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枝梭戛长角苗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2023-03-22刘子嘉姜丽常亚恒宁晓

西部皮革 2023年3期
关键词:长角蜡染刺绣

刘子嘉,姜丽,常亚恒,宁晓

(六盘水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1 六枝梭戛长角苗服饰概述

1.1 长角苗衣服

梭戛长角苗族男女服饰有盛装和便装之分,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穿着便装服饰,而在隆重的节日中都穿着盛装出席。此外,男女服饰也有很大的区别,女性服饰的颜色更加多彩、图案也更加丰富。盛大节日的时候,长角苗女性一般头顶长角,将长发盘旋至长角之上,身穿彩色刺绣图案的服装,颜色丰富,裙摆图案呈现条纹状,辨识度较高。例如,每年正月初十,是苗族支系长角苗同胞的传统节日“跳花节”,节日盛典,男女穿着独特的盛装一起载歌载舞,共同欢度节日。

长角苗衣服图案文化源远流长,除了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象征。女性服装的上衣设计为深V 型,领子较窄,袖子呈平摆燕尾式。女性彩色的服饰主要分为用蜡染彩绘制作的服饰和用刺绣制作的服饰,两种服饰在制作手法上也各有不同,蜡染服饰上衣的前襟、袖子、背面皆为蜡染彩绘,颜色多以黑红、黄、橙色为主。还有部分前襟、袖子为黑白蜡染,背面为手绘蜡染,颜色图案等皆与前面的相似。刺绣服饰上衣主要分为全刺绣服饰和蜡染挑花刺绣服饰,全刺绣服饰大范围为刺绣完成,色调以黄橙调为主,衣服整体颜色为蜡染的主要颜色,而蜡染挑花刺绣服饰是在蜡染主色调的基础上配合少量刺绣图案,以黑蓝色调为主。梭戛长角苗的下摆裙也分为蜡染和刺绣两种工艺,一般裙长较长,可延伸至小腿。男性和女性绑腿一般是羊毛毡制,脚穿纯黑色布鞋或者刺绣面的布鞋,男女鞋子样式略有不同。

男性的上衣大多是用细麻布制成,样式较为简单,颜色较为深重。在衣领、绣边、腰带等处会带有刺绣的花边或者是蜡染工艺做成的服饰。男性化的服装颜色与女性化的服装相比,整体显得更加沉稳。

梭戛长角苗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依然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民族文化演绎信息。尤其是在布料的使用和图案的绘制上,独具民族特色。男耕女织的生活习惯,让女性能够胜任纺纱织布、蜡染、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术,特别是原始古朴的服饰蜡染技术,使得长角苗服饰成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长角苗头饰

梭戛长角苗头饰具有明显的特征,尤其是长角苗的头饰,也是其深厚长久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传承。长角苗族至今仍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这种古老的、以长木角头饰为象征的独特的苗族文化传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女性头顶上戴有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均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有2~4 公斤重的头发。长角苗只有在身着盛装之时才会将头发盘在长角上,形成巨大头髻,平时则不盘发。

据调研了解,这些厚重沉重的头发都是长角苗自身的头发和先祖的头发,她们将这些头发用一个木制的长角配上黑色的麻绳,盘旋在头顶之上,形成独特的发髻。而发髻的大小是影响美丑的巨大因素,大多数长角苗族人认为,发髻梳的越大,则越漂亮。因此,在盛大的节日面前,爱美的女性都会盘起厚重的发髻,吸引心爱之人的关注。

此外,关于长角苗头饰文化符号的象征也各有不同。有学者指出“苗族是以牛为图腾,头饰长角是牛角的变形,表示对先祖的敬意。又有学者提出,头饰原型是复仇的弓弩,传说苗家有一对宝扫帚,每逢外敌入侵,苗王就会用木鼓传信,用芦笙指挥打仗,临近敌人时以宝扫帚护身打败敌人。也有学者认为,它象征权力和威严,最早只有苗王有这种头饰,后来在战争中,苗人为了掩护头领而人人戴上这种头饰,让敌人分不出谁是苗王,久而久之,变成特定头饰,成为长角苗族群的独特符号等等。”[1]长角苗族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导致部分资料和工艺的丢失,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长角苗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没有抓住时代发展的需要,依然生活在大山里面,没能跟上消费者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封闭自产的生活习惯让长角苗保持着原始的生活状态、自然环境和生产模式等,这也促使长角苗的原始文化得以保护。

总而言之,不管是象征动物的图腾,还是尊崇古人的权威,长角苗头饰文化的发展是经过历史的不断沉淀,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特点和象征意义,具有非常独特的研究价值,更是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一环。

2 六枝梭戛长角苗服饰图案纹样分析

2.1 刺绣图案

服饰的图案形状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女性在刺绣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感受、生活环境的特色、生产中的情形等都表现在日常的手工艺作品中,而刺绣作为长角苗重要的服饰图案装饰艺术,记录着整个民族的发展演变史[2]。例如,刺绣图案里面包含着丰富多变的几何纹样、形似动物的图案、形似植物的图案等,几乎都以对称的形式出现在衣服上,包括刺绣的锁边也是采用点线面的方式,交叉变化呈对称结构,看起来简单,又各有特色。上衣的锁扣的设计是呈蝴蝶状,两只触角作为扣眼和扣帽,栩栩如生,极具美感。前襟的刺绣图案工艺精细,图案简单,如同飞舞的众多蝴蝶,又像飘零的雪花。袖口位置是排列紧密的十字形雪花图案,辅以圆形和方形的图案,犹如在表达天圆地方、动静互补,四季更替、时间轮回。

除了主体的衣服之外,长角苗的项圈和围腰也是非常重要的装饰品。项圈和围腰一般是用刺绣的方式制作出来的,在图案的设计上也十分用心,几何形的图案配合勾边的形式,让围腰显得更加美观和精致,点睛之笔是围腰的流苏样式设计,让女性的柔美和民族特色在服饰图案设计和造型中凸显出来。这些精美绝伦的刺绣图案,都是梭戛长角苗族民族文化遗产演变的重要标志。

2.2 蜡染图案

蜡染古称腊缬,它的发明可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据我国川东峡江地区出土的蜡染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运用了这一蜡画坊染工艺,开创了世界染织史上的一代先河。蜡染是利用原生态原料对服装进行二次设计创作的一种传统服装装饰技艺,通过蜡绘图案的绘制,将创作者特有的蜡染技法加入创作的过程中,使服装的纹样更加丰富多彩。蜡染技法制作的服饰在上衣、裙子和裤子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上衣的制作中,以大片的蓝色作为服饰的底色,配上用蜡绘制的精美图案,“十字花、八角花、荞子花、马蹄纹、漩涡纹、菱形、井字形”[3]。

在贵州这块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土地上,多民族聚居的历史,孕育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盛产蜂蜡和植物染料的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长角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妇女们,人人能织善画色,能染会绣,她们多以蜡染图案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世世代代的传习,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服饰图案。例如,色彩斑斓的百褶裙伴以条纹状的蜡染图案,显得裙子更加生动灵活。裙子底部图案则多以线条状、流苏形为主,裙子顶端则会设计上精美的花朵图案、蝴蝶图案等。这样的设计让蜡染绘制更加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此外,服饰的图案设计和颜色的选择体现出女性对爱情、婚姻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更加直观反映出创作者的性格和生活阅历。并且,这些蜡染图案纹样不仅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具有强烈的形式美。

3 六枝梭戛长角苗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策略

有学者提出“我国民族服饰的数字化建设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民族服饰的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主要包括民族服饰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和数字化存储、民族服饰的数字化处理和数字化展示以及数字化传播与利用。”[4]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梭戛长角苗服饰的数字化传播策略可归纳如下:

3.1 数字化展示

梭戛长角苗坐落在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内,通常称为梭戛长角苗社区,整个社区坐落在深山之中,自然环境优美,植被较多。因此,也让这藏在大山里的民族非遗文化难以被大众常见。笔者通过走访六枝特区的长角苗村落,发现这一地区人民生活朴素,依然保留古朴、原始的生活方式,大部分的长角苗人一生都没有走出去这座大山,也很少和外界联络。古朴、精美的服饰头饰、手工技艺也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年轻人逐渐走出大山,接受教育,打拼事业,便会使得服饰工艺这个非遗文化走向衰落甚至是灭亡。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可以采用数字化手段采集服饰工艺技法。关于服饰头饰的具体制作流程采用数字化手法进行记录,比如,利用计算机电脑软件设计服饰图案,记录和民族文化相关的几何纹样、花鸟草木等,来确保服饰图案不被流失。其次,采用数字化存储展示的形式,用云盘、硬盘等形式加以保存,将存贮的相关信息加以保护和展示,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吸引学者和爱好者加以研究,不断创新。最后,采用虚拟数字博物馆的形式加以展示和宣传。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博物馆、旅游胜地、科技馆等都推出了云上馆藏和虚拟体验等活动。这样的方式不仅解决的地理距离上的问题和投资的问题,也让深山里的民族文化走进大众视野,民族服饰文化借力数字化技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对长角苗服饰展示的最佳途径。

3.2 数字化推广

纵观当下发展情况可知数字化推广已然成为民族文化推广的重要途径。梭戛长角苗民族服饰一直停留在长角苗民族内部,鲜少有外族人指导民族服饰文化的价值,也难以深入的展开研究。为打破这一困境,笔者提出梭戛长角苗服饰文化需要结合数字化的时代最重要的两个抓手:互联网平台和自媒体平台。

互联网平台,目前最吸引年轻用户的是电视节目和购物平台。首先,民族服饰文化可以结合热门综艺,例如真人秀节目。近些年,真人秀节目带火了很多地域文化、旅游景区、美食文化等,借助真人秀的明星效应,有效利用梭戛长角苗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服饰文化,手工艺,饮食文化等,促进民族服饰文化的推广。其次,民族服饰文化可以结合购物平台,利用数字化设计,蒋民族元素融合到现代化的设计观念中,应用到年轻人的服饰中,例如近期比较火爆的汉服文化、马面裙等。一方面吸引民族群体的认可,另一方面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带着创新设计的理念,将民族服饰的元素融合到日常的穿搭中。

自媒体平台带火了很多农民艺术家,也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例如当前抖音平台上的“朱铁雄”自媒体号,通过演绎非遗文化的传承,让更多人看到了皮影戏、大圣、二郎神、哪吒、京剧、变脸、打铁花、舞狮等国风文化,利用精美绝伦的画面、感人肺腑的故事、精湛传神的表演,快速圈粉一千三百多万,使得国风成为主流之风。同时,在自媒体平台上也看到了很多传承人的努力,但都不尽如人意,“朱铁雄”的成功似乎给民族文化推广宣传打了一个标杆。自媒体用户是很现实的消费者,他们只愿意为内容买单,凡是不加以修饰的作品,很难受到自媒体用户的关注。从用户的消费心理出发,想要在自媒体平台寻得长角苗服饰文化发展的一席之地,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传承者用心制作,赢得用户的认同。

3.3 数字化传承

长角苗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所以提上日程,除了其自身的价值被认可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非遗文化都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困境。笔者通过走访梭戛长角苗社区,发现很多传承人都是年纪较大的,她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手艺失传。这种失传大部分是由于年轻的一代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较少,大部分年轻人一年才回家一次,甚至已经离开家乡。

目前,手机、单反、DV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利用数字化影像记录服饰图案的制作已经不再是一件十分困难或者高成本的事情。利用这些摄影摄像工具分门别类的记录每一种服饰图案的独特意义、讲述每一个刺绣、蜡染技法的操作过程,是对长角苗服饰制作最朴实的保护途径。此外,对于传承人的培养,应该多利用现代化的沟通媒介,在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前提下,做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4 结语

梭戛长角苗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真正读懂其服饰图案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符号,这是一个漫长而又有意义的过程。因此,做好梭戛长角苗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是当务之急,也是笔者初心不改一直在坚持的事情。

猜你喜欢

长角蜡染刺绣
苗族蜡染
长角的怪物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长角的怪物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蜡染手绢寄深情
长角的怪物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