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八个维度*
2023-03-22赵盛国
赵盛国
(汉江师范学院)
一、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现状及利弊分析
彭书雄认为,“探讨大学语文独立学科建设问题,对于营造良好的大学语文教育生态,推进大学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品格,增强大学生职场核心竞争力,有效支持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等具有重大意义。”[1]张友文指出,“为了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加快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就必须挖掘思政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和价值的引领。”[2]袁益梅认为,“必须立足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精心选用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建立健全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标准和教学评价机制,才能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以情动人,达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之目的。”[3]谢悦辰提出,“构建具有课程思政映射点的专题模块、以任务为基础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主题、建设大学语文思政教育载体完善学习平台等改革路径。”[4]杨建波指出,“‘语文思政’就是以具有情感性和文化性的文学经典与文化经典来育人的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文本教学之中,实现大学语文情感育人、文化育人的目标是大学语文固有的性质特点决定的,也是大学语文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教材中经典文本的情感性与文化性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不可分割的教学内容。”[5]韩芳认为,“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发力。”[6]毕耕认为,“全体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的新理念,彻底转变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从而使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浴火重生,转变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7]贾红莲提出,“从师资团队建设、教学内容、课堂设计三个方面探讨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方法。”[8]李军认为,“应从主观认识、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不断进行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9]施静提出,“教育工作者需精准提炼思政教育元素,以语文学科为载体,面向大学生深度展开育人育心育德教育活动。”[10]梁美亚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从“立德”“树人”的内涵解要、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措施等三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改革这一课题进行了探析。[11]魏芷珊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调整、教材整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文化活动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和课程评价探索等方面提出了德育渗透的策略。[12]申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见和近年来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提出“要落实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要关注教学目标,立足人文素质教育;二要关注教学方式,实施探究式教学;三要关注立德树人,加强课程思政。”[13]刘庆华提出,“从学科属性看,大学语文应该属于‘文学’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它虽然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但它既不应该属于教育学,也不等同于文化课,更不属于思想政治课。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大学语文不仅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也肩负着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现代性并重,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教育的现实要求和目标追求。”[14]另外,张福贵、周治南、王桂宏、余兰兰、高竞艳、韩建立等都就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不同意见和看法。
以上研究有值得肯定的共同点:准确界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正确认识了大学语文与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相似性,精准分析了大学语文被边缘化、不被重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材规划、教学内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队伍建设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和办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将大学语文放在学科建设视野中的研究不足,不利于建立长效机制;自上而下的建设规划较少,更多的是教师、课程自下而上的自我革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一点一面研究和论述较多,全面性研究式还不充分等。
二、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地位
尽管各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及部分语言文字工作者不断呼吁要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大学生中文水平,但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却因其非专业课和课程定位的争议,被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必须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地位。
(一)改变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现状
大学语文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国家出台有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但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功能发挥与受重视程度是不对等的,处境比较尴尬;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不断被边缘化。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改革迫在眉睫。
(二)滤清大学语文学科定位问题
大学语文归属哪个学科?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教育学科?文学学科?甚至没有学科支撑?目前,大学语文教师学科背景多数是中国语言文学,课程由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艺学等方向的教师兼任……高校中专门培养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几乎为零,大学语文教师学历提升、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升等方面受限,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和研究。
(三)解决教材编写不规范问题
从制定课程大纲、遴选课程内容、确定课程标准等方面讲,大学语文教材不同版本秉承不同的编写目的,课程大纲不统一,课程设置不统一,缺乏统一规范指导,教材编写质量也参差不齐。但不管哪种教材,内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及理念都没有达到现阶段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大学语文的思政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四)解决学生上课热情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问题
由于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课程与语文课程的联系不大,学习兴趣下降,他们更愿意拿出学习语文课程的时间来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因此很少思考大学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教师设置的互动环节参与度也较低。此外,大学语文不像英语科目必须参加等级考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五)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方法
部分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过于生硬,甚至还处于照本宣科状态,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别说积极主动去学习、领悟语文课堂传授的传统文化知识。很多高校已经推出了线上线下同步课堂,开展了分层分类分块教学模式,但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网络课堂和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八个维度
(一)加强顶层设计
2006年,国家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尽管教育部有指导性意见,但在现实教学中,大学语文在不少高校依然被边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9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专访时强调:“要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加强‘大学语文’素质教育,改善‘大学语文’课目前的教学状况”。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2022年3月王灿龙先生再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和提升高等学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提案》,提出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顶层设计、加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学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大学语文教育考核评介机制、探索建立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统一测评制度等建议。
由于大学语文是公共必修课,要想改变大学语文不利现状,单单寄希望于某所或几所高校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国家、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统筹推进,才能彻底解决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
(二)明晰学科定位
“首先是重新思考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性问题,应该从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从‘教学与课程论’专业转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专业。”[15]南开大学2007年率先在全国开设“语文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安徽大学2019 年开设有二级学科“高等语文教育”。但目前两校该专业都已停招。这需要从教育部层面鼓励、支持高校设置大学语文相关学科或研究方向,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才能将课程思政很好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三)狠抓教材建设
据有关学者统计,2008-2021年全国范围内大学语文教材及教学资料图书多达1000余种。这些教材体例不一、内容不一、标准不一,五花八门,百家争鸣。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按育人功能分为12个主题分类选文,自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不断修改完善,至今已有11个版本,是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典范之作。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高度重视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组织教材编写组,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政育人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写作、鉴赏能力,特别是可以编入本省市地方文化内容,便于开展实践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推出高品质教材,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质、人格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调整课程内容
当前,多数高校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在大一期间讲授,课时30-36学时不等,受“重技轻道”观念影响,教师重点进行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等,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德育精神。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将文学的、艺术的、史实的灌输讲授转化为自身塑造品格、陶冶情操、爱国孝亲、练达人情、增强感恩的自觉选择。
(五)配强师资队伍
必须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职业风范,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重视师德师风修养教育,严格把关大学语文教师的准入条件,配强“四有”优质师资队伍。
(六)发掘思政元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按育人功能分12个主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名篇佳作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励志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育功能,仔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供形式多样、内涵充实、特色各异的课程思政教学人文载体。
(七)改进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语文被学生戏称为“高四语文”,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先分析字词句篇,再归纳中心思想,最后总结文章特点和艺术特色,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没有与时俱进,缺乏时代感和审美性。现阶段,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以多种形式的引导为主、以框架式的讲授为辅,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新技术、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兴趣,从根本上改变我教你学、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做到价值引领与学术精神培育相统一、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相统一,将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将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达成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滴灌效应”。
(八)健全考核评价体制
当前,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是对学生的主要考核办法。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是否提高?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怎样?这是采用闭卷答题考试和开卷写论文考察方式无法完全考核出来。因为这些方式都很单一、考核范围都比较狭窄。所以,必须考虑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特别要突出过程性考核。同时,也要改变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评价方式,不能只限于学生和教学督导评价,要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是否感兴趣、是否有效提高了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否真正接受了思政教育、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思想进步等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评价和大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及高校教师任重道远,必须使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始重视并着手研究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相关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在教材规划、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必须提出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教师必须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学方式接地气、具有时代气息、受学生欢迎;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制;必须改变大学语文教学“高四语文”“填鸭式”教学倾向;必须师生同学共情、情感共鸣,才能真正发挥大学语文“以德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