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乐与内审

2023-03-21陈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现代艺术肖像画眼睛

摘 要:莫迪里阿尼在20世纪现代艺术浪潮中独树一帜,他肖像作品的独特之处,除了夸张拉长的形体概括之外,还有他绘画中的眼睛。虽然在其肖像画作品中少有对人眼睛的刻画,但他的画面呈现出的真实性丝毫未减。通过对眼睛的图式、内涵以及形式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说明,进一步理解莫迪里阿尼肖像画中眼睛背后的逻辑及艺术创作的初衷。

关键词:莫迪里阿尼;肖像画;现代艺术;眼睛

莫迪里阿尼于20世纪初来到了现代艺术浪潮的中心——巴黎,他满心抱负并怀着对法国的向往,准备为巴黎带来一场艺术盛宴,可是这座城市并没有欣然接纳他。在强烈鼓吹主观意识的现代艺术中,从小备受意大利传统艺术熏陶的莫迪里阿尼,在眼花缭乱的现代艺术前踌躇不前。幸运的是,他在非洲雕塑艺术中获得了极大的艺术灵感,并结合自身传统的意大利艺术底蕴进行创造,最终在肖像画和人体画艺术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看过他画的人,很难忘记他画面当中独有的忧郁气质,神秘且安详。当然,这与他在作品中对眼睛的独特描写不无关系。

一、肖像画的图式灵感

1904—1914年间,是莫迪里阿尼雕塑和绘画图式逐渐成型的一个时期。其图式的建立离不开非洲雕塑艺术的影响,并伴随莫迪里阿尼之后的整个艺术生涯。

非洲雕刻艺术首次在巴黎博物馆展出时,引起了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的极大轰动,其具有强烈的原始质朴气息,不同于以往雕塑中精细琐碎的叙事感,展现出最极致精简的线条美,大批的艺术家从中获得启发。例如在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雕刻家布朗库西等人的作品中均能找到非洲雕塑的身影。毕加索于1907创造的作品《亚威农少女》,画面中非洲雕塑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恰似刚从非洲壁画中走下来一样,扭动着婀娜的身躯,眼睛直接与现代人进行对话,向我们展现了非洲雕塑的夸张和刚健。

莫迪里阿尼对非洲雕塑的艺术处理与毕加索相较截然不同,他恰恰突出的是非洲面具式脸庞的宁静与安详,他的艺术是从古希腊和非洲艺术的融合中脱胎而来的。简化的、秩序的、精美的,是他艺术中创造的魔法。莫迪里阿尼尽情地从非洲木雕中汲取养分,拉长变形的造型处理、杏仁状没有瞳孔的眼睛、长长的鼻子、线性的眉毛、紧致的嘴唇,透露出神秘且鲜活的内在生命,而非洲雕塑中的艺术语言在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莫迪里阿尼在1911—1913年间创造的一系列雕塑作品中,非洲雕刻的身影处处可见。以雕塑作品《头像》为例,非洲雕塑的质朴神秘、古希腊雕塑的单纯伟大,在莫迪里阿尼艺术中获得了完美的交融。其作品中拉长的脖颈、空洞虚无的眼睛,准确地对眼睛的外轮廓进行勾勒,不对瞳孔做细致描绘。因疾病和经济原因,1913年莫迪里阿尼放弃了雕塑又转向了绘画,尽管放弃了雕塑,但雕塑中的艺术语言继续渗透在其绘画之中。在雕塑艺术影响下,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图式主要呈现以下特征:椭圆形的头颅或者是微微倾斜的鹅蛋形脑袋、倒三角似的下巴,以及与非洲雕塑一样垂直优雅的脖颈、相辅相成的优美曲线和空洞的卵形眼睛。莫迪里阿尼与布朗库西一样,注重简洁概括的整体感,对艺术形象进行高度抽象化的处理,并在艺术理念上注重传统艺术价值的同时,与当代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莫迪里阿尼把非洲雕刻与传统的意大利艺术进行融合,在图式表达中既吸收了非洲艺术的营养,又能够忠于自我的本真艺术。

二、眼睛形式的多样呈现

在莫迪里阿尼独具特色肖像画艺术中,他对于眼睛的艺术处理,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两只眼睛都只勾勒轮廓,不对瞳孔进行描绘,并且存在左右两只眼睛颜色不同的现象;第二,一只眼睛显示出眼球,另一只则平涂瞳孔,不做细微处理;第三,对两只眼睛的瞳孔进行刻画,两只眼睛有时候大小并不相等,甚至呈高低错落地排列。对眼睛形式的表达,尽管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但均作为传达艺术家自身情绪和心境的载体。

从中外绘画艺术的发展来看,艺术家历来对眼睛的描写情有独钟。《世说新语·巧艺》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他认为,身体四肢的美丑与神韵没有关系,想要人物画得出神,关键在眼睛上。同样,达·芬奇在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中,也有着对眼睛的细腻描绘,其神奇之处在于蒙娜丽莎的眼睛仿佛会随着观者的视线移动而发生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放大镜放大30倍之后,可以发现画中人右眼球上标注有英文字母,作者借此来传达身份。此外,米开朗基罗在雕塑作品《大卫》中刻画了坚毅勇敢、蔑视死亡的眼睛,弗洛伊德作品中有极具窥探欲的眼睛,马奈在《草地上的午餐》中表现的是对传统艺术赤裸裸挑衅的眼睛等。

与他人全然不同的是,莫迪里阿尼肖像画中的眼睛具有强烈鲜明的特征:画面中,模特通常微侧脸庞,头部和脖颈处理得雕塑感极强,他很少对眼球进行细致刻画,灵魂的线条勾勒加上平涂的眼球,好像两片弯弯的树叶,遮住了他不想被人看透的、矛盾且纠结的内心。即使是在一些女性肖像画中刻画出了眼睛,但依然流露出他那特有的忧郁气质。我们的眼睛总是在忙碌,快速移动、转换,停留在我们所关注的事物上面,艺术家也尽可能通过对眼睛的细致描绘来传达艺术理念。诚然,艺术家对眼睛的表现出于各种缘由,有的是进行心灵的沟通,有的是在审视自我的内心,有的则表达了自身与外界交流碰撞所产生的新的感悟。尽管莫迪里阿尼对眼睛的描绘不多,但画面中透露出的情感气息未减分毫。

三、眼睛内涵的不同诠释

(一)未被刻画的眼睛

莫迪里阿尼在第一次为妻子其画像时,妻子问了莫迪里阿尼一个问题:“(画中的)我为什么没有眼睛?”莫迪里阿尼说:“我只有了解你的灵魂,才会画出你的眼睛。”

眼睛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传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理念,同时对于艺术观赏者而言,是与艺术家进行深层次心灵沟通的重要媒介,而莫迪里阿尼肖像画之所以没有对眼睛描绘,是因为莫迪里阿尼的兴趣不在于“面面俱到”所帶来的像,而在于表达所绘人物的情绪和气质,捕捉到模特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其画中未被刻画的眼睛,与中国北齐佛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北齐的佛像对于眼睛的表现大多是微微闭上,或者是微微睁开,露出三分之一的眼球,佛像的嘴唇线与左右眼睛相连的线条相呼应,露出一种神秘的微笑。如青州博物馆藏的北齐彩绘贴金石雕佛立像及邺城遗址北吴庄出土的菩萨头像,面容珠圆玉润,气度安静雍容,洗练流畅而不失优雅动人,二者都没有描绘瞳孔。莫迪里阿尼带给我们的是神秘的忧郁,北齐佛像则更多的是神秘安逸的笑意。

从莫迪里阿尼一系列没有被刻画出瞳孔的肖像形象来看,模特大多是以半身像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且这系列也有一定数量的男性肖像。画面通常是有一把橘红色的椅子或者是一个深红色的衣柜,人物嘴唇微紧而上翘,手搭在椅子上或者双手交叠,脸颊微斜忧郁地看向侧前方,画面中人物内心的不安、心境的不平和,通通从没有描绘瞳孔的眼眶里倾泻出来。笔者猜测,或许莫迪里阿尼的模特同他自己一样,在水深火热的现代都市当中挣扎。憧憬的艺术理想与残破不堪的现实之中存在着巨大的沟壑,迫使他一边“享受”着世界表象的美丽,一边小心保护着那破碎不堪的艺术尊严。因而他的肖像画艺术才形成了忧伤、浓烈的画风,内心的压抑情感透过这“两只眼睛”呈现出来。

即使莫迪里阿尼在画中将人物的外形的高度拉长变形,对眼球毫无丁点的描绘,依然可从画面中看到富有饱满情绪的人。他捕捉到了人最本真、隐藏在心底的细腻情感,他与模特本身的灵魂高度契合,并且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通过画面让观者一览无余。当画面中的情感呼之欲出时,眼睛描绘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

(二)一只眼睛看世界,一只眼睛看内心

莫迪里阿尼对于眼睛的表达还有另一种处理:一只“涂”上眼球,一只“留”于空白。在他1915—1916年间的作品中,多处出现类似的表达手法,画面依然是以优雅的长颈、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勾勒而成的高挑人物形体。即使是对于那只有所表现的眼睛来说,莫迪里阿尼仍然是简单处理,不做过多刻画。这一时期莫迪里阿尼所画的模特多为一些画商、赞助人以及同时期的艺术家,比如画商保罗·纪尧姆、让·谷克多、胡安·格里斯以及利奥波德·兹博罗夫斯基等人,在莫迪里阿尼畫布上出现的频率很高,尤其是莫迪里阿尼对于某些画商赞助人的描绘,极为有趣。以1916年创作的《保罗·纪尧姆》为例,画商用戴着手套的手指夹着一支香烟,看上去像是即将从他那被莫迪里阿尼赋予的小嘴中吐出一口烟圈,他本来是想要表达画商们处世之得体、谈吐之优雅,恰恰相反,画作中带有浓烈的嘲弄意味,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轻蔑之意了。这便道出了莫迪里阿尼为其作画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只眼睛看世界”:莫迪里阿尼通过对杏仁状眼睛外形的勾勒,用蓝灰色的眼白进行填充,或是在棕黑色的眼球上点出若有若无的高光,眼神上扬或是平视向左斜下方看,人物的神情显得略微不满。毋庸置疑,画面中表达的依然是麻木与空洞,好像模特并不关注他所处的周围环境,他们只是因为某些需求而成了画中之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陷入了沉思。同样的,莫迪里阿尼这一只眼睛也是在描绘自己:那个快要被现实压垮迫于无奈的自己、那个在吸收新的艺术形式之下做出改变的自己、那个对世界产生新的体悟的自己。的确,他在苦苦追寻的艺术理想和残破不堪的现实中同时失意。

“另一只眼睛看内心”:和之前的画风一样不对眼睛做细节处理。从眼睛的具体描绘来分析,两条虚实交错的线条勾勒出内省孤独的情感。1916年间莫迪里阿尼的肺结核病情加重,但他拒绝任何治疗。他嗜酒如命,通过喝酒来麻痹自己,但在清醒之后,他不得不向窘迫的生活稍稍低下他那高昂的头颅。

笔者推测,倘若莫迪里阿尼能跟商人打交道更圆滑些,他本可以衣食无忧,逍遥快活,但是他没有那样做,他想凭自己的才华出众,成为大家所认可的画家,所以无论如何他都没有向自己的艺术理念低头。固然,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习惯用眼睛来评判别人,而不懂得审视自我,所以他告诫我们:用一只眼睛去追寻纷扰世界的痛苦与美妙,另一只眼睛去审视自我并忠实于内心。

(三)看过灵魂的双眼

在莫迪里阿尼最后的5年时光里,其艺术创作达到了顶峰,后期的艺术呈现出优雅而老练的绘画性,他创作了最好的肖像画及人体画艺术。作为莫迪里阿尼众多情人之一的比阿特丽丝及妻子让娜,是莫迪里阿尼事业的催化剂,在与她们共度的生命最后阶段,莫迪里阿尼的作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强烈甚至是宁静。肺结核、饮酒等耗尽了他的精力及生命。绘画是他生活中唯一稳定的因素,也是他唯一的慰藉和目的。莫迪里阿尼后期的作品同样以肖像画和人体画为主,这一时期他结合自身的古典艺术进行了再度的创造,借鉴意大利古典的人体画艺术,创造了热烈醒目的莫迪里阿尼式的人体画艺术。

在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坐着的年轻女孩》中,双眼全部被刻画了出来,杏仁状的眼睛也不再上扬,低垂的上眼皮和眼角被描绘了出来。正襟危坐的小女孩,直勾勾地正视着自己的内心,毫无避讳隐藏。除此之外,非洲雕刻面具式的脸庞上却多了几分安静与柔和,像是诉说着画家一生的传奇故事。他也不再隐藏自己矛盾的心理,而以一种更坦然心态接受临近终点的生命。纵观莫迪里阿尼的整个艺术生涯,他的画面中表达的都是孑然一身的人,笔者认为,这两只眼睛可能也分担着他一生的孤独与忧伤。最终,他还是回归到了传统的艺术中去。对于现代艺术而言,对艺术语言的强调,必然导致画面中对于人和生命的忽视。而莫迪里阿尼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战争中,实现了他个人绘画形式与年幼时所积淀的意大利传统底蕴的完美交融。

在莫迪里阿尼整个艺术生涯中,尽管他画面中的人物眼睛表达不断变化,但它自始至终都承担着传达情绪心境的目的。莫迪里阿尼拒绝加入任何一个艺术流派,一直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来表达对人生的体悟,形影单只,不被理解,但始终忠于自己的艺术。在现代艺术的浪潮中,他既表达了具有符合当代艺术的观念形式,同时与传统的古典气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提供了启示意义,也为油画艺术的革新创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梅耶斯.莫迪里阿尼传[M].吴晓雷,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霍尔.莫迪里阿尼:彩色艺术经典图书馆:05[M].沈逸人,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3]薛雁群.回声与创造:莫迪里阿尼的裸体艺术[J].美苑,1989(3):16-18,34,61.

[4]张慧娟.莫迪里阿尼:我要的是短暂却完整的生命[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10):20-24.

作者简介:

陈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猜你喜欢

现代艺术肖像画眼睛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糟糕的肖像画
小丑的肖像画
独特的肖像画
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动画与现代艺术语境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