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2023-03-22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 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旗帜鲜明地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设计过程中,无论是从目标设定、课堂评价还是资源融合,都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的学习需求出发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彰显英语学习构建知识、学习技能、发展心智、展现个性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践行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妨为学生创造多重参与机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共同体构建中,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交互,在思想碰撞中形成良性互动,为英语学习能力升级以及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一、学习共同体内涵解读
所谓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学习者与助学者在任务的驱动下,以探知、解决任务为己任,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分享学习资源,进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全面成长的目的。学习共同体是现代教学形式的具体化。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学习共同体注重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促使人们在心理相容和沟通中达成目标。学习共同体中,课堂、学生、教师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教师发挥协助者、引领者的作用,学生是追求知识的主体,课程则是引领师生触摸学习本质的载体。三者在互帮互助过程中,组成教学共同体,共同探求知识,向着知识的广阔领域进发。
当前教育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这就为学习共同体构建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本身处于同一环境中,对彼此的熟识度较高,更愿意交换学习感受,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妨抓住这一有利因素,给学生营造宽松氛围,让他们主动找到“心仪”的伙伴进行自主交流,学习共同体在不知不觉中搭建完成。在集体智慧的助推下,学生会对知识产生新的认知,能够快速建立起认知图式,并在多维交互中进行知识迁移,实现认知升级。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1.统一目标,明晰共同学习导向
作为新型教学形式,学习共同体在促进知识创生和实践转化方面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任何学习都不是独特的个人认知行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知识构建与实践参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导向,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将无法展现出来。统一的目标是学习共同体发挥价值的基础和前提,目标的设置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有了统一清晰的目标基础,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切准学习核心,让英语学习探知向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在新课标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学习目标设定也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综合考量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属性,并关注学生的思维、兴趣、爱好等因素。
目标设置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导向都是不切实际的,违背了教育教学初衷,不能给学生以清晰的认知指引。学习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Easter eggs时,教师以目标导向为基点,从宏观视角出发,完成教学目标定位。“What do you think we need to master in this class?”学生积极地表述着。“Learn the Easter egg making process.”学生的表述虽然非常丰富,但缺乏条理性、系统性。为了明晰学习活动,给课堂以精准化的导向,教师将学生表述的学习目标完全呈现出来,然后给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学生在归类分析中明晰单元学习目标,让文本探析向着既定方向前进。系统化的梳理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还让学习活动有了方向。英语教学目标设置,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宽度探究,对接学生认知基础,搭建起文本思维与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学习的针对性、具体性更强,教与学之间形成闭环。
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多重助力,坚定清晰的目标导向是最根本的。学习共同体如果能对英语学习目标有清晰感知,自然会形成合力,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教师要抓住目标的导向作用,以教材内容和单元主题为引线,让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聚焦于学习目标中。
2.工具辅助,营造感知探究氛围
教学辅助工具以其直观、简便的特点,能够为教学提供便利,帮助学生精准理解、把握知识。教学实践中,将辅助工具融入课堂既是一种传统,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学习共同体搭建过程中,教具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它的辅助作用不容小觑。不同的辅助工具,发挥的功效不同,对学生产生的激发作用也会存在差异。英语是语言学科的代表。语言学科的学习,没有环境的支撑,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无法获得良好效果。活跃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学习探知热情,需要教学工具作为辅助。图片、视频、实物等都属于教具范畴,能够产生巨大的助推力,调动学生多元思维,促使他们快速进入感知状态。
兴趣是学习探知不竭的动力。学习共同体在兴趣上存在差异,但他们存在共通之处,大部分学生对动态化的事物感兴趣,尤其对多媒体呈现出来的景象情有独钟。学习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A visit to the zoo时,教师从Part A部分的内容切入,给学生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之间的距离。“Children, do you like small animals?”“Yes, I like small animals.”“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I like elephants.”“I like monkeys.”“I like pandas.”“Let's go to the zoo and find the animals you like with your eyes that are good at finding!”学生思维已然启动,教师顺势给出相关视频资料,借助声光影的融合吸引学生注意力。视频内容都是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相对于静态的理论知识,学生对动态的视频更感兴趣,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寻找教学突破,营造出浓郁的探知氛围。
小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进行导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具备强烈的“诱惑性”。教师抓住多媒体鲜活、灵动的特点,将其融入导学过程中,为课堂教学服务。动态化的视频资源呈现,迅速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增加了课堂教学特色,让学习活动变得“有形有色”,知识学习感知变得趣味盎然。
3.有效倾听,拉近师生思维距离
教学过程是由诸多因子构成的,但最活跃最主要的就是学习者和传授者,他们以教材为载体,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沟通,在思维交互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获得成长的力量。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学习者和传授者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通常来说,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总是占据中心地位,主宰课堂。显然,这样的操作形式与新课标思想相悖,无法真正践行新课改理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过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呈现。教师讲解无论多细致、清晰,学生不能完成知识吸收,教学过程就是失败的。因此,教师要摆正自身位置,正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推向学习探研第一线。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不是随便说说而已,需要融入教学实践中。作为知识感知的第一步,倾听是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主要手段。学习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A spring outing时,教师以Part B为切入点,给出思维指引。“Look at the three pictures below. What do you see and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学生顺着问题,对插图进行观察。观察是表达的基础,在细致观察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提取信息点,也才能更顺畅地表达。几分钟过后,学生小心翼翼地举手,根据插图内容组织语言。“In the first picture,I saw five children and a bus.”“The children were very happy with their schoolbags and lined up to get on the bus.”学生认知不同,观察点存在差异,表述重点自然不同。教师静静地倾听。学生观察插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表述的内容各有侧重,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让插图内容更全面地展现出来。无论学生的表述是否恰当,教师都静静聆听,遇到不恰当的地方,由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主动指出。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形式,让学生在表达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表达欲求。小学英语属于语言学科,语言学科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交际、表达。教师不妨从学科属性中寻找突破,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在表达中传递观点、认知。教师则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对他们的学习状态、思维认知有更精准的把握。
4.任务串联,强化情感认知体验
学习是一种层层递推、连续不断的探知行为,其阶段性特征较为显著。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不同的。面对千差万别的学习内容,找到契合性的学习方法,满足学习共同体的需要,顺利完成知识构建,这才是教学的核心。英语本质就是一种交际、表达艺术,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化。教学过程中,要想顺利达到知识的彼岸,就要找到精准化的学习切口,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探研热情。英语教材中的知识涉及很多学习任务,解决了这些任务,学习活动就成功了一半,课堂教学效度也会大大提升。如果教师能够以教材为依据,将相关任务进行串联,定然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实现思维连贯。
学科具体知识之间存在差异性,但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而易见的。厘清了知识之间的关联,自然能够搭建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学习也会变得简单起来。学习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Sports Day时,这一单元的内容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够快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为了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教师以Part A中Listen and follow部分的内容为中心点,对插图中的内容进行衔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Observe the illustrations,tell the contents of the three pictures,find out the common characters in the illustrations,and tell the story.”插图内容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丰富的信息点,要想将插图内容顺畅表述出来,有一定难度。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解决,学习活动在任务的驱动下顺利推进。在解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具体知识。每完成一个任务,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习自信心增加,教学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凸显。
学生情感、思维认知的启动需要足够诱导力,任务无疑能给学生带来触动。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不是单一的,就如知识点不是单独存在的一样。如果能够将学习任务进行串联,让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得到整合,学习障碍很快被清除。
5.多元交互,打造联动共享机制
学习共同体是课堂教学因子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鼓励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探知知识时,一定会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本身就是合作学习的表现形式。英语具有工具性特点,为了彰显学科价值。施教时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引导学习共同体进行多元交互,以知识为中心点,展开思维碰撞。提到学习交互,有些教师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小组讨论。显然,教师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对合作学习的认知不够全面、透彻。单一化的交互形式自然会引发学生厌倦感,无法触碰知识中心点。教师要用崭新思想武装课堂,从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角度出发,对交互形式展开多维探索,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有更多历练机会。
合作学习是学习共同体触碰英语核心知识点最快速的方法,但在体现形式上可以进行革新升级。学习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Tall buildings时,教师以Part A部分的内容作为范例,进行师生互动式教学,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中,学生顺利进入知识的核心,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学习Part B部分的内容,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组建合作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对知识进行分析,探知学习内容的中心点。因为有Part A部分的学习模型作为借鉴,学生有据可依,很快进入学习思考状态,对学习路径展开规划设计。如有的小组以情境再现和角色演绎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还有的小组借助简笔画呈现和故事复述的形式,展现学习内容。在多维互动中,学生的情感随之调动,课堂进入高潮状态。教学的本质就是交互过程。高品质课堂的打造,教师必须抓住教学本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生生联动的教学方式,共享学习资源。
趣味竞赛、小组辩论、抽测检查等,都属于合作学习的范畴,都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触动他们的心灵。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不同层级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光发热”,作出应有的贡献,将学习共同体的价值发挥出来。
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相互扶持中形成共同认知,符合新课标的一贯要求,也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体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学生主体特点和需求为切入点,以自由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同时借助统一目标、工具辅助、有效倾听、任务串联、多元交互等多重手段,进行针对性、具体化训练,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生成崭新认知,历练英语学习探知能力,并借助能力的不断升级,最终完成英语核心素养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