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古今写生观比较与思考

2023-03-21李静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现代传统

摘 要:中国山水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形成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山水画的写生过程是锻炼画家观察力、审美力、总结力、独立思考力的过程。古今山水画家经历了从“游、悟、记、写”到“全景全因素、局部、目识心记、累计式记忆”写生方法的变化。画家写生思路由传统的弱化外部形态、强调意象观,发展到现代的加强造型写实性、兼顾“写意”与“写形”。探讨传统山水画写生的思想和方法、现代山水画写生思想观念,将二者对比,研究其发展变化,进而引发对于中国山水画写生问题的再思考。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写生观念;传统;现代

中国山水画强调精神性,写生在中国山水画中具有重要地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优良传统。在写生过程中,画家要对景物复杂的光影、形态和瞬间氛围变化等进行认真观察和感受,充分发现自然界的美与规律,然后根据自我审美和艺术敏感度进行构图安排,取舍特征元素,并用恰当生动的线条、墨韵把这些元素表现到纸面上形成极具思想内涵的画作。画家走到户外接触不同的景物或经历各种场景,这种愉悦和刺激唤起内心绘画冲动,写生稿如同日记一般记录着画家一刹那的真情实感,这些情感正是作品的灵魂,使观赏者通过画作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体味同样的心灵放松。

由此可见,深入生活进行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关键步骤,这是闭门造车无法替代的。写生实践过程既是对画家观察力、总结力、表现力、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也是对脑、心、眼、手协调能力的培养[1],更是对自身精神修养和审美的陶冶,帮助画家达到写理、写意、写心的和谐统一境界。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写生思想和方法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写生观念受到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注重精神层面的刻画,弱化外部形态,强调“行万里路,目识心记”。古代画家通过畅游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界气息,追求心灵触动,引发情感共鸣,而不是单纯的无情感写实记录,表现出亲近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特征。古人认为真正的写生目的是“畅游”和“去欲”,应该追求物我统一、陶冶情操、不求形似的境界。

在五代时期,山水画家强调深入生活写生倡导“师法造化”,通过亲身感受自然,使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自我审美得到提高。例如,荆浩在太行山洪谷写生时,感触良多,他主张“度物象而取其真”,“真实”反映客观现实不能只求“似”,要注意传达自然本体的生命力和内在气韵精神,这是对自然万物由表及里的感受过程。他認为写生的意象具备鲜活生命感,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外化表现。元明清时期山水画写生出现造化之变,强调气韵,掀起文人画热潮。这时画家注重挖掘自身形式内涵,表达主观情感意趣,对笔墨意趣的追求远超前人“师造化”。例如,倪瓒作画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2],不追求对客观万物的真实再现。这样的转变最终使中国传统山水画写生走向了抽象程式化,鲜活生命感缺失,偏离了对自然真实的再现,例如清初画家“四王”的作品。因此在写生思想上,中国传统山水画要借助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在画理中将自然万物作为个人精神载体,追求画作中的“神韵”,而不是复制再现景物的写实主义。

在写生方法上,传统山水画通常包括“游、悟、记、写”四个步骤。“游”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理解为画家在感受大自然气息和景色过程中,要在多方位、多角度、多时段深入了解分析,通过观察归纳景物特征和微妙变化并铭记于心,为写生的下一步骤打下基础。“悟”是作品立意的审美关键,这个环节不可缺失,画家在“游”的基础上,对自然景物深度分析思考、总结概括、合理构思,寻找情感共鸣点,重新组建适合自我精神内涵和情感表达的形象。“记”包含了记录与记忆两层意思,是画家运用线条、墨韵等勾勒草稿,记录形象细节特征,也是画家仔细观察景物特征得其精神,形成意境记忆,这对后续创作来说至关重要。“写”顾名思义是画家将写生稿的内容创作成作品,重点是意境的表现。画家有了前三个阶段的充分准备后,运用笔墨语言对自然景物进行主观意象式表现,创作出新的审美形态,用“写”实现意象表达。

二、中国现代山水画写生思想观念

中国现代山水画写生在概念、技巧上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强调对景物的写实造型训练,讲究画家手、眼、脑的统一协调性。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在20世纪引入西方写实造型概念,如徐悲鸿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在写生方面强调造型,以拓展中国山水画的新局面。傅抱石、李可染、石鲁等近现代国画家深入生活,在山水画写生中创造出独特的笔墨形式,如“抱石皴”“可染皴”“黄土高原皴”等,对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进行新的尝试,为丰富、发展中国山水画事业添砖加瓦。

中国现代山水画家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绘画写生思路,推动写生方法向前发展。第一种是“全景全因素写生”法。画家深入生活,对于有审美倾向的写生对象,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其全貌和各个因素形态、周边气氛等,使用写实的笔墨语言,客观现实地记录写生对象的本质结构,这是一个将自然客观对象转化为具有中国画意象特点的审美形象过程,这种方法写实程度较高。第二种是“局部写生”法。与“全景全因素写生”法不同,“局部写生”法注重观察总结自然写生对象的某个细节和部分特征。这种方法类似于西方速写,但是以中国画笔墨方式来表现,形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它有助于画家深入分析理解写生对象的结构规律和纹理特征,为意象造型打下基础。第三种是“目识心记写生”法。这里强调画家的直觉感受和情感体验。画家不是现场对景写生,而是移步换景、非定点非焦点地观察和感受写生对象,“目识心记写生”法是传神写照,是将观察对象记录下来整合成一个整体意象形象,然后在创作中描绘这些形象表达情感。第四种是“累计式记忆写生”法。画家写生经验丰富,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多次观察感受写生对象,经过长时间的审美累积激发灵感,将客观零碎分散的形态和主观情绪集合成完整的意象性形态,然后运用丰富的中国画笔墨语言表现出来,这是介于写生与创作之间的一种状态。

此外,照片、数字画板和绘图软件等工具的使用,为现代写生方式添加了辅助手段。如今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带来方便的拍照方式,数字画板和绘图软件等的使用也大大方便了绘画方式,那么在室内画照片是否可以替代现场写生呢?尽管照片可以将目之所及的景物写实记录,为画家后期作品创作增加记忆提示、补充材料,数字画板和绘图软件等技术的运用,使绘画变得方便快捷,但是这些都只是辅助工具,不能代替画家身临其境的写生体验。

写生是画家一生的必修课,是自我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皿。画家经过自身审美观的筛选将现实景物有序转化,进行美的提炼,合理安排景物主次、虚实对比,画面大胆创新,笔墨灵动统一。画家创作的写生作品不仅记录自然界规律的细节,更是充满了个人情感特征,体现人文情怀。反观照片平面化、片段化,对景物虚实取舍机械化,尤其是很多没有受过摄影专业训练的随手拍的照片,在构图和情感表达上更加笼统无序。如果画家脱离现实甚至没有去过现场观察体验,单纯按照照片局部临摹,闭门造车勾画的画面就会缺少情感体验的震撼感。同样,数字画板和绘图软件等技术是画家进行创作的工具,如果没有画家个人审美和情感作为基础进行画面处理,作品会缺乏人情味,画面缺乏随机灵动性,显得机械呆板。因此,照片、数字画板和绘图软件等技术作为画家绘画时的辅助工具,具有快速记录保存功能,便于作品修饰传播,但是不能代替画家户外现场写生。

三、古今山水画写生观念比较

第一,对“写形”与“写意”的思路不同。传统山水画家写生偏向意象观,不同于现代画家对景物整体的描绘,古人通过细致观察景物,勾勒记录景物特征,强调具有“生发之意”,借助“物化”的自然形象展現个人意志情怀的艺术境界。例如黄宾虹,尽管他留下的写生作品笔墨精简,但是体现出他写生时进入“无我”状态,得自然之神韵。而现代画家对写生对象偏写实性,注重对自然景物形态、比例、质感、色彩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真实记录。那么在户外写生是注重传统的“写意”还是现代的“写形”呢?其实二者不存在矛盾,注重“写形”的同时也要加强“写意”。因为现代中国山水画家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纳多元文化养分进行的创新,所以在写生中不仅要注重写实造型,还要注重景物的精神内涵,只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才能创造出新的审美形式,更好地写心写情,创作出具有真实感和时代气韵的作品。现代画家发现,中国山水画的前进探索方向是画面中既要体现中国笔墨的精神趣味性,又要兼顾造型的多样真实感,而这种“写实”在技巧和观念上又要具有民族特征,区别于纯西式的写实主义,带有中国画特有的诗书气质,注重中国哲学精神内涵,与时代精神、贴近生活的画面内容相结合。

第二,在审美取向上存在不同。传统山水画的写生注重意象,追求直面写生对象时一瞬间的精神感受,通过对景物特征本质总结勾画,将内心体验与视觉效果相结合,以程式抽象化笔墨形式表达自我人格精神。现代山水画家本体意识较强,突破了古人更注重传统美学、哲学思想的宏观性的写生观念,更强调深入研究生活,对写生对象客观形态、结构规律的真实刻画。

第三,观察方法不同。传统山水画讲究“可观、可游、可居”,画面使用散点透视法,并且由于受当时画材、作品展示、收藏等条件限制,传统山水画画幅不是太大,多为长卷式,而采用散点透视法的画面更有助于移步异景的近处观赏。而现代山水画在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基础上结合了西方艺术的焦点透视,能够更准确地描绘景物的结构和空间感,加强意象表达,画作可近看也可远观。

第四,古今山水画中绘画的表现语言有所不同。传统山水画家以文人画为上,对画作水平高低的评判是以对笔墨的精准熟练运用和情感恣意表达为标准。现代山水画家在已有的笔墨语言中介入部分西方造型训练内容,通过写生提取新的画面形象,研究新的笔墨皴法,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以后的作品创作奠定基础。

第五,学习方法发生了变化。传统山水画家主要通过师承制来延续,以临摹为主要学习途径。现代中国山水画家则加强了临摹学习、写生锻炼与创作之间的联系,他们通过认真临摹学习传统笔墨语言为写生打下基础,然后再深入生活研究大自然景物的特征规律,精心取景构图,深刻感受,带着感情写生,累积记录大量的写生素材后,运用所学的笔墨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而完成创作,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观者。

四、展望与思考

如今社会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山水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那么中国画写生观念、方法以及主题也要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向前演进。

首先,全球文化大交流,中国山水画走出国门,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这样的趋势为中国山水画家搭建了更多展示交流平台,提供了借鉴吸收融合不同文化艺术背景的元素的机会,为丰富发展自身艺术创作提供能量。其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等数字技术介入新社交媒体技术和在线展示平台,为中国山水画的展示传播带来全新途径,可以让观众多渠道、多方位地观赏体验艺术家的作品,例如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观展体验。同时,现代画家可以通过户外写生、旅行写生、城市写生、自然保护区写生等方式增加体验感,为写生绘画提供田园、城市、人文、环保等多种主题,极大提高画家的创作力,丰富作品题材,为观众带来不同的画面感受和情感体验。

中国山水画写生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古老艺术,具有深刻哲学内涵和创新形式。从中国山水画写生自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文化、社会面貌的变迁。古今画家们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实践,观察总结出大自然的美丽特点、变化规律和动人情感,他们将自然物象视为精神载体进行意象性创作,将自身的观察思考、情感体验融入作品中。随着全球文化融合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增强了文化对社会的渗透度和影响力,这不仅为中国山水画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交流展示机会,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在全球文化交流和数字技术革命为中国山水画提供了更多交流平台和新的发展机遇,为迎接未来的挑战,现代画家应保持开放心态,融合多元文化元素,合理利用数字技术的辅助功能,不断交流学习,汲取多方面的艺术养分,探索创新,绘制出具有时代精神、展现现实生活风貌的优秀山水画作品,继续为观众展现丰富多样的自然之美和心灵之境。

参考文献:

[1]郭柳青.浅析山水画写生[J].明日风尚,2017(22):73.

[2]徐鸿延.古今山水画写生观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81-184.

作者简介:

李静茹,新乡市群众艺术馆馆员。研究方向:国画山水。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现代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中国山水画留白技巧探讨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