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东县重点水环境断面水质提升研究

2023-03-21冯玲玲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1期
关键词:如东县断面水质

冯玲玲

(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江苏 南通 226000)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主旋律。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和着力点,责任重大。以往的粗放管理模式导致污染治理易反复,必须转变水环境管控思路,推进流域科学化精细化管理[1]。为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要进一步明确思路,确保污染防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精准治污是指抓住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打阵地战、歼灭战,实行重点突破。精确识别污染源、明确治理对象是精准治污的前提[2]。要通过数据分析精确定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环境问题的不同特点、不同成因,对症下药。

如东县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出海口,是货物中转与外贸运输的重要口岸。近年来,伴随当地产业升级与经济高速发展,如东县污染物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如东县具有十分复杂的水系网络,这为重点水环境断面监测和水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加强水质监测网络布设和质量控制。本文结合如东县水质监测现状,构建全方位高密度监测网络,搭建智慧化水环境监管平台,实现污染水体的快速排查、入河排污口的及时监控、重点污染源的全面监管,进而帮助生态环境部门掌握区域环境现状,诊断环境问题,明确防治方向,锁定管控重点,为如东县重点水环境断面精准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抓手,有序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1 如东县水质监测现状

如东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位于江苏省东部、南通市东北部。如东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总面积为1 872 km2(不包括海域)。以贯穿县境的如泰运河为界,运河以南属于长江流域,以北则为淮河流域。县境长江流域以如泰运河、九圩港、遥望港、江海河等为干河,淮河流域以栟茶运河、南凌河、洋口运河、掘苴河等为干河。如东县承担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宗散货中转和外贸运输的重要职能,处于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十分艰巨,这对污染治理提出较大的挑战。

如东县水系网络发达,有一级河道6条、二级河道22条,导致断面监测溯源、企业及农业污染源排查、污水管网建设、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环境管护等工作繁重。根据当前水质监测需求,如东县共设立了20个列入考核监控的断面,其中包括5个国考断面、3个省考断面、9个市考断面以及新设立的3个省级农田退水监控断面。目前,如东县实际已经实现联网的水质监控断面有:袁庄水站断面、小洋口断面、小洋口老闸断面、环东闸口断面、曙光电灌站断面、洪新桥断面、张家堡桥断面、市河大桥断面、腾飞桥断面、丁棚桥断面、华丰大桥断面、东安闸桥断面、南荡河桥断面、孙窑大桥断面、新店大桥断面。

2 影响水质断面监测效果的关键因素

实际水环境断面监测面临企业偷排、城镇直排、排污管网不完善、支流污染、畜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水环境监测与管控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监测体系、预警机制、水业务数据资源和环境业务。

2.1 水环境监测体系的精细化程度

水质监测断面的选取与布设是保障监测数据科学准确的基础[3]。目前,如东县共有1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如小洋口、环东闸口等。未来可从水环境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入手,增加布设站点,从而满足县域水环境质量评估、考核、预警的需求。同时,统一现有监测站点的建设标准,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及时有效地反馈重点断面的水质实时状况及变化趋势。根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规划要求和业务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以提升水环境监管能力及水污染防治能力。

2.2 水环境监测体系的前期预警能力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风险,如东县需要加强重点断面的水环境风险预警能力,构建水质超标预警和污染溯源机制。现有1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主要位于河流断面及其下游,当汛期水质变化时,要提前预警,及时、精准地追踪污染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因此,合理运用监测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在重要水环境断面上游增设预警监测站,有效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的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水污染防治的主动性。

2.3 水业务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度

水环境监管业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生态环境部门、水务部门、住建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各部门需要统筹和规范信息化建设目标,这决定了网络的互联性、系统的互通性、数据的汇聚性、业务的协同性和发展的均衡性。适应大数据发展要求,采用符合当前生态环境“大整合、大统一、大协同”的先进管理理念,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多元共享,实现技术改造和业务应用。涉水部门可以交换数据资源,支撑业务协同,达到水环境管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要求。

2.4 环境业务的协同联动性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跨部门联动已经成为常态,特别是在公检法执法联动上取得显著成效。从联动模式和路径来看,传统的“文件部署+现场行动+信息调度+总结报送”过程应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配合有效的部门联动监督方式和数字化手段,固化业务协同,能够进一步提升联动效能。

3 重点断面水质提升方案的实施路径

3.1 构建目标分解动态跟踪体系,识别管控方向

通过梳理国家、省、市、县各项生态环境要求,对重点指标、重点工作进行数字化分解,聚焦最为关键的考核目标。例如,通过5个国考断面和3个省考断面实现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中的“增Ⅲ争Ⅲ控Ⅲ”(Ⅲ类地表水),如东县可以建立“考核指标—差距问题—责任地区—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可视化追溯体系,绘制作战目标一览图,实时掌握目标完成情况,动态识别每个阶段的管控重点。

3.2 完善水环境智能感知体系,提升监管水平

基于如东县重点断面水环境质量现状,收集河网水系结构和关键断面节点、河涌及支流体量等数据,在已有监测网络基础上补充布点,全面监管流域污染源、重要排口、河流断面,构建全域感知“一张网”,全面感知县域水环境现状及变化,实时把握水环境健康状况,为环境监管和精准执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3.3 构建多维水环境风险预警体系,提升预警能力

当水质发生变化时,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做出快速反应,实现环境问题的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理。因此,要合理运用智能监测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多维水环境预警体系[4],有效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的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水污染防治的主动性。

3.4 建立统一数据汇聚共享机制,盘活数据资产

充分发挥和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进而实现环境管理转型和效率提升。建立水环境数据汇聚共享机制,全面整合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所涉及的各类水环境数据,厘清各类数据的关系,构建服务水环境监管的一套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分类合理的数据资源集,为生态环境部门摸清家底提供可视化展示和查询服务,同时为如东县重点水环境断面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3.5 打造纵横联动的网格监管机制,高效处置问题

建立水环境网格化日常监管及问题响应处置机制,保证日常环境问题的快速处置、闭环落实,同时支撑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在纵向,打通各级网格间的信息通道,实现统一指挥调度、问题快速上报、任务快速下达的数字化管理。在横向,打通各行业部门的环境数据,实现环境问题统一监管和多部门联防联控。线上物联网实时监控环境状况,线下精准执法,实现所有问题的闭环管理。同时,管理过程全面留痕,使网格化环境监管的运行可量化、可考核、可监督,推动各项环境治理行动的全面落地,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4 重点断面水质提升的主要方法

4.1 整治流域性重要污染源

如东县河流众多且管理较为松散,针对现有6条一级河道、22条二级河道建立河流档案,打造囊括河流断面、设施物件、监测点位、水域岸线、生态环境等基础信息的集中管理信息库,以便统一存储、查询与管理河流相关资料。污染源档案管理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管辖范围的各类污染源入库信息,主要包括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移动污染。其中,点源污染主要以点状形式排放而造成水体污染,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固定排污口;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来自农业种植与畜禽养殖过程。移动污染主要来自位置不固定的设备和运行的交通运输装置。例如,船只是典型的移动污染源,在航运过程中,不仅会向水体排放一定的污染物,也会排放洗刷废水和压舱水等。管理者可以明晰各污染源特性,做到全方位管理。

4.1.1 整治工业废水

通过重点断面上游及周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的监测溯源,采取日常巡查、抽查、暗查和交叉执法等方式,严厉打击排污单位利用汛期直排、偷排的违法行为,督促工业企业完善水质、水量监控设施,监控数据与污水处理厂联网,其中重点排污单位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5]。强化问题导向,对含磷废水排放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加密监测频次,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加强医疗废水处理监管,规范医疗废水应急处理、杀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

4.1.2 整治农业污水

建设高标准农田生态化灌排系统,将农田中多余退水通过生态排水沟排入退水回收装置。农田排水通过生态排水沟的水生作物净化吸附后排出,生态排水沟末端建有退水回收装置,回收有机质等含量高的水,这部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渠首进行循环利用。系统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田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结合,有效减少尾水污染。

4.1.3 整治黑臭河道

沟通现有水系,避免死水、断头河等现象,同时加强河道沿线管网建设和维护,杜绝污水直排、混排。以水系沟通和管网完善为基础,杜绝外源污染对河道的影响。对现存黑臭河道进行治理,解决内源污染,提高生态净化能力。

4.2 多维技术手段提升水质

4.2.1 水质在线监测

水质自动监测站主要由采水单元、配水及预处理单元、监测分析单元、控制单元、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辅助单元组成。水样经采水单元采集、配水及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后配送至监测分析单元,监测分析单元实现水样中水温、pH、溶解氧、浊度、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参数的检测,辅助单元实现供电功能。上述各单元的协同控制由控制单元实现,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对系统运行状态、仪器运行状态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及存储,并以无线或有线的通信方式将其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用于提供数据服务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分析仪表支持秒级出数、水样三维(时间、波长、光谱值)指纹图谱、水样类别识别等特定功能,以提升水环境的溯源、分析、决策、指挥和考核能力,全面提升县域水环境的综合管理水平。

4.2.2 污染溯源排查

水环境巡航监测系统以无人船或载人船为载体,以全自动水质分析仪、侧扫声呐、高清摄像头等仪器设备为核心,综合运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等技术,可边走边测,实现全自动的实时水环境监测。系统支持水质检测与影像检测,同时可扩展断面流量监测功能。

4.2.3 移动应急监测

移动应急监测配置水质应急监测车,搭载车载类和便携类监测仪器,可沿河道重要断面、排口进行采样、巡测和污染排查。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快速到达水体污染现场进行水样监测,弥补在线监测的缺陷,并可根据需要,开展地下水采样,实现现场水样快速过滤、保存和运输,满足水质应急监测需求。

5 结语

水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当前,如东县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优化重要环境数据的获取手段,洞悉环境整体和细节状况,可视化把控水环境现状;构建集监测、预警、溯源和处置于一体的监管体系,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及时预警水质异常,快速分析变化原因,高效完成事件处置;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有效提升重点水环境断面监管水平。

猜你喜欢

如东县断面水质
A Cool Journey
The First Lessons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教师作品
파금과 염상섭 문학 비교연구의 한 단면(断面)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关于广义纯正断面的一个注记*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一把荷叶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