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学科发展之道

2023-03-22文/盛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科

□ 文/盛 况

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变局和教育演进新格局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必将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党建引领是新时代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是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发展水平决定了大学发展高度。中国高等教育一路走来,“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变化的最重要的标识。”[1]而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把学科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来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发达国家办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有益经验。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处于核心地位,要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整体结构,着力彰显学科建设的特色和成效。

新时代学科发展所要强调的不仅是其“世界一流”的要求,更要具备“中国特色”的属性,简要而言就是把握学科建设方向——政治方向,把握学科建设标准——育人成效,把握学科建设价值——质量贡献。

1.中国高校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必须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作为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科发展也要同向同行,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2.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也是检验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科必须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学科建设成果评价始终要坚持“四个面向”。我们要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以价值为导向,以服务国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价值依归,强调创新质量、强调服务贡献、强调建设绩效”[2],特别是鼓励学科服务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带动和支撑作用。

新时代的学科建设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走出一条扎根本土、面向世界,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融通西方经验的学科发展之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学科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3]强化党建引领,这为我国高校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提供了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新时代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关系辨析

什么是学科?一方面,“所谓学科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4],这是从学科的知识属性而言的;另一方面,学科还有组织形态的属性,就是围绕探求特定知识而形成的学术共同体。至于学科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上的能力以及以知识生产为核心的知识整合、传播和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表面上看,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分属不同领域,前者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后者属于专业技术领域范畴,更多的是并行不悖、平行发展。长期以来,二者在实际工作中直接发生冲突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潜在的认识分歧、文化差异和心理隔阂问题客观存在,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重业务轻党建”等现象。那么,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是否有联系呢?首先,二者价值追求一致,都是为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加快“双一流”建设,这是现阶段高校最紧迫的任务,党建工作必须引领高校内涵式发展,把握正确的方向,提供坚强的保证。“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举措,代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一流学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要与之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其次,二者责任主体相同,二级院(系)是党建工作和学科建设的责任单位。一方面,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院(系)党组织在高校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办学治校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学科是大学组织的单元与心脏,基本归属于某个院(系),或者依托某个院(系)的平台,所以院(系)是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因此,二级院(系)既要抓好党建工作,也要抓好学科建设,二者不可偏废,做到学科建设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最后,二者工作任务交集,都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5]立德树人同样也是“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能够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是建成“双一流”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

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都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它们可以开展良性互动的基础。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不仅仅局限于此,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引领学科发展。

1.高校党建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方向保证。高校党建就是要旗帜鲜明坚持党对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包括加强党对“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领导,使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也有利于把握一流学科建设的前进方向,使之能够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高校党建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这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科技创新工作,要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高校学科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

3.高校党建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建设一流学科,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在学科发展中落实党管人才的要求,就是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让人才把个人理想抱负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同频共振,融入党和人民的奋斗事业中;就是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搭好舞台让各类人才尽最大可能发挥聪明才智;就是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努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高校党建引领学科发展,就是为学科发展提供方向保证、价值导向和人才支撑。但我们在正确认识到党建工作对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科团队探索学术前沿问题的科学性,并不是全面介入、全面替代、全面包办,变成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这也是需要警惕的一个极端。

高校基层党建在实践中引领学科发展

学科发展在高校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学科核心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学校的实力。要在实践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对学科发展的引领,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发挥思想理论优势,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科研人员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办学治校的政治方向、育人导向和服务面向。人文社科的专家教授不能再简单照搬西方的学科体系,纠正过去完全以国外学术体系为自身研究范式的错误倾向,而要提出扎根本土的原创观点、研究方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理工科研究人员要纠正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以及以把论文发表在外文期刊上为荣等不良倾向,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2.发挥党管干部优势,选优配强二级院(系)书记院长(系主任)。党管干部就是要切实把精准识人、选贤任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对于高校而言就是要按照既是政治家又是教育家的原则,选优配强作为基层党建和学科建设责任人的二级院(系)书记院长(系主任)。在选配二级院(系)院长(系主任)时,不仅应该考察其学术水平和管理经验,而且要考察其政治品质、政治觉悟和政治担当,是否对育人怀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选配二级院(系)党组织书记时,要考虑到书记需要牵头召开党组织会议,对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政治把关,因此其人选不仅要求精通党务工作,而且要求对学科发展趋势、教学科研规律应有理解,这样才能与院长(系主任)一道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

3.发挥组织制度优势,将党支部建在新型学科组织形态上。组织严密、制度严格,这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高校,固有的党组织设置沿袭传统依托于原有人群链接,组织形态并没有随着学科交叉、学科攻关的新动向而发生改变。“尝试以学科组织为单位设立党支部,可以增进学科的凝聚力,使学科组织成为一个相对机动灵活的组织单位,追踪学科发展前沿,促进学科内部不同方向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时保障学科发展的正确政治导向。”[6]因此,要“将基层党支部建在最活跃细胞上”,顺应学科建设对学术共同体组织形态改变的趋势,探索在重点实验室、重大项目组、教学创新团队、跨学科科研平台等设置党支部,推动党的组织全覆盖,夯实党的组织体系网络。

4.发挥集聚人才优势,推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集聚优秀人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从革命、改革中走来长盛不衰的秘诀所在。在高校基层,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重新定位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把符合条件的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把有条件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学术带头人,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7]显而易见,学术带头人在科研工作中已经做出一定的成绩,得到周围师生的尊重,他们来做党建工作更容易得到认可;教师党支部书记在专业上有所发展更能体现先进性、引领性,在所在党组织能够营造更浓厚的学科发展氛围。

5.发挥作风建设优势,开展学科团队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是政治要求,也是工作需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民主生活会,鼓励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就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优良作风。学科成员内部的民主生活会不应泛泛而谈、避实就虚,可以结合学科建设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可以与团队其他成员坦诚相见,互相提醒监督。学科成员在这个特殊场合沟通思想,开展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可能会红红脸、出出汗,但有助于建设民主和谐、具有自我纠正功能的团队文化。在党内生活中,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不完全适用于科学研究领域;通过民主生活会发扬民主,集中智慧,有利于团队负责人正视问题、查找不足,有利于整个团队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6.发挥思政工作优势,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我们党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在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一要加大课程思政改革力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应是所有学科老师的共同责任;二要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规律和成长规律,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的目的。

7.发挥宣传文化优势,为学科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党建文化是指我们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含党组织特征的观念体系,对于塑造政党形象、凝聚共同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高度重视高校宣传工作实践,寻求宣传理念、渠道、路径、语言的转型。要加强主动策划,创新载体形式,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新话语、新平台,加大对学科建设过程中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力度,宣传赤诚报国的家国情怀、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道德风范等,营造关心支持学科发展的舆论氛围。

因此,在高校基层党建实践中,发挥好党的思想理论优势、党管干部优势、组织制度优势、集聚人才优势、作风建设优势、思政工作优势、宣传文化优势,能够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