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是世间最美的书

2023-03-22深圳市宝安区新桥小学陈奕耀

师道(教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桥读书校园

文/深圳市宝安区新桥小学 陈奕耀

深圳市宝安区新桥小学1918年创办于新桥曾氏大宗祠,1988年迁至现址。学校百年,育人育才,如今聚力推进技术赋能,巧下教育信息化“先手棋”,在小空间里收获大成长。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2020年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学模式”实验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成效优秀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培育对象、深圳市教育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特色学校等殊荣。

一、把书读好

学校近80%的学生都是外来劳务工子女,每天早上七点,家长匆匆把学生送到学校门口后,就赶去工厂上早班,导致孩子们或独自在学校周边游荡,或三三两两一起聊天,虚度了清晨最美好的时光。为让学生真正把校园作为读书的乐园,学校在校门口架设了多媒体设备,由老师们录制阅读音频进行播放,内容涉及小学课文、经典诗文、名言警句……学生听到老师的声音,既可以让他们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又能模仿老师的音调语气掌握朗诵技巧。现如今,在学校门口一边聆听朗诵,一边等待有序入校,成了清晨最美的景象。

除了校门有读书声,学校在校园内也倡导“早到早读书”,为加强督促引导,每年级设立“读书监督员”,对各班入校读书情况进行登记反馈,作为班级文明评选的重要依据。

二、把书读大

如何让学生把书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如何让所想所悟在现实中呈现?都是学校打造“书香校园”着重考虑的问题。“让知识照进现实”“让文本实景再现”就应运而生。在谋划校园文化改造的时候,学校要求各学科集体讨论,挑选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或知识点进行实景呈现,让学生拿着课本就能找到相应的风景,看着校园风景就能联想到相关知识。

比如,在学校“行知楼”靠北面有一面五层的墙体,在墙角利用花槽栽种了“爬山虎”,经过两年的培养,如今已经爬满了三层楼高,学生每次经过,都能感受到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所写的“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三、把书读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站得高、望得远,读书无疑就是最正确的事。为了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不断积累学生阅读量,学校精心设计“新桥小学1121读书行动手册”(“1121”是指1年12个月每月至少1本书),每一次读书,学生都要在手册中详细记录阅读起止时间、书名、作者、阅读总字数、书中印象最深的十句话(注明页码)、读后感、阅读证明人等相关信息。

如今,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比拼阅读量,争当“阅读之星”已经蔚然成风,“人人手中有本书”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校园核酸检测已经成为常态,利用排队等候的碎片时间看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了知识,也在阅读中形成了高尚品格。

四、把书读实

学习指向未来,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学以致用”就是最好的诠释。“真实教育”是新桥小学教育核心,并提出了“数字化德育、生活化智育、普及化体育、精品化美育、常态化劳育”的五育目标,形成了“三知三成”教育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研发了“楼顶农场课程”“红领巾党史教育课程”“图书馆阅读课程”“非遗醒狮课程”等近十个项目,让学生在“参与—探究—反思—掌握—再开发”的学习任务环中,打破各学科知识壁垒,以“大视野”的高度,把书本相关知识进行串联整合,最终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比如“楼顶农场课程”,学生先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认真阅读《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掌握农田翻种知识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随后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了解湿度、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数学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测量、登记、绘表,在美术老师的建议下完成手抄报等,都是把书本知识进行生活化迁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猜你喜欢

新桥读书校园
新桥国际机场昆虫群落与鸟类发生的相关性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浅析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轨道交通建设
再别新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