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多元路径,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2023-03-21官发友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关第一小学

教书育人 2023年8期
关键词:小学生活动教师

官发友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关第一小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秉承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的原则。教师要重视教学课堂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选定适宜的活动载体,开展差异性成果评价,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检验实践成果,推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一、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体设计要与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的规律高度契合。在进行课外活动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把教材内容本质要求与学习实践进行高度融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措施有效。教师在选择课外活动的主题时,需要结合课程的目标和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进行,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内容,带着好奇求知心理积极主动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探讨过程。例如,教师所在学校的学生整体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学生零花钱比较多,那么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零花钱支出占比及消费观调查”的实践活动,这个活动主题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共同构筑,共同参与,共同实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自主活动中获得成长经历。[1]教师要因材施教,贴近实际,积极拓展学生的主动思维,推进综合教育活动在多领域、深层次、广泛性的实践中得以实现。为了让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劳动、操作、调查等活动,为学生选择良好的地点和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主题下参与相应的项目,最终以表演、辩论、手抄报以及其他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的表达。以“小学生零花钱支出占比及消费观调查”实践活动为例,这个实践活动属于调查类活动,调查类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分为多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需要教师明确调查目的,而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就是调查所在学校的小学生的零花钱的来源和用途占比,通过搜集这些数据,就可以对当下小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析判断。第二个步骤是进行问卷调查表的撰写,同时明确调查对象和样本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制订调查方案。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小组长讨论并完成问卷调查表,根据所在班级学生数量进一步明确要调查的样本数量。对走访调查任务进行分工。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调查一个年级的学生的问卷发放、回收、统计,对于个别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并做好访谈记录,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消费观念。第三个步骤就是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教师可以让小组长将调查报告和访谈记录进行汇总,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统计完成之后,向班级所有成员公布调查结果,并组织小组讨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明确调查对象零花钱的主要用途,并结合这些客观数据和访谈记录来分析小学生的整体消费观念。第四个步骤是对调查分析结论进行反思,反思当前小学生的消费观念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根源在哪里?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意识都能够得到提升。

二、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也需要结合实际来给予优化处理,要在实践过程中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丰富教育手段的同时,尽量将孩子们的学习和娱乐结合起来,给他们营造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在指导策略的制定中,必须重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要结合基础教育和基本素质的提升,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基本技能,包括学习技能和生活技能,不可只重成绩而忽视了综合发展,要结合活动本质和目的、实践的意图和想达到的提升点设计,激发孩子们参与的欲望。例如,教师可以以“走进果园”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要集合知识科普和劳动实践为一体。第一步,听讲解,由果园主人讲解果园的占地面积、果园水果的种类、主要种植模式等,让学生对于水果种植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第二步,带领学生观察果园果树,了解果树的花、果实、叶子的形态,并学习如何对果树和果实的状态进行判断。第三步,带领学生摘水果、除杂草,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学习快速摘水果、除杂草的技能,体验丰收的快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共同协作的能力。第四步,在完成果园参观、劳动体验之后,教师要对果园主人的讲解进行一个总结,并抛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如“你所知道的水果种类有哪些?你知道它们是在哪些地区种植和生长的吗?”“中国种植了多少种水果?”“种植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如何提升果园产量?”“有什么高效率的采摘工具?”等等。让学生参加完实践活动之后,回去写实践心得,除了写出活动实践的经历、收获和感受,还要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要在活动指导策略设计中,尽量加入一些对孩子习惯培养有利的因素,及时地改变各类不适合的因素,克服习惯干扰下的错误思维习惯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尽量提升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比如,笔者就会在活动中设计很多和生活结合紧密的活动,充分借助语文数学知识中的要素,引导孩子们学习好的生活习惯,激发他们个人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程度,借此达到设计和落实实践活动的目的。在这方面和他们家长合作是很好的策略,新时期,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给了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好途径,想要真正了解孩子,设计和实践有价值活动,就可以结合微信等平台,及时地与家长得到沟通反馈,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迅速调整,对孩子的表现提出表扬。

另外,要注意实践活动指导的方式方法。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够成熟,采取过于成人模式来开展活动,给予指导自然是错误的。要结合他们的个人特点、天性和喜好来设计开展和指导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实践价值充分激发出来。比如,可以借助头脑风暴来模拟辩论和演讲,鼓励那些口才很好的孩子们充分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鼓励那些不太敢于发言的孩子们,及时合理地梳理好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地学会表达。这是因材施教的根本,也是实践活动指导的正确方式。对于不同喜好孩子,也要采用不同模式引导,不可千篇一律,也不可过于呆板。教学过程要将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养性在中华历史优秀品德、传统文化知识的广泛应用,从历史典故、文学作品中吸取精神营养塑造学生美好的内心世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要把文明礼仪、人际交往、挫折训练作为综合实践的内容延伸。根据学生家长的需要及时开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教会他们为人处事,感受知识的力量,分享成长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根基。要加强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及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通过运用社会、家长、学校 “一体化”教学的生动实践,促进综合实践过程自然流畅,避免机械刻板混乱无序,导致学生不明白综合教育的目的,不知道综合教育的方法,产生指导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2]教师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估,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指明前进方向,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一)贴近实际生活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减少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因此,课外活动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适应学校、培养自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例如,在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选择中,教师可以选择关于适应学校的内容入手,从心理适应、生活适应等方面入手,从学生收拾自己的物品、适应学校生活的角度开展多方面的活动。

小学高段综合实践活动要优化设置、确定主题,为学生构建走进自然,感受体验,融入社会的大舞台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通过开展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手脑并用把亲身参与实践经历作为课本知识的延伸和重要补充。例如,在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可以从“春种秋收”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气入手,让学生在参与农忙的实践中,或者借助于校园内部建立的耕种基地,让小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参与的方式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并在活动中体会到通过自我劳动获得收获的成就感。教师要注意活动设置的系统性,做好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工作,不能仅仅完成一次课外实践就认为活动圆满结束了,要充分实现活动价值,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教育功能。以“春种秋收”活动为例,不能仅仅认为完成一次农忙实践,活动就结束了,而是要将实践活动贯穿整个耕种过程,将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化、系统化。让学生去体验春种、秋收的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对活动地进行线上线下的参观,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粮食的种植全过程,融入劳动教育的同时,还要让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德育、科学等各个学科的教育渗透,让学生从情感层面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劳、粮食的来之不易,从科学技术层面了解粮食种植的先进技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劳动教育成为推动综合科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抓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对劳动的真情实感,为学生将来更好地立身于社会、服务于职业提供技能保障,为将来的生涯教育做好充分铺垫。例如,在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涉及众多关于职业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亲自体会的方式,带领学生观察各个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的岗位都有不一样的要求和不一样的价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平凡也是伟大”。

(二)丰富资源来源

在教学资源挖掘过程中要扩大知识搜集面、寻找与综合实践活动符合的相关知识信息,从学科信息、校园环境、家庭生活、社会资源等方面入手,挖掘教学课本中涉及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资源;挖掘与校园环境有关的植物园,实验室,网络教学以及增进学生交往,培养交流能力资源;挖掘家庭生活方面与家长的沟通,家庭图书,家庭设施网络资源;而在社会资源挖掘方面要注意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学生在知识,经验,技能,素质以及对社会角色方面的认知。广泛利用社区的物质资源,让学生参观污水处理,走进消防部队,观看自然生态变化拓宽视野。[3]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将校园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结合起来,以整理书柜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家中学习整理书柜的方法,教师则可以在学校开展整理书柜的活动,并选取优秀的学生来负责整理学校的图书角书柜等,达到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建立综合实践过程效果评价机制

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优化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策略,建立评价体系要精准设定评价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将实践活动主题以及若干个组成项目从顺序分析、活动步骤、过程衔接等方面进行科学设置,以确保综合教学活动目标规划准确,行动过程方案具体,考核评价客观公正。建立活动过程、纠错过程以及形成成果的评价机制,注意综合实践活动与日常学科教学区别,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感受。通过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总结认识规律,实现评价机制的知识结构适用性、体系设置的科学性。深化综合实践过程效果评价要把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学之间开展交流的互动性纳入其中,作为检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4]

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优化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策略,要以促使教师努力提升解决问题实际能力为重点,判断教师对学生优缺点的点评是否到位,帮助学生制定整改策略是否合理。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帮助学生树立遇到困难敢于打拼的信心和决心,塑造学生的奋斗进取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品格。在检验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效果方面,要采取学校家庭学生“一体化”联动方式,通过开展主题交流会,深入家庭采访以及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检验评价的立体格局。例如,当前,众多小学生在使用手机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家长和老师也觉得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使小学生能够亲自体会到手机对于人的危害和帮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小学生手机使用的情况,让学生注重参与调查过程中,了解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一情况进行调查以后,学生可以认识到小学生要合理地使用手机、合理安排个人的时间。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合理化建议征集,听取采纳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宽度,不断丰富和完善活动过程,使课程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注重多元化发展,把综合实践过程与学生全面成长、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乐于助人精神给予充分考虑。[5]

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元路径是一个持续发展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学校要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角色定位,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建立综合实践过程效果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小学生活动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师如何说课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是小学生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