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用“民政温度”标注民生“幸福刻度”

2023-03-21苏佩

中国民政 2023年2期
关键词:社工二十大救助

☉ 苏佩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民政部门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不断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广东省广州市民政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工作任务,落实到民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高质量筑牢民生底线,高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以“民政温度”标注民生“幸福刻度”,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积极推进全类型社会救助在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上展现更大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作出明确部署。近年来,广州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城乡低保标准稳中有升,建成集需求端、中枢端、服务端于一体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安全网系统,打造“穗救易”救助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的精准性、易及性,为全市8.2万名特殊困难群众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安全网。迈向新征程,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精细化救助帮扶机制,加强政府、市场、社会等救助帮扶资源的统筹联动,优化救助服务“穗救易”平台,推动社会救助智能申请、智能审核、智能监管、智能服务。继续稳步提升社会救助标准,落实价格临时补贴、分类救助帮扶机制,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加大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力度,优化特困人员评估和护理服务机制,落实残疾人福利保障,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在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里,护工陪伴老人进行康复训练。

积极发展全周期社会服务在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保障上实现更大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作为常住人口超过1800万的特大城市,广州积极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长者饭堂等多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广式养老服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我们将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动态调整全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优化孤寡老人服务,发展临终关怀、认知障碍照护等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专区及床位,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养老机构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服务能力。统筹提升颐康中心服务能力、使用效益和长者饭堂、医养结合、“家政+养老”等服务品质,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加快颐康服务站建设,2023年底实现颐康服务站村(居)全覆盖,全面形成“1+N”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努力推动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基本养老服务触手可及。支持养老服务消费,办好广州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老博会等系列活动,引导多元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更多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加快修订《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拓展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成果,以镇(街)未保工作站为重要抓手,建机制、立标准,用心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努力打造走在全国前列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广州标准”“广州品牌”。

广州市越秀区开展2022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活动。

积极深化全要素基层治理在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上开展更多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目前,2816个城乡社区居民议事厅、203个社工服务站、488个社区慈善基金、176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2.8万个社区社会组织遍布广州全市街(镇)、村(居),由“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慈善基金”共同组成的基层治理“五社联动”,让社区居民身边的大小事有了协商平台、服务队伍、资金保障和解决渠道。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精耕细作,在推进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基层治理体系方面不断探索新的实践经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制度,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组织实施《关于规范村民委员会调整工作指引》。深化城乡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持续推广广州社区议事协商“116”工作法,打造村级议事协商示范名片。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开展和谐社区(幸福村)建设,完善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开展智慧社区试点示范建设,率先建成一批基础设施现代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集成化、社区服务便利化的智慧社区示范点。深入推动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更新完善社工服务项目目录,优化“红棉守护”热线服务模式,提升社工服务水平。不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深入实施社会组织党建“提质扩面”行动,支持新兴支柱产业、新兴优势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主体成立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兜底保障等方面展现更大优势、发挥更大作用。

积极优化全方位社会服务在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上创新更多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婚姻、殡葬等民政专项公共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将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加强地名宣传和地名文化保护传承,提升区划地名公共服务效能。全力推动广州市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和广州(中国)婚姻服务创新综合平台建设,持续挖掘广州市婚俗改革工作特色,打造广州婚俗改革名片。平稳有序做好殡葬服务管理,坚持殡葬公益属性,健全基本殡葬服务制度,持续做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拓展惠民殡葬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征程新起点上,全市民政部门将持续深化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谋划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重点民政工作,狠抓落实、真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

猜你喜欢

社工二十大救助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青春社工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水下救助抢险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