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优势研究

2023-03-21广西警察学院赵文娟

区域治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广西警察学院 赵文娟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也逐渐迈向数字化和电子化方向,特别是高校,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的网络化特征凸显。而后勤管理是支撑高校顺利稳定运营的重点工作事项,高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后勤管理工作的支撑。而且因为涉及高校内部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以及高校运营的所有事物等,所以后勤工作内容比较复杂。为促进高校后勤在管理工作中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那么就需要创新高校后勤管理方式,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来不断加强学科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优势

关于高校后勤智能管理建设的重要性,首先,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向。大学是科技和创新的好地方,将后勤工作投身到“智能后勤工作”活动计划是数字化大潮波及全球背景下的必须发展趋势”。通过构建智能后勤工作,实施后勤工作智能管理工作,让“大”后勤工作转换到“微”后勤工作,这是现代后勤工作人提高质量、数字化管理水平,构建“质量后勤工作、数字后勤工作、文化后勤工作、和谐后勤工作”的有效手段。其次,也是促进现代后勤管理人才精细化培养的有效手段。物流现代化工程使数字化与后勤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完成了人才队伍、部门设置、人员配备等的改革,使管理架构更为扁平,管理工作活动更为合理和规范,更凸显出管理工作的民主与透明化,促进数据的高效获取与融合,推动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实现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发展。再次,是加强后勤工作的必要条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管理将是改革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良好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专心投入学习的前提,为师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提供保障。做好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优化高校后勤服务,改进高校后勤服务项目,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及效率。最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成功率。利用现代移动通信信息、互联网信息、行业技术和现代智能控制,根据高校后勤现有职能特点,对学校后勤保障管理系统的工作内容、业务内容和对象,形成科学、系统的后勤保障自动化管理系统,以达到有效管理。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高校管理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可以通过网络建设来实现,这就为高校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平台,为后期引入先进管理模式提供方便。后勤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管理的各项信息都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对高校教育改革和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也有正向引导。

三、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普遍对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还不够,整体发展程度也较低,只是个别院校才真正做到了现代化和信息化;而不少院校则对此并不太关注,对后勤管理的整体发展还没有很准确的了解,也并未做出具体规划,从而造成了各个部门间的各自为政,各有一个体系,影响了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从而形成了信息封闭与垄断。管理人员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一直缺乏关注,觉得学校后勤管理主要就是为了确保科学研究与教育等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所以学校在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资等方面并不是过多重视。而管理人员则觉得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只是学校管理中的辅助环节,并不需要过于关注其信息化建设,也因此影响了中国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

(二)没有统一的标准

各个院校实施的后勤信息化工程的步伐与程度不一样,进展不太均衡,成绩也有着较大差异,没有统一的业内规范。许多高校都仅仅停留在局部信息化层次,自以为引入了计算机设备,引入了办公自动化软件也就实现了信息化,但信息化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还不够强大,生产流程不简单,信息收集过程不完整和全面,对信息技术资源的集成效果并不突出,信息化质检标准也不合格,因此无法切实实现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决策、参考和预警作用。

(三)工作理念比较落后

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经济体制下对高校后勤管理的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管理者在管理方法上能够不断创新,以确保高校的后勤管理能紧跟经济信息化发展时期的发展步伐。管理者应当适时转换管理理念,运用信息化的建设科学技术手段来更有效地进行高校后勤管理,并加强对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促进高校能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满足高校发展需求。此外,目前不少院校的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不完善。而学校在新增教学设备后,传统模式对设施实施管理的困难很大,不利于各部门间的协调,由于职能权限界定不清晰,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权责纠纷,加大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最终影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实施,也不便于管理工作者高效率地实现管理目标。

(四)专业人才缺乏

近年来,高校后勤人员队伍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少人员都是合同编制或是员工编制,年龄结构比较老化,文化素质综合水准不高,而优秀的人员因为后勤工作缺乏吸引力而招募不足,使得实际工作中既懂科技、又懂管理,还懂得经营的人员非常少,无法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数据分析能力也比较有限。

(五)基础设施薄弱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资金较多,但因为学校不太重视,所以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压缩这方面的预算,导致后勤信息化建设相对于校园信息化建设进度要慢。而且后期维护经费跟不上,后勤信息化系统的维护更新、升级等比较滞后,难以满足后勤管理的需求。

四、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发挥了现代化手段的优势,对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有非常远大的意义。高校后勤管理需要进行信息化工程,尽管前期投入资金量很大,但对后勤工作管理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现已有不少院校在行政管理等工作中使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全面信息化建设,与学校科研管理和教师实际生活中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后勤管理效率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更稳定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在实际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高校应理性分析,结合现实及自身条件,融入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管理理念,确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提升后勤管理建设能力与服务水平。

(二)加速升级后勤信息化平台

现已有部分高校完成了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与操作平台的建立工作,但就其功能上来讲还不是很完善,整体覆盖范围和适用服务对象有限。在现代化信息的庞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加速推进系统和平台的升级与转型,把信息化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完善平台功能的前提下,也可以满足高校师生工作生活方面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后勤数据种类繁多,数据之间也比较分散,可以把多种数据处理技术紧密结合,将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分类,并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和统计,方便后勤管理人员查找应用。同时,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形式把师生与后勤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问题反馈。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形式来完成图书借阅、归还等。

(三)服务方式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全面地为师生提供服务保障,除了利用现有的网站,还可以不断尝试全新的服务方式,完善后勤保障工作,如选择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服务App等方式。这种方法简便容易使用,教师只需扫码或下载安装就能够简单处理各种后勤问题,给教学和生活带来了方便。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可以适用于后勤管理工作中的种个环节,在方便师生的同时,也降低了后勤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

(四)提高服务水平

在开展高校后勤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后勤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在后勤工作管理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使之更加规范与细致,有具体的后勤业务管理工作目标,有效进行后勤的信息反馈,提高广大同学对后勤的满意程度等。在互联网开放的背景下进行后勤管理,能够广泛获取师生的反馈数据,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方法与模式,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

(五)引进专业人才

在开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也至关重要。后勤管理单位针对所有的人员通过展开训练,掌握先进管理工作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可以有效地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其次,人员吸引也很关键,这就要求为员工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改善薪酬福利、增加升迁渠道等,这样才可以吸引到更多专业人才和年轻力量,扩大后勤管理队伍。

(六)运用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各类不同数据信进行分类与汇总,从数据信中提炼有益的价值信号,从而提供系统完整的大数据分析工作环境,为高校后勤管理系统完善等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在大数据分析的支持下,对学校进行后勤作息化建设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要符合学校管理要求和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对学校管理者的职责范围有了具体界定,在大数据分析过程中,通过收集师生的有关信息并进行数控化挖掘工作,为学校后勤保障业务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指导。

五、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措施

按照“总体统筹规划、示范引领、分步实施、宣传推广”的思路建设“智慧后勤工作”信息化管控平台,利用信息化监管平台内存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进行人、设施与后勤服务网络的信息交互,把高校后勤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后勤保障业务内容整合起来,经行业模型的重构将学校后勤餐饮服务、物业报修服务、服务监管、师生满意研究等方面的财务数据加以分析,进行业务操作数据信息的集成资源共享、信息反馈和分析决策为辅,最终达到提高后勤工作内部管理水平和监控效能;提高教师需求服务后勤响应速度;提高教师对后勤服务工作的认知率与满意。

(一)重视后勤信息化建设

为提升高校的后勤水平,并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思想,改变管理理念。只有后勤管理者转变思想认识,深切意识到现代化管理的意义,才能利用知识和资源实现后勤管理的现代化转变,确保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工作的成功实现。学校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注重后勤现代化管理的积极效果,提升对其的责任意识。要根据后勤的实际情况,进行后勤信息化工作,从管理建设、培训、经费保障方面着手,提出合理的后勤信息化发展措施与计划,明确具体的目标和人物,细化建设责任,从而推动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提供专业的行业指导

高校的后勤专业机构应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开展,进行情况研究,及时预测后勤信息化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协调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具体完善的发展措施和建设计划,点名标准和实施细则等,引导高校规范化落实后勤信息化建设。同时后勤部门应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帮助学院提出完善的信息化措施,规范后勤业务的操作,配套建立可行的制度。此外,后勤部门要注重实现用建结合,以用促建,利用自身的实际运行管理,对后勤保障现代化工作加以完善与提高,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完善信息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全面发挥后勤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增加后勤岗位员工的福利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前来应聘,丰富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强化在职人才的专项培训,针对后勤信息化建设内容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员工对与后勤工作、信息化技术、后勤管理理念灯的掌握程度,打造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后勤管理工作中,提升员工的信息应用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及工作内容,选择适合的方式来帮助员工提升信息化意识,让员工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管理兴趣,在此基础上制定激励制度,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人才给予奖励,提升员工信息技术的水平及能力。

(四)提供全面的信息化产品

学校要想进行后勤自动化管理,就需要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支撑,而这也需要在社会上提供相关的信息化产品。根据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以管理权限为依据实施现代化管理运行的管理模式,维护管理信息资源,这样才能实现责任明确,再出现问题时有效追责。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后勤信息化工程的信息功能,努力实现从简单、封闭、静态的信息化向全方位、综合、动态的信息化过渡。高校后勤机关必须主动创新,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纵向发展,进一步细化数据采集制度与技术标准,优化大数据分析检查和运用系统,最大限度发挥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和业务建设功效,积极开辟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新领域。

六、结语

信息化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在当前社会中,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里都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化技术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高校是信息化的发源地和主要阵地,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进行信息化应用成了现在非常热门的选择之一。后勤是保障学校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帮手,为了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也需要落实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建立起智能化后勤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

猜你喜欢

后勤工作高校后勤后勤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精细管理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