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3-03-22侯哲俊
侯哲俊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兰州 730300
在大规模养殖中,妊娠母猪的合理管理是决定仔猪存活率的关键,因此制定妊娠母猪繁育的产前产后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可育母猪的管理中,需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根据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提供合适全面的饲养模式,并提供适合母猪的生产环境,以确保母猪的生殖功能。因此,在妊娠母猪管理中,有必要制定合理、可操作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1 妊娠母猪的饲喂模式
1.1 后备期母猪的饲喂管理
后备期内的母猪处于生长期,因此优质营养的饲料对后备母猪的身体发育和生殖系统发育非常重要。对于6 月龄以下的母猪,应选择大猪饲料(市售的全价颗粒膨化饲料)并配合青饲料,1∶1 的质量比允许自由食用。对于从6 个月龄到预育的母猪,应选择全价颗粒饲料和青饲料按1∶1 投喂,现阶段严禁使用对生殖系统有害的棉籽饼、油菜籽饼和发霉饲料。在配种之前应限制喂养,以防止母猪超重并影响发情和排卵。
1.2 空怀期母猪的饲喂管理
空怀期是指从正常断奶到交配的时期。母猪通常可以在断奶后7 d 左右交配。这一阶段饲料选择和控制不当将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空怀期母猪一般在断奶后3 d 出现断奶应激,极易引起乳腺炎、高热等疾病。因此,断奶母猪的肥瘦控制和饲喂料量的结合相当重要,具体方式为每日2 餐,定量饲喂,绝不能任其自由采食而引起上述病症。饲料的选择不能突然改变,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大猪料,适量增加麸皮和新鲜多汁青饲料。
1.3 妊娠期母猪的饲喂管理
妊娠期是指怀孕80 d 后到分娩阶段。此阶段胎儿发育迅速,营养需求迅速增加,如饲料选择不好,极易引起母猪瘫痪和仔猪弱小病。妊娠母猪的饲喂原则为:营养水平高,含有优质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饲料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全价怀孕料,适当喂给骨头汤,若条件许可,可在每日的饲料中添加干脂肪或豆油, 以提高仔猪出生重和存活率。禁喂发霉、变质、冰冻和有刺激性的饲料,以防流产。饲喂方式是定时定餐,定量采食,每日饲喂2.5~2.8 kg 为宜(视母猪膘情而定)。另外要注意的是,怀孕母猪在产前7 d 增减料。对膘情上等的母猪,在原料的基础上减料,以免产后乳汁过多、过浓,因仔猪吸吮不完而引起乳房炎;对膘情较差的母猪适当加料,以满足产后泌乳的需要。
1.4 哺乳期母猪的饲喂管理
哺乳母猪需要摄入大量的水来产奶。刚分娩完的母猪体质较弱,可以在其容易够到的地方额外提供水源,如水碗、水槽等,这样有利于其身体尽快恢复。对于分娩后的母猪,原则上不喂食或限料至1 kg 以下,湿饲效果优于干饲,可投喂麸皮汤,促进食欲,加速消除其胎衣,然后每日投喂。在分娩后的几天内,由于体力过度消耗,母猪一直躺在地上,不喝水,不进食,要定期进行人工驱赶,让其站起来进食和饮水。分娩后1 周恢复其正常的食料量。食欲正常后,让母猪自由采食,以保证仔猪足够吮乳,并能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哺乳期应选择市面上销售的哺乳料,适当在料中加入豆油和干脂肪,配合青饲料按1∶1 供给。
2 妊娠母猪的环境管理
产房是怀孕母猪待产和生仔猪的地方,对环境的卫生及消毒情况要求较高。在前一批怀孕生产的母猪离开后,要彻底清扫卫生,用水枪将地面冲洗干净,使用消毒液对产房进行全面消毒。将产房空房一段时间,保证猪舍内消毒液充分消毒,等待舍内环境干燥后,再将新一批母猪移入猪舍。猪舍环境对猪的生产力和健康有很大影响,也是提高养猪场养殖效率的关键。养猪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3 个功能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明确,要求各功能区相对独立。
在合适的猪舍环境中,母猪可以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和采食量。需要做好消毒,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封闭管理。夏季要注意猪群的环境压力,猪场要保持适当的温度,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在适宜的猪舍环境下,母猪才能充分生长,提高猪只的饲料转化率和采食量,并做好消毒,良好通风,适宜温度,封闭管理。冬季,要做好怀孕母猪的防寒保暖措施。最后,要做好驱蚊、灭蝇、灭鼠工作,切断蚊子等携带病原体传播途径。对于母猪,应定期使用广谱驱虫剂驱虫,以改善母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猪在每个生长阶段都有相适应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产房的环境温度约为25 ℃,此外,根据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调节在70%左右。最后,在满足温度和湿度需求的前提下,确保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用水方便、环境合理,并注意猪舍通风和洁净。
3 妊娠母猪的产前管理
在妊娠母猪产仔前,需要确定母猪的身体情况,以确定猪群的营养储备状况,从而指导妊娠母猪群的饲养调整,及时优化母猪群。判断母猪身体膘情状况的标准:中度膘情,不需要用力按压,容易触及臀部骨和背部骨;良好膘情,用力按压以接触髋骨和背部骨骼;稍胖膘情,当用力按压时,也很难接触到臀部骨和背部骨;肥胖膘情,臀部和背部骨骼被肉覆盖。对于体质较好的怀孕母猪,可以在产前1 周内逐渐减少妊娠后期饲喂量水平的一半或者1/3,可以防止产后乳汁分泌过多引起乳房炎,或者乳汁过浓引起仔猪下痢。孕期母猪容易发生肠道紊乱,因此需要合理配比精粗饲料。针对产前几天乳房膨胀不够的母猪,需要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如鱼粉等,有利于母猪产后的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产前不控制母猪的饲料可能导致乳汁浓度过高,引发仔猪营养性腹泻。应注意分娩前,母猪出现极度不安,呼吸急促,来回走动,尿频,当阴道流出淡黄色黏液时,说明母猪即将分娩[1]。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做好准备,用消毒水和良好的保温设施消毒外阴,并确保产房内适宜生产温度以及注意通风。
4 妊娠母猪的产后管理
4.1 妊娠母猪的产后饮食管理
母猪生产会有过多的消耗,所以在分娩后1 周内,有必要慢慢增加母猪的饮食,并保障有温水供应,确保母猪胃健康,少量进食,防止过度饱腹,保持母猪食欲。母猪营养均衡可以确保下一个生产周期的高产性能。
4.2 妊娠母猪的产后保健管理
产后母猪的保健处理有助于产后母猪恢复身体状况,改善初乳,因此可以清洗并按摩母猪身体。对于产后母猪,必须做好子宫的维护工作。确定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子宫炎或乳腺炎等疾病。仔猪出生后需要记录母猪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反馈处理。需要保证产房每天清洁,过道保持干燥,垃圾及时清理,确保母猪以及仔猪生活环境的整洁。
5 母猪的配种管理
母猪从上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为一个发情周期,一般为20 d。发情周期可分为4 个阶段: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休情期。观察母猪发情过程的行为变化,可以把这4 个阶段称为发情骚动期、发情静立期、正常行为恢复期和行为正常期。发情周期的4 个阶段为1 个循环过程。母猪和断奶母猪都需要与公猪面对面刺激,以尽快进入发情。在发情周期内,需要将发情母猪在发情室饲养3 周,并利用公猪检查发情情况。在发情期间可将母猪圈与公猪圈相邻,因此母猪可以直接看到、听到、闻到和接触公猪,促进发情。母猪发情时一般会有黏液流出,而当流出的黏液呈白色而且有黏度时就是最佳的配种时间。除了看是否有黏液流出外还可看母猪的静立反应,如果按压母猪的臀部,发现母猪呆立不动时,就是最佳的配种时间。这时就可以让公猪爬跨,进行第一次配种,为了确保能配上,过8~12 h 再进行第2 次配种。母猪配种后不要移动,给予母猪一个尽可能安静的环境,减少应激。然后将母猪转移到配种舍的已配种母猪区域进行饲养,进行妊娠确认[2]。尽量避免给母猪造成任何形式身体上或生理上的应激。
6 疾病预防和治疗
母猪妊娠前需要进行免疫和驱虫,注射猪瘟、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等相关疫苗,并根据当地疫情选择其他疫苗,还需要定期进行驱虫处理。妊娠期间需要提供合理的营养比例,以确保消化道的健康功能并建立免疫耐受。为了确保猪有足够的饮用水,可以给猪安排适当的运动,从而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抵抗力。四肢和蹄部疾病是养猪场淘汰母猪的主要原因。养殖环境围栏设施、地面打滑以及饲料中钙和磷的比例不足都会导致四肢和蹄的损伤。因此改善必要的养殖设施,提供全面、均衡的饲料,可以预防和降低口蹄疫的发病率。
养猪场要坚持全力以赴、全进全出的预防原则,这有助于隔离外来疾病。养猪场定期消毒,阻断疾病传播途径,防止疾病发生。一旦发生疫情,首先要对病猪进行隔离,对病猪和死猪进行掩埋或焚烧,然后对环境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商用消毒剂对畜舍和用具进行环境消毒。关键找到猪的疾病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计划,并灵活应对复杂情况。怀孕母猪在整个怀孕期间抵抗力较差,因此做好充分准备并对其进行消毒。在母猪进入产房和分娩前对母猪进行充分消毒。饲养员要做好产房卫生消毒,观察怀孕母猪身体状况,做好记录工作,发现母猪有生产迹象时做好分娩准备。母猪在分娩后及时消毒,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母猪子宫发炎或感染。对于便秘,需要考虑是否由于缺乏运动或饮用水不足,以及对症治疗。
7 结 语
妊娠母猪的适宜饲喂程序需要根据猪场的具体条件而进行调整。母猪体况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建议规模化猪场应当提供营养丰富、全面的饲料,因此猪场在配制饲料时,应该根据猪只生长需要和不同生理阶段合理进行搭配,不仅及时补充维生素、抗氧化制剂等营养成分,还需要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因此,妊娠母猪的管理重点是改善妊娠母猪喂养环境,重视母猪产前产后管理,进行科学配种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