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标 让阅读走向深处
2023-03-21邱爱琴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内容,并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教师需要分析课程标准、明确阅读要求,营造阅读氛围、推进阅读活动,通过任务驱动、掌握阅读策略,统筹评价内容、设计评价工具,从而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互动一体的整本书阅读生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新课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6-0055-03
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与实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有效的整本书阅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提示”部分明确指出: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并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使他们积累丰富的整本书阅读经验。笔者结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并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分析课程标准,明确阅读要求
《課程标准》提到教师应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宜集中使用每学期整本书阅读课时,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1]。在确定共读书籍时,教师要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的书目不应太简单、太难或太抽象。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选择有童趣的图画书引导学生阅读;中年级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转折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图画和文字内容相结合的书籍;而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师可选择以文字为主且内容有深度的经典书籍,这样更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必须提出的是,《课程标准》把整本书阅读作为专门的学习任务群安排,并对教学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课内的引导,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给学生设计难度适当的阅读任务,让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对整本书进行自主探究,提高阅读活动的科学性。
以下通过列表呈现整本书阅读的学段内容(见
表1):
二、营造阅读氛围,推进阅读活动
为了营造有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学校可以利用教室外墙、走廊、楼梯等空间,张挂“您阅读了吗?”
“读书使人收获,阅读使人进步”“读书是最美丽的姿态”等标语,用良好的环境影响人、陶冶人。班级也可以布置精美的班级阅读角。为了让阅读更深入、更有效,教师要坚持做到管理有序、活动有序。
1.管理有序
为保证班级漂流读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每个学期,教师都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书。
(1)选书有序。例如,教师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选了四本书作为全班共读书目:《馋小猪的灵敏鼻子》《摩托车手蓝狼》《爱心魔法师》《披着被单的国王》,帮助学生做好各种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方面的准备。到一年级下学期,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
教师选择了不同作者、不同国家的四本书:《汉字的故事》《月亮先生的蝴蝶飞船》《兔子国》《大林和小林》。
(2)借阅有序。为保证各本漂流的图书(即学生自己看过闲置在家放在班上漂流的书)能每周定期漂流,坚持每周交换一次书,选出负责任的管理员,每组一位。他们的任务是:登书造册,盖漂流章,填好漂流卡,管理书籍,每周分配、协调书籍,监督书籍阅读量等。为了鼓励管理员,教师可以在每个月举办评选活动,由师生共同评选出认真、负责的管理员,赋予他“最认真的管理者”称号。
2.活动有序
图书漂流活动提倡读书形式多样化,个读和共读相结合。共读有多种形式,如生生共读一本书、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个读可以采用推荐一本好书、讲故事、课前交流读书笔记等形式,反馈读书成果,逐渐形成良好的书香班级
氛围。
(1)学生做好“三个一”,即每天读书一小时以上,每周登记一份读书笔记,每周背一些好词佳句。
(2)教师做好“三个一”,具体如下:
一是上好一节读书课。为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各班级于特定时间扎扎实实上好一节整本书阅读课。教师需要设计完整的读书课预案,使学生形成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是搭好一个展示平台。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如读书笔记交流会、精彩片段分享、故事会、美文诵读比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建班级读书微信群,让学生及时交流读书体会,上传一些读书照片,共享读书之乐。
三是用好一张张小奖状。为了提高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颁发小奖状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行为进行积极评价。每当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阅读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中评选出3~5名优秀的“朗读之星”“阅读之星”“读书小状元”“故事大王”等,并为他们颁发奖状,把学生获得奖状的照片张贴在班级阅读角,这样可以起到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作用。
三、通过任务驱动,掌握阅读策略
整本书阅读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对学生持续阅读的要求较高。教师通过任务驱动,以学习单等方式设置任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有目的的阅读。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策略,尤其是学生在教材中学过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能持续阅读,在阅读后充分理解,准确表达[2]。
例如,在引导六年级学生对《城南旧事》这本书进行阅读时,教师针对学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难度适当的阅读任务,具体如下:
任务1:对《城南旧事》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探究。
任务2:对《城南旧事》这本书中关于北京民俗风情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
任务3:对《城南旧事》这本书和《呼兰河传》展开对比阅读,分析其中的异同。
在任务的驱动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完成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阅读整本书的策略,具体策略如下:
策略1:预测策略
(1)从《城南旧事》这本书籍的名称中,你可以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书籍名称预测一下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吗?(2)当你读到“父亲打我”这里时,你觉得接下来还会发生些什么故事?请你结合刚才读的内容预测。
策略2:提问策略
(1)《城南旧事》这本书主要的故事情节内容是什么?(2)书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当时老北京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
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运用以上策略对《城南旧事》这本书展开有效阅读,通过整本書阅读提高阅读
能力。
四、统筹评价内容,设计评价工具
(一)统筹安排评价内容
整本书阅读评价内容的统筹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读的全过程;另一个是各个学段的水准进阶。全过程包含四个环节,如表2所示[3]:
表2中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隐含学生的阅读态度与习惯。教师借助显性因素可以推断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隐性因素的情况。
(二)精心设计评价工具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精心设计评价工具。学习任务单是常用的评价工具。为了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教师一般需设计好几个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目标的实现。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
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设计如表3。
表3中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设定是《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能够体现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
学习单的制订在学习初期可以由教师提供。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推进,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升。这时,
学习单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以激励学生认识和掌握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了解整本书阅读的一般程序,养成整本书阅读的好习惯。
《课程标准》在“过程性评价原则”中指出:过程性评价应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可结合具体书本内容和主题特点、阅读目标等,引导学生设计和运用阅读反思单[4]。以二年级(上册)《一只想飞的猫》为例,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阅读反思单(见表4):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阅读目标、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反思单,还可师生共同设计,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促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发展、成长[5]。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处,教师就应科学指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书籍展开阅读,在教学中通过设问、提示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对书籍的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整本书内容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一体的整本书阅读体系。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王小毅.整本书分类阅读教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8.
吴欣歆.系统思考,整体设计“整本书阅读”过程性评价建议[J].福建教育,2023(3):27.
黄国才.“评价建议”解读:伴随教学过程开展评
价[J].小学教学.2023(2):9-10.
柯月红.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学周刊,
2023(34):130-132.
作者简介:邱爱琴(1978.10-),女,福建南平人,
任教于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