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脾经、肾经论治脊柱疾病的思路探析∗

2023-03-22涂佩瑶黄国付

西部中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脾经肾经太阴

涂佩瑶,黄国付,李 坤

1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2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3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脊柱疾病是指因外伤、劳损、炎症等因素或者是先天性、退行性等病变造成脊柱本身及其椎体、椎间盘、神经、血管、脊髓及附件结构受损,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的疾病[1]。近年来,医学界对脊柱疾病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从经络学理论来说,无论是在人体解剖位置与经络循行的关系上,还是在内脏器官功能与经络作用的关系上,脊柱都与督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脊柱属督脉,临床大多也主要从督脉入手[2]。而原本与脊柱密切相关的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往往不被足够重视,从而局限了临床治疗的思路。对相关古文献中脾经、肾经与脊柱关系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脾经、肾经都与脊柱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合用能起到更好的治疗脊柱疾病的作用,同时也是从先后天之本出发,治疗、巩固疾病的体现。

1 足太阴脾经与脊柱

《黄帝内经》指出:“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3]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以濡养全身,那么脊柱也需要依靠脾运化的气血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脾在体合肉。《黄帝内经》曰:“脾主身之肌肉”[3],《四圣心源》曰:“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4],说明脾与肌肉关系十分密切。而肌肉是维持脊柱稳定的主要外源性因素,更是脊柱活动的原动力[5]。从病因病机方面看,脊柱疾病的发生与脊柱周围的肌肉、软组织等维持脊柱稳定的外源性因素有着重要关系。脾主四肢肌肉。《黄帝内经》有言:“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3]这里指出脾其“俞在脊”,位居中央,一以贯之,联系其余脏腑,总管整个脊柱疾病,其重要性也正印证了《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中“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之说[3,6]。

1.1 足太阴经脉与脊柱足太阴经脉与脊柱的关系,在《针灸甲乙经》中有记载:“肝足厥阴之脉……一云:其支者,从小腹与太阴、少阳结于腰髁,夹脊下第三第四骨孔中”[7],而王冰在注解《素问·刺腰痛论篇》时指出:“脊下第三第四骨孔中,其穴即中髎下髎”[8]。中髎、下髎位于脊柱的骶骨部,因此《针灸甲乙经》这段原文体现出足太阴脾经经脉与骶椎,即脊柱的骶骨部存在联系。

1.2 足太阴络脉与脊柱王冰注解《素问·缪刺论篇》时说:“足太阴之络从髀合阳明,上贯尻骨中,与厥阴少阳结于下髎而循尻骨内入腹”[8],表明足太阴之络脉也与下髎,即脊柱的骶椎部分存在联系。《灵枢·经脉》篇曰:“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3],指出了足太阴络脉病症与脊柱疾病的联系,足太阴络脉病变能直接引起骨节驰纵无力。

1.3 足太阴经别与脊柱《黄帝内经》篇曰:“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而“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合于阳明也”[3],因此足太阴经别最终仍是合于足阳明经脉。而《素问·痿论篇》有言:“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五脏六腑营养源泉的阳明,可以濡养宗筋,而制约骨节依靠的也是宗筋,所以宗筋失养变得弛缓是阳明经气不足引起的,从而造成两足痿废,腰脊痿软不用,难以支撑身体,活动受限[9]。《素问·厥论篇》中对“宗筋”也有论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宗筋”不但能够“束骨而利机关”,且与足太阴脾经确是有着各种密不可分的联系。

1.4 足太阴经筋与脊柱《灵枢·经筋》篇曰:“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引膺中脊内痛”[3],这里不仅指出足太阴经筋联系的部位与脊柱有关,即“着于脊”,还有相应证候支持,即足太阴经筋病变能直接引起脊内痛。

1.5 足太阴腧穴与脊柱《针灸大成·卷六·足太阴脾经》里记载:“大都……不得卧,身重骨疼……腰痛不可俯仰”“太白……腰痛大便难……膝股胻酸转筋,身重骨痛”“地机……主腰痛不可俯仰”“阴陵泉……腰痛不可俯仰”“胸乡……引胸背痛不得卧,转侧难”[10]。《肘后歌》有“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大都引气探根本,服药寻方枉费金”的论述。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些穴位都归属于足太阴脾经,且都可以治疗腰脊疼痛,为脊柱疾病从足太阴脾经进行治疗提供了比较直接的依据。

2 足少阴肾经与脊柱

有研究表明,虽然督脉与脊柱的关系最密切,但是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紧随其后,它们与脊柱的关系也不容忽视,此三条经脉纵向与脊柱联系,密不可分[11]。例如陈伯胜等[12]通过文献数据分析发现强直性脊柱炎与这三条经络的关系最为密切,治疗多以腧穴为主。“肾者,作强之官,肾主脊”,在十二经脉当中,足少阴肾经是唯一一条“贯脊”与脊柱直接联系的经脉[13]。《灵枢·经脉》篇指出:“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作为先天之本的肾,藏精、主骨、生髓,可以说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本,那么脊柱的生长发育也需要依靠肾的供养和协调才能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从病因病机方面看,脊椎体、椎间盘、附件等结构直接维持着脊柱的稳定,是其内源性因素,而肾又主骨生髓,肾精生成的精微物质又对脊柱、椎间盘等起濡养作用,由此说肾主导脊柱病的内源性因素并非空穴来风。

2.1 足少阴经脉与脊柱 《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循行路线在脊柱部分由尾椎(长强穴)而上,通过骶椎和第五、第四、第三腰椎,在第二腰椎入里。由此不难看出肾经与脊柱的联系主要在第二腰椎以下的部位[11]。《太平圣惠方·治耳疼痛诸方》云:“邪流入肾经,则脊强背直也。”[14]《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云:“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折……脊痛,不能自反侧。”[15]《素问·刺腰痛论篇》指出:“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灵枢·经脉》篇又曰:“是主肾所生病者……脊股内后廉痛。”以上原文明确指出肾经经脉病变能引起脊强、脊痛,取足少阴肾经腧穴能治疗脊柱痛。

2.2 足少阴络脉与脊柱《灵枢·经脉》篇:“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癃闭,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3]这里明确指出足少阴络脉外行通过腰脊部,若本络脉发病,正气虚则腰脊痛。

2.3 足少阴经别与脊柱《灵枢·经别》篇云:“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这里的十四椎即为第二腰椎[16],可以看出,足少阴经别与脊柱的关系大致与经脉相同,都集中在第二腰椎以下的部位。

2.4 足少阴经筋与脊柱《灵枢·经筋》篇中记载:“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文中的“膂”即脊旁肌肉,足少阴经筋的分布则包括了脊柱及其两侧的肌肉和韧带,作用是支撑和维持人体的形态以及各种肢体活动,若脊椎周围经筋发生病变,则会造成脊柱运动障碍,俯仰困难。由此可知,足少阴经筋的分布与脊柱的部位大致是吻合的,足少阴经筋病变表现的主要症状也与脊柱病变表现的症状相符合。

2.5 足少阴腧穴与脊柱《针灸大成·卷六·足少阴肾经》里记载:“涌泉……《千金翼》云:主喜喘,脊胁相引……腰痛”“太溪……瘦脊”“大钟……腰脊痛”“复溜……腰脊内引痛,不得俯仰起坐”“气穴……主贲豚,气上下引腰脊痛”“中注……上下引腰脊痛”“石关……脊强不利”《天元太乙歌》云:“闪挫脊膂腰难转,举步多难行重蹇,遍体游气生虚浮,复溜一刺人健羡。”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些穴位都归属于足少阴肾经,且都能治疗脊柱类疾病,为从足少阴肾经治疗脊柱疾病提供了比较直接的依据。

3 足太阴脾经与足少阴肾经相关性理论

《黄帝内经》和《难经》最早论述了脾肾之间的关系,以五脏对应五行,并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相互规律,得出了脾肾在生理及病理上均相关的结论[17]。在现代,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更是明确提出了脾肾相关理论的概念及内涵,认为脾与肾在生理上表现为脾肾先后天互根、精气互生的相互滋生关系,在病理上则表现为脾肾病相互传变影响,最终脾肾同病的相互传变关系,所以临床治疗时也往往脾肾同治,先后天兼顾[18]。因此,我们依据《灵枢·海论》篇:“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推测脾经与肾经之间亦有以上这种相互滋生、相互传变的相关关系。例如,足太阴脾经与足少阴肾经都循行于下肢内侧及腹、胸部,两经一并从足至胸腹部相伴上行,其气血也相互滋生、相互影响。《灵枢·经脉》篇曰:“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与脾经、肾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舌和咽喉,因此这两个部位的病变可以取脾肾经同治。再者,脾经主脾所生病,肾经主肾所生病,而脾肾之间又能相互传变,那么治疗时亦可以考虑脾肾经同时施治。《经络腧穴学》[16]描述脾经与肾经腧穴的主治中都有妇科病和前阴病,所以取两经腧穴同治能达到更好的疗效。查和萍教授取脾肾经之原穴太白、太溪,加上调理脾肾的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通过针灸、推拿来刺激脾肾经腧穴,在治疗脊柱疾病时获效佳[19]。

以上论述证明足太阴脾经与足少阴肾经之间有相关性,脾经、肾经又各自与脊柱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脊柱系统发生病变时,我们除了可以单从脾经或者肾经入手之外,脾肾经同时施治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疗效。如高景华[20]在治疗退行性脊柱疾病时主张脾肾同治,认为温肾健脾为该类疾病的重要治疗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还指出“阳病治阴”的原则,即阳位的病证,如腰背部疾病,可以取阴位的经络腧穴,如胸腹部穴位来进行治疗。脾经、肾经腧穴在胸腹部均有分布,治疗脊柱疾病时,两经合用既可以健脾补肾调补先后天治本,又符合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协同发挥作用,效果会更加全面持久。如张荣等[21]针对腰痛的诊治提出了腰腹联合诊疗思维,其核心思想是腰腹平衡观,结合“阳病治阴”理论,认为腰背部脊柱疾病,治疗时可取腹部脾经肾经相应腧穴。目前临床治疗脊柱疾病,多选取局部经络穴位或者阿是穴,许多患者疾病易反复发作,长此以往造成劳损。这往往是因为没有全面考虑病情,忽视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的原则[22]。所以笔者认为在治疗脊柱疾病时,除了要局部取穴之外,还可以从脾肾入手。有研究发现,目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限于腰背部,不能立体调整腰椎的力学结构,而从腹部入手治疗更容易改善腰椎的力学结构,且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都经过腹部,故给予患者腹部手法,可以调节两经脉的经气,以调节脏腑功能,进而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23]。因此脾经与肾经合用可获得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4 从脾经、肾经论治脊柱疾病的临床运用举隅

古明高等[24]采用健脾益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部麻木,愈显率为69.52%,总有效率为100%。郑兆俭[25]采用从阴引阳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达91.9%%。成才荣等[26]在常规选取督脉、膀胱经穴位外,选取三阴交、血海、照海、大钟等脾经、肾经穴位施治,总有效率92.11%。王昊等[27]通过健脾运胃、补肾壮骨、调肝养肝等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的改善,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AS疾病活动指数等相关指标也明显改善。

5 小结

综上所述,脾经、肾经与脊柱系统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无论是其经脉、络脉、经别、经筋,还是经脉腧穴,它们都与脊柱在结构上相关联,在功能上相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脾经与肾经之间也密切相关。临床治疗脊柱疾病时除了对症局部取穴改善短时症状之外,更应重视疗效的稳定性,而稳定的疗效与脾肾经脉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脾肾经联合应用,先后天之本兼顾,可从根本上治疗脊柱疾病[28]。

脾肾经同用是在治疗脊柱疾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重视脊柱与脾经、肾经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脾肾经论治为临床诊疗脊柱疾病提供一个新的着手点,拓展了思路,丰富了脊柱疾病的经络治疗理论。

猜你喜欢

脾经肾经太阴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浅谈瑜伽体位对缓解高校女生生理期疼痛的作用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10)酉时:17:00~19:00肾经当令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别私藏,给朋友们都看看!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调好脾经身体棒
最方便的健身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