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彝村的幸福
2023-03-22陈杰
◎陈杰
一夜的雨,浇灭了夏日炎炎的气焰,暑气熏蒸的村庄渐渐有了一丝凉意。道路两旁,香樟树、榕树、灌木丛、三角梅、玫瑰、草丛,田野中庄稼叶子上残留的水珠,还在滴滴答答地顺着叶脉轻轻滑落。
我赶往一年多没去过的表叔家——草海村。表叔是我姨奶奶家的儿子,乳名叫海龙,从大姚县高寒山区昙华乡的边远小村迁徙而来。
在红色的牌坊前停了下来。抬头望去,一副醒目的对联映入眼帘:“两县十三乡镇搬迁草海同颂党的富民政策好,九族四十四姓共建草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这是我的故乡——姚安县光禄镇草海村,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一个缩影。
一
时光退回19年前,也就是2003年,姚安县和大姚县先后发生了地震,两个县的13个乡镇64个边远贫困村因灾受损严重,加之受灾地点位于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政府建立了易地搬迁恢复重建安置点——草海村。全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486户2040人。草海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92名党员。村里居住着彝族、汉族、苗族、壮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等9个民族,44个姓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3%,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多民族和睦相处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所以草海村又称草海彝村。
草海彝村牌坊上的那副对联由此而来。
二
当灾难来临时,满怀幸福的憧憬,如梦中绚烂的海市蜃楼,转瞬即逝。
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和外婆去看望姨奶奶,一路上,建设多年的美好家园变成了残垣断瓦,再也听不到往日的欢笑声,一个个悲痛伤感面容,一双双茫然的眼神里写满了惊恐和哀戚。天地之间,愁云惨淡。
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后恢复统建安置点工作也在顺利进行……
“孩子他爹,你说我们从山区搬到坝区,会不会被欺负啊?会不会没有吃的呢?我们还是不搬了吧。”姨奶奶和姨姥爷在家商量着说。
“我们的搬迁安置点在姚安坝子,那里平畴广川、土壤肥沃,气候温和、资源禀赋,素有“滇中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住房有保障,基础设施好。大家不要担心,搬下去吃住不愁的。”
这个说起话来掷地有声的人叫杨有光,是当时昙华乡昙华村委会书记、主任。他正在表叔家中做群众易地搬迁思想工作。
“杨书记,我们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搬下去坝子里生产生活也不习惯,家里经济收入来源就是外出务工和养点牛羊猪鸡,也没多少钱,现在村里也没人愿意搬出去,我们家心里也没底,也在想想啊,先等等看看吧。”姨姥爷说道。
杨有光顿时愁眉不展地说:“灾后的住房不安全,交通也不方便,你们还是再考虑一下搬下去吧。”
三
漆黑的夜色笼罩着寂静的村庄,那么静谧,静得有些怕人。杨有光回到家中,夜已深了。他进行简单的洗漱后,疲惫地躺下。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夜再长,天终究还是亮了。杨有光迈着轻快的步伐大步向群众家走去。
“我作为村委会书记,带头先搬下去。海龙,你家搬吗?”姨姥爷听到杨书记的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表叔赶紧掏了一支烟递给他。随后说道:“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发挥带头作用,书记你都带头搬,我们家也要打消顾虑,跟着书记你家搬下去。”这时,姨姥爷和姨奶奶也异口同声地说:“书记都搬了,也没什么好怕的啦,我们也搬”。
两个月后,大多数村民(灾民)都在搬迁协议上按了手印。
四
2004年,重建安置点先后搬来了姚安和大姚两个县分布在13个乡镇的搬迁户姚安县搬来了100户,大姚县搬来了350户,450户组成了一个村委会——草海村委会。
初来乍到,搬迁安置户建立临时村两委。杨有光被光禄镇党委政府任命为村两委副书记,后来担任草海村委会书记、主任。其他的村干部由搬迁下来的人员组成。搬迁入住后面临许多困难。由于450户人大多数都是从边远山区搬迁出来的,坝子里搬来的几乎没有。搬迁新居不同新婚蜜月,人生地疏,各个地方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产生活条件不同,语言也不同等问题。一个村和一个村不说话,无法相互沟通。跳左脚舞也是姚安搬来的在一起跳,大姚搬来的在一起跳。各玩各的,各吃各的,一个不认识一个,开展工作十分困难。
杨有光把搬迁群众的花名册拿来仔细翻看了全村9个民族44个姓氏的居住分布情况,立足多民族杂居实际,和同事们一起梳理出“强组织、保稳定、促发展、共富裕、美家园”的工作思路,探索实践出“1+4+9”(即1个党总支带领4个党支部,4个党支部联系9个民族代表开展工作)的“党建+民族团结”社会治理新模式。
村委会把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党员群众从全村推选出9个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群众认可的民族代表,并由9个民族代表为成员组成村民议事小组,在民族团结议事厅开展议事会商,各族群众诉求渠道畅通无阻,全村的“大事小情”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切实提高了为民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
贴心细致的工作催生出凝聚力。村组之间相互交往,群众之间你来我往,全村在一起跳左脚舞,相互交流、其乐融融的场景随处可见,到处都有喜颜欢笑声。
各民族紧紧团结如石榴子。草海彝村先后获得“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等光彩夺目的荣誉称号。
五
“海龙,赶紧开现场学习会去啰!”和煦的春风掠过面颊,每到撒秧苗、栽秧时节,杨有光都要组织全村人开现场观摩学习会,拿出一两亩田地出来教群众撒秧苗、栽秧。表叔家也不例外。由于一些搬迁群众所在的地方,以前从来没种过水稻,也没种过烤烟,都是种洋芋、荞子、玉米、青稞这些农作物,搬到安置点自然而然也不会种植水稻、烤烟。从山区到坝区,一切从头开始,春耕生产都举步维艰。
家搬来,贫困也跟着搬来。“当时我记得就是昙华一家拉着来两头牛,石羊一家拉着来两个毛驴和骡子,其他多数都是拉着一车柴,一点米,一点铺盖就搬来了。”杨有光回忆起当时搬迁下来的情景心酸地说道:“这么大的一个村委会才有两三头牛,一两头毛驴骡子。”
坝区土地金贵。移民每人除了分到六分多的基本田地以外,就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加之群众才搬下来不久,观念落后,也不敢外出打工,只能在老家和搬迁安置点来回谋生,来回跑多了,大家都觉得麻烦,然后就搬回去了。到了第三年,全村已经搬回去的安置户有79户,表叔家也跟着同村人搬回去了。后来表叔跟我说:“草海彝村地方是平坦,粮食也好种,但是除了务工也就没得哪样经济收入来源了,苦不着钱,搬下来了也在不住。”
在表叔老家昙华村,地广人稀,山多林密。每家开挖的田地都有几十亩,早年种核桃就有一些收入来源。尤其到了六七月份,伴随着一阵阵电闪雷鸣、一场场滂沱大雨过后,茂密的山林里,各种菌子如雨后春笋般地钻出地面,找菌子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经济收入来源。所以不管杨有光怎么劝说,一些搬迁群众还是要回到山里。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杨有光心里,老百姓最亲,人民利益最重。他深知,搬下来的地方如果没有发展,没有经济收入就会留不住人。只有一个地方发展好了,根基就稳了,搬迁群众也就不会想着走了。要让搬迁群众“留得住、有发展、能致富”,必须把经济搞上去。
带着这个想法,杨有光就和村委会的同事商量,怎样才能带领群众找到适合草海彝村的经济发展之路。最后,以杨有光为首,第一年带着村委会几个同事种烤烟,家里劳动力少的就少种几亩,那年村委会几个人总共种了60多亩烤烟,可惜运气不好,那年雨水太多,烤烟被水淹了,大家都没赚到钱。第二年换了发展思路,杨有光决定动员大家种菜,自己种了30亩西芹和20亩青花,一年到头,各种费用扣除后也没苦到什么钱。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第三年,杨有光看到许多外省人来姚安种植西瓜。他似乎看到了赚钱的商机一样,欣喜若狂地跑回村子里,动员村干部种植西瓜,由于前两年种菜和种烤烟都没有赚到钱,大家也不敢贸然行事,都不愿意种西瓜了。
无奈之下,杨有光只好一个人种。此时,杨有光的媳妇极力反对,也不赞同他种西瓜。因为这两年多来,为了给群众找到一条致富路,杨有光已经把家里攒下的2万多块钱几乎全部花完了。加上对种西瓜的技术要求一无所知。为此,两口子时常发生争吵。三年不到,2万多块钱就没了,杨有光心里也是十分着急和愧疚。然而,杨有光心中有谱:“只要能为群众找到致富路子,带动大家发展致富,自己亏点钱也不算什么。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是他最开心、最盼望的事。”
最后,杨有光还是种了20亩西瓜,也就挣到了2万块钱,自己没赚到多少,还苦得慌。
六
一转眼到了2012年。
此时正值农忙时节,收割机的声音响彻耳际,田地里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整个姚安坝子被涂抹上金黄的色彩,田野遍地硕果累累,好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田地里,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堆积如山。傍晚时分,农民伯伯燃烧秸秆的场景随处可见。远远望去,好似烈火燃烧,金光万丈,将天际映得通红,犹如一道道美丽壮观的晚霞。
看到燃烧的秸秆,杨有光瞬间陷入了沉思。坝子里的秸秆咋会就这样烧了呢?既污染大气环境,又浪费资源。在我们老家,麦秆、豆秆、稻草等农作物的秸秆废弃物家家户户都是要留着喂牛喂羊,比洋芋还要值钱呢,烧了岂不是太可惜了。杨有光心里嘀咕着。
如果把这些秸秆废弃物变废为宝,用来发展养殖,既解决了牛羊吃的饲草料问题,又为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展产业致富门路。只要有经济收入来源,搬迁群众肯定在得住。杨有光心里盘算着自己的想法。
回到村上后,杨有光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说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草海彝村的搬迁群众大部分来自高寒山区,生产生活习惯和劳动技能与坝区全然不同,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针对这一困境,村“两委”班子主动谋划,大胆尝试,以“村民均来自山区都养过牛羊”这一共同点为突破口,打破发展瓶颈,充分利用草海彝村丰富的牧草资源,瞄准肉牛产业争地矛盾小、养殖难度小、产业链条长、消费需求大、废物利用潜力足的优势,积极引领、鼓励、支持村民发展肉牛养殖,不仅拓宽了群众收入渠道,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为“一村一品”示范村、肉牛产业专业村,探索产业发展致富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杨有光不仅自己养牛,还发动了10户村组干部群众一起来养牛。
表叔就是被杨有光带进门的。但大家都面临一个困难,就是缺乏资金。
这时候,碰巧遇到了光禄古镇旅游开发建设,草海彝村分到了500亩水田种植荷花。落实了工作经费。杨有光把钱拿来补助给10户村组干部群众去养牛,每户补助7000元买了牛,一年下来,养牛的这10户人家都赚到了钱,多的四五万,少的两三万,表叔家也赚到了草海彝村的“第一桶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欢笑。
养牛赚钱的消息很快在村子里四散开来,一下就带动了全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买牛养,大大激发了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的信心。搬回去的村民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又赶紧搬了下来,他们也找到了挣钱的方法,年轻的就出去打工,60岁以上的就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喂牛养羊。经济收入渠道也多了起来。
杨有光听说搬回去的群众又搬回来了,嘴角上扬起晴朗,激动地笑着说:“发展致富的门路找对了,群众也就留的下来了啊!”
这时候,当地政府送政策来了,从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金融扶持、销售渠道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推出“乡村振兴金牛贷”和“乡村振兴产业贷”等专项贷款产品,拓宽了肉牛养殖农户和企业融资渠道,为肉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注入了金融“活水”;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用于肉牛品种改良、圈舍建设、贷款贴息、母牛增量扩繁等环节扶持,激发了肉牛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且每年开展科学养牛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普及全株玉米青贮、畜厩建设、母牛增量扩繁、肉牛短期育肥等实用配套技术,切实提高劳动者和养牛效益
……
往后的日子里,表叔在房后的空地上建盖了圈舍,养起了肉牛。“从前一直养水牛、黄牛,品种不好,收益低,周期长。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动员表叔养殖肉牛,开始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我有些犹豫,后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多次到家里给我技术指导,还帮我申请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给我吃了颗‘定心丸’。虽然前期投入有点大,但正常运转后收入很可观呢。今年我又申请了30万元的‘金牛贷’,扩大了养殖规模,预计到年底肉牛能发展到40多头。靠着养殖肉牛,我在县城里买了新房,购置了小轿车,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我也发家致富了!”表叔满脸掩不住的喜悦。
经过几年的发展,草海彝村肉牛养殖从零散的10户发展到现在88户,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群众也从肉牛养殖中尝到了“甜头”,腰包越来越鼓了,见识越来越增长了、视野越来越拓宽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国策的鼓舞下,村委会意识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要真正脱贫致富,振兴乡村,只有广大群众真正富起来,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迈上新台阶。为此,成立了草海彝村肉牛养殖协会和草海彝村鑫彝种养殖合作社,由村委会和示范户共同筹集资金购买了青储饲料加工机械,方便协会会员加工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肉牛养殖质量,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吃过苦、受过穷的村民感叹道:有了党的好政策,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草海彝村养殖的肉牛在“云南姚安牛展会”上多次参展,并通过中国肉牛协会专家对优质肉牛进行评比,多次获奖。
苦心人,天不负。杨有光带领草海彝村经过10年探索,很多农户因陋就简在庭院中进行“居养一体、舍饲一体、繁养一体”的紧凑式、高密度养殖。全村肉牛养殖规模由搬迁入住时的2头扩大到1246头,2021年出栏肉牛460头、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人均增收近4000元,以前村集体资金基本没有,现在村集体资金达到13万左右。不经意间,草海彝村养牛这篇“大文章”已成为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如今,看到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经济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真是一条致富路救了一村人啊!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路走来,我们的党是伟大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草海彝村幸福美好的今天。”杨有光深有感触地说。
七
走进草海彝村,一条宽敞干净的景观大道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河道清秀,鸟语花香,时不时能看到鱼儿嬉戏。进入村民的集中居住区,一排排楼房规划整齐,建筑风格鲜明,黄墙青瓦,用独特的民族风格绘画墙体加以点缀。广场上,他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生征途上,曾经饱受贫困、分散山居的各民族,在草海彝村不断改变落后的行为习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化家园,将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有效盘活,打造成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把家变靓,把村变美,提升了村庄颜值,真正让在草海彝村的人们安居乐业,快乐幸福地生活,发展前景一片向好。
每年旧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到来。那是草海彝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杨有光最喜爱的节日,他对彝族左脚舞、器乐的演奏热爱至极,达到了弦不离身,歌不离口的地步。火把节傍晚,每一个草海彝村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民族服饰盛装出场,杨有光也会早早地到村子里的党建文化广场,点燃火把,弹着弦子,唱着酒歌,和村民一起唱歌跳舞欢庆他们的节日,狂欢着心中的那份快乐。
每次去表叔家,听到群众的喜颜欢笑声,看到他们脸上挂满了笑意和喜悦,我能深切感受草海彝村人心中萌动的幸福与憧憬……我坚信,在党的好政策下,他们的日子一定会像熟透的石榴籽一样“红”起来,一定会像养牛的日子一样“牛”起来,一定会像燃烧的火把一样“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