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受伤野生动物救助探讨

2023-03-22刘冰许李国红

养殖与饲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寄生虫野生动物消毒

李 艳,刘冰许,李国红

1.河南林科园林科技有限公司,郑州 450008;2.郑州市动物园,郑州 450008

河南省地处中原,东部黄淮海大平原,西部、南部、北部是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太行山,境内黄河、淮河流过,生态环境多样,由于河南地处世界动物地理分界古北界和东洋界交汇处,是鸟类迁徙的三大通道之一,迁徙路过的鸟类很多,河南省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河南省位于我国腹地,交通要道,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经济社会发展等也对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和繁衍栖息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河南省野生动物受伤事件常有发生,河南省林业部门救护的受伤的鸟类众多,送到郑州市动物园进行救护的动物也很多,本文结合郑州市动物园多年来救护林业部门的野生动物,针对其救护措施,做一探讨。

1 行为观察

动物行为是动物自然活动的状态,是动物多种需求的外在表现。动物行为有先天获得性行为如哺乳、鸣叫,具有遗传性;有后天获得性的行为如捕猎、使用工具等,需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学习获得。

兽医是动物行为学的应用者,又是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者,了解和认识动物行为,掌握不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行为特点是做好兽医工作的基础。观察动物在患病时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动物患病,把疾病和行为相结合,从动物的采食、饮水、排便、撒尿、休息、发情、交配、产子、哺育以及捕食、防御、攻击、模仿等方面收集信息,用数据统计,文字、声音影像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从正常的活动行为中辨别出不正常的现象,整理和积累资料,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为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服务[1]。

1.1 救助前的行为观察

要观察动物是否存在攻击行为,常见的攻击行为有撕咬、踩踏、抓挠、顶撞、喷射毒液等。若存在攻击行为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定措施进行保定,同时做好相关人员的防护措施。

1.2 救助过程中的行为观察

动物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其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健康动物的机体组织器官和功能结构是正常的,在进水、进食、饮水、排便、交配、繁殖、交流等方面表现出有规律的生命体征和行为特征,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时,机体就会表现出与正常体征和行为不同的现象,如疼痛、跛行、弓背、打滚、蜷缩、颤抖;发烧时好饮水,呼吸加快,精神沉郁,眼结膜红,鼻镜干燥等。便稀、干结、发红、有黏液等则可能存在消化系统疾病。

2 患病动物的诊治

通过观察初步判定动物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对表现正常的动物亦可进行全方位的体检,条件有限时可联系相关诊疗机构进行诊治。

2.1 疾病诊断

疾病诊断是根据动物的临床表现采用相应检验方法,查找动物患病的原因,寻找致病原并作出诊断,同时对机体作出全面评价的过程。疾病诊断的步骤通常包括:

1)收集信息:通过询问病史,观察体征,体检,样品检测以及X 光、B 超、核磁共振,病理组织等检查获取相关的信息。

2)结果分析:依据收集的信息,兽医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诊断。

2.2 疾病的治疗

动物疾病的分类方法很多,且不同类疾病之间往往存在交叉。其中一种分类方法是将动物疾病分为两大类:一是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二是非感染性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物理和化学损伤、免疫原性疾病、代谢和内分泌疾病、营养性疾病等。

救助的野生动物常见的有以下几类疾病:

1)细菌性感染: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防御免疫屏障遭到破坏时,细菌性的病原体进入机体,在机体的特定部位或组织进行大量的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的疾病。致病菌的类型有很多,并且可以致病于不同的组织部位器官等。对于细菌性的感染通常是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对于比较复杂的细菌感染还需要进行药敏实验,找出更加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病毒性感染:病毒性疾病重在预防,通过疫苗形成对相关疾病的免疫力。治疗上对症治疗为主,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加强支持疗法治疗并发症,对合并细菌感染的病例,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2.3 寄生虫感染

1)对寄生虫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方式为寄生虫卵检查法,可明确有无寄生虫感染,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可快速分析感染寄生虫的种类。临床上常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粪便样品进行处理,然后用显微镜对观察到的肠道寄生虫的卵囊或虫卵进行鉴定。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对血液样品进行染色,然后用显微镜进行鉴定;对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进行其全基因组DNA 的提取,扩增相关位点,进行寄生虫检测。此外,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辅助判断寄生虫感染部位、病情进展,有助于进一步治疗。

2)针对性地驱虫: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如针对线虫感染可以使用阿苯达唑、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等,球虫感染可使用地克珠利、磺胺甲氧嘧啶等。对于感染严重的病例如线虫导致的胆管、肠管堵塞需要手术进一步治疗。

2.4 物理和化学损伤

较多见的是机械损伤、冻伤、烫伤、化学品腐蚀、异物导致的损伤等。这类损伤的治疗首先要排除致病源,其次根据致病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野生动物救助过程中主要以机械损伤为主,如肌肉损伤、骨折等。

1)肌肉损伤在临床上特别常见,发生肌肉轻微损伤,可以先选择保守治疗措施来治疗。立即对局部进行冷敷,可以很好地起到消肿及有镇痛的作用。后期改为局部热敷,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局部涂抹活血化瘀药物来治疗。对于肌肉损伤比较严重的动物,如肌纤维出现了断裂或者是完全断裂,皮肤破损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缝合治疗。术后尽量减少活动以促进恢复。

2)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通常给予骨折手法复位之后,利用夹板、石膏或者是支具来固定骨折端。也可以通过骨牵引的方法,再结合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是严重骨折或者保守治疗不成功,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利用钢板、交锁髓内钉、克氏针、螺丝钉等方法来固定骨折端。

3)异物堵塞。动物吞食异物难以排出导致呼吸道或消化道堵塞。由于野生动物的习性出现呼吸道堵塞的较少,常发生的是吞食了塑料袋、绳索、铁钉、鱼钩等异物导致的消化道疾病。可以通过灌服石腊油让异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对异物不能排出的可以用内镜或手术(开腹术和胃切开术)取出。

2.5 病例范例

1)细菌感染病例。孔雀全眼球炎:多发生在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后期,表现为头部肿大,眼部突出,眼睛流黏液,一侧眼失明(葡萄球菌发展为眼型也可引起失明),或双侧失明,后期凸出,内部形成干酪样物。

诊断和治疗:通过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可以确诊,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较敏感药物拌料和饮水,并进行人工灌服,严重病例可以选择针剂肌肉注射。对其生活的场地坚持使用聚维酮碘、84 等消毒剂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2)物理损伤病例。白额卷尾猴头部外伤:2 月龄雄性白额卷尾猴头顶部一伤口,周围隆起,检查发现内部化脓感染,形成一大小约3 cm×3 cm 的圆形感染创面,弥漫黄白色黏液。

诊断和治疗:创面中央顶骨破裂外露,X 光检查为单纯顶骨骨折。提前对环境和器械进行消毒,在安静的状态下用毛巾对白额卷尾猴进行保定,露出头部,用手术剪将感染处毛发剪去,清理掉感染创面污物和坏死的组织。用无菌脱脂棉蘸取碘伏轻轻擦拭并用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消炎粉1 g,京万红2 g,红霉素软膏2 g,龙血竭胶囊1 粒(去掉胶囊外壳),云南白药粉剂0.5 g,混匀涂抹于伤口上。将3 块灭菌纱布块(5 cm×7 cm)展开叠加,覆于创面,并用医用胶布缠绕包扎,每3 d 重新涂抹药物并更换纱布1 次。更换纱布时若出现粘连,用棉球蘸取碘伏将纱布润湿再轻轻取下。肌注头孢曲松钠50 mg/次,1 d 2 次,连用12 d。同时人工饲喂奶粉,1 d 5 次,每次25 mL。

由于其可以采食少量柔软多汁的果肉,因此每次投喂去皮葡萄、橘子和切小块的苹果等水果供其自由采食并及时更换。第50 天时逐渐减少喂奶量,至第70 天时停止喂奶,以自由采食为主。经过治疗30 d 后,创面明显减小,创面周围形成肉芽组织,新的皮肤组织逐渐形成并向中央收拢。100 d 时伤口完全愈合,被毛生长并覆盖[2]。

3)寄生虫感染病例。长臂猿线虫感染,线虫寄生于动物肠道常会导致动物消瘦、营养不良、异食癖,严重的甚至出现腹泻、肠梗阻等症状。

诊断和治疗: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粪便样品进行处理,然后用显微镜对观察到的肠道寄生虫的卵囊或虫卵进行鉴定。发现长臂猿感染线虫后对其单独饲养,每天收集粪便高温消毒或火碱消毒,对饲养环境使用火焰消毒。使用阿苯达唑10 mg/kg 1 d 1次,连喂3 d。间隔7 d 进行第2 个疗程至粪便检测不出明显虫卵为止。

3 护 理

患病动物护理是兽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促进动物疾病恢复的重要手段。野生动物种类多,种间差异大,同种动物患不同的疾病或相同疾病的不同时期及不同动物患相同的疾病时,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完全相同。另外,野生动物应激严重,大多数动物不能接近,因此,制定护理措施时,要考虑措施的可行性。

1)制定措施:根据前期诊断和治疗,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2)建立记录和观察制度:记录每日动物的进食、排泄、活动、体温、呼吸及治疗过程和治疗措施等。

3)保障饮食需要:野生动物出现疾病或者发生应激反应后,常出现食欲下降或废绝。要为动物提供适口性强、易消化、种类多样的食物。同时,要提供充足的清洁饮用水。

4)提供合适的饲养和治疗环境:要为患病动物提供合适的护理环境,尽可能减少外界的刺激(包括声音、气味、温湿度等),减少患病动物的活动,降低机体消耗。对于轻症疾病及重症恢复期动物可适当增加活动。

5)做好清理消毒:要及时清理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和呕吐物,及时进行消毒,包括环境消毒、用具消毒、人员消毒[1]。

猜你喜欢

寄生虫野生动物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