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育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03-21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商福芝
■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 商福芝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现世界,要为学生打好数学概念的基础,重点关注教学活动之中的概念教学。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应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一议题而设计教学活动。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一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视,也自然难以意识到概念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意义,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概念教学不到位的情况,致使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
(二)重技巧,轻理论
在大部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都会存在这样一个情况——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例题讲解上,而对于作为解题根基的数学概念“一语带过”。学生为什么在数学学习中缺乏灵活性?为什么难以将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为什么会做的题目换一种问法就能让他们犯了难?这是因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够。任何数学题目的设计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重技巧而轻理论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学会一道题甚至一类题的解法,却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一个知识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形式流于表面
概念教学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教学实践中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固守陈规”,以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完成概念教学,致使概念教学流于表面,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部分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将书本上的概念通读一遍,甚至于让学生进行抄写与背诵,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这种教学形式,根本无法达到概念教学的实际目标,教师“走马观花”地教,学生“囫囵吞枣”地学,使得概念教学流于表面。
二、小学阶段,概念教学对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意义与作用
培养一个“能考高分”的学生,并不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才是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的基本要求。而想要让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与发展,就要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数学概念。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保证。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黄金期”。只有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学生才能在数学之路上走得更长更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刻、具体地理解并且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让数学概念成为培养数学思维的根基。
(二)有助于提高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应试”不是数学学习的唯一目标,而是数学学习成果的考核措施,因此“应试”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会举一反三,更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小学阶段的数学题目“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当学生将基础概念理解透彻,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时期,学生更容易理解具象的事物,而对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则能够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给学生架起一条由“抽象”过渡到“具象”的思维桥梁,实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在实践操作中领悟数学概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模式常常以“填鸭式”为主,以致学生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只掌握了机械背诵,而缺乏深刻理解。随着新课改推进,教学方式被赋予新要求。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策略,让数学概念的教学形式由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形成”,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性,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教师“教数学”的课堂模式转变为学生“做数学”的学习模式。而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发挥探究精神,教师就必须将概念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
以“圆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圆,虽然是一个常见图形,却是许多学生眼中的难点,这是因为圆的概念相较于其他所学图形更为抽象,属性更为特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圆的基本概念,但是只通过单纯的阅读与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便可以通过“三次画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尝试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在第一次动手画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圆基本属性”的内容运用圆规进行绘画,这第一次画圆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定点”与“定长”对“画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第二次动手画圆时,教师可以不给学生规定圆的圆心与半径,让学生自行规定“定点”“定长”,体会“定点”对圆位置的影响以及“定长”对圆大小的影响。在第三次动手画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不用圆规、不动手,在脑海中画出一个圆,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加深对于圆“定点”与“定长”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于“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通过旧知迁移理解数学概念
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同时,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处于发展时期,对于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存在困难,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注重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联系旧知,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理解新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乘法的意义”的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抛”出乘法的概念,那学生对这一新概念的理解与接受势必会存在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如在乘法教学之前,先用学生所熟练掌握的加法进行铺垫。例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3+3+3+3=12”这个算式,让学生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式子的加数相同,且都为“3”,加数的个数为4个。这时,教师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写下“3×4=12”的乘法式,实现从“加法的意义”到“乘法的意义”的转变。这种教学策略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把握规律、进行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比较与归纳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在辨析中凸显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看似只是写在书本上的“几句话”,然而想要让学生将这“几句话”理解透彻,不是依靠背诵与默写就能实现的。能够熟练记忆数学概念与能够灵活应用数学概念,是概念理解的两个不同的维度,因此,想要彻底提升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就应在课堂概念中让学生对概念进行辨析练习。
在“百分数的认识”的概念教学中,学生都知道:“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然而,部分学生对这一概念缺乏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辨析练习让学生进行思考,询问学生:“一杯含90%橙汁的果汁,其中‘90%’表示什么?将这杯果汁倒掉一半,含量还是90%吗?两杯含量同样为90%的果汁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新的果汁含量为多少?在刚刚的操作中,什么发生了变化,而什么始终不变?”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反而对“变”与“不变”进行思考与辨析。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明白,在思考题目的过程中,只要从概念出发,便不会出错,无论条件发生什么变化,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辨析与思考能够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被条件迷惑,而是能够把握题目的本质与要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育展开教学活动,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发现概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同时要树立创新意识,制定科学的概念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与掌握中提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