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语用教学思考

2023-03-22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新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经验个体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倪 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是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语言运用”是基础,学生“个性语言经验的发展”是载体。语文课堂教学当围绕学生的“个性语言经验”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开展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在积极的阅读中积累

作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发展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自然离不开积极、丰富的文本阅读实践。以教材中编选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为范本,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书面语言经验,既是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尊重、顺应,也是对他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从而丰富他们的直接语言经验和间接语言经验。

1.生活语境中的直接经验积累

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源于生活,长在生活。从他们牙牙学语至今,可以说一直生活在口语化的交际生活语境之中。将书面表达与生活化的表达断然分开,将书面语言作为独立的“第二语言”对学生进行表达指导,显然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行的。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融入生活化的语言,往往能让他们的表达更接地气,更有表现力。

在教材中,与学生口语表达非常接近的课文很多,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文本资源,在拉近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距离中,生发学生对写话、习作的兴趣,大胆“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在阅读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将军和队长,在角色对话中感受生活化的语言对于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然后试着让他们模仿这样的对话形式,写一写生活中自己曾经与父母或者老师、同学的某一次对话,从而在迁移仿写中,搭建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桥梁,促进直接语言经验的积累。

2.文本语境中的间接经验积累

在学生进行书面语言表达实践时,往往会遇到找不到合适的文字来表达、不知道怎样才能表达清楚的问题。这主要还是因为积累的语言材料不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学生在写话和习作中积极积累和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有新鲜感的词句”,有意识地去积累语言材料和习作素材。

如在阅读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课《珍珠鸟》时,笔者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小珍珠鸟在作者的书桌上“俯下头喝茶”“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等描写,体会文本中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后,让他们进行表达的迁移:“你家新来了一只小狗,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地试探你,渐渐跟你亲近起来的?”学生在仿照作者的观察视角、动作刻画、表达顺序中,再次将陌生的书面语言盘活,并感受到书面语言的魅力,将简单的生活现象介绍得极富画面感,语言也充满了表现力和感染力。

3.个性理解下的自我经验积累

学生个体语言经验的发展,往往带着他们个体色彩和风格。也就是说,在学生经常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习惯,并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语言个性。毫无疑问,教师应该尊重和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并积极引导他们去建构“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

促进学生自我语言表达经验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复述和改写。部编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不少复述性的练习实践,如《猎人海力布》课后“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的小练笔,《军神》课后的“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等,都意在引导学生以课文的语言材料为基础,在结合他们自己的理解中去运用、内化、积淀语言,增长个体语言经验。

二、在清晰的梳理中建构

学生在阅读和表达实践中获得的个体语言经验,需要经过梳理,方能趋向条理化、结构化,成为相对清晰、稳固的经验结构。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认知特点,低年级可以侧重于词语的梳理,中年级则是以句段梳理为主,高年级则可以考虑谋篇布局方面的经验梳理。

1.关于词语的梳理

在小学一二学段,可以词串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那些有新鲜感的词语。以《火烧云》一课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在学生读到“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种“事物+颜色”的构词方式,而后对自己脑海中的这类词语进行回忆、梳理,衍生出“苹果绿、香蕉黄、竹叶青、青草绿”以及“土黄、烟灰、水蓝、火红”等词语,让颜色的描绘一下子鲜明、具体起来,并形成他们自己的语言经验。教材中的成语分类,如关于季节的、勤奋学习的、祖国新气象的,以及来自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的,等等,都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建构,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清晰的词语“族谱”,为今后的随时使用做丰厚的储备。

到了高年级,教师更应该注重动词和形容词的梳理,让学生在对词语画面感、表现力的体悟中,积累鲜活的词汇,增长自己的语言经验。如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中“形容词+事物名词”表达方式的“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读到《慈母情深》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类连续性的动作描写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梳理、建构,积累语言经验。

2.关于句子的梳理

这一类梳理类似于教师常让学生做的句子摘抄,只不过它不再是单一的句子摘录,而是分类、关联的一组句子的“聚会”。如阅读了《燕子》一课开头对燕子的外形描写后,让学生继续搜集相同或不同的描写动物外形方法的句子;阅读了《大青树下的小学》《海滨小城》,引导学生比较并继续搜集关于描写树的句子等,教师都可以随时开展分类阅读品味和分类梳理,从而有效催生学生语言经验的形成和发展。

3.关于段篇的梳理

文学作品的构段、组篇往往折射出不同的逻辑思维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段的分析、整篇的构思探究时,要有意识地抓住文本独有的价值,让学生在涵泳、品味中发现语言表达的规律,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内化、迁移、发展成自己语言经验的一部分。同时,经常性地开展课文内、单元内甚至课外的互文性阅读、群文性阅读,让学生在同类表达中巩固,异类表达中比较,也便于他们有效开展段和篇的梳理。如教学《海滨小城》课文,让学生主要关注围绕中心句采用“总分”写法的构段方式,并在课文相同构段的其他内容中加以复习、强化。学生在“课文例子”的不断影响和示范下,个体表达经验自然能不断丰富,以后在自己表达时自然也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三、在综合性运用中历练

“知识是固化的成果,经验是运动的信息。”从碎片化的语言经验积累,到条理化的经验梳理,这都属于储备的过程,也只是“固化的成果”。阅读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知道了多少,更应该关注他们能运用到什么程度。随着学生表达实践的开展,他们的经验也应该能够动态地向上往好推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语用实践,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

1.创设语言表达情境

“在语境中学习、在语境中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语言实践原则和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实践活动,当然需要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否则就是单纯的玩文字游戏了。如在阅读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时,笔者围绕“一元五角”引导学生体会这钱在当时的分量、来之不易以及母亲对儿子读书的大力支持,从而体会母爱的无私、伟大。而后,组织他们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爸爸妈妈等亲人的爱也会体现在一件件生活小事之中。你想到了哪些感人的瞬间?”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思绪切换到生活中经历的场景,与作者生发共鸣,自然生发表达的欲望,他们在已有语言经验与课文新学间接经验的融合中,继续丰富着属于自己的语言经验。

2.梳理语言表达思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上,如果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天马行空,他们的表达很有可能就会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因此,在他们表达之前,教师有必要先让他们对自己的表达思路进行有序地梳理,这样,他们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才会产生共振,并在思维积极的参与下,生成个体语言经验。仍以《慈母情深》一课学习为例。在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准备进行“颂亲情”的表达之前,要先让他们归纳、总结课文场景烘托、细节刻画等表现手法,而后在作者表达思路的启发下,尝试将自己经历的诸多场景有机关联起来,并处理好之间的逻辑顺序,适时融入细节描写,从而有条有理、情景交融地抒发对亲情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样的感性加理性、情意共生的表达实践,学生的语言经验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3.形成完整表达闭环

对于学生表达中的灵光乍现,交流时的你一言我一语,教师要及时启发、激励学生生成完整思维,有序思维,尽量说完整的话,记录完整的事,避免跳跃性思维,平白式表达,以养成清晰表达、有序表达、连贯表达、完整表达的意识和习惯。像上面学生经历了回忆、筛选材料和梳理表达思路的方法后,笔者要求他们清楚完整地在课堂上讲述出来。这样既有课文的表达形式运用,又有自己对文本语言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的真实实践,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丰富。

四、在深刻的反思中强化

学生在课堂上的即兴表达、精彩表达,很多时候并不能说这是他们语言经验在发展、在丰富的表现,因为这之中有着很多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时,教师对于他们的表达,特别是那些“妙手偶尔之”的,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秘妙,从而真正成为他们能理解、可用的、稳定而可靠的个体语言经验。

1.在比较中悟

贯穿在阅读活动之中的语言表达,是学生已有语言经验的显性展示。本着发展的眼光,教师在积极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的同时,也要启发他们展开反思,进行比较,甚至直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一课一学,一学一得,一得一用”。如在学生学习了《太阳》一课,了解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作用之后,学生有的尝试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写下“我们的教室长8米,宽6米”。这时,有学生觉得这样并不能体现教室的特点,不如换成“我们的教室很宽敞,40张学桌,40张方凳,40个学生,走在里面一点也不觉得拥挤”。同样是列数字,表达的效果截然不同。如此比较,学生运用说明方法将事物写明白、写清楚的能力和经验定能提升。

2.在总结中明

通过与课文表达的比较,与学习同伴表达的比较,甚至与教师下水文的比较之后,要引导学生对这一表达的实践和反思过程进行再总结,从而进一步优化这一经验,强化这一经验。如在学生完成《猎人海力布》的缩写后,笔者组织他们向别人推荐自己感觉不错的地方,点评他人运用的缩写方法,而后对种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自我对照检查,从而优化和完善自己的语言经验。

3.在运用中建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鲁迅、老舍等文学大家成功的写作经验,反复提醒着我们去认真反思、积极修改,在用心打磨中练就真本领,生长真经验,发展真能力。在学生对自己、他人的表达比较、反思、总结后,教师还要进一步指导他们运用这些总结出来的认知、经验去完善自己的表达,从而在又一次实践中,改造、完善语言经验,并真正融入到他们的语言表达系统之中。

以丰富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表达实践活动,如此,学生从语言材料的不断累积到智慧灵动的梳理运用,积极的反思建构,他们以“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一定可以得到长足发展与提升!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经验个体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