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主题图书馆发展模式及实践策略研究*

2023-03-22于晶晶

智库时代 2023年4期
关键词:全域文旅图书馆

于晶晶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现已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展融合工作。文旅融合模式对图书馆的发展可起到显著的促进效用,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全域旅游视角下,需要始终保持初心,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延伸服务的深广度,使得文旅能够实现更好地融合发展。主题图书馆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寻找适宜的发展模式,才可将自身的价值更为充分体现出来[1]。

一、公共图书馆助力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全域旅游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将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借助旅游业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国务院多次通过文件颁发强调:“应合理利用传统村落、博物馆、艺术馆等和旅游业进行融合,让民众有良好的文化旅游体验[2]。”全域旅游由旅游内循环这些封闭的形式转变成跨界融合的发展形式,注重各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但更为重视让旅游者有文化体验。全域旅游具有全局性、共享性、空间性等特性,而作为城市的文化象征,公共图书馆记录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其文化收藏、传播重任也具有这些特征。公共图书馆应将自身文化平台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借助总分馆制促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间的融合,实现模式的创新,将科教文化资源辐射到旅游边界,使其成为优质的文化资本,在对地方建筑、民俗、历史文化等进行氛围创造、交互活动开展等形式,为全域旅游提供强大的发展助力。

二、全域旅游视角下主题图书馆存在的不足

(一)机构间合作力度不大

我国的图书馆文旅融合目前还局限于图书馆内部,相关机构间缺乏合作,导致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公共图书馆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容,呈现出的文化资源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仅借助建筑、场地等方面的融合必然是不够的。从国外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可知,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可使得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对游客有更强的吸引力,且能够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和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进行深入合作,挖掘具有历史文化元素的主题,利用图书馆所具有的资料优势,开展多种文化主题活动,不仅可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还可让游客在文化的感染下形成情感共鸣。但从目前的机构间合作状况来看,合作是明显较弱的,现有的产品中大多都是主题不够鲜明,游客可获得的体验也非常有限。

(二)公共图书馆优势未充分发挥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单是资源,还体现在其的服务方面。在传统服务理念转变成文旅融合服务理念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并未将自身的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等职能充分发挥出来[3]。例如城市书房,景区当中设立的城市书房旨在让游客可获得阅读体验,但大部分书房都是自助模式,仅提供休憩的阅读场地,并无专门的服务人员,无法将服务优势发挥出来。若是能够结合景区的特性,提供与之相符的参考咨询等主题服务,可使得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为深刻。与此同时,人才是服务的重心,营销模式对游客的吸引力只是暂时的,但若要吸引游客再次到来,馆员的专业服务才是最关键的。而馆员还需提升自身的文化旅游服务能力,借助文化服务内容与产品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让游客能够自觉进入到图书馆,并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下感受文化的魅力,真正将自身的文化传播桥梁价值体现出来。

(三)融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相对不足

产业融合是文旅融合的关键,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特征,其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极具挑战性的。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促进区域资源的高度整合,产业融合发展,使得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产业间有更多的融合可能性,在实践过程中应瞄准二者的共同点来进行融合,避免盲目融合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因而,需要对文旅融合发展加大研究力度,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确保各产业间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三、全域旅游视角下主题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一)打造成景点提升对公众的吸引力

公共图书馆属于文化地标内容,建筑的特性及馆藏资源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吸引游客,众多地方建立的图书馆,都是以建筑作为吸引游客的手段,很多游客都是受到建筑外形的独特性影响而来当地旅游;公共图书馆注重建筑学与美学的融合,进行了综合设计,使得图书馆对公众有更大的吸引力,在内心中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继而愿意进入到图书馆中探索知识的奥秘。

(二)走进景区强化地方文化体验

公共图书馆若是能够进入到景区中,结合景区的历史背景进行主题图书馆的建设,不仅可对景区文化配套设备进行优化,使得景区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文化服务效能也可获得提升。图书馆进入到景区中,可使得空间理论和服务进行跨界融合,结合地域与文化的特性构建多业态融合的主题文化空间,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开展,使得游客的文化体验更为新颖。例如,莫干山景区的民国图书馆,很多游客来当地旅游都是为了来此图书馆打卡,都为获得独特的体验。

(三)嵌入旅游生态链强化旅游体验

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和社会各界间的合作更为紧密,应注重协同发展实现业态的有效融合,使之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立旅游专题资源,现已是全域旅游生态链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例如重庆图书馆是将图书馆和咖啡馆进行结合,杭州图书馆的主题则是音乐,这些图书馆将旅游中的众多要素进行融合,使得游客的需求可获得更大程度的满足,不再如同传统图书馆一样只有阅读需求可获得满足,且文化服务也能够有效延伸,游客可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四)紧密结合地域特性创设文化休闲区

文化在旅游活动开展整个过程中都是需重点体现的内容,文旅间的融合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单方面的,对于文化方面的学习与体验,社会公众都是充满期待的。文旅间的融合发展,不单是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赋予旅游战略发展更强大的动力。传统景区使得人的一些基本需求获得满足,但是新时代的消费者还有很多潜在的需求,对于景区而言应注重挖掘需求并合理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创造出品质更高的景区场景,让消费者的体验达到更好。例如,大唐不夜城就是基于古城文化之上盘活历史资源,将其化作旅游资产使得游客能够有非同寻常的旅游体验,可使得游客不仅享受感官体验,还可实现精神升华,继而获得深度体验[4]。

(五)融入乡村旅游传承地方风俗文化

全域旅游是将生态和文化进行融合,在美丽乡村战略日益推进的过程中,乡村地区的众多业态也逐步渗透公共图书馆服务[5]。文旅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可将各相关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不仅可使得乡村旅游地区原本的特性能够保留,乡村文化也可避免被同化,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也可达到促进作用,继而在富有文化气息的旅游空间中,乡村旅游也可大大提升竞争力。公共图书馆应将自身的教育作用发挥出来,提供培训服务,使得居民能够强化自身的主人翁意识,稳固乡村文化的根基,切实做好地方文化的传播工作。如月溪花渡图书馆就是基于乡村文创产业之上,打造农耕亲子教育的氛围,使得游客们都能够从阅读中享受快乐。

四、全域旅游视角下主题图书馆发展策略

公共图书馆目前普遍都不注重主题服务模式,和文旅融合的手段也相对较少,其的价值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全域旅游背景下,图书馆和主题结合的模式,实则就是基于跨界合作基础之上促使公共图书馆和场地进行融合的手段,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服务优势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人文休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后,公共馆的文旅融合也需将主题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国内公共图书馆应参考国家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将旅游要素和文化进行结合,为图书馆的大众提供和旅游有关的服务,使得大众有更好的参与体验,具体可从下述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主题选择应凸显时代性

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选择服务主题,不仅要考虑到游客的实际需求,也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作为重要工作,避免出现低俗、庸俗的主题,不可将游客参与度作为选择主题的参考标准。公共图书馆需要始终保持均等化的服务理念,主题服务也会将服务对象划分成感兴趣与不感兴趣两类群体,但不表明主题服务仅为少数群体服务。服务的门槛应合理设置,要将各阶层都考虑在内,尽可能使得大众都有参与机会。与此同时,为使得图书馆文旅融合能够更为稳定地进行下去,选择的主题应具有时代特性,才可切实对图书馆创新提供助力,让民众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例如,南京图书馆“十德堂”,选择的主题就是国学经典,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进行优秀文化的弘扬,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有效路径。活动的开展可相互分享、传播文化,使得读者能够和历史接触,和古圣先贤通过文字进行对话,在文化旅游活动开展时,还可将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传播。

(二)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实现跨界区域联动

全域旅游最为显著的特性就是共建共享,其不仅要始终由政府主导,还需由市场主体参与其中。各级政府应将其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并对各融合节点进行统筹协调,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引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新领域的发展当中。公共图书馆可结合旅游景区状况,联合社会力量一同布局文旅为主题的独具特色的图书馆,使得文旅融合可获得更为充足的发展动力。

(三)提炼及转化文化资源,开发新的旅游业态

新时代的旅游消费者,不再单纯停留在景点观赏,更注重的是文化品味,想要达到更高层次的体验。对于旅游领域来说,近些年都在张罗着打造主题旅游线路,旨在能够将休憩、观赏、教育、文化等各功能纳入其中,使得旅游服务品质达到更高,也更具人性化特征,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提炼,并将其转化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所以,公共图书馆必须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现实与潜在的需求,将馆内的文化资源最大限度挖掘出来,明确文化主题,并将文化知识转化成旅游资源,打造开放化的旅游业态,使得文化资源能够重塑与提升自身的价值。

(四)凸显地域特色,打造地方文旅品牌

区域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是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文旅主题图书馆必须要借助现有的馆藏资源来挖掘潜藏的地域文化,盘活历史资源,在旅游活动中融入历史、文学等相关要素,塑造具有地域特性的文旅品牌,促使旅游行为与文化内涵的协调统一。公共图书馆可活化文化资源,主动探究文化旅游的新需求,并和旅游平台相融合塑造高品质的旅游品牌,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6]。例如,以南京地理和历史作为轴线,借助古诗词创设的“诗游南京文览金陵”品牌,可让读者品味中华文化,促使学习与游览间的充分融合,继而提升读者的体验感。

(五)构建绩效评价系统,不断优化主题服务体验

公共图书馆的主题服务极易出现形式化的现象,类型过于单一,不注重质量等问题,建立一套和主题服务相适宜的绩效评价系统,可使得服务价值导向更为明确,服务品质得以提升,受众群体参与热情度更高,对服务质量评价以及馆内服务水平的提升、文旅融合的稳健发展都可起到显著作用。绩效评价系统应围绕着主题服务体验感为核心,绩效评价固然需以高质量服务作为重点,但大众的满意度才是最为重要的。应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而在此过程应利用互联网手段,借助大数据等方式,及时完整地获取数据信息,通过进行客观分析,寻找主题服务的优劣势,并对服务策略进行及时调整,结合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使得大众可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六)加强服务创新,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

创新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无论是哪个领域,若要发展创新必然不可少,服务领域同样如此。服务创新必须要把握好下述几点:一是具有社会敏感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调整,把握好社会发展方向,从世界日益变化的状况来看,挑战是层出不穷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很多问题都是突发性的,社会是瞬息发生变化的,要提升适应性,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应不断增加服务手段。一场突发疫情,让社会原本的运作状况发生变化,很多行业也改变了自身的以线下运作为主的模式,基于此松山湖图书馆通过线上服务进行疫情科普教育,并利用园区的科技力量促进文旅间的融合,借助科研人员在线上为读者解答国之重器,使得读者和科技间拉近距离,继而提升传播效果。多元化的服务使得服务范围得以扩大,即便在特殊时期公共图书馆也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问题。三是挖掘文化潜在的价值。文化与旅游本就是有众多契合点,主题图书馆旨在将文化价值挖掘出来,可使得图书馆将文化教育职能体现出来,还可使得旅游更富体验感。四是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国外在文旅融合方面的经验得出,文旅融合若要实现稳定发展,专业水平较高的从业者是必不可少的。

(七)建设智慧文旅平台,融通线上线下服务

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智慧化的服务,主题图书馆不仅为居民提供服务,也需要服务于游客,是一种融合了多功能的复合型图书馆,应积极挖掘游客的需求,建设智慧文旅平台,通过文化信息的精准推送,使得游客有更好的文化体验,继而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例如,长春市图书馆打造的“阅书房”,则是将文化阅读和旅游体验相融合,并将文创体验功能融入其中,使得读者可享受智慧阅读服务。同时,全域旅游可让游客有更为全面的产品体验,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主题图书馆可聘请多学科的志愿者,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讲好当地的文化故事,传播乡风民俗,让游客们能够加深文化记忆[7]。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视角下,文旅融合是一条必经的道路,对公共图书馆来说这不仅是机遇,同样也需面临较大的挑战,所以寻找图书馆与旅游间的契合点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主题服务模式和旅游产业两者间无论是环境、理念或是感受等众多方面都具有契合度,不仅可将公共图书馆价值发挥出来,还可使得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因而两者的融合是具有普适性的。本文通过对主题图书馆在近些年的发展状况进行探究,并总结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主题图书馆的实践发展策略。

猜你喜欢

全域文旅图书馆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图书馆
文旅照明的兴起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