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读书吧”栏目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探讨
——以《从前有座山》为例

2023-03-21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吴爱贤

天津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整本书书籍

■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吴爱贤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带着孩子走进书的时候,真正的教育才开始。”统编语文教科书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快乐读书吧”,就高年级语文课堂活动而言,教师可以将“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在整本书的阅读当中,更需要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如何使学生通过一片树叶看到整片的森林呢?想实现“1+X”的整本书阅读目标,要让学生通过“快乐读书吧”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实现自主阅读,提升阅读素养。小学生在“快乐读书吧”中的阅读情绪和阅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整本书的热爱程度,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快乐读书吧”发挥出它的实效性。

一、“快乐读书吧”的价值和意义

“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价值很大,旨在使学生在课堂上对书籍阅读充满兴趣。这样的导读对小学生而言是大有裨益的,不仅可以使其了解更多有关经典书籍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借助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首先,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下阅读,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展开交流活动,让课堂可以更加活跃,也让学生在课下可以沉下心来思考。在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中,教师可以截取所读书籍的一些动人的段落让学生欣赏;可以讲述书籍中的故事;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的电视剧或者话剧,激发学生阅读的快乐情绪,唤醒学生对书籍的渴望意识,从而在多元化的策略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其次,关于怎样读书,也需要教师为学生做出相关的指导,毕竟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在繁忙的学习中让他们读整本书,很多学生不愿读,也不会读。教师不妨让学生意识到读整本书的好处,让学生参与,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阅读局面,而且能够唤醒学生的阅读渴望。除了这样的方法外,教师可在“快乐读书吧”课堂中为学生讲述一些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粗读与细读相结合、批注阅读、人物追寻阅读、情节联系阅读、跳读等,这些阅读方法不仅能够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渴望,而且也会产生极大的自信心,如此他们才能真正在读书中成长起来。

二、“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之间的关联

“快乐读书吧”设计的初衷便是要使学生学会读书,读整本的书,读更多的书。可以说,它是整本书阅读的内驱力和导航灯。只有在这样的内驱中,学生才能充分展现出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需要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以怎样的课型开展“快乐读书吧”教学,这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主要问题。在具体课堂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引导,这是主要的。然后要教,这是保驾护航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寻找整本书阅读与“快乐读书吧”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从课堂实际出发,真正为学生的读书服务。第二,以怎样的目标实施“快乐读书吧”教学活动呢?教师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要设计好教学目标。针对性目标应该定位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素养提升方面,这是最主要的目标,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快乐读书吧”看到更多的书籍,且在这样的书籍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学生的整体素养便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从前有座山》传统教学案例分析

在统编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前有座山》这节“快乐阅读吧”课堂教学中,以往一些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待,这样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随意性课堂

随意性课堂是指教师不太关注“快乐读书吧”的具体内容,在课堂上一带而过,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完整的课堂体系。课堂形同虚设,既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教师也不去探寻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讲。造成这样的现状的原因,不仅有教师层面的,还有学生层面的,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一味看重做题,忽视素养的培养。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做题会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日后的语文素养发展,或许在低年级曾因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在高年级的阅读中,就会茫然失措,故而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可以说,就《从前有座山》这节课而言,随意性课程模式大都以读文本——推荐书籍这样的模式展开,而缺少后续的指导和推进。如此一来,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忽视读书,忽视“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课堂便会陷入无效状态。

(二)自主性课堂

自主性课堂是指教师完全信任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这是由课程改革的理念决定的。在“快乐读书吧”中,课程内容充满着自主性,故而课堂往往会陷入无序状态。学生也会因此而失去真正的自主。当前,小学生的学习依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如果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就会导致方向性的问题,尤其是读书,怎么读,读什么,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其必要的指导。自主性的课堂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在其中感受书籍背后潜藏着的文学力量。自主性课程的建立要以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水平为基础。在这样的自主性的课堂,会让读书成为空谈,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就《从前有座山》而言,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相关内容,就需要在课堂中做出一些引导;传统课堂中,会让学生自主选择书籍,自主阅读,即便是教师导课做好了,课堂依然缺乏实效性,学生的阅读也依然没有进步。

(三)导向性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导向性的课堂非常适合小学生,但是也有其弊端。在“快乐读书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导不教,只导不读,那么,学生的阅读素养也无法形成。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阅读模式非常常见,很多教师都会精心为学生导入书籍,但是,学生产生兴趣后,却迅速降温,失去继续探究的欲望。导向性课堂要依从时代做出新的调整,在导和教之间寻找到支撑点。为此,在《从前有座山》的学习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打开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自信心。传统的导向性课堂只导不教,只是为学生展示出一些有趣的民间故事,而忽视对其内在思想精神的把握,使学生不会继续读下去,失去继续阅读的勇气,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不适合当前的教学现状。

四、基于“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在课外阅读被关注的今天,教师不得不去探索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策略,要以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教师要立足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理念,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寻找适合学生的阅读策略。为此,教师不妨借助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阅读活动,依据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用自主阅读—问题启发—交流探究的阅读方式,将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

(一)借助相关信息,开展自主阅读

“快乐读书吧”就像是一座桥,连接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在整本书阅读被关注的今天,课外阅读的步伐也从未停止,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意义重大。阅读整本的书,可以使视野更加开阔,思维不再受到局限。在“快乐读书吧”中,师生可以看到一些经典的阅读书目,但是借助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关键。在课堂中,教师要重视这部分内容,利用有效信息,使学生可以自主阅读与之相关的书籍。那么,师生要提炼出哪些信息呢?主要从“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刻解读,使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了解阅读形式,同时,教师还可以为高年级的学生设定阅读目标,使之有明确的阅读方向。

例如,在《从前有座山》这节课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与之相关的信息,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考虑到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民间故事的内容,比如它的来历、创作特点。再为学生展示一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用精美的图画和动人的情节引起学生的关注。在这样的阅读指导中,学生便产生了对民间故事的阅读渴望,教师就可以做出相关引导。教师可以在课前一周就布置这样的阅读任务:“同学们,这样的民间故事有很多,我建议大家去搜集一些民间故事的书籍,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看谁理解得更透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家通过各种渠道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搜集民间故事、阅读民间故事。经过教师有意识的课前引导,学生才有目的性地进行阅读,等后面有阅读分享课的时候学生才能有话说。教师要在开学前做好“快乐读书吧”的备课工作任务,旨在借助“快乐读书吧”的相关信息,引领学生走进书的海洋,拓展其阅读范围,使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这样它的价值才能得到彰显。利用有效信息,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使学生获得个性阅读体验,这是基于“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

(二)利用问题启发,强化阅读欲望

当前,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这也是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无法发挥的重要阻碍因素。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使学生能够借助问题进行有效阅读。问题设计要符合高年级的学情,关注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让学生可以边自主阅读边解决困惑。在不断地分析和总结中突破阅读障碍,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使“1+X”可以真正实现,让“快乐读书吧”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展现。

比如,在学生产生了一定的阅读欲望后,教师便可以借助《从前有座山》这篇文章中的故事,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可以真正走进阅读,而不是图一时之乐逐渐放弃阅读。问题设计要符合民间故事的相关内容,更要让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中,找到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学会自己讲故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你读到的民间故事都反映出了怎样的诉求呢?也就是说他们的主题是怎样的呢?能不能讲述几个自己阅读过的故事?你觉得创作这样的故事,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该如何去做呢?”在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中,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他们会思考得更加深入,思维也会逐渐发散。教师可以根据同类的阅读问题去多元设计,多元激发,问题要凸显语文学科学习要求,旨在启发学生带着阅读问题去培养语文理解的能力。问题启发学生阅读,使学生可以因问题入境阅读。阅读整本书,教师不是要求学生字斟句酌,而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和阅读品质,让整体阅读思维模式走进学生心间,故而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要面面俱到,要以整体阅读为方向和目标。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提前对学生设计一些多种思想主题都能适用的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不至于阅读时漫无目的,这种方法很适合具有一定阅读经历的高年级学生,甚至这样的做法也能有效地在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被使用,从而奠定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素养。

(三)交流阅读感受,丰富阅读体验

每个人的阅读感受都是不同的,面对同一篇(部)作品,每个人的关注点和理解力也会不同。在高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快乐读书吧”可以作为引入部分,使学生在教师的导读中关注整本书的情节,还可以将其与课堂所学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进而拓宽阅读思维。交流探究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刻,也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外延逐渐延伸开来,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实现更大的阅读自由。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快乐读书吧”阅读交流课,与学生一起对阅读的内容做出交流感悟,提升阅读素养。

比如,在《从前有座山》的引导下,有很多学生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在阅读后,如果缺少了交流讨论的环节,那么阅读的实效性便失去了。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教师可以留出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其能够在交流讨论中逐渐了解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深刻哲理,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提升语文素养。《中国民间故事》中,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思想等都是很不错的学习素材,学生可以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学习,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各种修养。很多学生在不同的交流中,获得了不同的阅读思维,在交流中得到与自己不一样的理解,对今后阅读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阅读思维。这样的阅读交流,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工作,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阅读,否则这样的阅读分享就成为部分学生的“表演秀”,教师不妨提前了解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进度。当然,在阅读分享交流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交流探究,引导学生关注阅读品质,关注民间故事中的积极元素,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提升思想品质。交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阅读更是如此。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关注内容都是不同的,一起进行交流,就会使阅读的受力面更广,可以在总结和提升中丰富自我的阅读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不仅要有量,还要有质。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积极关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充分展现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让小学生可以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获得乐趣和素养的提升。在高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开辟新的课型,使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和交流中感悟书籍的魅力和价值。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问题,以“快乐读书吧”为引子,实现“1+X”的整本书阅读构想,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打开新路径,使学生真正会阅读、爱上阅读。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整本书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漫话民间故事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