储备、医院安全、医疗救援和恢复适应等方面加强韧性医院建设。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韧性的具体内涵
基于城市和社区公共卫生韧性的主体框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实际特征,本文将医院韧性界定为:在应对影响医院稳定性发展的突发危机事件时,公立医院在维持正常医疗卫生服务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应急准备、承受冲击、韧性抵挡和恢复再造能力,具体体现在组织韧性、空间韧性、制度韧性、文化韧性和数字韧性5个方面。其中,空间韧性是医院韧性的物质基础,主要指建筑布局、基础设施、医疗资源储备等,其强度也直接决定了医院韧性的水平高低。制度韧性是医院韧性的约束性规范,具体指国家层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和医院层面的各类应急管理制度、处理预案和操作流程等。文化韧性是医院韧性的内生动力,主要体现在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等。组织韧性是医院韧性的核心保障,强调了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如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和创新能力等[6]。数字韧性是医院韧性的创新载体,主要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灵活性和医疗服务供给双方的信任度。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韧性的作用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与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严重性、紧迫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和冲击是非物理性的,主要是破坏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根据本研究中对医院韧性内涵的定义,将从应急准备、冲击承受、韧性抵抗和恢复再造4个阶段,重点分析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韧性作用机制。
3.1 应急准备阶段
应急准备是医院韧性作用的前期规划阶段,充分反映了公立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事前预防和应急储备能力。在此阶段,公立医院需要快速准确地评估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韧性,强化医务人员应急培训演练力度,尽最大可能降低其暴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几率,充分保证原有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紧急医疗救援能力。
3.2 冲击承受阶段
冲击承受是医院韧性作用的初始发展阶段,能够体现出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萌芽状态时抵御危机干扰、维持正常运营的能力。通常来说,以首批病例的出现作为界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金标准。在此阶段,公立医院的医疗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随后医院韧性机制开始发挥作用,高效利用现有的坚固医疗资源储备来应对冲击,并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公立医院原有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状态。
3.3 韧性抵抗阶段
韧性抵抗是医院韧性作用的持续发力阶段,具体表现了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进程中积极持久地进行抵抗和变革的能力。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利影响逐渐扩大时,部分医疗机构很有可能出现脆弱性的表现,如线下医疗服务锐减、收支严重失衡、运行压力加重。该过程中,韧性机制要发挥好关键作用,加快转变医疗方式、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组织医疗资源,与社会其他层面的参与主体共同合作以遏制危机扩散。
3.4 恢复再造阶段
恢复再造是医院韧性作用的最终目标阶段,主要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快速评估医院在应对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加快补齐内部运行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同时,注重总结和探索医院变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传染病、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7],并加大科研力量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科技攻关,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甚至超过原有医疗服务能力。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韧性的建设策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韧性的建设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探索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韧性医院建设方案,以确保公立医院能够充分应对灾难性医疗需求,有效减少内外部环境中各类干扰因素的破坏性影响。因此,笔者立足于上文中关于医院韧性发挥作用的4个阶段,结合韧性医院的预防能力、评估能力、响应能力、恢复能力等构成要素,并根据目前公立医院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高、组织管理不严、应急储备不够、运行管理不畅等问题,从强化应急文化内涵建设、完善组织架构体系、提高应急储备能力、转变传统诊疗模式等方面出发,提出与后疫情时代医疗机构发展趋势和现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契合的韧性医院建设具体路径。
4.1 强化应急文化体系内涵建设
应急文化作为医院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是一定区域内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相互作用在意识形态和行为规律方面的综合反映,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职工的思维观念与行为方式[8]。在卫生应急处置中,医院管理层往往会存在“技术-制度-文化”的惯性思维,容易忽略良好的应急文化在提升医院整体韧性和抵御公共卫生危机中的积极作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应急文化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医防融合观念、员工的应急准备能力、正向的防疫宣传和领导的人文关怀等方面,需要综合运用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来提升医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思想层面上,要从顶层设计上积极践行医防融合理念,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推进“以治未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把预防为主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组织层面上,将应急管理和危机治理能力建设纳入全院干部职工培训体系,及时传达党中央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最新决策部署,引导全院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和行动,积极参与到各项应急救援工作中。宣传层面上,注重宣传和树立先进典型,深度提炼总结并持续发扬“战疫精神”,并围绕卫生应急救援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塑造和发挥好先进典型的标杆作用。人文层面上,要加强医务人员心理韧性建设,提供综合性的心理技能培训和干预指导,并及时关心慰问一线卫生应急人员,提高其在应对危机和压力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4.2 完善应急组织架构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对公立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重要考验,尤其是对医院管理层应急决策能力、组织应对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危机化解能力的检验[9]。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因此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也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及时在应急救援第一线组建临时党组织、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队等,坚决做好维护核心的“忠诚卫士”和守护健康的“健康卫士”。此外,要立足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医防融合协作机制,切实履行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大力实现临床医疗向医防融合的服务方式转变。公立医院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置的最前沿阵地,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处(科)的设置,将有利于公共卫生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应急防治网络的合理布局。因此,在党委领导下的组织架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院行政领导小组、公共卫生处(科)、科管理小组的院级-科级-科室的三级应急管理机制。现阶段,江苏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基本上都设置了公共卫生处(科),但在人员配置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医院简单从临床科室选调人员,且抽调对象以护士为主。结合公共卫生处(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议要逐渐完善科室人员队伍结构,更多去选择具备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现代管理技能和跨学科知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医院卫生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快建立权责清晰、医防协同、运行高效的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运行新机制。
4.3 提高应急医疗储备能力
医院建筑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患者救治的主要场所,是医疗服务得以进行的硬件基础,直接影响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10]。因此,公立医院在规划设计时应具备“平战结合”的规划布局,尤其在普通门诊、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等区域设计时,要具有快速由正常门诊转换为传染病门诊改扩建的能力和储备空间。其次,充足的医疗资源和专业的应急医护队伍,也是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建议公立医院要强化韧性医院常态化建设,加强应急医疗救治场所储备,推进应急救治队伍建设,规范构建“防、治、管”三位一体防治体系。在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方面,加快建立医院统一的应急医疗物资库,在日常库存中注意储备一定量的防疫物资;完善应急物资调配制度,构建物资管理信息化供应链,利用信息化手段全过程跟踪物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医院物资储备和管理的效率。此外,在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选拔政治觉悟高、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由医护人员、感控督导员、心理专家和行政管理者等组成的常态化卫生应急救援医疗队伍。同时,要加强对卫生应急人员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建立渐进式、规范化、科学性的培训演练体系,如防护服正确穿脱、核酸检测采样流程、方舱医院患者救治。如此,公立医院要充分利用自身综合救治能力的优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治疗”水平上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进以预防为主的“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见效。
4.4 创新“互联网+卫生应急”新模式
韧性抵抗阶段,由于疫情风险地区全域静态管理的要求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加的成本支出,很多公立医院不可避免会出现线下医疗服务锐减、运行成本压力加重等情况[11]。为此,公立医院更加要从自身核心竞争力着手,准确把握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拓宽医疗服务范围,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加快医院运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建设。因此,在常态化疫情背景下,需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增加线上开诊科室,开通网络视频问诊,延长医生坐诊时间,提高网上诊疗效率;扩大医保支付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切实降低患者疾病负担,实现线上问诊、在线支付、即时报销和送药到家的一体化功能,逐步引导就诊模式由传统线下就医向“云就诊”转变。此外,打造“互联网+防疫”新模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网络体系。如在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实现电子门禁通行管理设备院区全覆盖,有效提升健康码、行程码核验效率,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自主研发上线智慧预检分诊、全流程自助发热门诊就诊等系统,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保障门诊正常就诊秩序;构建疫情多点预警防控分析平台,通过手机端实时监测医院核酸检测量、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患者救治工作等。同时,做好新媒体疫情防控宣传,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制作通俗易懂、内容新颖的科普图文和短视频,指导社会大众科学防疫和消除恐慌情绪,协助政府部门做好防控政策解读等。
5 结语
医院韧性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应急备灾概念,除了能够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医院日常运行管理和医疗质量提升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韧性理论应用于公立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从应急准备、冲击承受、韧性抵抗和恢复再造4个阶段,重点分析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韧性作用机制和具体建设路径,为提高公立医院应急能力建设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政策建议。此外,从理论内涵上来看,医院韧性属于系统论的观点,这也将会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即在韧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公立医院自身的发展情况,也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和区域医疗服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寻求政府部门、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协同合作,统筹关注韧性医院在各类型公共危机中的紧急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