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伙伴模型在农林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2023-03-22颜亭玉申盼盼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主导性农林数学课程

□ 文/颜亭玉 申盼盼

作为学生发展的前沿理论,基于自我主导理论的学习伙伴模型为研究学生个体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数学课程通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数学素养和创新应用能力,使之不仅能够处理涉农、涉林技术复杂问题,更能立足于长远和未来,在更广阔的学科专业研究中探索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在高校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有效支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今本科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自我主导性发展理论

1.自我主导理论。马戈尔达(Magolda)提出自我主导理论,包含了认知维度、内我维度、人际维度三个维度,自我主导性是一种内在建构自我信念、自我身份和社会关系的能力[1]。马戈尔达将学生自我主导性的形成比喻为一段旅程,经历三个阶段:遵循外部权威阶段、十字路口阶段和自我主导性成形阶段[2]。

2.学习伙伴模型。学习伙伴模型是自我主导性培养的重要工具之一,指在同辈群体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强调通过教育者好的陪伴,促进学习者自我主导的发展。模型在实践中的三个原则包括:确信学习者有认知的能力;将学习置于学习者的体验之中;师生互动中共同构建学习意义[3]。

学习伙伴模型应用于农林院校数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1.教育内涵发展新需求。学习伙伴模型以肯定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前提,强调学习者内在的自身发展的实用价值,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对于习惯了依赖外部权威获取知识、建立身份认同和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可有效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达到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前提,促进学生的自我主导发展。

2.教学质量评价新趋势。现阶段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更加强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效果以及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建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机、行为表现、能力水平等直接决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提高自我主导力为目标的学习伙伴模型,有助于深入分析大学生个体发展质量,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农林院校数学课程教学现状。2019年,教育部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标志着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新农科建设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农工、农理、农医、农文等专业深度交叉融合,数学课程正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现实情况是农林院校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数学课程课时偏少,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沿袭高中的记忆学习方法,无法做到知识内化,导致抵触情绪的产生。

“3E”模式在大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学习伙伴模型已被国外许多教育实践者应用于课程学习和学生事务,我国学术界对于此模型的相关研究主要领域在研究生培养[4]。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初期,大部分学生仍然处于自我发展的服从外部规则或十字路口阶段,是培养学生自我主导力的最佳时间。而数学课程严谨自洽的逻辑特征与多学科交叉应用的优势,可作为学生认识论转变的有效载体,进而推动学习伙伴模型的实证研究。由于缺乏对复杂学习成果所依赖的发展基础的关注,农林高校教师直接理解并应用学习伙伴模型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将学习伙伴模型简化为“3E(Explore、Extend、Exchange)模式”:

1.Explore:探究知识。大学新生处于适应及探索外部环境阶段,易形成不加批判地接受权威的习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们倾向于直接帮助他们处理问题。缺少质疑和追根溯源精神的学生面对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不确定性,会产生疑惑和焦虑,不利于知识的学习与构建。从认识论维度出发,数学学科发展来源于生产生活需求,通过调整知识引入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生活和农科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在探究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感知数学思想,树立数学知识是复杂的、变化的、与时俱进的意识。同时,认可学生的潜能,设置探究难度挑战,促使他们从外部决策转变为内部的自我决策,不拘泥于数学知识的获取,建立数学思维与现实的连接,把数学与生活经历、知识系统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2.Extend:延伸应用。农科院校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原动力不足,缺少理解数学结构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将学生的自我领悟前置,鼓励学生保持探究知识过程中的好奇心,赞赏学生结合现有的兴趣、专业、生活经历理解新的知识,从而做到理论探究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和知识建构的中心,引入专业背景的研究课题和计划,教学生如何收集、评估和解释数据,提供学习推导路径、分析他人观点和论证自己观点的机会,整合多种知识来源,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判断和行动。逐渐地,学生尝试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能对其他声音持开放包容的态度,进入探索个人的发展之路。

3.Exchange:互换角色。放弃基于传播的课程交付模式,重新定义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共享控制权,学生承担学习责任,支持相互知识的构建过程。教师角色由控制者和管理者转换为指导者和支持者,以“陪伴者”身份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参与、兴趣以及提出问题来支持学生,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筛选信息,做出决定,找到满意的答案,从而提升学生意义建构的能力。学生角色由跟从者转变为主导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以平等的身份与权威对话,学习独立思考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始认识到并欣赏自己在不依赖外部权威的情况下进行数学知识建构的能力,承担学习责任,发展一种延伸到更大世界的综合认同感。

猜你喜欢

主导性农林数学课程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